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浙江湖州吳興區八裡店鎮三合片區開展冬日送溫暖活動。
歲末年初,全國各省市「兩節」送溫暖活動相繼啟動,各級工會將籌集億萬元資金走訪慰問困難職工,為眼下的凜冽寒冬,增添了一抹亮色,帶來了一絲融融暖意。
「送溫暖工程」發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旨在「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人心」,實施以來,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溫暖了困難職工的心,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關愛之心,體悟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溫暖之情。
中華民族素有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作為一項愛心善舉,送溫暖活動,既是對這一傳統的繼承弘揚,更彰顯了黨和政府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展現了工會組織切實履行基本職責、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使命擔當。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一些地方,送溫暖活動已然程式化,更多的時候只是與困難職工簡單握下手,送一些錢物,說幾句客套話,常常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缺少與困難職工的深入溝通、交流互動,主動給困難職工以「情感溫暖」,或多或少被忽略了、遺忘了。
一定的錢物幫扶,雖然能解一些困難職工的燃眉之急,幫他們暫渡難關。但困難職工是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活生生的人,他們需要一定的物質幫扶,同時更需要思想上的交融、情感上的交流、心靈上的慰籍,更希望有人來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願望,幫他們指出今後的努力方向,從中增強戰勝困難、走出困境的勇氣和信心。
因此,在送溫暖過程中,我們不能僅滿足於給困難職工以「物質溫暖」,更要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給他們以真誠的「情感溫暖」。每到一戶困難職工家中,要聽一聽他們的心裡話,了解他們心心念念牽腸掛肚的是什麼;看一看他們的衣食住行,摸清他們的家庭基本狀況;問一問他們當下最需要什麼,希望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做些什麼;多與困難職工、當地領導交流,分析致困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貧脫困的思路辦法。通過面對面與困難職工嘮嗑拉家常,做好引導疏導工作,幫他們解開心中的疙瘩、消除思想上的陰霾、卸下精神上的包袱,鼓勵他們振作起來,自立自強,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
錢物只可解一時之困,傾注真情的關心幫助卻能給困難職工帶來更長久的溫暖。當前,送溫暖活動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期望更多地關注困難職工的「精神家園」,用心用情寫好「溫暖」二字,給他們更加細緻入微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溫暖,讓他們在這個寒冷的嚴冬裡真正從心底裡感到溫暖。
【來源:勞動午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