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足球場上人們常說的「爆點」,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被引爆的一個點——這個「爆」指的是對對手防線的爆破作用,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摧毀對方的防線。昨天凌晨歐冠1/4決賽巴黎淘汰亞特蘭大一戰,獲得全場最佳的內馬爾就完美詮釋了「爆點」一詞的含義。而作為首支挺進歐冠四強的球隊,大巴黎還不止擁有內馬爾這一個爆點,這也讓巴黎更有底氣去衝擊本賽季歐冠冠軍。畢竟,最近這些年有實力奪得大耳朵杯的球隊,無不擁有非常出色的爆點球員......
(本文中「爆點」概念為筆者個人的概括總結,如有朋友能給予更專業的意見或者進行更正,還請大家不吝指教。多謝!)
當這一次巴黎聖日爾曼的名字與「逆轉」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終於可以開懷大笑——
本賽季歐冠1/4決賽,大巴黎在89分鐘還落後的情況下補時階段連入兩球,以2-1逆轉淘汰意甲的亞特蘭大晉級,這也是他們25年後再次挺進歐冠四強。經歷了前幾年被巴薩、曼聯相繼用不可思議的方式逆轉後,巴黎終於成為了大逆轉的主角。
巴黎球員歡慶勝利,蹦的最高的姆巴佩替補出場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本場比賽的最大功臣,無疑是巴黎頭號球星、賽後被評為本場MVP的內馬爾。儘管並沒有進球,但在他的技術統計表上有幾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數據,就算您沒有觀看本場比賽的直播,也會對這些數據嘆為觀止:
內馬爾本場比賽獲得6項數據統計最高值,其中16次過人成功以及9次被犯規都創下了本賽季歐冠最高紀錄
對內馬爾而言,這是一場除了沒能進球以外幾乎完美的比賽(本場比賽他的射門感覺並不好):他的20次嘗試過人以及16次成功,都創造了本賽季歐冠的最高紀錄。其中16次成功過人,還是近12年來單場過人次數最多的數據(關於誰是這項紀錄的保持者這裡先留個懸念)。整場比賽內馬爾都在不停地用過人突破撕扯對方的防線,並一次次遭遇到對方的犯規,受盡了各種折磨後,終於在比賽補時階段的生死時刻助攻馬爾基尼奧斯扳平比分,還策動了舒波·莫廷的絕殺進球。
經常看球的朋友們應該都明白本場比賽內馬爾的16次過人意味著什麼。儘管在此前的文章中筆者分析過,攻擊火力強勁的亞特蘭大防守並不算出色,但在歐冠八強這個級別球隊之間的比賽裡,能出現單場16次過人的確是一個驚人的數據。
內馬爾穿襠過人突破帕薩利奇後射門偏出,整場比賽他都在用這樣的方式為巴黎尋找機會(圖片來源:虎撲app)
換句話說,不是「真藍黑」不努力,而是內馬爾這個「爆點」太強大。
加冕本場比賽MVP的內馬爾,獲獎實至名歸
內馬爾究竟有多強大?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對比:以攻擊力強著稱的亞特蘭大,擅長的是在進攻端以分享球、陣地戰加強傳導、快速多變的配合。相對於那些巨星雲集的豪門球隊,他們的球員都比較「平民化」,並不擅長個人帶球突破以及製造對方防線的殺傷。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內馬爾在個人侵略性的數據榜單上,幾乎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就抵消了亞特蘭大全隊在進攻端尋求突破的努力:
內馬爾VS巴黎全隊部分關鍵數據比較,其中在過人次數上,他一個人的數據比對方的兩倍還多
