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名將,如蘇聯的朱可夫,德國曼施泰因,隆美爾,英國的蒙哥馬利等。而今天要和大家的分享這位二戰名將,現在很少有人關注,他就是德國的陸軍元帥莫德爾。
莫德爾1891年1月24日出生於一個德國中產階級家庭,1909年加入德意志帝國軍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曾在凡爾登戰役中負傷。一戰後繼續在德軍中服役,歷任步兵團長、陸軍總參謀部訓練局參謀、第4軍參謀長。
二戰中「第一軍事天才」朱可夫元帥
揮師猛攻勒熱夫,遭遇
「防禦之獅」莫德爾
,25天損兵10萬、傷23萬,無功而返,為朱可夫軍事生涯中的唯一敗績。
德軍的後起之秀,
從上將到元帥,只用了6年,
他施展軍事天賦的時候,朱可夫已經對德軍很熟悉了,一個莫德爾竟然讓朱可夫栽了個最大跟頭,可見其防守功力,逆境中實現成功是艱難的,當時的德軍已經完全是防守狀態了,所以莫德爾也沒機會體現他的進攻,至於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完全是因為本人不支持這場戰役。
和謙謙君子的曼施坦因不同,莫德爾脾氣暴躁,經常頂撞希特勒,
「我的元首,是誰指揮第九集團軍?是你還是我?」——莫德爾
這反而贏得了希特勒的尊重,在第三帝國大廈將傾的情況下屢次受到希特勒的委託,特別是在最後時刻,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粉碎了蒙哥馬利的市場花園行動,更是淋漓盡致的體現了其能力。
1945年4月在魯爾戰役中所部被盟軍包圍後,莫德爾沒有執行希特勒的「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命令,而是下令部隊就地解散,這一命令使數萬德軍免於在戰爭的最後幾天喪生,為了德國,素來被視為希特勒親信將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違抗希特勒命令。而當部下問他本人如何打算時,他說:「
一個德國元帥是不應該做俘虜的
」。4月21日莫德爾吩咐侍衛駕駛兵載他到野外,拿掉眼鏡落淚不止,對士兵哽咽說著:「我對第三帝國失望透了,心力交瘁,需要休息」之後離開座車,一個人走進森林,把一發子彈打進了自己的頭部自殺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