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保險公司就只有保險代理人來銷售保險,其實並不是的,他們有以下四種渠道。
1. 傳統保險代理人
這是基數最大,也是素質最參差來不全、良莠不齊的,因為這裡幾乎是無門檻,只要你想來,基本上來者不拒,這是一種代理合作模式,不屬於保險公司的員工。
如果說是需要什麼學歷,以及年齡要求都是假的,誇張一點的說,下至18歲上至60,只要能正常說話,正常行走,保險公司的大門為你而闖開。唯一有硬性規定的是,對於某些特定的獎勵有要求,比如某安公司的優才計劃、某人壽的英才計劃或者某中外合資的卓越經理人等等,都會有相關的年齡和學歷方面的要求。因為這是撐起保險公司發展的中流砥柱,公司自然會傾注更大的成本在這上面了。
2. 電銷
保險公司一般還有個電銷渠道,這些人一般屬於保險公司的員工,他們就是不斷的打電話,這些電話號碼一般是由公司提供,很多保險公司都屬於某個集團公司的分公司,或者有很多合作的業務板塊,那些業務板塊的用戶就很大概率會被電銷渠道給一一篩選,因為過往的合作,會讓客戶有一個信賴的基礎,所以介紹起保險業務也能夠達到一定的成交比例。
3. 銀行
保險公司通常還會和銀行合作,有些甚至能出大單。很銀行合作的主要是理財險,有些可能會重疾或者身故保險責任。
相比其他機構而言,民眾更願意相信銀行,在大家的眼裡,銀行還能出問題,那這世道就真的亂了。所以,有時候你可能去銀行存錢,就被裡面的業務員忽悠買了個理財險,每年存多少錢,然後總共存三年,到第四年時候共可以拿回多少錢。你仔細看看合作內容,你會神奇的發現,這是某某保險公司的合同,並不是銀行的。
4. 保險中介平臺
最後一個大的合作渠道就是保險中介平臺了,保險公司通常會把絕大數的佣金給到中介平臺,不像代理人一樣需要做到對應級別。保險中介平臺是對接了很多保險公司的,所以平臺有著豐富的保險產品。這個中介公司然後就幹著傳統保險公司的活,不斷的招人,來擴大自己的營銷隊伍;而且,中介平臺也會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平臺,將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放入其中。
當然了,各個渠道銷售的產品一般是有些差別的,有可能保險代理人那裡賣的和保險中介平臺看起來是很相像的產品,也有可能電銷的和銀行的又很類似,但終歸不是完全一樣的。
你還知道別的渠道嗎,歡迎留言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