不過,內馬爾也並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嘗試突破。在進攻端遲遲無法扳平比分的情況下,巴黎主帥圖赫爾換上了有傷在身還未痊癒的姆巴佩替下薩拉維亞去打左邊鋒。作為巴黎的另一大「爆點」,姆巴佩上場後的任務又不同於內馬爾:在突破技巧方面略遜巴西人一籌的他,開始用自己更為擅長的速度優勢嘗試突破對方的右路防守;而在邊路有了幫手的內馬爾,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中路策動進攻。由於中場核心維拉蒂不在,內馬爾成為了全隊的進攻橋頭堡。姆巴佩上場後他的位置明顯後移,且活動範圍基本固定在中路直面對方中衛的位置——我們都知道,足球場上最難以突破的就是中路防守,而內少卻開始直接面對對方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意味著他帶領巴黎要發起總攻了。
在內馬爾主攻中姆巴佩突擊左路的情況下,最後的兩粒進球應運而生。
內馬爾與姆巴佩,像極了當年梅西與內馬爾的組合。這兩大爆點聯手幫助大巴黎起死回生
相比較於巴黎,輸球的亞特蘭大實在是有些苦不堪言。
有球迷及媒體表示,真藍黑主帥加斯佩裡尼過早換下了隊長戈麥斯,而戈麥斯是球隊唯一有能力通過突破給對方帶來威脅的球員(本場3次嘗試過人全部成功為全隊最高,但跟內馬爾的差距實在太明顯了),這意味著球隊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巴黎。戈麥斯的下場也許是身體不適,也許是加帥為球隊進行的戰術調整。但有一點值得注意 :戈麥斯下場的時候是第59分鐘,也恰恰是在這個時候(第60分鐘),姆巴佩替換薩拉維亞出場。同一分鐘的兩次換人,改變了兩支球隊的命運。最終的絕殺雖然有一部分運氣成分,但2-1的比分說是兩隊之間正常的實力差距,也並不為過。
功虧一簣,領先了整個黑夜,亞特蘭大還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因為疫情原因,歐冠淘汰賽改成了賽會制+單場制,這讓比賽的不確定性驟然增大。不過,就像同樣是賽會制的世界盃一樣,絕對實力佔優的球隊在這樣的賽制下可以有更多的調整空間——巴黎的確是幸運的,他們擁有內馬爾和姆巴佩這兩大爆點,可以通過一己之力來撕開對手的防線。而主打平民風格的亞特蘭大,卻只能在進球後對對方的「爆點」球員疲於奔命,最終被擊潰。
而最為恐怖的是,大巴黎的爆點類型球員,還不止內馬爾和姆巴佩這哥兒倆。
筆者此前頻繁提到「爆點」這個概念,現在有必要根據我對於這個角色的理解,來對「爆點球員」進行一下定義與分類了:在足球場上,可以憑藉自身能力,在局部一對一、一對多的情況下佔據上風,達到擺脫對方防守、為隊友(或者自己)製造進球機會的目的。
內馬爾用一次次的過人衝擊著真藍黑的防線,才最終有了補時階段的兩粒進球以及逆轉好戲
爆點球員大致分為三種:
一種是速度型,一旦啟動引擎誰都追不上,典型代表就是「追風少年」、少壯派爆破手姆巴佩;
第二種是技巧型,利用個人嫻熟的過人技巧擺脫對方單人或者多人的防守,典型代表是「插花腳上癮者」、阿根廷邊鋒迪瑪利亞;
第三種則是全面型,即既有速度又有技術,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夠將對方後衛戲弄於股掌之間,典型代表毫無疑問就是「森巴舞者」內馬爾。
而如您所知,這三個人都效力於大巴黎,也就是說,巴黎集齊了這三種類型的「爆點」。
迪瑪利亞與內馬爾慶祝進球
這就讓「平民草根代表」真藍黑十分無奈了。筆者前文列出的內馬爾VS亞特蘭大全隊,還有一項重要指標,那就是內馬爾個人的年薪,相當於真藍黑整支球隊的年薪總和。
內馬爾全隊年薪=亞特蘭大全隊年薪
當然,既然你有錢,「四億妄為」也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因為本場比賽迪瑪利亞因為停賽缺陣、伊卡爾迪發揮欠佳,才導致大巴黎計劃中的輕鬆晉級變成了驚險逆轉。不過,有內馬爾和姆巴佩兩大爆點,越過真藍黑也已經足夠了。
於是問題來了:在歐冠賽場上,爆點球員真的這麼重要麼?
