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民在勞作過程中,會通過喊號子調整工作節奏,音樂就是在這時出現的。最原始的音樂形式就是「嘿呦嘿呦」這樣的勞動號子,形式單一,但是充滿力量感。由此可見,相對於華麗的唱詞和繁複的曲調,「力量感」也是判斷音樂作品好壞的核心點。
如果要談論具有力量感的音樂,那麼就可以提一提劉歡老師演唱的《從頭再來》。「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是從頭再來。」這句家喻戶曉的歌詞,就出自《從頭再來》。
《從頭再來》誕生於1997年,由著名作詞人陳濤填詞。提起陳濤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他的代表作,你一定聽過。《霸王別姬》、《精忠報國》、《孔雀東南飛》、《暗香》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歌曲,都是由他創作的。陳濤的填詞風格獨樹一幟,被稱為新古典主義。他最擅長以樸素直白的語句具象化複雜深邃的情感。這一點,在《從頭再來》中也有體現。
「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歌曲開門見山點出背景,往日種種已經成為過去,以後的生活從今日開始。「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進風雨。」這兩句歌詞立意高遠,體現出詞作者高超的共情能力。作為一首鼓勵人們不要沉湎過去,擁抱新生活的歌曲。陳濤沒有落入假大空的俗套,而是以一句「我知道你的辛苦」這樣寬慰的話,讓聽眾感受到被理解的溫暖。
之後歌曲的點題唱詞「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五遍重複,更是層層推進,一層比一層豁達,直到胸中壓抑情緒盡去,只留下一腔豪邁,從容邁進新生活。
如果說陳濤的歌詞是一幅精美的畫作,那劉歡的演唱就是該畫作的畫龍點睛之筆。劉歡的音域寬廣,嗓音獨特,擅長將不同情感的音樂刻上自己的烙印。無論是《鳳凰于飛》的細膩婉轉,還是《從頭再來》的豪放大氣,他都演唱得恰到好處。
《從頭再來》這首歌的歌詞簡單,就更需要演唱者以豐富的情感填補空白。作為非音樂專業的歌手,法國文學系的劉歡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聽到到蕭邦的鋼琴曲,從此傾心。他開始追尋音樂夢想,自己學著彈吉他和寫歌。對於拋開過往、從頭再來這件事情,劉歡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感悟。
劉歡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融入歌唱之中,從告別昨日榮光,到迎接今朝改變,他將這首《從頭再來》詮釋得力道十足、直指人心,也成為了激勵千萬人的內心力量。音樂最本質的特點還是引發聽者的共鳴,這首《從頭再來》也是如此。歌曲中蘊藏的力量和勇氣,通過詞作者的文字描摹和歌者的動情演繹,成為了樂於被大眾喜愛的流行歌曲。
在經歷人生坎坷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唱一曲《從頭再來》,自會有一番豪情湧上心頭,畢竟「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