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愛情故事 感動了無數人 其中就包括了我 "人在廣東已經漂泊十年 有時也懷念當初一起 經已改變 讓這天空將你我相連 懷念你"....我也是人在上海漂泊八年````
網易雲音樂上面點評數量已經超過十萬了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 。
廣東愛情故事剛出來的時候,就極力推薦給了身邊的朋友。當時和朋友說「這是一首用十年情緒裹挾而成的歌,但是對廣東雨神本人來說,這首歌或許就是巔峰了」。當然,如果他以後能出更好的作品,作為聽眾自然是樂見其成。
個人認為,寫歌就和作文一樣,時間才是最有偉力的。於凡人而言,經歷之後的思考和體悟才能釀出最醇厚的歌。
我第一次知道廣東雨神是在微信某群的搞笑視頻看到的,視頻中的雨神唱著說散就散粵語搞笑版的歌曲,然後被鏡頭反方向飛來的枕頭砸中,大概20秒的視頻,有點笑人,所以有點印象。
大概一年後吧就想起這段視頻,其實也不是無故想起的,只是有位網絡主播聽了我的話播放了一首說散就散,其實我以為這位主播播放的會是原版的國語版,沒想到竟是粵語的,我問這位主播是誰唱的,回答是廣東雨神,震驚了,又看了播放界面雨神的寫真才想起的。
於是乎,馬上了解這位歌手,發現這位廣東雨神是網紅,廣東愛情故事是他唱的,我對這首歌有點印象,歌詞總是有廣東二字,聽著有點和別的歌曲不一樣啊,其實當時還不知道歌是他唱的。
網頁顯示雨神在快手或是YY活動,為了了解他,我又下載了這兩個平臺,在YY上我沒看到什麼信息,就刪除了,因為我又不在YY直播,很少用這個平臺。
快手上關於雨神的資料就多了,唉,當時使用快手的原因只有一個,關注並了解他,算是被他圈粉了吧。
了解了雨神之後,在我腦海的概念是:廣東雨神,廣東地區網紅,歌曲著有廣東愛情故事,牛頭村村長。。
牛頭村這個我也搜索了一下,沒搜出什麼,只知道他的段子背景經常會掛著牛頭村這三個字,或是雨神這兩個字的牌匾。
他的帳號的地址顯示不統一,珠海,中山,佛山,東莞,深圳都有,這些基本都是粵語區,就是沒看到廣州的,他是哪裡人也不清楚。
他拍的視頻挺搞笑,有點幽默,關注的人挺多,是個網紅。看視頻裡的拍攝,他好像有在南粵一帶辦過什麼演唱會。
只能說詞好,接地氣的講述了漂泊在外地的心情。
我發現雨神應該是廣東中山市人,說白了就是地道的廣東仔。但是這個87年出生的雨神,對於走紅這事兒,卻有些納悶。他在微博置頂了一篇短文,表示自己並未籤約任何公司是自由身,但目前只接義演而非商演,甚至表明自己不接酒吧形式的演出的言論。隨後,引發了不少粉絲爭議和輿論,但小編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方式和選擇。
廣東雨神的這首歌曲去年9月就已經創作發布,這首歌在2017年底就已經開始有人在傳唱了,而且在各大音樂網站、app點擊收聽的人數也是猛漲。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這樣一首歌名很俗、歌詞很普通、歌手長相也很一般的歌曲突然之間變得那麼火呢?
細想來,這首歌唱得就是平凡普通的人們,俗氣的歌名和樸素的歌詞卻真正的觸動了每一個漂泊在外的人。廣東屬於勞動輸入大省,在廣東打工漂泊的人非常多,廣東雨神通過這首歌,表達了這些人在廣東時漂泊的心酸,無奈與感情困惑,演繹的用情至深,尤其最後一句:「就算最後一無所有,也無所畏懼」唱出了在外漂泊之人內心的酸楚。廣東雨神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夾雜著粵語的唱詞直擊每一個漂泊在廣東打工者的內心。
即使沒在廣東生活的人也能體味創作者的情感,這首歌所感慨的青春、漂泊、愛情是每個平凡而普通的人都一樣感同身受,只有了解底層人民的艱辛才能創作出真正屬於草根的歌曲。正是這首歌道出了漂泊者的心聲,所以才能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吧!
聽完這首歌,還在外地漂泊的人們,不知道有沒有找到想要的歸屬感?有沒有找到想要的那一個人?如果沒有,會選擇離開這個沒有歸屬感的地方嗎?還是為了想要的東西繼續在這裡等待?
《廣東十年愛情故事》沒有匠氣,詞曲的創作甚至有些粗糙,卻憑藉真情實感打動每一個感同身受平常人。
這首歌現在受到眾人追捧,讚賞也都歸於自己作詞作曲的廣東雨神。然而,這首歌曲的原作者是一位叫談風的歌手卻並非人盡皆知。他在2014年以5000元的價格將這首歌曲賣給了雨神,所以現在這首歌的火爆卻與他無關了。
在《我是你》這首歌曲中,談風的歌詞沒有那些粵語的唱詞與對白,「算最後一無所有,也無所畏懼」,這一句詞或許才是談風最想表達的主旨吧。不知道談風賣出歌曲是否是因為生活所迫,不知道他自己是否還在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但是相信談風總有一天會火的,有才華的人不會被埋沒。
大眾文化的界定十分困難,似乎它與高雅文化相對立,又與群氓文化相類似,甚至在葛蘭西的觀點中大眾文化還是被統治階級與統治階級之間意識形態鬥爭的力場,大眾文化成為了一個深刻的政治概念。
但是簡化來看,大眾文化是被很多人廣泛熱愛與喜好的文化。所以,無論是快手中通俗的神曲還是《歌手》舞臺上專業歌手的表演,都是一種文化,即使不欣賞,也不可成為鄙夷它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