筆者的回答是,當然重要,極其重要,特別是在強強對話中,可以改變整場比賽的走勢。而歐冠淘汰賽,每一場都是強強對話!
我們還是來以本賽季參加歐冠的大巴黎舉例。下圖是內馬爾、姆巴佩和迪瑪利亞這三大爆點型球員在歐冠中的數據:
大巴黎3大攻擊手歐冠進攻數據對比及本賽季球隊歐冠總進球數
受到禁賽影響的內馬爾出戰5場奉獻3球3助攻,迪瑪利亞出戰7場奉獻2球4助攻(2球全部來自於小組賽首輪擊敗老東家皇馬),三人中數據最好的姆巴佩出戰8場送出5球5助攻。而巴黎全隊的歐冠進球數為22個,從數據上恰好是內、姆、迪3人參與進球數的總和!
當然,三人的數據有重合之處,球隊歐冠最佳射手中鋒伊卡爾迪也有5球進帳。不過這也能反映3人之於巴黎陣容中的重要程度。
在數據上衡量爆點球員的最直觀方式,便是看他的過人數、被犯規數以及關鍵傳球數。因為過人意味著你可以以一敵多,在人數上為其他隊友製造空間;被犯規多意味著對方用常規手段攔不住你 ,只能冒著吃牌的危險阻擋你;關鍵傳球即有可能轉化為助攻的進球,再多的突破過人目的也都是為了進球,關鍵傳球多,意味著你創造的進球機會多,球隊進球的可能性就更大。
大巴黎3大突擊手在本賽季歐冠中的「爆點」數據對比
巴黎三大突擊手,在這方面做得都非常好。內馬爾本賽季僅參加5場歐冠,就成為了所有球員中過人次數第二多、過人成功率第二高的球員(還是要留個懸念,不過估計看到這兒的朋友應該都猜出來那個人是誰了);作為老將的迪瑪利亞已經不再執著於花哨的過人動作,而是用更合理的方式來踢球,這也讓他的效率提高不少;三人中最年輕的姆巴佩造殺傷的能力比二位南美前輩還差了一些,不過他畢竟還不滿22歲,光明的未來在前面等著他。
從數據中就能看出,如果沒有這三位「爆點」,縱使前場有卡瓦尼(合同到期已離隊)、伊卡爾迪這種效率型中鋒,巴黎的進攻很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流暢。
無獨有偶,近十年來的歐冠冠軍,除了2012年幾乎是靈魂附體的切爾西(強大的中軸線撐起了球隊),幾乎都有功能性極強的爆點型球員坐鎮:
2013年的宇宙拜仁,坐擁裡貝裡和羅本這兩大超級爆點,一個是靈動技巧過人王(裡貝裡),一個是暴力加速內切狂(羅本),都是有能力以一敵多的那種狠人;
「羅貝裡」組合,拜仁重塑輝煌的支柱
2014乃至後來完成三連冠的皇馬,前期是迪瑪利亞(技巧型,速度也不慢)和貝爾(技巧也不錯,但速度超快)兩位爆點加持,後期三連冠則是由已經成熟了的兩位邊後衛擔任「爆破手」的角色——馬塞洛和卡瓦哈爾,二人作為邊衛,都是能夠縱貫整條邊路的「超級賽亞人」,特別是馬塞洛,皇馬的所有對手都領教過他變態的帶球突進能力。
三連冠皇馬的兩大超級爆點:邊後衛馬塞洛和卡瓦哈爾
另外要多說一句,從加盟皇馬開始,C羅已經完成了技術特點的轉型,這讓他成為了高效射手,而不是曼聯時期那個無所不能的邊路爆點。作為皇馬三連冠的最大功臣,C羅更重要的意義是為球隊源源不斷地取得進球,而不是當爆點來撕裂對方的防線。
從轉會皇馬開始,C羅的球風就不再是曼聯時期那樣的爆點類型,但作為門前殺手的他比爆點還要可怕
2019年的冠軍利物浦,算是在爆點方面人才相對稀缺一些的。他們的兩大邊衛阿諾德與羅伯遜以速度見長,但更精於傳中造助攻,突破和過人的效率一般般。好在他們的鋒線三叉戟足夠強大,且有馬內這麼個熱愛過人的「煙燻太歲」,三人的默契配合也能輕鬆摧毀對手防線。
利物浦的兩大邊路爆點:阿諾德與羅伯遜,二人精於跑動和傳中,但突破和過人相對一般
那麼,2011年和2015年的冠軍巴塞隆納呢?
