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播州區,將逐步形成以南白、龍坑兩鎮為中心,帶動周邊鎮鄉快速發展的經濟結構形式。播州區下轄的南白、龍坑、鴨溪等21個鎮鄉87.79萬人,國土面積共2510平方公裡。該區納入遵義市市轄區後,遵義總人口將超過200萬,市轄區面積將擴大4倍,超過5300平方公裡。
☟☟☟
播州歸來 再續輝煌
遵義縣更名為播州區。一個存在了961年, 又消失了415年的地域和行政建制稱謂, 又重新出現在黔北大地。堪稱老樹新芽。雖然, 今天的區屬境域、 行政級別皆比古播州小了許多, 但作為古播州中心地域復名播州, 對於承繼古播歷史, 弘揚古播文明, 必將有深遠意義。
☟☟☟
姓名:播州區
英文名:BOZHOU District
出生於:貞觀十三年(639年)
別稱:"中國杜仲之鄉"、"中國辣椒之都"、"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千年古縣·醉美田園」……
曾用名:建安縣、恭水縣、羅蒙縣、遵義縣
語言:西南官話,遵義話
性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受季風影響特別顯著。冬春季節多受北半球移來的寒潮或冷空氣影響,冬季風一般多為東北風或偏東風。受偏東北季風影響時,雲層濃密低厚,一到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常常產生夜雨。
父母:遵義市
子女:南白鎮、龍坑鎮、三岔鎮、三合鎮、苟江鎮、烏江鎮、樂山鎮、龍坪鎮、團溪鎮、鐵廠鎮、西坪鎮、尚嵇鎮、茅慄鎮、新民鎮、鴨溪鎮、石板鎮、楓香鎮、泮水鎮、馬蹄鎮、平正仡佬族鄉、洪關苗族鄉。
住 址: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東支中段與烏江中段北岸之間。
苟壩會議成立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團,完成了遵義會議改變黨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的任務。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苟壩內革命歷史遺蹟有:苟壩會議會址(新房子)、紅軍醫院(黑神廟),周恩來、朱德舊居(長五間)、苟壩老街(苟壩抗捐委員會舊址)、水口寺(紅軍警戒崗哨)、馬鬃嶺紅九軍團司令部駐地、紅軍烈士墓,紅軍標語,還有魯屏周墓和陶瓷廠。
☟☟☟
交通區位◢
▽
播州區離遵義城區18公裡,南距省會貴陽110公裡,北離重慶260公裡。210國道、蘭海高速、黔渝快速鐵路縱貫南北,326國道、遵赤高速公路和杭瑞高速公路橫跨東西,烏江航道順境而過直達長江,與遵義機場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是名符其實的黔北交通樞紐。
☟☟☟
資源稟賦◢
▽
播州區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古蹟眾多,生態優美。除有烏江渡(偏巖河)景區、烏江渡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楓香溫泉景區、平正仡佬石頭城景區外;還有萬畝映山紅、洪關高山草場、洪關森林公園、等數不勝數的自然資源;尚嵇陳公祠、龍坪瓦廠寺等浩如煙海的人文資源;更有苟壩會議會址、紅軍搶渡烏江、茶山關戰鬥遺址等特有紅色旅遊資源。
☟☟☟
自然地理◢
▽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14.9℃,雨量充沛,境內崇山峻岭倚肩排列,河谷幽深蜿蜒,山水風光雄奇秀麗,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態。
☟☟☟
鄉村旅遊◢
▽
藉助新農村的建設,結合現代農業的開展,積極利用氣候、環境等優勢,以特色餐飲為載體,不斷推進鄉村旅遊大發展。以鄉韻莊園、山姑人家、華林農莊、臺灣邨現代休閒觀光農業博覽園等為代表的一批高品位度假休閒娛樂鄉村旅遊景點遍布全區各地。
☟☟☟
長得「靚」◢
▽
☟☟☟
穿得「彩」◢
▽
☟☟☟
風格「多變」◢
▽
☟☟☟
味道「誘人"◢
▽
有一種美麗叫「播州區」
鍾靈毓秀,人傑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