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之太陽視運動

2021-01-12 千柳地理漫談

在必修一自然地理中,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其中太陽視運動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這一部分知識在人教版和湘教版等教材上沒有過多地體現,但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這種類似的題目,所以,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部分知識,希望同學們看懂了之後下去一定要自己去研究,最後形成系統性的筆記,對你們複習有很大的幫助。

一、什麼是太陽視運動,太陽視運動圖都有哪些組成部分?

太陽視運動的概念:我們都知道,人處於地球上,當人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時,我們看到的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如果我們以天空為背景,太陽就是天空中的一個很亮的光球,太陽從早晨到晚上的運動軌跡體現在人們眼睛裡我們就稱為太陽視運動,換言之,研究太陽視運動就是研究太陽的運動軌跡,而太陽運動的軌跡可以用三個點來確定,這三個點包括:日出方向,正午太陽位置和日落方向。下面我們來看看太陽視運動圖的各個組成部分,如圖:

太陽視運動圖

由圖,太陽視運動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上部半圓我們稱為天球,天球上的頂點M稱為天頂,底下的有東南西北方向的橢圓稱為地平面,O點為觀測點(就是人觀察太陽運動軌跡時人所處的位置),A點為日出方向,B點為日落方向,P點為正午太陽位置,H為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注意:太陽處於天頂位置時,正午太陽高度為90°,否則正午太陽高度小於90°)。由圖可知,當人處在O點觀察太陽運動軌跡時,可以看到此時太陽正東升起,正西落下,正午太陽位置處於觀測點正南方,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為50° 。

二、如何確定正午太陽位置?

確定正午太陽位置,需要大家對太陽的回歸運動等相關知識點有一定的掌握,如圖:

太陽直射點在一個回歸年內的運動軌跡

其中,A B C 三點為三個不同位置的觀測點(即上一個圖中的O點)。

首先我們來看A點:A點處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直射點一年中最北也就只能夠到達北回歸線,由此我們得知A點的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南方,且全年都是在正南。然後我們再來看C點,C點處於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最南也就只能到達南回歸線,由此我們可以得知C點的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北方,且全年的都是在正北方。相對複雜的是B點,分為三種情況,當太陽直射點點在B點以北時,此時B點的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北方,當太陽直射點在B點以南時,此時B點正午太陽位置為正南方,當太陽直射B點時,此時正午太陽剛好處於B點天頂,此時太陽高度為90°。

三、如何確定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

確定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需要同學們對太太陽光照圖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如圖:

太陽直射北半球

我們可以根據日影方向來判斷太陽方向方向,因為日影方向(黑色箭頭)和太陽方向剛好相反,並且晨線上就是日出的地方,昏線上就是日落的地方。由圖可知:

除極晝極夜地區外,左圖的日影為西南,則日出為東北,右圖的日影東南,則日落為西北。

2.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如圖:

太陽直射南半球

由圖可知:除極晝極夜地區外,左圖日出為東南,右圖日落為西南。

3.當太陽直射赤道時(二分日),如圖:

太陽直射赤道

右圖可知,除極點以外,左圖日出正東方,右圖日落正西方。

四、已知觀測點位置,如何畫出該地的太陽視運動圖?

畫太陽視運動圖,即確定太陽的運動軌跡,確定太陽的運動軌跡就即確定三個要點:日出、日落和正午太陽位置。

例如:某觀測點位於23°26′N以北,南極圈以南,此時太陽直射23°26′N,則該地的太陽視運動圖是怎樣的呢?

由題可知,該地的日出方向為東北方,日落方向為西北方,正午太陽位置全年在正南方,由此其太陽視運動圖為:

夏至日太陽視運動圖

問題:

1.若此時該觀測點位置不變,冬至日時該地的太陽視運動圖應該怎麼畫呢?

2.若已知季節以及日出方向,能不能反推出該地(觀測點)的大致位置呢?

