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約翰納什:不瘋魔不成活,窮盡一生與命運博弈的天才

2020-12-11 扒拉文史

「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帶著病痛活下去」——加繆

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電影《美麗心靈》的主角約翰納什無疑是萬眾挑一的數學天才

作為唯二獲得獎學金進入普林斯頓的大學的天才,擁有逆天智商的他也一生都被精神病折磨,甚至無法辨別現實與幻境。影片講述的就是約翰納什——偉大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21歲時就發表了關於博弈論的學術論文,提出了納什均衡,對經濟學的發展做出顯著貢獻。

我們定義天才,除了異於常人的超高智商,天才似乎還總是攜帶怪癖。內向孤僻,不合群是天才常有的特徵,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圖靈,自詡太陽的尼採,25歲就自殺的海子。

納什同樣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幸運的是他有一位愛他始終不離不棄的妻子。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納什的妻子在他最艱難的時候一直陪著他,一個人撫養他們的孩子,用所有的耐心和寬容去安撫狂躁的他。

現實生活中的納什雖然也有各種精神缺陷,甚至有雙性戀的傾向,但是一生和他的妻子也是相敬如賓。兩位老人一直互相陪伴,不幸的是在一次外出過程中,納什和妻子遭遇車禍,兩人攜手離開了人世。

不瘋魔不成活,窮盡一生與命運博弈的天才

約翰納什在普林斯頓大學沒有朋友,孤僻內向不善於人際交往的他自己也承認「我有兩個腦袋,但只有半顆心」。

納什不喜歡去上課,認為上課會影響他的創造力限制他的思維,一味學習前人的理論對他沒有意義。天才往往都是完美主義者,容不得一丁點瑕疵,也正因為這樣,大多數天才才會有精神疾病。

他們對完美的追求已經到了病態,一旦沒有達到他們的審美要求,甚至可能做出自殘的行為。

納什很驕傲,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博弈論方面做出貢獻,惠勒實驗室是他唯一選擇。納什第一個幻想的對象,就是永遠陪著他,開導他的葡萄牙「浪子」室友。

室友一直存在於納什的幻想裡,在他苦苦思索博弈論卻沒有創新的時候,會出來寬慰他。室友是納什幻想出來的朋友,也代表了他的精神需求。偉大的數學家也渴望一個知心的好朋友。

在酒吧裡,同學們都在思索怎樣才能獲得漂亮女孩的青睞的時候,納什終於為自己思索已久的問題找到了答案。在競爭中,總有人會輸,怎樣才能找到一種均衡,讓所有人都實現共贏。納什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博弈論提出了新的觀點。

他終於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惠勒實驗室,也終於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納什進入了牛津大學繼續開展他的學術研究。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生摯愛,他的妻子愛麗莎。愛麗莎是牛津大學的一名女學生,在一次課堂上對納什一見鍾情。不擅長與女孩交往的納什鼓起勇氣接受了女學生的約會邀請 ,二人很快就墜入愛河,最後走進婚姻的殿堂。

艾麗西亞只是看到納什聰明英俊的外表,而不知道納什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

但是即使後來她看到了他陰暗不為人知的那一面,也沒有離開他始終不離不棄,納什最後能走出精神分裂的陰霾,與幻覺和平共處,很大程度應該歸功於他的妻子。不是他可能也像其他天才一樣英年早逝。

影片一直以納什的內心視角來觀察,在他的幻覺裡有三個人,每一個人都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精神需求。

