春天來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氣一天勝似一天的暖和起來,有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我們似乎並沒有緊跟著春天的腳步。你有沒有那樣的感受,早上起來,窗外陽光明亮,窗內的你,卻是懶洋洋的。即使晚上是睡眠充足的,白天仍然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春困」。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兒。」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自然季節變化和氣溫高低的轉換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的生理現象。冬天,人體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保護體內的溫度,防止熱量散發,皮膚和血管都處在緊張收縮的狀態,因此大腦比較清醒。春天的時候,天氣溫暖,皮膚和肌肉處在放鬆舒緩的狀態,血液緩慢,流入大腦的血液就相應地減少,於是就出現春困的現象。
我們在春季困是正常的,可春困會讓我們的工作效率變低,特別對於一些特殊的工種來說,一不小心便會造成一個不可彌補的安全損失。每天昏昏沉沉的,有時候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因此,消除春困勢在必行,一起看看消除春困的辦法吧。
一,夜臥早起,保證睡眠。
古語說:春眠不覺曉。「春天的時候,有的人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早上醒不來。《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這是說春季的三個月是推陳出新,萌發生命的季節。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讓身體沐浴在春光之中,呼吸新鮮空氣,以順應陽氣生發的自然規律,便能夠有效地克服春天的睏乏,讓機體充滿生命的活力。
春天應早睡早起,起居有常。起臥有常,能調養神氣,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臥無常,時間長了使人神氣受傷,精神萎靡。早睡可以減少白天的睏倦,第二天有更好的精力工作。睡懶覺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反而會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懶。春困不是因為睡眠不足引起的,而是神經細胞不夠興奮,睡眠過多容易引起人體陽氣的滯鬱,降低了大腦皮層的興奮度。
二,疏肝解鬱,調節情緒。春季是與肝相通應,肝主疏洩,有暢達全身氣血的功能。氣血通暢了,血液就會上榮於腦,腦得到滋養,就不會出現「春困」。反之,如果肝氣滯鬱,不能上達於腦,就會產生「春困」。
肝喜歡暢達而不喜歡抑鬱,所以春天 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鬱傷肝。春天可以適當運動一下,散步,郊遊,不僅可以舒張筋骨,還有助於暢通血脈,振奮精神,這樣一下,氣血通暢,心曠神怡,遠離「春困」。
三,多食清淡,少食油膩。
春季飲食宜清淡、新鮮、易消化,青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荸薺等食物是最佳的選擇。儘可能少吃油膩的肉類食品,以便於腸道的消化吸收。「三月養生重在陽」,可以吃一些蔥、姜、蒜等辛味食物,它們可以溫補陽氣,使人體陽氣充實,促進血液循環、興奮大腦中樞的作用。還可以喝菊花茶,清肝明目,消除疲勞。
適當的春困是正常的,過量的困就可能要去醫院了。
你困了嗎?擺脫春困的襲擾,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