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租」CEO 陳晨
以下是採訪實錄:
網易記者:據了解點點租的核心創始人均來自騰訊、搜狐、金蝶等知名企業,為什麼選擇從名企辭職創業?如何聚集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創始人?
陳晨:我們看到了市場上網際網路對房地產整個行業的影響,其中很多機會。我舉個例子,平時我們叫個外賣,有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等等,我上網買東西有淘寶、京東等等這些。但是到了房子這塊,特別是商業地產這塊,其實是處於品牌空缺的。
還有一個原因,我們是覺得房產這塊,本身存在著很多客戶的痛點,沒有被人真正解決。再有就是服務了,我之前出去找房子,總感覺很難在短時間內跟中介建立起信任。
因為之前在網際網路這個圈子裡待了將近十年,也積累了很多開發、設計、產品的朋友同事。我都沒說去幹什麼,我就說要出來創業,大家就說那一起創業吧,所以大家一起出來創業了。
網易記者:為什麼創業選擇做商業地產O2O網際網路平臺?創業的啟動資金來自哪裡?
陳晨:這個事情我們也糾結了一陣子,到底是住宅還是商業地產。第一件事是我們可以看到巨頭一定會在住宅布局,據我們了解,即使巨頭不布局,BAT不擅長幹線下的事情,也一樣會出現一些巨頭,因為這塊市場實在太大了。
對我們初次創業的,我選擇了一個相對來說可以預見競爭沒有那麼激烈的垂直領域去做。我們當時自己也做過調研報告,住宅領域可能有大概3000億甚至更多的市場,但是商業地產領域沒有那麼大的市場,競爭也沒有那麼激烈,比較適合我們初創期。
啟動資金實際上是這個圈子裡的朋友投的,當時合作很簡單也很愉快,我拿著一頁PPT跟他們說了一下午,然後就覺得大家一起做這個事情吧。
網易記者:很多人其實都想創業,但覺得創業會犧牲自己很多時間,無法顧及到家人等等,那麼你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有沒有覺得因創業而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之前在企業上班相比,哪種生活、工作狀態更舒服?
陳晨:其實這是必然結果,以前就算沒有創業在公司的時候,連續幾個月加班到十點、十一點,周六周日還是在加班。所以其實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突然之間如果說讓我沒事幹,那我反倒不習慣,這事我們都已經看開了。
你看我們同期出來創業的企業,有很多已經死掉了,感受特別明顯。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將近兩年的時間,我們活下來了,原因是什麼,我們看準了這個市場,並且真正幫別人解決了問題,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肯定更喜歡現在的狀態。其實兩者都是痛並快樂著,現在是處於混亂的痛並快樂著。我們在北上廣深開了4個點,到處出差,有時候早上在床上睜眼會想著我在哪個城市,已經進入了這種狀態。但是反過來想,當我們公司從最早只有我一個人,到後來全國已經有將近200人了,已經是一支不小的團隊了。
網易記者:點點租的具體運營模式是怎樣?
陳晨:你可以把我們看成商業地產領域的愛屋吉屋。我們首先有自己線上的平臺,另外我們有一支專業的團隊去收集這些房源,然後拍攝團隊上門拍照,解決了房源真實和照片信息詳盡的問題。同時,我們還有一支線下帶看房經紀人團隊。我們經紀人團隊構成會比較多元化,你會看到70後、80後、90後分別佔整支團隊的各1/3。80後、90後是容易接受變化的,做得最好反倒是年輕的,接受信息最快的做得更好,這可能跟公司的理念有關。早期接觸的一批客戶,他們就會跟我們說,跟你們業務員接觸就跟朋友一樣,感覺就是網際網路公司的人。
我們的APP有全景圖,這也是希望在客戶去看之前,就能夠通過全景圖對場地有了解,包括照片。這種一看就覺得比較靠譜,地理位置專門做了一個模塊,我們首先接了騰訊的街景、拉了百度的數據,你可以看到地鐵站、公交站。我想統籌知道周邊方不方便,或者交通怎麼樣,我們評了星,所有的數據從百度過來進行綜合評分,遠比以前的文字好很多,這剛好是我們以前最擅長的部分。
網易記者:點點租的主要收入是佣金嗎?對開發商以及找房者分別是怎樣的收傭比例?
陳晨:主要是佣金這部分,我們不收租客的佣金,收業主的佣金。因為我們當時想,網際網路產品哪有向客戶收錢的,所以就沒有收。其實這塊也給我們打開市場,建立了很好的切入點,因為當時大部分中介還是在對兩邊收費的。我們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全國加起來會有三四百萬。目前我們已經融了三輪資,過了A輪,馬上進B輪了。
對於佣金比例,全國各地標準不太一樣,從半個月起,然後半個月到一個月。這也跟這個地方到底好租不好租有關,如果不好租可能給你的佣金就多,如果好租給你的佣金就少,這是一個動態的。
網易記者:現在做商業地產O2O平臺的公司有很多,像好租、優辦、商租無憂等等,產品有同質化現象,點點租與這些公司相比有什麼不同?