第一個是他的室友,納什不擅長人際交往,更不會說好聽的話。在酒吧裡,即使女孩對他有意思,他上前去一搭話也能把別人嚇跑。室友是他幻想出來的,也是最能貼合他心意的人。

第二個是室友可愛的小侄女,小女孩活潑可愛,因為存在於他的幻覺裡,所以永遠也不會長大。

第三個是一個請他破譯複雜密碼的人,納什是一個天才他對自己有極高的要求。

他的幻境裡出現的第三個人請求他為其破譯密碼,表明了他對自己智力和能力的充分自信。納什的精神最終崩潰也是因為第三個人。

他開始幻想自己有多麼重要,除了他沒有人能破解密碼,因為了解了軍事機密,他被俄國官方追殺,整日惶惶不安,最終精神徹底崩潰。

約翰納什、艾麗西亞

用精神戰勝了精神病的人

納什整日處於極度不安中,總是能看到幻想中的黑衣人來抓他

正在進行公開演講的納什又看見那個人站在教室後面,因為太恐懼他居然當眾跑了,嘴裡還一直發出大叫。影片是以納什的視角來展開敘述的,所以我們能看到他幻想的黑衣人。

但是影片中的其他人,包括納什的妻子都不能理解他。

這時候的納什精神已經徹底分裂,無論在哪裡他都能看到來抓他的黑衣人。他的妻子感受到了納什的不對勁,找了醫生來治療他,但是納什不願意吃藥,也不願意接受治療。

整日處於狂躁的狀態,溫柔的妻子接納了納什所有的暴躁,一直陪伴他,幫助他接受治療。納什是一個理性的數學家,但是在被精神分裂折磨的失去了理性。

最後納什終於戰勝了病魔,雖然那三個幻覺依然存在,但是他們已經能夠和平共處。

「也許他們一直不會消失,但我已經習慣不理會他們」,納什終於戰勝了病魔,他依舊可以看到他們,但是他已經能夠用平常心去和他們友好相處。

納什醒悟的關鍵就是那個永遠也不會長大的小女孩,他發現查爾斯的小侄女永遠都是最初的樣子,永遠都不會改變 。

他終於醒悟了,原來一切都是幻境。原來室友和小女孩,黑衣人都是不存在的。

納什無疑是幸運的,身邊的人都對他很寬容,十幾年來妻子一直不離不棄,始終如一的照顧他。當初普林斯頓的朋友,即使當時對他並不友好,愛嘲弄他。但是在大家都排斥他的時候又重新接納了他,還是像當年一樣「嘲弄」他。

雖然這一路經歷了種種坎坷也曾走入歧途,但幸運的是,在終點的時候一切又回歸正軌。納什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用自己的精神戰勝了精神病,諾貝爾獎雖遲但到。

納什的政治追求

導演借納什來反映那個時代美國人的不安與惶恐

納什幻想自己會被俄國的人抓走,整日疑神疑鬼。也正是因為美國2001年經歷的恐怖襲擊。

9.11事件讓每一個美國人都對自身的安全產生了深沉的焦慮和對毀滅的強烈惶恐。

納什作為一個美國人,又是一個數學天才,他去充當國家間諜,泡在圖書館研究數學理論,也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希望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是一個數學家對於國家政治的訴求。

影片開頭普林斯頓的教授就告訴學生數學家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數學家是助力美國超越蘇俄成為超級大國的關鍵。納什在普林斯頓接受這樣的教育,作為一個美國人,他也希望做出些成就來報效國家,讓美國人民不再在惶恐中度日,不再害怕隨時到來的恐怖襲擊。

納什一生在科學方方面的貢獻是巨大的,推翻了統治經濟學界300年的理論,並且在應用數學和理論數學方面都有所突破。他所做的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實現他作為一個天才的自身價值,也有捍衛自己的國家不被赤化和毀滅的崇高目的。

電影作為藝術品,導演有刻意的對納什這一形象美化,其實現實生活中,納什不僅出軌和別人生了孩子,還是雙性戀,而且對於自己的孩子他更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導演有意美化納什,實則也反映了導演的政治訴求。納什最後獲得諾貝爾獎,家庭圓滿幸福,反映了當時美國人所追求的美國夢。美國夢追求自由平等,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追求家庭幸福。而這一切納什都擁有了,這也是當時所有美國人所渴望的幸福生活。

小結

影片的開頭有一個細節之處,納什去找教授,看到一位即將退休的老教授,大家都湧上前去送他鋼筆。

這是普林斯頓的傳統,那是人們對他一生科研成就的鼓勵。當時候的納什很動容,因為自己還一事無成受同學們嘲笑,也會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享受同等的殊榮。

約翰納什做到了,他一生的成就足以所有人為他獻上鋼筆。

最開始納什說他自己只有半顆心,所以才會那麼脆弱,承受不了壓力,導致精神分裂。老年的納什有一顆足夠堅強且完整的心。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當納什放下所有掙扎,與病魔握手言和的時候,他就是真正的英雄。

