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讓魏延守漢中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張飛趙雲永遠不懂,太高明了

2020-12-26 凡人侃史

劉備一生做過很多瘋狂的事情,例如早期的:三英戰呂布、獨自鎮壓黃巾軍、徐州收留呂布、與曹操青梅煮酒、還有就是在新野駐紮之時被蔡氏追殺險些喪命。這些事情,對於劉備來說都是非常瘋狂的。特別是與曹操青梅煮酒時,倘若一句話說錯,就有可能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在劉備前期其實也是從小角色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不過好在劉備善於宣傳自己的「人設IP」,很快劉備匡扶漢室重振大漢的形象就被他打造出來。後來,劉備慢慢做大!不但有了關,張,趙,馬,黃等五虎上將,而且也有了魏延、王平、廖化、吳懿、吳班等二、三流將才。

在公元219年,劉備的人生似乎開了掛,在這一年他已經是佔據了成都,還有荊州的三個郡。可以說,對於劉備來說他已經算是成功了。但是,更讓人興奮的是劉備集結所有人馬,包括大將在漢中又與劉備來了一場拼殺。最終大獲全勝,把曹操給打回了長安,最終回到了北方老家。

這一回,劉備終於算是報了當年青梅煮酒之時的無奈,還有許田圍獵之時的無助了。劉備這下子算是徹底揚眉吐氣了!在漢中打了大勝仗的劉備,他接下來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防控漢中,還有就是儘快實施當年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戰略,如此也好一統天下。

有資格鎮守漢中的三個人選

與大的戰略相比起來,肯定是最先要做好漢中的防禦、還有戰事的重建工作。因為,漢中乃是日後出軍攻取曹魏的戰線,對於蜀漢來說尤為重要!那麼到底由誰去鎮守漢中呢?此時,劉備其實一共有3個人選的,第一人乃是張飛、第二人就是馬超,第三人乃是劉備後來的舅子吳懿。

首先張飛乃是劉備的結義三弟,他的勇武自然沒有話說。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喝酒,而且還喜歡懲罰下屬,當年丟掉徐州也是因為喝酒誤事。因此,劉備心底可能不太會考慮張飛。畢竟,漢中乃是成都門戶,這可比起當年的徐州那可要重要多了。

而馬超,雖然是曹操的大敵,但是此人新降不久,而且他拋妻充子、充父的行為已經讓劉備後怕。說白了,劉備基本上不太可能讓他去鎮守漢中!

那麼剩下的也就是吳懿了,吳懿乃是跟隨劉焉入蜀的,論資歷他有著相當的優勢。同時,他又是劉備的舅子,按照道理來說,劉備應該用他鎮守漢中才是。但是劉備只是拜了吳懿為關中都督,並未讓他鎮守漢中。

劉備當眾宣布讓魏延守漢中

上面說了劉備當時有可能選取,張飛,馬超,吳懿為漢中守將。但是,最終的結果卻讓他們三個人都無語了!劉備既沒有讓張飛守漢中,亦沒讓馬超,吳懿去鎮守漢中。而是宣布由魏延鎮守漢中,當時張飛聽到這個消息時都驚訝了!

《三國志》:先主為漢中王,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在《三國志》的記載之中,不難發現當時劉備決定讓魏延守漢中,不但張飛,馬超等人沒有料到之外,就連劉備手下兵士、大將都感到意外!可以說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包括諸葛亮在內,劉備會讓魏延去鎮守漢中!劉備為什麼突然讓資歷遠不如張飛、馬超的魏延去守漢川呢?其實主要有4個重要原因,其中最重要一個乃是有人暗中給魏延投了最關鍵的一票!

