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德裡街頭穿漢服演奏中國樂器

2020-12-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盧俊安: 在馬德裡街頭演奏中國樂器】

提起西班牙,有的人會想到陽光、沙灘、美食和足球,有的人會想到街頭藝人。在西班牙留學的盧俊安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街頭藝人中的一員。他告訴筆者,在西班牙,在街頭表演並非一件不光彩的事,街頭藝人都有專門的資格證。目前,他正在西班牙留學,沒課時也喜歡到街頭演奏,不過,與他人不同的是,他將中國樂器帶到西班牙街頭。

讓當地民眾了解中國樂器

從11歲開始接觸中國樂器起,盧俊安對中國傳統音樂演奏就有特別的感情。2015年,他從大連外國語大學畢業後,選擇出國留學,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的康普頓斯大學和西班牙高級心理研究學院,分別攻讀音樂治療專業和社會教育專業。課餘時,他喜歡帶著中國傳統樂器到街上轉轉,有時帶的是竹笛,有時帶的是嗩吶……喜歡哪裡的風景就會停下來演奏一曲,錄下視頻以作紀念。「

盧俊安的初衷只是抱著自娛自樂的心理,但很多路過的西班牙民眾會停下來聽他演奏,對他演奏的中國傳統樂器表示好奇。很多聽眾並不知道盧俊安拿的是什麼樂器,還有一些人誤認為他拿的是日本尺八,這讓盧俊安感到困惑。盧俊安說:「日本的尺八在國外一直很受歡迎,這是一種和竹笛、簫等樂器類似的樂器,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尺八是在中國唐宋時期傳入日本的。」

「當時想著,我們的中國傳統樂器不能當『無名之輩』。」由此,他的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入鄉隨俗,體驗一把當街頭藝術家的感受,還能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了解中國傳統樂器。

3年60多場街頭表演

2017年,盧俊安順利通過了西班牙街頭藝術表演的資格考試,緊接著他就買了演出用的音響,還從國內買了能代表中國特色的漢服。盧俊安選擇在地鐵上進行第一次演出,用自己拿手的竹笛,演奏了一首悠揚舒緩的《卷珠簾》。「因為我學的是音樂治療,在選曲方面考慮了很久,當初的考慮是地鐵上人多嘈雜,舒緩心情的曲子應該比較適合,就選擇了《卷珠簾》。」盧俊安說。

首次演出時,一位西班牙朋友表示對竹笛很感興趣。盧俊安耐心地向這位西班牙友人介紹了中國竹笛的歷史。「我和那位西班牙朋友聊了40多分鐘,彼此覺得很是投機。他通過我的服飾,竹笛及中國樂曲了解中國,我的內心很有成就感。」盧俊安說。

截至2019年末,盧俊安已完成了60多場街頭藝術表演,繁華商業街道、著名旅遊景點、人流擁擠的地鐵……都留下過他的足跡。

「在未來,我希望還能堅持下去。當我在西班牙街頭穿著漢服演奏時,那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盧俊安說。

在課餘時間,盧俊安還到當地的孔子學院做志願者,教幾位西班牙學生學習嗩吶。學生們告訴他:「我們見過中國結和剪紙,但嗩吶這樣的樂器還是第一次見到,中國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

