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昔日,他是一名軍人,肩負保衛國家的使命;如今,他是一名警察,擔當守護百姓安寧的責任。
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2000多宗,查處涉酒醉危險駕駛260人,假牌套牌報廢車輛232輛……2019年以來,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從化大隊偵查中隊副中隊長黃朱亮帶領民警堅守一線,守護群眾出行安全。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退伍不褪色,轉崗不轉型。從警26年來,黃朱亮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6次。近日,他榮獲2020年廣州市「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從軍營到警營,因地制宜提升保暢效果
18歲那年,黃朱亮響應國家的號召義無反顧投身到綠色軍營。「從不適應部隊生活到習慣,直到退伍的那刻,大家都哭成了淚人,捨不得那群形影不離的兄弟和軍營裡的點點滴滴。」年近五十的黃朱亮感慨道。退伍後的每年「八一」,他都會和戰友們聚會,重溫戰友情。
提起軍旅生涯給人生帶來的影響,黃朱亮說,「我們是經歷了部隊大熔爐的淬鍊,一定是『真金不怕火煉,真才不怕挑選』,只要看清自身的不足,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的需要,為自己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專業基礎,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從軍營到警營,他快速適應了角色轉變,用軍人的本色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報效祖國。從化交警大隊偵查中隊勤務管轄範圍有一部分屬老城區,由於路面窄、交通設施不完善等因素,交通壓力較大,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面對複雜的交通狀況和執法管理工作中的眾多難題,黃朱亮沒有畏縮。
他一門心思撲在路面上,經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路口、路段,仔細觀察不同時段的交通流量和特徵,對老城區的每個交通擁堵節點逐一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和優化措施。「只有因地制宜,對症下藥才能提升排堵保暢的效果。」黃朱亮舉例說,轄區西寧路西街市場片區是交通繁忙,教育路有4間學校,每天接送小孩的車輛和行人給交通帶來不少壓力,有時遇到施工情況更甚。「經過觀察,(我)聯繫分控中心調控紅綠燈,同時採用借用對方車道的方法舒緩交通壓力。」
加入「戰疫」隊伍,帶頭做表率值守高速路口
「自己必須要帶好頭,做好表率才能調動其他民警的工作積極性,才能有效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黃朱亮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黃朱亮毅然選擇堅守崗位,加入「戰疫」隊伍。他在寫下的請戰書上,用力按下的紅手印,以實際行動踐行「疫情不滅,警察不退」的莊嚴承諾。
從1月31日至撤銷高速出口檢疫點期間,他加入大隊成立的防控點臨時黨小組,參與大廣高速呂田出口防控點24小時輪班制執勤工作,在高速出口處做好各項車輛、人員往來疫情防控工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指揮車輛停駛,接受檢查及體溫檢測等工作。
在撤銷高速出口檢疫點後,黃朱亮繼續24小時待命,多次臨時收到境外人員到達廣州的消息,半夜凌晨帶車隊趕往廣州白雲機場,安全接送入境人員抵達定點酒店,並參與全天駐定點酒店的安保工作。
作為一線執勤交警,怎樣做到堅持公正文明執法?對此,黃朱亮有一套「秘訣」。多年來,他在日常執勤執法工作中,從未和處罰對象紅過臉、吵過架,更沒有出現執法過錯和受到群眾投訴。
今年3月21日,黃朱亮帶隊在新城中路開展「五類車」整治時,發現一名40多歲的男子劉某因無證駕駛無牌摩託車、沒戴頭盔,遂將其攔停檢查。該男子下車後出聲「求放一馬」,在被拒絕後便氣急敗壞,開始蠻不講理,與黃朱亮糾纏。黃朱亮耐心地向男子講明事理,陳明法理,始終是面帶微笑、輕言細語。最終,該男子被說服並配合檢查工作。
像這樣的事,黃朱亮經歷了很多,他總是教育中隊民警要轉變執法理念,改變執法方式方法,在執法時要堅持做到法理情相統一。「只有做到法理情相統一,群眾才會對我們的執法工作給予配合和支持。」黃朱亮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交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