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上映首周已在全球斬獲5300萬美元的票房,遠高於此前預期的4000萬美元。其中,《信條》在英國的票房達710萬美元,法國票房達670萬美元,韓國票房510萬美元,德國票房420萬美元。
接下來,該片還將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陸續上映。其中,中國的上映時間定為9月4日。
《信條》是由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等聯袂主演的科幻動作電影。
疫情之下,全球的影視行業紛紛陷入寒冬。原定於7月上映的《信條》儘管經歷了一系列的推遲,但近期上映後的熱烈反響一度被視作推動全球院線復甦的重要力量。以韓國市場為例,《信條》在韓國上映首日就衝上票房榜首,同時在Naver上獲得9.04分的觀眾評分,口碑頗佳。同時,截至發稿,《信條》的爛番茄新鮮度為82%。
而對於中國市場來說,《信條》之前,另一部由管虎導演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已經吹響票房衝鋒號。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八佰》累計票房已突破19億,目前《八佰》的貓眼評分9.2分,豆瓣評分7.7分。
據《新京報》報導,自影院復工以來累計已動員近1億人次重回影院觀影。其中,僅《八佰》一部影片便貢獻了其中一半的觀影人次。
此外,《八佰》對中國影視行業復甦的推動力量更直接體現在股價表現上。8月2日,《八佰》宣布定檔,次日影視股集體走強。華誼兄弟、美盛文化、光線傳媒、北京文化等多隻影視股漲停。《八佰》上映當周,傳媒(申萬)板塊指數收於869.16點,周漲跌幅為2.41%,在申萬一級行業漲跌幅中排名第3。
而將於本周五(9月4日)上映的《信條》,能否再為國內票房創造佳績?
廣發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復工後內容供給端按照「經典影片復映—進口片(批片)和小成本國產片上映—頭部國產片+海外分帳大片上映」的路徑進行,觀影需求隨著新片定檔持續回暖。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信條》預售總票房已達962.5萬,累計想看人數達4.5萬;豆瓣數據顯示,有11.6903萬人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