相關焦點

  • 傳聞這是國王親自演奏的樂器——豎琴
    儘管豎琴家族的一些古代成員在近東和南亞消失,但早期豎琴的後裔仍然在緬甸和非洲部分地區演奏,而現代音樂家則利用歐洲和亞洲的其他已解散的變奏曲。豎琴在很多方面在全球範圍內變化。在尺寸方面,許多小型豎琴可以在膝蓋上演奏,而較大的豎琴很重,可以放在地板上。不同的豎琴可以使用腸線,尼龍,金屬或某些組合。
  • 日本古箏和尺八演奏,來欣賞一下中國失傳的樂器
    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傳承歷史隋代和唐,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新唐書·呂才傳》:「貞觀(627—649)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因長一尺八寸,故稱尺八。
  • 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新華社濟南10月21日電題: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每逢節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裡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遊客經常會問,這是啥琴?
  • 美國大爺一連串演奏30支吹奏樂器,看完覺得好喘啊…
    ,演奏30支吹奏類樂器!  錫笛是愛爾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可以毫不費力地營造出甜美的旋律音調。在愛爾蘭傳統音樂中,常常可以聽到錫笛的尖嘯聲。在19世紀以前,錫笛通常用在街頭音樂之中。現代音樂家經常把它用來和鋼琴、手碟、土著打擊樂器、吉他、空靈墊等樂器一同演奏。  17  Low Whistle / 低音哨笛
  • 什麼樂器好學零基礎學會拇指琴演奏
    器樂是一種陶冶情操的產物,能鍛鍊人的大腦以及身體協調性,那麼對於初學者學什麼樂器最好學呢,讓我們一起開始音樂器樂之旅,快速學會拇指琴。拇指琴介紹拇指琴,音樂樂器名稱為卡琳巴是一種簡單入門樂器,拇指琴分為17音,20音等。材質分為水晶、木質等材質製作而成,拇指琴發音明亮清新,聲音優美動聽,拇指琴發音主要靠琴片振動發出優美動聽旋律,是初學者學樂器最好的入門樂器。
  • 湘妹子法國街頭演奏古箏走紅
    湘妹子法國街頭演奏古箏走紅  一襲紅衣、一架古箏、法國街頭,她的手指緩緩划動細細的琴弦,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地跳出,彈奏一曲《上海灘》,琴聲激蕩、響徹異鄉,周圍都是駐足觀看的外國友人……  最近,來自中國的小姐姐「@碰碰彭碰彭」因在社交媒體上傳自己在法國街頭表演古箏的視頻而走紅,收穫600多萬粉絲、6000
  • 中國樂器百科——吹奏樂器介紹!
    (二)吹奏樂器的特色:  因為吹奏樂器發音原理的不同,所以樂器極具個性化,其種類和音色豐富多採。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的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 看西班牙人演弗拉門戈,聽中國愛樂演奏交響樂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10月23日晚,中國愛樂樂團首次登陸西班牙,在馬德裡市中心的紀念劇場舉行交響音樂會。馬德裡的音樂會是中國愛樂樂團「2019地中海巡演」的第三場,也是最後一場音樂會。馬德裡以現場超過八成的上座率歡迎這支中國樂團。
  • 中國民族樂器及拾音特點
    它是古老的漢族彈撥樂器,用撥片彈奏。小阮音色明亮甜美,中阮音色深沉雋永,大阮音色低沉渾厚。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宮廷音樂還是世俗音樂,阮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和古琴一樣,阮也是中國文人樂器的代表之一。在宋代設有書藝局,在樂器方面設有「彈琴」和「擘阮」兩個職位,一個為帝王彈琴,一個為帝王彈阮。
  • 能演奏上百種樂器、亮相B站跨年晚會成功「破圈」 「武器大師...
    能演奏上百種樂器、亮相B站跨年晚會成功「破圈」 「武器大師」方錦龍又來了 能演奏上百種樂器、亮相B站跨年晚會與虛擬歌手合作、為《英雄聯盟》《夢幻西遊》等遊戲演奏bgm,成功推動傳統藝術的「破圈」,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創辦的「
  • 《黑色沙漠》新增演奏系統、使用不同樂器自由編曲
    珍艾碧絲旗下MMORPG線上遊戲《黑色沙漠》於今(1)日更新「演奏」系統,全職業都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不同樂器自由編曲。作曲神器演奏系統開放,挖掘靈魂深處的音樂鬼才 本周新增的「演奏系統」任何角色都可以使用,系統中共有三種樂器可以搭配,包括吉他、長笛以及手鼓,操作相當容易上手,卻能隨心所欲創作出風格豐富的音樂作品。演奏時還可選擇獨奏或合奏的表演方式,與其他莎亦夥伴組隊就可以樂團的方式呈現精彩表演。