文/扒拉文史

相關焦點

  • 約翰納什——橫跨六大學科的大師,承受天才與瘋狂的痛苦
    這位傳說中的瘋狂天才,被愛因斯坦輕視的博弈理論大師,被馮諾依曼調侃的特立獨行者,一直陪伴人類到2015年。文/古殿2002年,電影《美麗心靈》橫掃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轟動之下,電影主人公約翰納什——一位橫跨六大學科的天才科學家,才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可能2002年看電影的你認為這位天才早已不在人世,但在電影放映十三年後的2015年突然看到新聞:電影《美麗心靈》人物原型約翰納什遭遇車禍去世。
  • 張國榮一生純良,最後卻不瘋魔不成活,把他逼上絕路的是他的真實
    張國榮一生純良,最後卻不瘋魔不成活,把他逼上絕路的是他的真實 對於很多港星來說,張國榮都是他們的啟蒙,陳奕迅莫文蔚更是多年都忘不了他的幫助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不瘋魔,不成活
    天才往往不同於常人,這裡的不同於常人並不是外表的不同,而是思維上的不同。他們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他們的思維很難被常人所接受。當年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飽受他人爭議,被世人所不解;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同樣如此。
  • 《美麗心靈》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
    不想讓看過的每一場電影都成為過眼煙雲,所以,簡單講一講的幾天前看的《美麗心靈》影片主要講述一個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遭受著精神分裂的折磨,在妻子的陪伴下與幻覺搏鬥,最終憑藉經濟學中的傑出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從追求夢想的角度,納什是值得敬佩的,偏執而固執,這個角度人人贊同,暫且不談。
  • 「瘋狂英語」李陽,一個「不瘋魔,不成活」的勵志故事
    他是「瘋狂英語」創始人,成功經歷堪稱「不瘋魔,不成活」說起「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在曾經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雖然前幾年深陷家暴醜聞,但這並不能否認其在事業上的成功,而他的成功秘訣全在於六個字,那就是「不瘋魔,不成活」。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傳奇故事。
  • 全世界最傳奇的「幽靈」數學家約翰納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被稱為「傳奇」。早在2015年5月23日,他的榮耀和瘋狂永遠留在新澤西州。這個壞消息已經成為當時全世界的頭條新聞,全世界都在為他的離去而嘆息。納什也是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中主人公、博弈論大師、著名數學家的原型。
  • 不瘋魔不成活,最偉大的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對這個稍微有點神經質的人物的塑造,精緻到了骨子裡,可謂「不瘋魔,不成活」。回頭看劉易斯從影的四十幾年中,他只出演了20幾部作品,不高產,但質量相當高,豆瓣評分幾乎都能達到7.5分。他對劇本相當挑剔,曾經拒絕了不少能夠讓他大紅大紫、大富大貴的角色,比如《指環王》、《超人》,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道路,稍微有些文藝,稍微有些清高,但對接下的每一個角色都不含糊,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他被時代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讓他捧得第一座小金人的作品是《我的左腳》。
  • 不瘋魔不成活的貝爾薩丨超級顏論
    本期節目主持人顏強邀請到了三位老朋友,一起來聊聊不瘋魔不成活的貝爾薩。對貝爾薩入圍年度最佳教練提出異議的博阿斯,也曾不請自來地登門拜訪過他。將貝爾薩視同自己父親、導師的波切蒂諾,更是貝爾薩在紐維爾斯時期一手提拔出來的。
  • 世界上最傳奇的天才——「幽靈」數學家納什!
    早慧的天才少年 約翰納什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博弈論。在日常生活中,「價格戰博弈」、「汙染博弈」、「易自由與壁壘」這三種常見現象可以直觀地理解納什均衡。 納什是個天才的數學家。然而,他的天才發現——非合作博弈均衡(納什均衡)並非一帆風順。納什在1948年來到普林斯頓,那時他還不到20歲。那時,普林斯頓到處都是傑出的人才和大師。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列夫斯切茨和其他人都在這裡。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的幸與不幸
    《美麗心靈》講的是一位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學過經濟學或者數學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詞,納什均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就是約翰納什。納什均衡指的是博弈中的一種策略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對於任意一個參與者,當其他參與人的策略確定的時候,他的選擇是最優的。也就是說,每個參與人都期望獲得最大的效益值,最後就會達到納什均衡。
