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都會有最親近的人,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師長,有的是朋友,而對於張國榮來說,有一位比媽媽還親的人,這就是他家的傭人六姐。
張國榮是家中的第十個孩子,父親張活海雖然在縫紉界赫赫有名,卻是一位典型的花花公子,他不僅有一個正房,還有兩個小妾,另外還在香港最繁華的半島酒店約會包養很多社會名媛。
張國榮的母親潘玉瑤雖然是正房,但是生活並不幸福,內心極度壓抑,因此對孩子們也格外的疏遠。這在張國榮心中埋下了很深的陰影,他說」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憶,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這其實不光指時光,還指身邊那些最親的人。
然而,對於六姐,張國榮卻比母親還要親,當時張家條件很好,請了很多保姆傭人來照顧孩子,六姐就是看著張國榮長大的。
六姐出生在廣東順德,當時家鄉的絲綢業不景氣,沒有出路的六姐和其他姐妹被迫來到香港,幹的就是低三下四的傭人工作,張國榮家沒有一個人知道六姐的真實姓名是什麼,看得出根本就沒人關心過她們。
六姐對於張國榮格外喜歡,對他的照顧無微不至,以至於張國榮一生都離不開她的懷抱。
早年張國榮參加歌唱比賽,獲得了第二名,來回的20元車費就是六姐給他的,這份恩情張國榮記了一輩子。
在英國讀書期間,張國榮養成了裸睡的習慣,有一次放假回家,張國榮照例裸睡,迷迷糊糊中把被子踢掉了,恰好六姐進來打掃衛生看到了。
在中午的時候,六姐偷偷說「阿十,你已經長大了」,張國榮聽完羞愧不已。
可以說,沒有六姐的言傳身教就不會有張國榮良好的品德。
在張國榮21歲時,六姐患病了,家裡每個月給她的幾百塊薪水根本不夠治病,為此張國榮說「我家裡人對她有不平等的待遇」。以至於六姐當時在張家幹完活,要拖著疲倦的身體在外面再打一份工掙治病錢。
當時的張國榮並沒有多少錢,當他飛黃騰達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所房子送給她,並將六姐接了過來,不過在1990年,86歲的六姐還是因為鼻咽癌去世了,與張國榮相處的時間並不多。
六姐的離開給張國榮很大的打擊,他也因此想要移民,離開這片傷心之地。
他在文章中寫到「六姐一生無欲無求,只知全心全意地照顧我,唯一要求的,是希望有一層樓,為了達成她的心願,我送了一間屋給她,但她享用的日子卻不多,她去世時,我都未能見到她最後一面,實在十分遺憾」。
重情重義的張國榮一生視六姐為親人,六姐雖然身份是傭人,但在張國榮心中卻是世界上最偉大女性,他說「她的地位已經超越了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