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鬥七星,其實咱們地球與它還是有著頗深的淵源,地球是圍繞在假想的地軸自轉,而這裡的「地軸」北端卻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更神奇的是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剛剛好是在由北鬥七星組成的「勺子」的底點天璇向「勺子」的外埠頂點天樞畫一條直線並將其延長約5倍的位置。
北鬥七星在我國的記載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人運用北鬥七星判斷方向,佔卜、斷吉兇等等。道教認為人的魂魄與歸宿都在北鬥,每個人的出生年月都在北鬥七星君的管轄之內,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本命星君。比較大的道觀寺廟會不時舉辦拜鬥科儀,以普渡眾生。
北鬥七星的確是有七顆星星,並且都處於一個星座之內,這個星座就叫大熊座,而在我們地球上,基本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大熊座,所以北鬥七星一般來說是比較容易辨認的
北鬥七星並不是獨立的星座,而是七個恆星的簡稱,因為這七星連起來就像古代舀酒的鬥形,所以稱它們為北鬥七星,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這裡詳細介紹幾個
北鬥七星之一的瑤光古時又稱破軍,它位於103.9光年之外。這顆恆星擁有6.1倍太陽質量,3.4倍太陽半徑。由於質量更大,核聚變反應越劇烈,所以瑤光單位時間產生的能量也要更多,大約是太陽的594倍。瑤光的溫度也很高,表面溫度超過1.5萬攝氏度。
北鬥七星之一的天樞星是大熊座α星,它擁有4倍太陽的質量,32倍太陽的半徑,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恆星,大約距地球124光年;北鬥二也是天璇星,它是大熊座β星,並且位於大熊座的一顆恆星,距離地球大約79.4光年;北鬥三天璣星是大熊座γ星,在我國古代,它被稱為祿存星,有著「財富之星」的美譽,大約距地球83.7光年;
北鬥七星之一的開陽古時又稱武曲,它位於82.9光年之外。這顆恆星擁有2.2倍太陽質量,2.4倍太陽半徑,33倍太陽光度,表面溫度將近9000度。仔細觀察開陽,還能看到它附近有一顆暗淡的伴星,這顆恆星名為「輔」,它曾被古人用於視力測試。除此之外,還有四顆肉眼看不到的恆星,這實際上是六合星系統。
北鬥七星之一的天樞古時又稱貪狼,它位於123光年之外。這顆恆星擁有4.3倍太陽質量,30倍太陽半徑,316倍太陽光度,表面溫度4380度。天樞是一顆耗盡了核心氫燃料的紅巨星,它還擁有一顆質量為太陽1.6倍的伴星。兩顆恆星之間的距離約為23天文單位,環繞一周的時間約為45年。
最後說說北鬥七星是否存在外星人或者生命呢,答案實際上也是未知,就理論上來說,我個人認為可能有,從概率學上來說,幾乎每一顆的恆星系統都有可能產生某種未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