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清華、武大等全國多所高校明確期末考試線上進行...

2020-12-18 雲南網

原標題:受疫情影響,清華、武大等全國多所高校明確期末考試線上進行—— 「雲」上期末考 如何保質量

登錄學校雨課堂APP,上傳證件照,對準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6月7日,參加「電路原理」考試的清華大學2019級自動化系學生韓東辰提前15分鐘進入了「雲」考場,準備迎接人生中第一次線上期末考試。與他同步參加考試的,還有480餘名身處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同學,他們需要在2小時10分鐘內在線完成答題。

這註定是一次特殊而又難忘的考試經歷。6月以來,全國高校陸續進入考試周。受疫情影響,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明確表示期末考試採取遠程考試等方式進行。在線期末考試會給學校帶來哪些挑戰?如何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充分考慮不可控因素做好應急預案

上午8點整,「電路原理」考試正式開始。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考題,韓東辰在紙上依次寫下答案,然後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拍照上傳答案。電腦攝像頭全程開啟並進行隨機抓拍。

結合疫情防控實際,今年5月,清華大學發布通知調整期末考核工作,提出任課教師可根據課程要求和課程特點,並結合課堂實際情況採用遠程考試等方式進行期末考核。特殊情況無法進行遠程考試的課程,可由任課教師申請在學生返校後進行現場考試。

「檢驗本學期的在線教學成效,考試無疑是最硬的標準。」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校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介紹,本學期清華大學共有600多門課程採取線上期末考試的方式,約佔所有課程的四分之一。目前考試周已經結束,總體平穩有序。

在武漢大學本科生院教務處處長宋朝陽看來,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下,要實現在線教學的完整流程,考試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不僅能獲得可信賴的學習成果檢驗數據,也能對學生主動學習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與高利害的選拔性考試相比,高校期末考試的風險等級較低,可以為在線測評提供一塊良好的試驗田。」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鍾柏昌說。

今年2月份,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要公布課程資源質量要求、在線教學課堂紀律和考試紀律要求、學生學習評價措施等管理措施。引導教師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進行學習考核。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加快研發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強、數量充足的在線試題。

於歆傑介紹,為了線上期末考試的順利開展,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與各院系、任課教師進行了反覆討論,了解大家不同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開展遠程期末考試線上考試的建議」,供任課教師參考。專家組中8位教師結合所開課程給出了期末遠程考試設想和需求,以及個別課程在線期中考試的總結報告。同時,學校組織開展了3場遠程期末考試培訓,覆蓋700多名教師、助教。

「本學期開設的4258門課程全部採用遠程方式進行期末考試,具體形式包括在線測試、提交論文、作品設計等。」宋朝陽坦言,對於要不要考試,採取什麼形式考試,學校內部曾存在一定爭議,通過多次召開線上研討會、制訂預案,逐漸達成了共識,「對於個別存在顧慮的老師,我們進行了單獨溝通,比如有的老師提出需要出計算題,不方便學生線上答題,我們就建議可以把計算結果以選項的方式來呈現。」

對於不同性質的課程該如何選擇考試類型,對外經貿大學制定的考試指南有明確說明,基礎課、必修課等理論性強的課程,可採取線上開卷考試方式;小班教學、通識課、選修課等以討論式教學為主的課程,可採取線上成果提交的方式;一些特殊類型的課程,如外語類課程,通常為小班授課,可採取線上口試等類似線上答辯方式進行期末考試。

「這是學校第一次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線上考試,從命題到監考都無太多成熟經驗可循,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對外經貿大學教務處處長蔣先玲告訴記者,學校提前兩個月就開始制定工作方案,指導教師加強過程考核,並根據平時考核頻次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所佔比例。同時,發布考試指南和各平臺操作指南,正式考試前需要進行一到兩次模擬測試。一支由40多人組成的網絡技術小分組也隨時待命為教師提供服務。

給筆記本電腦、手機充好電,架好手機支架,卸載可能彈出惡意小窗口的軟體……每場考試前,韓東辰都會仔細檢查考試裝備。儘管如此,小狀況還是出現了。在微積分的考試中,他突然發現一路攝像頭出現黑屏,韓東辰第一時間向監考老師報告。

「和線下考試相比,線上考試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不小的考驗。」韓東辰表示,在答題的同時還要考慮到考試環境,比如注意監控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正確操作設備及時提交答案,等等。

線上考試對軟硬體條件要求較高。對於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一些高校做了相應預案。針對考生家裡出現網絡故障等偶發事件,武漢大學採取斷點續考方式,若考試中斷,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連上線,允許5次斷點,超時或者超次則要重考。清華大學預備了雙平臺方案,如果出現平臺系統癱瘓的情況,可以切換到備用平臺上繼續完成考試。