第一個原因,劉備準備提拔魏延,並且希望他進入蜀漢領導層。

魏延早在襄陽之時便向劉備透露了自己的心聲,:「皇叔快快進城,以避曹軍!」當時,劉備被曹操追得很急,而魏延當時只是一個小角色,他的話根本不算數,不過他的行為卻也感動了劉備。後來,劉備撤退而魏延在混亂之中最終投奔到了長沙太守韓玄的門下。

在赤壁大戰過後,劉備派遣關羽收取了長沙郡。而魏延呢,被劉備收入囊中,當時還和軍師諸葛亮起了小小的爭執。當時諸葛亮以「腦後長有反骨」想要除掉魏延,而劉備、張飛等人還幫魏延說話。其實,在這個時候劉備就想收魏延為己用。

在後來,魏延跟隨劉備入川,與黃忠一起建功。在漢中之戰時魏延還射中曹操,總之魏延的能力已經在劉備那裡得到了證實。因此,後來劉備讓魏延守漢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想讓魏延走進蜀漢領導層可能就是劉備的想法,畢竟後期想要取得更大的成果,必須要大力培養人才!這一點,可以說是剛需。

《晉書》中有這段記載: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從這段記載來看,就足以說明劉備想要提拔魏延已經是大勢所趨。

第二個原因,魏延的能力其實要高於張飛,劉備讓他上位其實只是明智之舉!

雖然說劉備在漢中防禦這件事情之上,一共可能會考慮三個人,但是基本上很快就可以排除,吳懿、和馬超。真正能讓劉備考慮的也就只剩,張飛、魏延二人。

張飛和魏延這兩個人,他們都有優勢。不過,從做事的風格,還有帶人的水平來看,其綜合實力魏延確實是要比張飛要強。為什麼如此說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魏延善於養兵、練兵,但是張飛更多的是鞭撻健兒、脾氣火暴,對待下屬也毫無恩惠。

在劉備心中他非常清楚,如果把漢中交給張飛來管理,最後很有可能漢中也會成為早年的徐州。但是如果把漢中交給魏延來管理,結果則大不一樣。一來,魏延為人幹練、而且善於養兵。這一點跟張飛相比起來,恰好補其短。

如果是魏延來管理漢中,那麼他至少可以做到,保漢中無虞,同時又替劉備訓練兵馬,同時使內部兵士和諧。在《三國史話》中有一段記載:大概關、張的將才,是偏於戰鬥,而魏延則要長於謀略?說的是什麼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魏延適合以謀守地,而關羽、張飛,更多的則是依靠其個人的武力,說到這裡,當年關羽隻身渡江,去跟魯肅談判不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嗎。(參照 :單刀赴會)

而魏延這個人,如果給他以大任。他必定不會亂來,而且以大局為重。果然,魏延到任之後,對漢中大回整治。在漢中地區實行,「錯守諸圍」之法。簡單理解就是在漢中地區修築很多城防工事,用以來對付曹魏兵馬,使其不得踏入半步。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備這邊有一人暗中給魏延投票!

在劉備這邊到底誰會支持讓魏延鎮守漢中呢?這個人肯定不會是諸葛亮,在諸葛亮眼中魏延一直是一個負面的人物,而且早在關羽收取長沙之時便言明,魏延這個人日後必反!因為他腦袋後面長有「反骨」!試問,諸葛亮又怎麼可能在甜甜10年之內便打消對魏延的看法。

既然不是諸葛亮,那麼到底是誰在支持魏延做漢中守將呢?

這個人的身份真的挺不一般!至少他在劉備那裡是非常吃香的,他的話或許比諸葛亮的話還要管用。這個人就是被曹操稱之為「奇謀」的法正。

法正他也是當年跟隨劉備參加漢中之戰的首席謀士,當年正是因為他的奇謀,才得以讓老將黃忠立功,斬掉夏侯淵。贏得了漢中之戰的開門紅,倘若沒有法正的奇謀,估計劉備想要佔到曹魏兵馬的上風,估計也很難。