  • 中國民族傳統樂器的分類
    中國民族樂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僅從己出土的文物可證實: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樂器。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
  • 基努·裡維斯為了試鏡《比爾和泰德》系列,與溫特學習演奏樂器
    基努·裡維斯可以說是該系列中的大牌演員,資歷也相對比較深厚,他表示自己為了試鏡《比爾和泰德》系列,與亞歷克斯·溫特學習演奏樂器。也就是說兩位60後的老演員為了該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特地學習了樂器——包括風笛、小號和特裡明,這都是裡維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樂器,而且從這些劇組人員的口中來看,這些主演也不是學音樂出身,在五十幾歲的年齡重新上手學習樂器很難,看來他們為了角色也很拼命。在《吉米今夜秀》中,基努·裡維斯分享了早期試鏡的回憶以及為新電影學習樂器的感覺。
  • 瀘縣嘉明保留著一種古老演奏樂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
    其中龜茲國的一種獨特的樂器隨著商人的往返,把它引入了中國,曾經一度興旺到唐宋時期。它就是篳篥(bì lì)。篳篥(bì lì)是一種古代管樂器,即觱篥 ,也稱管子,多用於軍中和民間音樂。流行於我國各地、為漢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多民族所喜愛。隨著龜茲樂傳入中國後發展為中國的樂器,北方的管子,南方的逗管。《史記·樂書》:「觱篥,以竹為管,以蘆為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已。」
  • 古典音樂主題VR電影「交響曲」在西班牙馬德裡上映
    根據TheGuardian報導,由來自委內瑞拉的世界著名指揮家和小提琴家Gustavo Dudamel參與製作的VR電影「交響曲」於本周一在西班牙馬德裡上映。該VR電影製作耗時4年,參與製作人數超過250人,希望通過VR電影讓古典音樂能夠接觸到新一代的聽眾。
  • 這五款樂器小巧且有趣,隨時隨地演奏狂想曲
    在樂器界,比起一些龐然大物,嬌小易攜帶的樂器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介紹幾款小型樂器,方便攜帶,無時無刻都可以盡情演奏,雖然個子小,但聲音卻絲毫不輸。壎壎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作為一種非常古老的吹奏樂器,距今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可能是祖先用於模仿鳥獸叫聲以誘捕獵物,隨時文明的進步而發展為樂器,《史記》中更是稱其為「德者之音」。
  • 冷門但是很棒的樂器,只要會一種就很棒哦!
    冬不拉草原天籟冬不拉又名東不拉、東布拉,是北亞和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的傳統彈撥樂器,在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以及中國新疆、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的哈薩克族、鄂倫春族中尤其流行。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製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 中國著名的十大竹笛樂器演奏家
    1986年灌制了中國第一張雷射唱片《簫的世界》。張維良創造性地在笛子演奏中運用了全音階及十二音序手法,將笛子的音域拓寬至三個八度。張維良曾為多部影視作品配樂,像《菊豆》中使用了壎、《霸王別姬》更是整部電影音樂僅採用一種樂器,這在電影史上尚屬少見。隨著這些電影走向國際,中國的傳統音樂也被世人所知。
  • 威廉斯與他的吉他 威廉斯演奏視頻
    吉他演奏家約翰·威廉斯來自墨爾本,祖系英國人,再上溯據說還有中國血統。威廉斯自幼隨父學琴,後被大師塞戈維亞看中,收為弟子。同時亦先後在兩所音樂學院接受全面的音樂教育。   1958年,威廉斯在英國舉辦的首次音樂會大獲成功。塞戈維亞為此評論說:「他的手指是上帝賦予的。一位吉他王子已在這個世界降臨。」此後,「吉他王子」的美稱便落在了威廉斯的頭上,並伴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