借線上考試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記者了解到,目前高校使用的幾大考試平臺都推出了監考模式,比如利用攝像頭進行隨機抓拍,並監測學生的切屏操作。老師可以在後臺監測學生作答狀態,判定攝像頭抓拍結果。一些對監考要求較高的課程則採用了雙監控操作方式,電腦屏幕開啟攝像頭的同時,學生須在側後方架起手機,利用手機攝像頭同步拍攝。

在組卷方式上,不少平臺支持亂序功能,即打亂題號順序、選項順序或者支持題庫隨機抽題,這意味著學生難以抄襲、對答案。

「這次線上考試的特殊經歷為學風建設提供了契機,學校要進一步加強誠信教育,培養學生對規則的敬畏意識,從思想上繃緊弦。」蔣先玲說。

貧困家庭學子能否滿足在線考試的軟硬體條件,也是高校需要考慮的問題。鍾柏昌認為,即便是低利害的課程考試,也始終涉及教育公平。在考試評價方面需要做個性化的設計,不妨根據在線教學期間的學習狀況,針對少數硬體和網絡條件不佳的考生,提供替代性的考試方式和題目,儘量做到一人一「試」,如允許這些學生採用電話、微信語音等方式作答,或用電子郵件方式提交研究性或設計類作品。

學校是否竭盡所能幫助學生解決在線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是否以公平正義為出發點,努力尋求科學合理的考試評價規則?在於歆傑看來,所有學生都是這些理念和舉動的親身經歷者。這些既是潛移默化的課程思政,也是最直接的課程思政。

「轉變命題思路,提高命題質量更為關鍵。」於歆傑以他講授的「電路原理」命題為例,取消了線下考試的填空題,設置七道大題,對每道題設定了固定答題時間,所有人在相同時間段完成一題後,再同時進入下一題。「試題難度較大,考查重點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雖然是開卷考試,但學生在網上搜不到答案。」

蔣先玲認為,在線考試可以採取兩種命題思路:一是增大題量,適合有標準答案的課程;二是出題形式更加靈活,尤其是文科類課程適合出一些綜合性、開放式的題目,既增加了學生作弊難度,又能鼓勵學生從機械記憶中跳出來,提出新觀點,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考試是服務於教學的,師生都應該在教與學、在求知和得知中增強獲得感。」宋朝陽認為,從線上教學到線上考試,這一過程事實上在倒逼師生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以創新、開放的發展理念看待教學和教育。線上方式逐漸習慣後,有可能會有很多變化,比如可以多次進行測評,有利於發現不足,補短板、強弱項,當考試不再以得高分為唯一目標時,查漏補缺的作用得以凸顯,教育質量自然得以提高。」

於歆傑也認為,線上和線下考試只是評價手段的不同,如何藉助線上考試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才是落腳點。他表示,通過精心設計和實施在線考試,不斷提高命題質量,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評價效度,提高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可靠度量。在線考試系統還可以和在線教學系統完全融合,實現全平臺在線育人環境,有助於學生實現預習、聽課、複習、檢驗的全流程可追溯的學習過程。

鍾柏昌認為,線上考試可以「化整為零」,增加平時的考核次數和分值,並結合在線平臺的學習行為數據進行綜合評價;也可以「化零為整」,採用開放性、綜合性的項目任務或小論文進行考核。

「更為重要的是,總結在線考試的經驗和效果,反思在線考試的適用範圍和對象,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考核方式,將為全面評價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更為完善的方案,從而有利於倒逼教學的『質量革命』向縱深發展。」鍾柏昌表示,在線考試的命題重點從考察知識記憶到能力培養,其本身對教學方法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式或技能訓練式的教學將無法滿足新的評價方式的要求。

線上考試未來能發揮更大作用

線上考試是否只是應對疫情的特殊產物?隨著在線考試實踐的深入,教師們有了更多的思考。

「線上考試成本較高,不確定性因素較大,未來期末考試可能還是會以線下為主,但在今後的過程考核中,在線測評大有可為。」作為中國慕課領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3年,於歆傑率先建設了清華大學首門慕課「電路原理」,如今使用「雨課堂」工具進行教學的他,會在每節課設置6—8道練習題,讓學生限時完成在線提交。

「利用線上教學工具,過程考核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今後可以適當提高過程考核的權重和比例。」於歆傑說。