諸葛亮也曾經說過,若論運籌帷幄他絕對不如法正。而法正在劉備帳下率先提出徵討益州,還有後來的《漢中策》、包括定軍山設計除掉夏侯淵,這些奇謀皆是出自於法正。

同時在與曹操相爭漢中時,法正甘願為劉備擋箭矢,法正名為臣,但是他與劉備的關係更多的是「友」!當年劉備為孫尚香所懼,也是法正提出攻取益州的戰略,才得以讓劉備挺直腰杆做人!在劉備決定東徵時,諸葛亮曾經長嘆道:「法孝直若在,必能阻止主上東行!」,諸葛亮言外之意就是說,法正在劉備心中佔的比重似乎要在他之上。

而在漢中打了大勝仗的劉備,他想要任用誰作為漢中的統管者?這絕對不會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會徵求誰的意見呢?肯定不是諸葛亮!為什麼如此說呢?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當時劉備攻打張郃吃緊,他便向諸葛亮寫了一封求救信。信中內容大概就是讓諸葛亮火速準備兵馬接應,但是諸葛亮當時卻猶豫起來,還問了蜀官楊洪,到底該不該出兵?

當時楊洪就說,漢中乃蜀之門戶,如果不出兵,門戶就丟了。諸葛亮聽後,才果斷髮兵。可以看出什麼問題呢?在漢中之戰中,諸葛亮絕對不是最大的功勞者,那麼誰的功勞最大?恐怕非法正莫屬,因此在決定任用大將鎮守漢中這件事情之上。劉備肯定要徵求法正的意見,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法正希望劉備提拔並且重用魏延。

所以說,劉備捨棄張飛不用,而破格提拔魏延,必定是得到了法正的支持。可惜關於這一點,張飛、趙雲他們是永遠都無法知道真實情況的了。

綜合來看,不管是劉備也好,袁紹也罷,還是曹操、孫權等人,只要是他們想一統天下,就必須要提拔邊關守將,而且是要提拔特別靠譜、膽大、心細、勇武之人。而魏延,有些狂,但是又極其穩,這剛好補足了關羽的不足,正是上天賜給劉備的守城大將!

而對於法正,即使是身為蜀中丞相的諸葛亮也是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可是劉備身前的大紅人。再怎麼都得賣他幾分面子…

