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文化力發布
2019年7月3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籌備組組長楊永法、副組長馮學澤拜訪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匯報基金會籌備情況。圖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陸曉春,上海市經信委都市產業處副處長宋曉輝、副調研員由文與基金會籌備組成員交流。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作為一座國際化城市,上海一直是國內文創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4月22日,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簡稱: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正式宣告成立,這是在上海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上海第一家文化創意類基金會。
據悉,該基金會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成立,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基金會總規模2000萬元,分別由海派藝術家、企業家楊永法個人捐贈1500萬以及楊頲個人捐贈500萬。
「創辦設立文創基金會,旨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交流、合作和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和創新,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永法說,「兩個多月來,我們研究制定了發展目標,調研了很多文創發展項目,並與一些研究機構和高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我們還資助了第一個文化公益項目——著名畫家韓山『擁抱自然』畫展。」
上海加快推動文創產業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日益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文化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文化產業新型業態不斷湧現,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步伐加速推進。
2020年5月22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永法一行拜訪上海市文創辦專職副主任、研究員強熒,匯報基金會籌備成立、發展情況。
一直以來,上海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實際,以提升城市經濟創新力、產業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為發展目標,不斷地加強文化建設,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早在2017年12月,上海就出臺了《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根據發展目標,未來五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是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2018年,上海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設立「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其中,首期募資55億元。同年,上海市級財政撥付首筆出資額15億元。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上海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實體化運作,通過基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上海市文創產業,持續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影響力。
近年,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上海國民經濟發展支柱性產業之一,是推動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193.08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9%,佔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總增加值41171億元的比重為5.33%。
楊永法認為,當下,上海依舊在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驅動文化產業向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比如,在疫情期間,上海市委宣傳部就規劃一系列計劃舉措,聚焦「文化消費助力復工復產」,同時著力「構建文化消費促進體系,助力產業提質升級」。
今年4月,上海又發布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發力和助推臨港的文化產業,力爭實現文化產業生態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文化產業發展需要資本助力
隨著政策紅利以及消費升級的不斷釋放,文化創意產業規模也不斷擴大,蘊藏著磅礴的力量,等待被挖掘,被釋放。而資本,卻是推動文創行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之源。
2019年6月5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籌備組組長楊永法、副組長馮學澤、方俊討論基金會籌備方案。
實際上,近年來,根據國家有關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不少地方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極力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結構升級。
另外,也越來越多熱心文化事業的企業家、專家、藝術家開始著手引入多元資金,通過創新機制,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楊永法和楊頲就是其中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們出生於書香門第,對文化事業情有獨鍾。其中,楊永法不僅是房產企業家,也是知名書法家。除了深耕書法藝術外,他還將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被譽為「傳播中國書法文化的使者」。此前,他不僅多次組團在國內舉辦書法展,還帶領國內優秀藝術家以及藝術作品在美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書法交流展,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帶出國門,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2019年11月21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籌)在澳門主辦「新時代新徵程——慶祝新中國成立20周年暨澳門回歸20周年書畫作品展」。
同時,他還將自己精心抄錄的《楊永法楷書地藏菩薩本願經》、《楊永法楷書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楊永法楷書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珍貴手稿捐贈給九華山祗園禪寺、普陀山普濟禪寺等國內知名佛教寺院,多形式地弘揚和傳播書法藝術的魅力。
「對於文化發展來說,資金來源多元化,更能突破文化發展的資金瓶頸。」楊永法表示,其實自己很早就有成立「文化基金會」的想法,希望通過個人資金作為基礎來引入更多企業、社會資本加入和支持文化產業。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委員會研究部副主任馮學澤認為,在目前上海依舊尚未設立有文創基金會的背景下,楊永法和楊頲通過捐贈的形式成立文創基金會,這是開先河的創舉,或許能引得效仿,吸引更多資金湧入,為上海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大價值。
上海首家文創基金會籌備成立
2019年1月,一心想著為上海文創產業盡點綿薄之力的楊永法、馮學澤、方俊等人「一拍即合」,將籌備成立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提上日程。
2020年5月13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明確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
據悉,方俊系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集團原董事長兼總裁,曾與他的團隊打造了《亮劍》、《武林外傳》、《新上海灘》等優秀影視劇作品和《周璇》等原創舞臺劇。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的「文創」二字就是緣於他的建議。
然而,基金會的籌備並不容易。誠如楊永法所言,基金會從籌備到成立,花了整整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比如,名稱都改了3次,每改一次都要重新準備材料,最終才確定名稱為『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
馮學澤還提到這樣一個細節:「由於經驗不足,基金會籌備時還走了一些彎路,比如,我們以為涉及文化的基金會主管單位都是文旅局,剛開始我們是向上海市文旅局遞交申請材料。文旅局告訴我們,文創類的基金會主管單位是經信委。後來,我們又轉到上海市經信委。」
加上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民政局之前沒有受理過文創基金會的申請,所以每個環節,都經過反覆討論和商定。難得的是,各部門積極轉變政府職能,主動提供政務服務、悉心指導,加快基金會的成立進程。
2020年3月10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籌)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確認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和監事會成員。
2020年4月22日,上海第一家文創基金會—上海永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會正式獲批。
「4月24日,我和馮學澤到上海市民政局拿到基金會的登記證書。證書上顯示的發證日期是4月22日,這也是基金會正式成立的日子。」楊永法介紹說,基金會主要著眼於文化創意產業領域,資助文化創意產業的公益項目、活動;資助都市更新設計;獎勵優秀文化創意先進人物;資助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研究、傳播和普及活動等等。
5月13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明確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根據規劃,基金會將資助相關文化創意活動,並設立專項基金計劃,以國家政策為引導,調動不同部門發揮協同效應,創新運營,助力文化創意產業多元發展。
6月27日,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資助韓山「擁抱自然」畫展,旨在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作出探索。據悉,韓山以畫虎著稱,在書畫界頗有影響。國畫大師範曾曾評價說:畫虎,北有馮大中,南有韓山。
2020年6月27日,由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上海龍現代美術館、蘇州國畫院、藝苑真賞社主辦的「擁抱自然——韓山中國畫展」在上海市福州路藝苑真賞社開幕。
刻入城市文脈的開放特質,讓上海在文化創意產業探索中帶著服務全國、著眼全球的排頭兵效應逐步放大。「永法文創產業基金會」的成立,符合當下經濟轉型需求。作為上海首家文創基金會,也將開啟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