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藍連青:傳承孝老愛親好家風
在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家庭,他們五代同堂,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和睦溫馨,深受鄰裡和社會的好評,是全國「最美家庭」。藍連青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有口皆碑的模範家庭裡,她也因孝老敬親獲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是鄉親們眼中的好榜樣。
「全國道德模範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藍連青說。對她來說,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操持家務,與其他家庭成員相互攜扶、互敬互愛,把家庭照顧得細緻入微是再簡單不過的日常。
藍連青曾與102歲高齡的奶奶共同生活。奶奶雖高齡,但在世時耳不聾、眼不花,行動順暢,吃喝正常,有時還能到地裡摘菜。奶奶的健康長壽,與藍連青這些後輩們的悉心照料是分不開的。每日早上,藍連青總是第一時間到奶奶房中,照顧她起床、穿衣、梳洗、吃喝等;晚上,藍連青總是確保奶奶安睡後才放心。有一段時間,奶奶腿腳不便,藍連青每天都細心照料她,並開小灶為她做飯菜。除了細心照顧老人,藍連青與其他家庭成員平日裡也是相互攜扶、互敬互愛。細微之處見真情,它就像一股暖流,在時間的長河裡循序漸進地浸潤著藍連青家族一代又一代人。
丈夫盧成說,妻子既是事業的好幫手,又把家庭照顧得細緻入微。長期以來,藍連青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料理家務,受到鄰裡的高度讚揚。夫婦倆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德育人,兩個女兒也十分孝敬家裡老人。
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是小愛。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鄰裡甚至陌生人的身上,成就的便是大愛。
在對待鄰裡關係上,藍連青和家人都堅持「鄰裡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不管哪家有了困難,藍連青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為大家排憂解難。在鎮圩瑤族鄉有一名叫梁伯新的孤寡老人,她的丈夫早已去世,女兒遠嫁,她獨自生活,無依無靠。藍連青知道此事後,便讓梁奶奶到她的家裡吃住,後來還為梁奶奶找了合適的居所,時常去幫她做家務、送生活用品等,直至梁奶奶去世。
藍連青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她有的是一顆尊老的孝心、一股助人的熱情,她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獲評全國道德模範對我來說是榮譽、是肯定,也是激勵。我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傳承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自覺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傳遞道德正能量,引導鄉親們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為創城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史夢婷 通訊員施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