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的Photokina展會上,理光正式宣布開發全新的GR III,而筆者也有幸於12月15日這天在北京親自體驗了這款相機。經歷了一代的創新和二代的「小改動」,三代會帶來怎樣的驚喜?把玩之後筆者決定先說結論:全新的GR III,依舊是一臺血統純正、忠於「快拍」的理光相機。
說到理光的GR系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從1996年初代GR1膠片機誕生至今,該系列一直備受推崇,無論是經典的外觀,還是28mm焦段,亦或是其執著於單手操作的「快拍」理念,對用戶而言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而這次我們迎來了全新的GR III,一起看看它的上手體驗如何。
GR III的體積依舊十分小巧,單手拍攝很輕鬆
拿到新機的第一感覺:小。一隻手拿起來很輕鬆,揣兜裡也是毫無壓力,GR系列自始至終都強調便攜性,這一點在GR III上被進一步發揚光大。
GR III(左)對比GR一代(右),可以看到機身更小、更「方」了
換個角度看機頂,GR III(左)的機身長度精簡了不少
筆者一直是GR系列的粉絲,現場拿GR III與自己的初代GR做了比對(畢竟一、二兩代尺寸基本一致),可以看到GR III主要在機身長度方面做了「瘦身」,因此看上去相較以往的GR要更方一些。至於外觀風格,新機依舊延續了GR系列經典的設計,低調的同時不失質感。
儘管體積縮減,但GR III依舊提供了寬大的蒙皮手柄,握持感很舒適
新機的操控設計有了很大變化
儘管新機的便攜性進一步優化,但在手感方面,GR III依舊保留了舒適的握持體驗,寬大突起的手柄並沒有因為機身體積的精簡而縮水,抓握的手感很紮實。
接著我們拋開外表看內在。GR III在成像、對焦、鏡頭、機身性能上都帶來了大幅升級,筆者列出了其具體配置,一起看看相比前代的GR II,新機都有哪些進步——
理光GR III、GR II部分參數對比
成像方面,GR III首次搭載了2400萬像素的APS-C畫幅傳感器,並且採用全新的鏡頭設計,精簡結構的同時加入了兩片非球面鏡片,畫質進步很明顯。新鏡頭提供了更好的微距能力,同時理光官方稱GR III在邊緣成像上會有顯著提升。
GR III(左)依舊是等效28mm F2.8鏡頭,但重新設計了結構,提供了更好的微距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內覽會的相機均為工程樣機,不允許插卡使用,因此筆者無法為大家展示實拍細節效果,但從現場體驗來看,新機的解析力表現很出彩。另外GR III的感光度上限達到了ISO 102400(預計),這樣的數據在同級別產品當中並不多見。
筆者翻拍了GR III的現場樣片及10倍放大的細節,這款相機的解析力還是很出彩的
作為一款主打手持抓拍的便攜機,GR III配備了機身防抖功能,4級3軸的補償效果還是很給力的,親測1/4s快門可用。高ISO上限再加上機身防抖,這款相機的暗光記錄能力相當強。
GR III(上)與GR II(下)開關機速度對比,新機的反應要快了很多
GR III「開機-拍攝-關機」過程展示
相較於前代,GR III在速度方面的升級是筆者認為最為明顯的,新的對焦系統配合觸控操作,對焦速度非常快,而更好的處理性能也帶來了更快的機身響應能力,開關機速度明顯提升,菜單界面的查看體驗也非常流暢。
全新的對焦系統加上觸控操作,賦予了GR III更快的對焦體驗
觸控操作同樣可以用於菜單界面,實際體驗非常流暢
其他配置上,這次理光提供了2GB的機身內存,不小心忘帶存儲卡也能安心拍照(全尺寸JPG可以拍140張);超聲波除塵技術降低了進灰對成像的影響,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再說說這款相機的操控體驗,操作習慣上,GR III依舊推崇單手操作,可以看到所有按鍵、撥輪均集中在握持手側。唯一位於左手側的是視頻/無線按鈕,作為專精於抓拍的產品線,視頻對於GR而言確實不是重點。
GR III依舊是一款可以完全實現單手操控的相機,所有按鍵撥輪均位於握持手側
GR III(左)去掉了Auto、TAv、Movie這些模式,定位上要更加專業和純粹
點擊機身左側這個按鈕,即可進入視頻模式,長按則打開無線傳圖功能
具體鍵位方面,GR III相較之前的GR機型有了不小的改動,去除了調整曝光補償的+/-按鈕,將曝光補償功能整合到了ADJ撥杆上,原本的AEL·AFL撥杆也換成了一個獨立的Fn鍵。
GR III(左)對比GR一代(右),操控方面精簡了不少
新機型(左)還使用了全新的DB-110電池,容量提升了100mAh
而傳統的方向鍵則被賦予了更多功能,例如ISO、定時拍攝、連拍等等。方向鍵周圍增加了一個撥輪,因此GR III總計提供了三個機身撥輪,這也是新機的亮點之一。
GR III提供了一個USB 3.0(Type C)接口
GR III是首款搭載觸屏的GR機型,從前文中對焦、菜單的演示來看,觸控靈敏度很高,使用體驗也很流暢。不過需要注意一點:在拍攝當中僅可使用觸屏來選擇焦點(開啟觸摸快門後可以即點即拍),如果要調光圈、快門等參數,還是要通過撥輪來完成。
外接閃光燈以及廣角附加鏡,能拓寬GR III的拍攝領域(當然便攜性會受到影響)
除了GR III機身本體之外,配件相信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了,新機取消了機頂閃,需要通過外接閃光燈來實現補光拍攝,不過搭配閃光燈之後便攜性和隱蔽性都會下降,因此還需根據你的拍攝題材進行取捨。
GR III及拓展配件
GR III所配備的廣角附加鏡上採用了電子觸點
值得一提的是,理光GR III提供了一個具有電子觸點的卡口以及對應的轉接環,用以轉接廣角附加鏡,將28mm焦段變為21mm。這也是GR系列的經典設定了,有廣角拍攝需求的玩家不妨留意一下。
·總結 更小巧但更強大的街拍神器
作為一個GR老粉兼初代用戶,在筆者看來全新的GR III無疑帶來了很多驚喜。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速度提升,加入觸屏、處理性能增強、鍵位/菜單優化、對焦系統更新,這些改進帶來了更快的機身響應速度,同時大幅提升了拍攝效率。作為一款快拍便攜機,這樣的升級相信是每個玩家都樂意看到的。
性能大幅升級的同時,GR III也是一臺情懷滿分的繼任者(開關處的小綠圈還在!)
新機依舊延續了GR系列的外觀風格,單手操作、寬大的手柄蒙皮、開關周圍的綠圈燈等經典元素一個不落。操控方面雖有不少改動,但單手拍攝的初心依舊不變,操控效率甚至要更勝一籌,老用戶基本可以無縫銜接迅速上手。而對於新用戶而言,藉助觸屏交互體驗和簡單的操控邏輯,也能更快地適應這款新機。
如果你是街拍愛好者,新的GR III毫無疑問值得升級入手
當然,GR III的升級還包括成像,2400萬像素搭配新鏡頭能提供更高的畫質水準,至於具體的解析力、控噪及寬容度表現,我們也會在拿到評測機之後為大家帶來具體測試。理光方面表示,GR III確定將於2019年春季正式發布,國內價格暫未公布,不過據悉其日本售價將略高於10萬日元(約6098元人民幣),各位GR粉絲們,請準備好你們的錢包~
04理光GR III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