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條關於俄羅斯海軍的新聞比較負面,第一條是俄羅斯海軍方面公布了破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維修進度,但是俄羅斯國內網友很不買帳,叫囂「應該把這艘破船直接注滿水泥沉到海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長期沒有航母,俄羅斯海軍的米格-29K艦載機把著艦鉤拆了換成傘包,改成陸基戰鬥機使用。
這兩條新聞都顯示了目前俄羅斯海軍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俄羅斯海軍不僅急需航母,而且還急需一艘技術、性能都可靠的大型航母。
但目前,俄羅斯航母卻卡在了一個非常要命的問題上,那就是缺乏足夠可靠的航母彈射器。無論是老式的蒸汽彈射器還是全新的電磁彈射器,俄羅斯目前都缺乏足夠的技術儲備。
目前俄羅斯海軍方面收到的航母設計方案不少,但是大多數都是滑躍起飛設計方案。從克雷洛夫中央船舶研究院10萬噸級的23000E型「風暴」重型航母、涅瓦設計局9萬噸級的11430E型」海牛「航母重型航母再到克雷洛夫中央船舶研究院的「風暴-KM」輕型常規動力航母,因為缺乏可靠的彈射器,都採用的滑躍起飛方案。
俄羅斯海軍本身對此是很不滿意的,因為按照俄羅斯海軍的規劃,俄羅斯海軍的下一代航母計劃在2025年前開工,至少要服役到2050年。如果仍然採用滑躍起飛方式放飛艦載機,那麼即使是10萬噸級的重型航母,其戰鬥力很可能還不如部分中型航母。
中國的「山東」號航空母艦就是典型的例子,雖然殲-15艦載機的體型比法國的「陣風M」艦載機要大了一些,但是「戴高樂」號的排水量也比「山東」號航空母艦要小上一些。但是因為平甲板航母布局上的優勢,「戴高樂」號的載機效率還是高於「山東」號航母的。
採用滑躍甲板的航母,除了老生常談的影響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嚴重影響航母飛行甲板的停放效率。滑躍飛行甲板不僅無法系留艦載戰鬥機,而且無法臨時停靠待飛戰鬥機,導致一部分的排水量優勢無法發揮。
從最近彈射型殲-15T艦載機的曝光來看,中國海軍的003型航母雖然具體的排水量還不能確定,但是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是一艘採用平甲板設計的航空母艦,無論是使用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都是正兒八經的彈射型航母。
俄羅斯海軍目前打算選擇現有的蘇-57隱身戰鬥機作為俄羅斯海軍下一代主力艦載機,考慮到蘇-57戰鬥機的體格遠高於米格-29K,並且還需要攜帶反艦/對地攻擊彈藥執行一部分的對海/對面/對地攻擊任務,如果沒有彈射器的話,蘇-57的戰鬥力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如果俄羅斯海軍有類似F-35B這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那麼還可以像英國皇家海軍一樣,搞一款俄版「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來。但現在俄羅斯海軍既沒有艦載機,有沒有彈射器,兩相比較之下,從中國進口彈射器就成為一個比較靠譜的選擇。
一方面,在美國不斷的施壓下,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將會更加緊密,中國出口彈射器相關技術,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中俄之間的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中國也急需在國際軍售行業中打響自己的招牌,俄羅斯作為一個老牌軍工國家,如果能夠進口中國的彈射器,將會大大提高中國軍工產品的口碑。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