在鍾柏昌看來,可以充分發揮線上考試的學習診斷功能,通過考試發現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為改進後續線上線下教學提供參考,為部分學習和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推送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指導,尤其是那些具有完整評價功能的在線考試平臺,能夠幫助教師進行宏觀和微觀的成績分析,提供精準的評價結果和學習建議。

蔣先玲也從在線測試中嘗到了甜頭,這學期她講授國際金融學課程,過程考核包括6次作業加一次期中考試,每次考查50道客觀題。「線上教學平臺可以幫助老師進行作業分析,獲得一手數據,了解學生對於知識點掌握程度,下次上課時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參考。」

同時,蔣先玲認為,目前對於平時成績的評定,有的老師隨意性較大,要麼以學生出勤率作為主要參考依據,要麼憑藉對學生的主觀印象,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採取線上考核的方式則可讓平時成績有據可依。

「在依然存在疫情高發風險的背景下,線上考試如同在線教學一樣都將進入新常態。」在鍾柏昌看來,目前線上考試仍待完善,如系統端缺少專門的考試系統和題庫,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過程性學習行為的數據抓取和挖掘不夠;教師端因為考試人數較多,不僅對帶寬要求高,而且視頻監考的效率較低;學生端受硬體和網絡條件限制,總有無法滿足線上考試的考生。

就未來線上考試的有效開展,鍾柏昌認為除了技術改進以外,還特別需要評價理念的轉變,從知識性檢測轉變為基於學習過程數據和項目作品的評價,從單一主體的評價到多元主體的評價等。此外,因地制宜做好適應性選擇也非常重要。理論性強的課程和實踐性強的課程應選擇不同形式的線上考試方式。

「原來很多教師有『網絡恐懼症』,通過這次線上教學到線上考試的實踐,他們開始主動擁抱信息技術,打算將其納入今後常態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線上教學以來,教師對網絡技術態度的轉變讓宋朝陽感到欣喜,「疫情結束後,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回到過去,要從危機中看到機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更深層次地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焦以璇)