相關焦點

  • 魏延資歷不如張飛趙雲,劉備為何讓他鎮守漢中?或藏蜀漢一個秘密
    這個戰略因為太過大膽,肯定不會得到江東士族的同意的,而且孫權的兵,糧食,錢絕大部分不都得江東士族提供嗎?相反,劉備的建議可能更加得到江東士族的認可,就是孫權、劉琦、劉璋、張魯、馬超、韓遂、遼東公孫氏一起,建立一個反曹聯盟。孫權為此還付諸實施了劉備的建議,不單把周瑜辛苦打下的南郡借給劉備,還派船進入遼東聯絡公孫氏。
  • 魏延能鎮守漢中只因技壓五虎將?劉備:人盡其才,我在下一盤大棋
    當年秋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此時,漢中太守之位成為炙手可熱的職位,大家都認為人選應在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等人之間產生,因為他們成名已久,而且都參加了漢中之戰,特別是張飛更是大熱的人選。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張飛卻大熱倒灶。
  • 如果魏延入選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誰最有可能被踢出
    關羽,趙雲,張飛,黃忠,馬超這五個人可以說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可以說蜀漢的建立與他們的付出是離不開的。除此之外,漢中太守魏延守衛直接面對魏國的北方防線數十年之久,期間一直可以說是兢兢業業,而其在蜀國的地位可以說是僅次於五虎上將這五個人,那麼五虎上將要是去掉一個人讓魏延上位,會去掉誰?首先,關羽和張飛二人不可能被除名。
  •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
    終於看透劉備真面目?黃忠留下7個字暗示趙雲,可惜趙雲不懂劉備對黃忠的勇猛早有耳聞,於是在公元211年,他計劃培養一批新的將領,分擔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職責。這一年,劉備接到劉璋的求援,於是劉備以拒絕張魯為名,帶著黃忠、魏延等人帶兵入蜀。
  • 關羽張飛相繼死後,劉備說了2句心裡話,魏延聽後,終於看透劉備
    此時,劉備已經雄踞荊州、益州。荊州以關羽為大將,把守荊州。而益州呢,則以劉備為主,諸葛亮為輔,共同執掌。唯一不足的是,漢中仍然在曹操之手,怎麼辦呢?在法正的建議之下,劉備啟用漢中策,最終收回了漢中。
  • 論功行賞,卻遭劉備拋棄?趙雲、魏延為何無法封侯?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有點好奇,張飛和馬超能夠獲得爵位,就連黃忠他也可以獲得爵位,但是為什麼趙雲和魏延這兩位大將卻沒有封侯呢?不僅如此,丞相諸葛亮也沒有封侯。劉備之所以如此的區別對待,原因無非就是下面這三個。首先就是關於劉備的那個白馬之盟的約定。
  • 劉備為什麼要重用魏延?
    那麼問題來了,魏延雖然在入蜀過程中「數有戰功」,但是,當時還是新人的他,並沒有獨當一面的出彩表現,而當時擔當重任的還是張飛、趙雲等主將。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為什麼敢於排除眾議重用魏延呢?因此,劉備在入蜀作戰時,就將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主力人員留在了荊州(後才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兵分三路向成都進軍),只帶上了龐統以及黃忠、魏延、霍峻、劉封、陳到、鄧方、馮習、輔匡、張南、卓膺等將領,這些將領就是劉備要重點培養的對象,並且也成為了劉備日後最為倚重的中堅力量(可惜在夷陵之戰中損失了多人)。
  • 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能不能守得住?
    那麼,問題來了,在街亭之戰前,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街這一戰略要地還會丟嗎?二另一方面,魏延智勇雙全,能力出眾。對此,陳壽在《三國志》記載: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 誰說趙雲只是雜號將軍?趙雲的綜合能力,不在關羽和魏延之下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有幾位名將,比如,正史記載中,劉備稱漢中王后,封了四位名將,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還有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魏延,而趙雲當時被封為翊軍將軍。 因此,趙雲就被冠以「雜號將軍」的標籤,說趙雲根本沒什麼才能,他只是劉備的一個保鏢,和曹操的保鏢許褚差不多。
  • 魏延能力非凡,且一心為蜀漢,為何會被夷三族?魏延:得罪了小人
    雖然牙門將軍只是個雜牌將軍,但也算是肯定了魏延的能力。而且在漢中之戰後,在商議誰留守漢中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
