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學生:戰「疫」路上綻放青春

2020-12-15 人民網教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志願者,則是這次戰「疫」中一束溫暖的光。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首都高校的大學生,他們將對祖國的深情和對戰「疫」一線工作者的崇敬,融入實際行動中,積極投身戰「疫」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他們年輕,卻堅毅勇敢;他們成長迅速,展現著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湖北姑娘火線增援家鄉「抗疫」

黃雨佳 北京大學

黃雨佳是2017級北大藥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的直博生,寒假裡她回到了位於湖北省松滋市的家鄉。這裡,是經受疫情考驗的重要地區,松滋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平均每天接待200多人。黃雨佳的父親黃勝是這所醫院感染科的醫生,日夜奮戰在第一線。

從爸爸口中,黃雨佳了解到醫院醫生護士人手緊缺的情況,於是她主動向爸爸提出「請戰」的願望。2020年大年初一,本該是安享佳節之時,黃雨佳卻在這一天成了一名光榮的「逆行者」。

看著身邊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的女兒,黃爸爸心裡既感動、欣慰,但也心生擔憂。身為醫者,他心中自然明白風險;但也正是身為醫者,他清楚「若有戰,召必上」的深刻內涵。

在醫院裡,黃雨佳每天都要歸檔整理住院部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及時向醫院及市裡上報相關信息,盡心盡力地協助其他醫護人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黃雨佳心裡,醫院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能和同是醫務工作者的爸爸站在一起,心裡覺得踏實而溫馨。她說,「有北大醫學的知識儲備,還有那麼多逆行者作為榜樣,所以我並不怎麼害怕。」當然,黃雨佳沒敢把這次請戰告訴自己的爺爺奶奶,因為怕爺爺奶奶擔心。

雨佳一直求學在外,能繞老人膝下的日子十分有限。但疫情如火,在與爺爺奶奶匆匆相聚過後,黃雨佳便瞞著他們上了「戰場」。

武漢小夥協助搭建方艙醫院

李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李峰是個地道的武漢小夥,他同時也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2019級社會工作專業的一名研究生。面對疫情,「我能為我的城市做些什麼?」「我熱愛的專業一定能夠為我的城市做些什麼!」這兩個想法一直在李峰的腦海裡浮現。

在新聞資訊中,李峰知悉封閉停工狀態下的武漢,城市生活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困難是人手不足和物資短缺。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促使李峰時刻關注武漢市各級政府信息平臺發出的徵召信息。

1月26日,李峰通過武漢市紅十字會的線上招聘,第一批進入志願者團隊。在武漢紅十字會,李峰主要承擔電話接聽工作,負責醫護物資捐贈及善款的捐贈意向諮詢,解答急需醫護物資種類及捐贈物資運輸、接收、通關等相應問題,同時協助醫護物資的搬運和運輸。

隨著紅會在疫情防控工作內容方面的調整,2月7日,武漢市江漢區團委組織志願者參與物資運送工作並協助搭建方艙醫院。李峰在新的工作中協助解放軍運輸車隊的官兵,一同從位於武漢郊區的國家倉庫,搬運建設方艙醫院所需的帳篷、摺疊床、棉被、鋼架等物資到市區的體育場。

2月11日開始,由於社區工作者的人手短缺,結合自身專業,經調整,李峰又被派到了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辦事處負責信息統計工作……

短短的半個多月,90後男孩李峰在三個工作崗位的歷練中不斷成長。面對疫情,他沒有選擇躲避,而是選擇面對,選擇戰鬥!

博士生組建大學生防疫志願團

王少傑 北京體育大學

寒假來臨,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足球運動學院2019級博士生王少傑像往年一樣,回到河北省邯鄲市北豆公村的老家。此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日益嚴重。王少傑敏感地意識到,雖身在鄉村,但隨著務工返鄉人員的增多,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當他聽到村黨支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倡議後,第一時間報了名。王少傑說:「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有責任和義務為家鄉疫情防控儘自己的一份力,守護好生我養我的這方水土。」

北豆公村是一個有著5000多人口的大村,村裡及周邊武漢務工人員的陸續回歸,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難度。當時,村委會正處於疫情防控準備、部署階段,王少傑提出建議並主動請纓,通過微信和村大喇叭播報疫情實況,澄清各種謠言,緩解鄉親們的緊張、焦慮情緒,得到村委會的認可和支持。

隨後,鄉政府部署各村面向全體村民開展三輪排查。王少傑積極參與其中,幫助村幹部做入門登記、信息匯總等工作。由於村裡人口基數大,於是他發動同在北京體育大學就讀的妹妹王珊珊一起做工作,並通過村裡的微信群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在他們的努力下,村裡組建起了疫情防控大學生志願者團隊。

大學生志願者的「責任」與「擔當」,讓村黨支部書記點讚:「這群大學生用現代新知識、新技能為村莊疫情防控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彌補了我們農村幹部知識不足的短板!」