現在到了為您揭曉此前兩個問題答案的時候了。從他2005年第一次踏上歐冠賽場的草皮一直到現在,他始終都是球場上那個最可怕的爆點、最強大的過人王。內馬爾之前單場16次過人紀錄保持者就是他,本賽季歐冠總過人次數最多的球員還是他——沒錯,萊昂內爾·梅西!
儘管已經33歲,但是梅西如今依然是全歐洲最大的爆點,內馬爾跟他相比依然遜色一點
還記得上周1/8決賽次回合面對那不勒斯的那粒連過數人、長途奔襲後的進球麼?放在20多歲的時候,那可是他的常規操作。筆者此前提到的全面型爆點球員,梅西可以算作是這個類型的教科書、天花板。
梅西面對那不勒斯時候的這粒令人拍案叫絕的連過數人長途奔襲進球
而與梅西相比,內馬爾的「爆點」數據竟然還有些相形見絀。當然,也不是內馬爾不夠強,而是梅西實在太「變態」了——場均7.7次過人,71%的過人成功率,還有多出內馬爾2個的關鍵傳球(也就是被侵犯次數比內馬爾少一點)。再想想當年由梅西、內馬爾和蘇亞雷斯組成的巴薩MSN超強鋒線,他們在2015年摧枯拉朽拿下三冠王,就不讓人奇怪了。
內馬爾VS梅西,本賽季歐冠「爆點」數據對比(括號裡為二人本賽季的年齡)
不過自從3年前內馬爾離開巴薩轉投大巴黎開始,他就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一直以來拿梅西當榜樣的他,也希望能像梅西一樣強大。不僅是在學著如何當核心、當爆點方面,還有個人的成長方面。
離開梅西的「庇佑」之初,各種場內外不成熟的舉動讓內馬爾一度遭遇非議。不過在經歷了許多故事之後,內馬爾的舉動越來越改觀,如跟卡瓦尼和解、在巴黎只要上場就表現得很職業(去年他的確想走,今年受疫情影響和巴薩財政狀況,恐怕也走不成了)。這不,昨天的比賽獲得MVP獎盃後,他還把獎盃送給了打進絕殺球的喀麥隆前鋒舒波·莫廷,以表彰他的貢獻。這樣的應對方式很暖心,也能夠看出目前巴黎隊內的氣氛十分融洽。「以正合,以奇勝」,是目前的巴黎衝擊歐冠最需要做到的。
獲得MVP卻把獎盃送給了絕殺功臣舒波·莫廷,可以看出如今的內馬爾成熟了很多,能夠與隊友融洽相處了
「以正合」,意味著要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團隊,「以奇勝」,意味著比賽中要有出其不意的戰術變招(爆點球員是對球隊常規戰術的非被動補充)。過往的10年裡,這兩點是通向歐冠冠軍之路的錦囊妙計。
在內馬爾的率領下,已經闖入歐冠四強的大巴黎,本賽季的成績值得期待。
您所支持的球隊,爆點球員分別都是誰呢?他們還在本賽季的歐冠爭奪當中麼?
如果不在,請不要灰心,下賽季還有機會再戰;
而如果還在,那麼現在請靜靜等待著歐冠八強戰的開打,因為各支球隊「爆點球員」建功立業的時刻,就要到了!
內馬爾與梅西,如今歐冠賽場上最強的兩大爆點,不過跟內馬爾相比,梅西的過人更加「變態」
(全文完,謝謝觀賞!)
RB萊比錫 2-1 馬德裡競技(萊比錫隊史首次殺入歐冠四強)
8月15日(周六) 03:00 巴塞隆納 VS 拜仁慕尼黑
8月16日(周日) 03:00 曼城 VS 裡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