  • 豆瓣9.6《霸王別姬》,程蝶衣戲裡戲外詮釋「不瘋魔不成活」
    京劇裡有句行話叫「不瘋魔不成活」,程蝶衣對角色強迫症式的追求,像個潔癖患者把其他因素都拋開,心裡只容得下戲。小癩子因受不了皮肉折磨,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然,除了體罰與被打,還有些不可說的。比如,倪公公府上的初露頭角,蝶衣謝賞時就遭到了猥褻;蝶衣為了報復段小樓,豁出去成為袁四爺的紅顏知己。凡此,奠定了他一生性別的錯亂,成為有故事的「虞」同學。
  • 不瘋魔,不成活!他人眼中這些星座既像是瘋子,也像是天才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許那些俗世無法理解的東西,只因普通人的眼界太低。天賦與瘋狂,往往只是一線之隔。現在就來談一下這些星座吧,不瘋不活,瘋子也是天才。因此,雙子座的許多想法對其他人來說都是很荒誕的,不知道該怎麼去理解,更不知道雙子座的這些奇特的想法從何而來。雙子又天生愛表達,想讓別人理解他的想法並與他一起實現。無可奈何有些太超前的想法沒人能理解,於是雙子慢慢學會了將那些別人看來不可信的想法收起來,自己慢慢品味。說話也只會增加煩惱,因為知音難尋。
  • 《美麗心靈》: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美麗心靈》,一部根據數學家約翰納什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簡介年輕的數學教授約翰納什在念研究生時便發表了他的博弈論的研究,在國際上享有盛名。這三個本不存在於現實中的人物卻無時無刻不存在於在納什的生活當中,挑戰著他的神經,令他困惑而又迷茫......直到一位物理系學生,也就是他未來的妻子艾麗西亞的出現,才仿佛一束陽光一樣,照進了他那被黑暗籠罩的心靈。當納什飽受思維上的折磨時,艾麗西亞給他引入了一個他從未認真思考過的觀念——愛情。
  • 月亮和六便士:如果成就天才要變成瘋子,我寧願你一生平凡
    作為報答,這位天才畫家勾搭上了施特略夫的老婆,導致恩人的妻子自殺而死。斯特裡克蘭德輾轉流浪到了大溪地島,在那裡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安定了下來。斯特裡克蘭德在島上每天都在畫畫,後來感染了麻風,眼睛瞎了,但是他仍創作出了令所有人都承認他是天才的巨型壁畫,也算是死而無憾。
  • 十部講述天才的電影,領略天才不平凡的一生
    今天為大家帶來十部講述天才的電影,看看那些人不平凡的一生!1《美麗心靈》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故事。直到1956年的一個夏夜,44歲的波拉克走完了短暫、痛苦卻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影片對波洛克這位狂亂的真實天才給予了冷峻而高度個性的哲思性分析。這一幅波拉克的畫拍賣了四千萬美元!
  • 《霸王別姬》:不瘋魔,不成活。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而在一旁的那那爺(英達飾)也隨合著說:「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群學生,喊著這樣的口號遠去了。小樓帶著不屑說:「一個個都他媽的忠臣良將似的,日本人就在城外,打去呀?敢情欺負的還是中國人。瞎哄!」虞姬在臺上風姿綽約地唱,看得袁四爺(葛優飾)目瞪口呆。
  • 小宋佳的美不是徒有其表,她用不瘋魔不成活的演技,摘掉了小字
    不得不說這些鏡頭裡的宋佳都美的讓人垂涎欲滴,她不需要多麼香豔的畫面配色,或是燈光情景,她完全是放鬆的,自由的享受角色創作的過程,不尷尬,不過分,恰到好處的迎合人物特點。戲裡戲外的小宋佳,都帶著這樣一股個性的性感美,她很少濃妝,天生的大眼睛雙眼皮不需要過多的色彩修飾,北方女孩面部輪廓分明,讓她的性感裡還帶著一絲英氣。
  • 美麗心靈-我所認識的約翰納什
    現代人究竟還有沒有資格將一部分同類隔離起來,宣判道:「你瘋了,你不要靠近我們」,即使瘋與不瘋的界限已經成為了強權的體現?約翰納什的一生或許能作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必須寫寫我所認識的約翰納什,可我難以下筆。一個開頭就是一個定義、一個基調,而約翰納什恰恰是難以定義的。在普林斯頓的四年我有多次機緣認識他,「認識」,卻不「了解」,每一次認識總是推翻前次剛形成的定見。
  • 2012.9.24 cookie晚報(不瘋魔不成活)
    2012.9.24 cookie晚報(不瘋魔不成活)晚報閒語: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話題,就是跟一幫屌絲談論咖啡與洋酒,你會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用戶體驗。評:兩大家族內部矛盾加大化,趕快狠點歸邊得了4.域名www.en.com.cn再次轉讓 互應文化傳播100萬收購評:這域名……我覺得……不值呢……如果沒有cn,還行!5.谷歌關閉在中國的音樂搜索服務評:谷歌謀求的是整體進入中國市場,而非零打碎敲,花費成本卻不見收益—摘自姜奇平6.百度ting!
  • 不瘋魔不成活:《王的男人》及《霸王別姬》
    王的男人01瘋魔的人生才有戲其實,看了《王的男人》這部影片,我感受談不上深刻,我只是覺得《王的男人》中的孔吉和《霸王別姬》裡的陳蝶衣一樣,不瘋魔不能活,或許現實中與戲中的生活難分彼此,這也造就不同的人生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