維族女孩為國際專家翻譯疫情報告

木尼熱·阿不力米提 北京外國語大學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疫」中,受世界衛生組織委託,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教授曲強帶領團隊小組成員,為國際醫療專家翻譯來自前線各地的第一手病例和疫情報告。此次翻譯小組中有一名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姑娘,她叫木尼熱·阿不力米提。木尼熱從湘雅醫學院本科畢業後,目前是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在讀研究生。她憑藉複合的專業背景和專業知識技能,出色地完成了此次翻譯任務。

木尼熱清楚地記得,大年三十那天,曲強副教授非常緊急地聯繫她並告知有重要任務。拿到材料,木尼熱只覺得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因為一晚上的時間要翻譯五千字的病例,其專業術語、藥物名稱、治療方案都是難點,且每個單詞都要單獨查證,每句翻譯的遣詞造句都要嚴謹準確,不可以有任何產生異議的內容,譯文必須高度專業。但是木尼熱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老師,要協助他完成這次任務。

過程的艱辛無需贅言,其高效準確的譯文質量獲得了世衛組織駐華辦公室的高度讚揚。

回首緊張忙綠的日子,木尼熱表示,過去五年的醫學生涯讓自己特別能理解在一線工作的醫生背負著多麼大的壓力,患病的同胞及其家屬們在經受著多麼大的痛苦。如今選擇翻譯專業,就是希望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自己的熱愛,通過另一種方式幫助他人。

大學生無償獻血 託舉生命希望

俞弦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疫情期間,醫療血液保障面臨重大挑戰。當看到學院發出的倡議書後,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生俞弦應聲支援、積極參與。

報名後的第二天,俞弦就接到了北京血液中心打來的電話,並預約2月7日在北京天壇醫院獻血。

由於是第一次獻血,俞弦比較緊張。但是一想到還在病床上的患者們,她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獻血車。

獻血現場,俞弦在血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填表、化驗、抽血。擼起衣袖時,她感受到的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一份自豪和一份榮耀。疫情當下,無償獻血不僅是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的愛心舉動,更是中華民族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

輸血過程中,護士擔心俞弦害怕,一直和她聊天。這一小小的舉動,讓俞弦從心裡感受到了白衣天使的溫暖。看著血袋裡的血越來越多,俞弦希望它能夠幫助到那些亟需輸血救治的患者。

俞弦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她希望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打贏這場戰「疫」,人民都喜樂安康!她說:「疫情無情人有情。在此危急時刻,我要勇敢地加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美逆行者』行列中,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為首都抗擊疫情、支援武漢、挽救生命做出積極貢獻,用實際行動打贏這場戰『疫』!」(本報記者 凌月雲 綜合整理)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相關焦點