歡迎感興趣的同學來一起討論。

另:極晝極夜地區和極點的太陽視運動圖比較特殊,下次再深入討論。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太陽周日視運動軌跡小結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太陽周日視運動軌跡小結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2012-10-18 17:4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考地理熱點:挖掘高考試題中的「太陽」
    高考地理熱點:挖掘高考試題中的「太陽」 2020-03-30 17:34 來源:高中地理 作者: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高考地理小專題——山體效應
    (3)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山體內部海拔高,空氣較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較山體外部多,地面輻射傳遞給大氣的熱量也較多;山體外部的地面熱量傳遞到同山體相同海拔高度時熱量已大為減弱。
  • 什麼是太陽的周年視運動?為什麼不同季節同一時刻看到的星座不同
    我們從既自轉又公轉的地球去觀 雙子看宇宙,就會發現天上的日、月、星辰除了具有以日為周期的周而復始的周日視運動;還有一種以年為周期的周年視運動。是太陽周年視運動的示意圖。一年之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又回到的位置。我們看到太陽在一年裡依次由雙魚座經雙子、室女、人馬等以及摩羯、寶瓶星座又回到雙魚座,太陽在天空裡的這種以一年為周期的視運動叫做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在自然界,由於地球大氣散射的太陽光很強,星辰的光被淹沒在白天的光輝裡,使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太陽在星空中的這種視運動。
  • 高考地理複習應注意的九大知識點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知識點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晨昏線的應用:晨昏線與經線最大夾角為23°26′,為夏至和冬至日;最小為0,為春分和秋分時;直射點所在緯線的緯度與出現極晝或極夜緯度之和為90度;晨昏線與緯線相切的緯度等於90度-直射點緯度。
  • 高考地理必背口訣
    高考地理必背口訣在最後階段的複習中,考生還是要保持一定題量的訓練,通過訓練、歸納、總結來提高自己複習的效率。下面是有途高考網小編整理的高考地理必背口訣,希望對你有幫助!1.一近快,七遠慢。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公轉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 高考地理小專題——季風
    成因:7月,由於太陽直射點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轉成西南風。(2)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較豐富的月份;降水量年內、年際變化大,農業生產易受旱澇災害影響;降水變率大,對灌溉等水利設施依賴性強;年內旱季時間長,土壤易鹽漬化,對農業生產影響大。
  • 高考地理複習七種方法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地理知識點彙編六——地球的運動(一)
    (二)地球公轉的特點1.定義:地球繞太陽的運動。2.方向:自西向東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繞轉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繞轉3.周期:一個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2)太陽光線始終與晨昏線垂直。(3)地軸與黃道平面成66°34′交角。(4)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成23°26′交角。2.黃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義黃赤交角的大小決定著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範圍,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範圍,決定著回歸線與極圈的度數。
  • 2020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高中地理學習技巧你掌握了嗎?部分地區夏季會考(學業水平測試)考完了,但大部分地區還沒有考。相對高考而言,會考的難度不算太大,大家都不要太擔心。地理作為文科中的「理科」,相較其他學科,在答題方面也更側重邏輯性。
  • 2020年高考地理知識點超強總結
    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5.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2)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之時間和季節判斷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基本知識點  1. 全球分成24個時區;150/小時,151/分鐘;經度相差1度,時間差4分鐘,東早西遲;區時東加西減,需注意日期變更。  2.
  • 高考衝刺丨地理:選擇題答題指導
    本期嘉賓:陳建華,中學一級教師,現任教常德市第一中學高三地理,多年從事高三教學工作,歷任地理備課組長、文綜組長。文綜地理選擇題一般以一段圖文資料為背景,設計2~3個試題,形成題組的形式。如果審題和解答時不注意,往往會造成連鎖性錯誤。
  •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2012-10-18 17:4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考備考」高中地理高效學習的四個技能
    按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過程逐步推進的前後聯繫,如空氣水平運動產生的根源:太陽對各緯度加熱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氣或升或降的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空氣密度差異,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
  • 【地理視野】地理未解之迷:「馬緯度」與高考地理
    當空氣運行到南北緯30°附近高空時,不能繼續前進,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增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由於沒有水平方向運動的空氣,故形成副熱帶無風帶,這就是「馬緯度」的秘密所在。其實,不僅僅是「馬緯度」無風,在赤道海區、南北緯60°海區都是無風帶。下圖為亞歐大陸東部某季節大氣運動圖。讀圖,回答兩小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漁業生產的影響
    參考答案:(1)七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此時氣溫低,對流運動弱;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的風向與海岸線平行,降水少;沿岸地區地勢較平坦,地形雨少 (2)有利影響:在離岸風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漁業資源豐富;晴天多,降水少,風浪小,利於漁業生產和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