相關焦點

  • 受疫情影響,清華、武大等全國多所高校明確期末考試線上進行——
    6月以來,全國高校陸續進入考試周。受疫情影響,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武漢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明確表示期末考試採取遠程考試等方式進行。在線期末考試會給學校帶來哪些挑戰?如何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充分考慮不可控因素做好應急預案  上午8點整,「電路原理」考試正式開始。
  • 多所高校期末考試可線上進行:線上考試要如何防止作弊呢?
    疫情防控的影響下,中小學生的複課已經被推遲得很晚了,但是比起高校的一些大學生來,還是有差距。一些高校選擇了,本學期部分年級不複課,以網課授課的方式代替原來的回校上課。但是上課可以用網課來代替,考試要怎麼代替呢?多所高校決定:期末考試可線上進行!
  • 大學期末線上考試,有人問作弊會被發現嗎?
    北京日報客戶端5月11日發布消息《清華、湖北大學等相繼宣布:期末考試線上進行!》。消息稱,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高校採取線上授課。近日部分高校相繼宣布:期末考試線上進行!網考例如,清華大學明確指出:任課教師可根據課程要求和課程特點,並結合課堂實際情況採用遠程考試等形式進行期末考核,本學期期末考試周為6月6日-6月14日。
  • 今年期末怎麼考?多所高校明確將線上考核,看看有沒有你的學校!
    期末怎麼考? 儘管目前國內大部分省份防控形勢趨於平穩,但是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考慮,謹慎起見,大部分省份高校非畢業年級暫未明確具體開學時間。對此,同學和家長們都表示理解與支持,但是與此同時,有一個需要儘快明確的問題,那就是期末考試將以怎樣的形式舉行?
  • 高校熱搜大盤點:15所高校承包六成話題,清華北大武大最常上榜
    畢業季和高考季,是高校的集體「高光時刻」。不僅於此,在微博熱搜上,高校的「霸榜」話題向來不少。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採集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5日期間,與高校有關的1300多條熱搜數據,通過文本和聚類分析,看看哪些事件最受關注。
  • 武大本科畢業生線上答辯?大學生慌了,網友:你們無緣校園了!
    武漢大學已經發出通知,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原則上以線上方式進行,線上答辯時間定在5月15號至22號之間,線上答辯可以採用各種軟體進行,答辯過程中要做好圖片採集,還有各種準備資料。除此之外,今年已有多所高校明確了會線上答辯,像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都有類似情況,只不過它們面對的是研究生畢業生,而武大面對的是本科生,所以才引發了熱議,通知本科生線上答辯的高校還是少之又少。此消息一出,很多網友便開始議論紛紛。1.高校開學已無期待。
  • 深圳中小學期末考試取消,多所學校臨時安排上課
    根據大多數家長轉發「網傳」深圳市教育局通知文件顯示,取消考試或因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受疫情影響,返校復學時間較晚,各校課程進度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 教育部直屬高校排名,武大僅第9,東大跌出前10名
    教育部直屬高校,是由國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高等院校,為其他高校起著領頭作用。是一批實力強悍,並且學科特色鮮明的高等院校,目前共有76所高校。 每個學校的實力都是不同的,所擅長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但不論哪一所教育部直屬院校,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值得學生報考。
  • 我省多所高校臨時調整寒假時間
    我省多所高校臨時調整寒假時間實行「錯峰離校、 錯峰開學」舉措暫時取消期末考、假期實行錯峰離校、春季實行錯峰開學……為防控疫情,避免學生放假時間與「探親流」「務工流」疊加,拉開放假「時間差」,近期我省多所高校臨時調整寒假時間,提出「錯峰放假」、「錯峰開學」等舉措,並順延期末考試時間
  • 如果清華北大退出C9高校聯盟,是否會有武大和華科的位置?
    C9是我國第一個頂尖大學高校聯盟,包括清華北大、華東五校(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哈工大,於2009年啟動,旨在加強交流學習,優勢互補,被稱為「中國常青藤」。題主提出清北退出,再添兩位成員,會不會有武大和華科的位置?下面,修改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 受疫情影響,國內多所高校放寬畢業生外語水平、體能測試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波及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計劃,還對他們的畢業資格和學位授予產生了影響。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高校近期出臺政策,在外語水平、體能測試等方面放寬條件,以做好2020屆畢業生畢業資格和學士學位授予資格審核工作。
  • 2020年受疫情影響推遲或取消的考試匯總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推遲  原定於2020年4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推遲舉行,具體考試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進展情況另行通知。  高校特殊類型招生考試、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推遲  1月24日,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部署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明確指出近期各地各高校將舉行的特殊類型招生考試
  • 多所高校明確線上複試!線上複試的這十個大坑千萬不能踩!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複試方式由各招生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和專業要求,在確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確定,可採取現場複試、網絡遠程複試、異地現場複試以及委託其他高校複試等
  • 多所高校、中小學寒假時間公布,有的明天就放假!
    廣西多所高校寒假時間公布1月9日起高校陸續放寒假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認真做好寒假前後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校毫不放鬆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統籌做好高校寒假假期和2021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那麼廣西高校的情況如何?
  • 2021年多校藝考繼續沿用線上考試,是疫情還是線上考試取向趨勢?
    公告明確要求各校統籌做好考試招生和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健全制度、嚴格程序、規範管理、強化監督,確保特殊類型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更為強調的是鼓勵各校積極採取線上考試方式,進一步完善線上考試工作方案。
  • 武大和華科兩所全國排名前十的高校為啥總被噴呢:原因在這裡
    提到武漢大學,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所集顏值與強大的綜合實力於一身的一流大學,因此知名度在全國高校中處於前列。在很多人眼中,武大是中國所有高校中最美的大學,也是國內十大高校之一。然而,近年來,武漢大學卻遭到了很多網絡輿論的質疑?那麼為何一所知名度很高的百年高校會有如此多的詬病聲呢?
  • 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多所高校向她伸出橄欖枝,考生意向是武大
    因為清華北大,他要遵守定下的規則。他也守住了自己的標準,不被輿論所為難,這也是一所大學的品格和態度。政策是經過漫長的考慮才選擇出的我們現在上的高效其實有很多優惠政策的,並不只是高考分數這一道關卡來衡量。比如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和農村貧困地區的專項計劃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高等學校。
  • 清華碾壓北大、武大超越浙大?中國 1272 所大學中,誰才是「頂流」?
    01哪所大學最具網紅性質眾所周知,中國排名前二的大學有兩所,但中國排名前三的大學卻至少有十所,除了清北,其他高校誰也不服誰。作為公認的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北大是當之無愧的兩大頂流。從微博熱搜表現來看,清北也守住了它們的位置。
  • 校友會:四所高校進入全國前十,武大和天大並列第10
    四所高校進入全國前十在校友會的全國高校排名中,有四所高校進入全國十強,其中武大和天大是並列第10的,同是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在這次的排名榜中是第七名,中科大也排在了第八的位置,這四所大學的實力都是全國最好的一批大學
  • 浙江:多所高校提前放假!
    原標題:熱點 | 多所高校提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