  • 西取益州、北定漢中後,劉備為何將張飛「閒置」閬中直到被殺去世
    作為蜀漢的主要戰將之一,張飛無論是出身還是能力,都應該是得到劉備重用之人。然而,劉備西取巴蜀、北定漢中之後,卻由關羽駐守荊州、魏延駐守漢中、孟達駐守上庸,而張飛卻被「閒置」在了閬中。西取巴蜀、北定漢中後,關羽率軍駐守於荊州,魏延、黃忠統率的兩萬軍隊則負責駐守漢中,益州的五萬降軍則被拆分後分別駐紮於各地。如此一來,整個益州的守軍其實便只剩下了四萬,其中一萬由劉備直領,趙雲的兩萬軍隊則負責駐守成都各地,另外便是領兵一萬,駐守閬中的張飛。
  • 魏延若單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他能打敗其中哪一個?
    三國演義中武將單挑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如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漢中葭萌關馬超戰張飛,都是《三國演義》中經典的單挑戲碼。在民間流傳著一首關於《三國演義》中武將武力值排名的打油詩,其中第一句是「一呂(呂布)二趙(趙雲)三典韋,四關(關羽)五馬(馬超)六張飛。
  • 夷陵之戰關乎國運,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馬超猛將
    劉備為什麼不帶諸葛亮、趙雲、魏延和馬超參加夷陵之戰,因為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已經建立了蜀漢政權,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系統,此時再發動戰爭,必不可少的要留下信任的人守護大後方的麼,而諸葛亮他們就肩負著這方面的責任,這項責任比夷陵之戰更重要。
  • 劉備手下五虎上將一人應該落榜,這位大將應該排名在張飛前
    關羽、張飛屬於最早追隨他左右的元勳級別人物,受上賞自然是情理之事,黃忠雖然加入劉備集團晚,但是隨劉備入川的主要將領,而且在爭奪漢中這一戰略要津的時候表現搶眼,寶刀不老,陣斬曹操大將夏侯淵,為劉備據有益州北面門戶立有殊勳。奪取漢中,劉備勢力進可攻、退可守,漢中對於劉備來說志在必得。
  • 劉備為何非要關羽守荊州,如果換成趙雲,能否守得住
    如果換了趙雲,按照趙雲的性格能力,他會比關羽穩當。在他的管理下,荊州的內外情況比關羽要好的多。趙雲和荊州內部的同事會更融洽,團結更好。而外交上,趙雲不會像關羽那樣,和東吳的外交關係也會非常好。這樣荊州不會出現關羽那種劍拔弩張的情況。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荊州就能夠保住嗎?趙雲的軍事能力遠不如關羽。他在後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被諸葛亮任命為分兵的主將。
  • 趙雲在劉備麾下都擔任過什麼官職,為何有人說趙雲不被劉備重用
    《通典》認為趙雲擔任的「牙門將軍」乃是雜號將軍,這點顯然也不太準確,牙門將軍乃是蜀漢所獨有的,曹魏、東吳均未設立,同時也不屬於漢朝官制,可以算是劉備的又一獨創。而在趙雲之後,蜀漢也僅有魏延曾擔任此官職,而從劉備對魏延的器重程度來看,趙雲這個牙門將軍自然也不太一般。
  • 劉備情願重用一個有「反骨」的人,為何也不重用趙雲?
    相比趙雲,魏延投奔劉備晚得多。因為魏延是赤壁之戰後才投靠的劉備。當時魏延殺了太守韓玄,從而獻城來降。諸葛亮一看到他就請求劉備將其誅殺,原因是魏延長有反骨,這一無釐頭要求遭到劉備拒絕。劉備倒是很欣賞魏延,並重用魏延,讓其隨自己一道入川作戰。
  • 劉備稱王,關張馬黃被封正將,為什麼趙雲只是個雜號將軍?
    武將有前後左右將軍,魏延升為漢中太守,封鎮遠將軍。似乎沒趙雲什麼事兒。關羽,張飛,馬超的排位很正常,黃忠已經後來居上,封后將軍,關內侯。魏延也是飛速提拔,與趙雲平起平坐了。劉備稱帝,關羽和黃忠已經死了,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
  • 魏延如果單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他能打敗哪一個?
    五虎將裡沒有一個人能夠秒殺魏延,只要能夠多堅持一段時間,那麼魏延就有一定的機會取勝。魏延最有可能打敗的五虎將是黃忠,其次就是馬超。再然後才是張飛和關羽。趙雲除非是在老死前的那幾天,否則魏延幾乎沒有可能打敗他。關羽和黃忠曾經交過手。黃忠馬失前蹄,關羽沒有趁機殺了黃忠;黃忠箭射盔纓,也沒有起過要射殺關羽的念頭。
  • 張飛死後,劉備大喊4個字,大臣們聽聞過後,都心寒不已!
    不料關羽輕鬆的就移開了大磨盤,這下就將張飛激怒,而後關羽張飛就比試了一番!),正當關羽張飛發猛力互攻時,劉備出面制止了這二虎相爭的一幕! 當然了,論年齡劉備自然是要被奉為大哥的,關羽為二哥,而張飛就只能做三弟了。關羽,張飛從此跟隨劉備一起徵戰天下,不但如此,張飛還將自己的所有家私全部用於劉備招兵買馬使用!公元194年,張飛跟隨劉備鎮壓黃巾起義,而後與劉備共同屯兵於小沛,196年張三爺奉命鎮守徐州,不過後來由於醉酒誤事,竟然將大哥劉備好不容易得來的徐州城丟在了呂布手上。197-200年,張飛又跟隨劉備周旋曹操,攻打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