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走基層小分隊旭陽集團邢臺園區報導
追著市場走 衍生新產品
□河北日報記者趙建 張永利
5月23日,記者來到旭陽集團邢臺園區,被一張煤化工產品樹狀結構圖深深吸引:樹根部分為原料煤,主幹為煤焦化初級產品,枝杈代表初級產品深加工,綠色樹冠為煤化工產品。
這棵煤化工產品樹「長勢良好」,折射出該園區的成長:近3年來,煤化工產品從20餘種增至目前的40餘種,依靠科技創新致力於「有中生新」,旭陽集團實現了產業鏈的延展,同時能耗不斷降低,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焦炭和化工企業。
根據市場需求延長產業鏈,提高企業經營質量和抗風險能力
提起旭陽集團邢臺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園區規劃發展部經理楊智華在樹狀結構圖上給出了解釋——
樹根部的原料煤每噸價格徘徊在1000元左右,其衍生出的兩種產品焦炭和粗煤氣等價值大幅提升,粗煤氣→淨煤氣→甲醇→甲醛……隨著產業鏈條的延長,產品價格不斷提升,最終衍生出的聚甲醛,每噸價格高達2萬元左右。
隨後,記者在園區產品展覽室見到了一個長約一釐米的白色薄片,重量很輕,用力掰下去,卻韌性十足。
「聚甲醛重量輕、剛性強,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製作汽車內外部把手、軸承、心臟起搏器、假肢等,贏得了『賽鋼』的美名。」楊智華說,園區聚甲醛的中試已經結束,下一步就可以進入工業化示範裝置的建設階段了。
此外,記者還在樹狀圖樹冠部分發現了尼龍66、高耐磨炭黑等高端產品的身影。楊智華說,產業鏈延伸就是企業生產「有中生新」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伴隨著附加值的提高,還有抗風險能力的提升。
據業內人士介紹,2012年,國內市場焦炭和煤炭價格出人意料地急劇下滑,宣告煤炭「黃金十年」結束。今年一季度,焦炭行業觸底反彈,苯、焦油產品價格出現上升,但甲醇價格同比下滑了8.7%。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煤化工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分析原因,專家認為,主要是下遊產品產能過剩、需求低迷。
與國內大部分開工不足的煤化工企業相反,旭陽集團卻始終保持著滿負荷運轉。「因為我們生產的都是市場需要的產品。」旭陽集團邢臺園區總經理李慶華認為,這得益於企業在延長哪條產業鏈條、生產什麼樣的產品上,牢固樹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思維。
據介紹,今年1-4月份,在目前煤化工企業普遍艱難維持的情況下,邢臺園區實現了銷售收入35億元,完成利稅1.84億元。
李慶華認為,在企業產業鏈布局上,他們並不完全拘泥於順著鏈條進行,而是選擇市場有需求、附加值高的項目率先布局。通過對市場的研判,今後3年,他們共謀劃了17個項目。
本文連結:
http://hebei.hebnews.cn/2013-05/29/content_3275646.htm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