  • 河北省辛集市大學生志願者綻放在抗疫前沿的青春之歌
    近日,河北省辛集市團市委召開以「綻放戰疫青春 堅定製度自信」為主題的交流分享會。副市長劉士民出席會議並講話。劉士民首先向全市青年致以節日的問候。在疫情期間返鄉大學生們來到各個防疫點報到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幾抹青春的顏色一場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正全面打響,在戰「疫」隊伍中,辛集市辛集鎮湧現出一批有責任、敢擔當、講奉獻的大學生志願者。
  • 「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
    首臺完全由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就要登場了!為了更好地記錄在這場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的英勇壯舉和感人事跡,匯聚全國大學生群體在這場疫情大考面前迸發出的青春正能量,中國傳媒大學的在校師生策劃並製作了這臺名為「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小白楊們!
  • 馮秀軍:當前戰「疫」教給廣大青年如何譜寫大寫的青春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昨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解讀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戰「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尚青春 勇戰「疫」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疫情期間,許多青年大學生積極響應號召,踴躍投身家鄉、所在地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在「疫」線綻放青春風採、磨鍊品格。上陣父子兵 戰「疫」齊出力「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又是入黨積極分子,我不能天天喊著為人民服務的口號,關鍵時刻又臨陣退縮。」疫情發生後,居家防疫的孫家梁也一直關注著疫情發展情況,希望能有機會盡一份力。
  • 【不負韶華 致敬青春】陵川最美大學生王靜雅
    淬鍊著一根根年輕的脊梁青年們用行動擔起了祖國賦予的使命用初心默默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95後大學生志願者王靜雅就在這個特殊的假期用青春的肩膀扛起青年的時代使命不負青春韶華,擔當時代使命我叫王靜雅,是陵川縣城南社區的一名普通青年,現就讀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今年是五四運動101周年,能與各位領導和青年同仁們一起紀念五四運動、重溫五四精神,我感到非常榮幸和激動。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我的宣講題目是「不負青春韶華,擔當時代使命」。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但是,緊張的氣氛很快就過去了,大學生們的心態逐漸平和下來,通過各種媒介關注疫情相關的各類新聞和信息,關注疫情最新進展,勸說家人和親朋好友出門戴口罩,在交往中保持安全距離。緊張而不慌張,關注而不恐懼成為多數青年大學生的心態。這一方面同大學生居家狀態有關,疫情暴發,戰「疫」總體戰阻擊戰打響,同學們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有利於克服恐懼感。
  • 當塗縣:吹響戰「疫」青春號角
    當塗縣:吹響戰「疫」青春號角 2020-02-06 14:48:45   來源:安青網
  • 湖北宜昌:「90後」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來源:經濟日報戰「疫」一線,青春閃光。連日來,共青團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一則《以青春的名義,加油》的志願者招募令,讓一群「90」後戰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上迅速集結,勇敢作戰。「我願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以醫生的名義踐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1月31日,夷陵醫院入黨申請人代表何舒洋在戰「疫」一線向黨組織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90後」何舒洋在重症監護室工作。當疫情來臨,她把父母和孩子安頓在鄉下老家,忘我奮戰在疫病治療一線。
  • 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直播時間直播平臺入口
    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  直播簡介:「青春記疫——大學生在行動」主題雲晚會是學子云端打造的首部「桌面晚會」,集結全球大學生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使命在肩 青春有我」的責任與擔當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但是,緊張的氣氛很快就過去了,大學生們的心態逐漸平和下來,通過各種媒介關注疫情相關的各類新聞和信息,關注疫情最新進展,勸說家人和親朋好友出門戴口罩,在交往中保持安全距離。緊張而不慌張,關注而不恐懼成為多數青年大學生的心態。這一方面同大學生居家狀態有關,疫情暴發,戰「疫」總體戰阻擊戰打響,同學們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有利於克服恐懼感。
  • 騰衝馬站鄉大學生志願者,戰「疫」守家園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騰衝市馬站鄉有一群大學生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他們有熱情、有擔當,主動衝鋒陷陣,讓青春在戰「疫」中接受「洗禮」。「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早日戰勝疫情的可能,只要村裡有需要,我每天都要來……」在保家社區監測點大學生志願者楊順堯說。
  • 青春戰「疫」,不負韶華!用奮鬥書寫最美青春
    新時代的青年人奮勇向前,彰顯了青春的力量。五代行醫 「疫」不容辭—— 郭海鵬 37歲「我家連著五代都是醫生,我打小就在爺爺和父親身邊耳濡目染。」齊魯醫院重症醫學科郭海鵬醫生說,他一家人世代行醫,為的便是懸壺濟世。
  • 戰「疫」團旗飄:返鄉大學生團員活躍在城鄉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疫情面前,湖北醫藥學院的青年學子用行動詮釋醫學生的誓詞,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著青春力量,用青春為戰「疫」閃光!目前,湖北醫藥學院有78名學生參與抗「疫」志願服務,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過3000小時。
  • 湖北宜昌市夷陵區:「90後」青春在戰「疫」一線閃光
    戰「疫」一線,青春閃光。連日來,共青團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一則《以青春的名義,加油》的志願者招募令,讓一群「90」後戰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場上迅速集結,勇敢作戰。 「我願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以醫生的名義踐行使命,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 戰「疫」時刻,生死無畏!青年警察:我站在每個需要我的地方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首都公安共青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共青團中央行動令,迅速動員、衝鋒在前,按照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局黨委的具體部署要求,第一時間在全局範圍組建青年突擊隊,號召青警行動起來,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 「地評線」紫金e評:抗疫一線,青春綻放榮光
    他們中有「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醫護人員,有「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的人民子弟兵,有「24小時晝夜不停」的城市建設者,有深入抗疫現場及時發布最新消息的新聞記者,有上門挨戶排查、不分晝夜守住大街小巷的基層志願者……他們深知一家不圓萬家圓,他們平凡中的堅韌、勇敢和擔當如細流匯成愛的江河。有人說:「有多少問題,就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辦法。」
  • 青春戰「疫」 國門有我請放心
    青春戰「疫」 國門有我請放心 2020-1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趙傑--青春光彩在戰「疫...
    晉中市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 趙傑 青春光彩在戰「疫」一線閃耀   本報記者 程銳     今年24歲的趙傑是榆次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護士,在湖北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他用行動踐行了出徵時的錚錚誓言,展現了95後年輕人的擔當作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絢麗之花。
  • 戰「疫」團旗飄:聯防聯控中的大學生團員們
    當前,19個學院的870餘名團員大學生已經加入行動!他們心懷祖國,衝鋒在前,其中578人參加返鄉大學生到社區(村)報到、293人參加線上志願服務,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家住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瑪尼罕鄉北雙廟村的大學生團員李珍禎主動向村黨支部報到,成為了一名「抗疫前鋒」。「關鍵時刻國家需要我們『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 青春有志 使命擔當——東海縣三個大學生的戰「疫」故事
    東海縣一批95後大學生就是其中的一個群體。這批「天之驕子」,都是寒假在家的95後大學生,他們積極響應東海縣委組織部的號召,主動請纓到防控的最前沿,承擔起離危險最近、條件最艱苦的防控任務,堅守一線、幹在前面,用愛心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您是從湖北、武漢回來的嗎?給您測一下體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