陳晨:去年3月份的時候,我們做成了商業地產領域的第一個品牌,後續每周基本上會有類似的競爭對手出現,據我們了解到,他們感覺又做了一家中介公司。
這個世界上不再需要一個大型做商業地產的中介公司了,而是需要像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獨特品牌,有自己的優秀產品體驗,以及到線下的優秀服務。市場有這麼大的需求,但是滿足它需求的方式,一定要再持續的升級。
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收入提高以後最主要的改變是買東西不是買最便宜的,而是最適合他的,他覺得符合他的品位,有品質的東西。
所以同樣到了服務領域,我需要的不僅僅是租到一個辦公室,而是說能不能幫我分析我的需求,提供合適的辦公室,並且在整個服務體驗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體驗。
網易記者:每家房地產O2O電商平臺都強調房源的真實性,點點租真實房源在深圳有多少套?點點租是如何確保房源真實的?
陳晨:我們採取了最傻最笨的方式,我們有支團隊去掃樓,保證市場上有新房源出來就掃樓。另外我們會定期根據這個房源的熱門程度回訪業主,也許有些業主有成熟的消控表,我們會定時的要過來。另外很多公司沒有這麼成熟,我們就打電話過去核算。我們跟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合作得比較深度和緊密,由他們告訴我們這裡有沒有租,因為我們幫他們出房很快。另外還有一個最保底的,所有的看房顧問帶看之前,一定會確認這個房源到底在還是不在。
目前在前臺顯示的樓宇數是600-700幢,基本上覆蓋了深圳核心區域的所有寫字樓。房源的話,我們累計加起來,目前有效的房源有一萬多。
網易記者:很多行業的O2O電商平臺包括房地產行業,都難免最初階段需要「燒錢去打開市場吸引客戶」的時候,您怎麼看這一現象?點點租是通過何種方式打開市場的?
陳晨:首先我們也確立了一個目標,就是說這行我們儘量不去燒錢。我們的原則是找到這幫用戶群在哪裡,然後定向投放這些用戶群。早期沒有拿到融資也沒有錢,我們通過朋友關係進行傳播,創業者的口碑傳播速度非常快。初期可能維持了一個月左右,後來拿了一輪融資,這時候就開始精選自己的渠道。
對於O2O燒錢現象,首先你做產品一定要解決問題,否則燒錢燒不出結果來的。你不能幫人解決問題,你光給人錢,給錢誰不要。第二點,燒錢到底能不能用來培養用戶的習慣,這點也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現在點外賣,點的頻次到,我可以培養起習慣,這種習慣養成就離不開你了。
但是像我們這樣的領域裡面,一是頻次不高,二是這個東西靠補貼是補貼不出用戶習慣的。如果大家覺得你的服務不好,下次還是找別家或者傳統中介。
有些O2O領域確實值得去燒錢,那就去燒,因為確實很多時候需要早期快速佔領市場,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是要根據項目不同來看的。
網易記者:點點租下一步的擴張計劃是什麼?
陳晨:我們會在一些經濟比較開放、發達的地區,去開拓一些點。西安已經設點了,杭州已經設點了,明年可能會有8個新增城市,這是布點上。
另外,企業進來以後毛坯房裝修,我可以幫他們提供一些裝修以及家具的服務,這些都是經過我們精心挑選的供應商,我們也從這裡面有自己的收入。從後臺的定單轉化率上看到,凡是下單的客戶,有50%以上都轉化了。
接下來我們會把房地產看作一個入口,後續所有企業服務我們會類似於一站式打包服務一樣,未來可能會是企業管家。今年年初的時候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招商銀行都是主動找上我們的,發覺合作這個東西比我們想像得快得多。
我們從網際網路出來,也不能總幹中介的事情,類似資產管理或者投資的事情,我相信也一樣是點點租未來發展其中一個方向。
就是說我掌握了所有的市場動態和數據,所有的開發商都會最早把他們的規劃,包括出租的信息告訴我,這個時候我可以利用背後的這些信息,可以打包成類似現在的理財產品,我用這筆錢去投資固定資產,並且我可以預測到未來的收益是什麼樣的。所以我覺得我們最後在市場佔有率足夠高的情況下,做金融方面的事情也是說得通的。
網易記者:點點租發展到現在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之前有沒有想過,如果創業不成功,會怎麼辦?有沒有給自己留過退路?
陳晨:可能是逼著自己做了很多以前不可能想像去做的事情。比如說我很難想像我能去管理一下兩百人的公司,我更願意研究這個產品,哪個產品給我小的驚喜,或者行業的大趨勢。但是其實你會發現,公司大了以後,企業文化、公司管理、員工激勵,其實都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否則公司沒有辦法順利的運營下去。
我相信當我做成這樣一家公司以後,即使公司倒閉了我也不愁找工作。我從前在公司待十年,無非就是換個好點的房子、買個好點的車子,對我來說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把30歲到40歲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來幹我自己想幹的事情。雖然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沉重,責任越來越大,但我還是想去做點什麼,未來哪怕給我兒子有故事可以講的事情。而不是說你以前都幹什麼,我以前當產品經理,畫交互圖、寫需求。
我更想跟他說,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公司現金流只有一個月,如果融不到資公司就倒閉了。我會很惆悵,感覺公司人突然多了以後,自己心裡也會害怕。因為以前最多管一個團隊,也就差不多二十個人,突然之間一轉身兩百人在那裡,這個感覺差別是很大的。(網易記者 束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