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戰報與虛假帶貨齊飛,商家直播的真正方向在哪裡?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如果說2020年最火爆的風口是哪個,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是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帶「火」了一批主播和商家,但隨之而來的很多問題也讓人們開始冷靜思考,直播帶貨的未來在何方?本文作者將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0年已近尾聲,作為當下場景零售最火爆的風口,直播帶貨銷售數據一直是輝煌戰報不斷、屢創新高,尤其是今年的雙十一期間,李佳琦薇婭等紅人主播甚至創造了單次直播觀看量超1.5億人次的記錄;單人單次直播GMV突破數十億元的銷售奇蹟。

不過,在直播電商輝煌發展的同時,直播帶貨造假、刷量、欺詐亦是新聞不斷,尤其是近期辛巴家族的「燕窩」事件,更是將這個從年初持續到年尾的問題推入了風口浪尖。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家陷入不安:直播帶貨究竟是熱鬧還是趨勢?品牌商家直播的真正方向到底在哪裡?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聊聊這個話題。

一、先明確一個逐漸清晰的事實

在消費升級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直播帶貨其實是在遵循著電商時代的發展邏輯來運行,並且將電商時代的發展邏輯進行到了極致,逐漸發展為社會信息傳播的重要窗口以及商品銷售的重要渠道。

就目前直播帶貨的經濟形態來說,頭部紅人主播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流量和資源,但是隨著行業的不斷規範和市場化發展,這種現象將會逐漸減少,大量腰部紅人、素人主播將會發展起來。

而到那時,整個直播電商的模式才會更加合理和完善,也更符合一個完整的直播新經濟生態的發展規律。

二、商家直播的方向在哪裡?

數字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直播電商行業的迅猛發展幾乎讓每一個品牌商家都不能忽略它的存在。但是,品牌商家直播的方向究竟在哪裡?

依靠當下的紅人直播帶貨,因為其較強的議價能力,多數品牌商家承受不起;僅僅關注流量和熱鬧,那跟傳統低效的廣告轟炸並無區別。

事實上,對於品牌商家來說,能真正在直播電商這個行業裡找到新的生態位,讓企業品牌隨之發生升級轉型,相對來說意義會更大一些。從這個方向思考的話,又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思考:

1. 通過直播電商,對品牌進行重新塑造和整理

直播電商的爆發式進展除了外部市場因素外,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和傳統電商需要改變的需求有關。一方面,傳統電商的圖文詳情頁是「圖片經濟」,消費者對於產品的了解並不能全面而直觀,精修圖更是加大了退貨率,損害了消費者體驗。

另一方面,供應鏈系統的日趨發達以及消費者的升級,都在促使電商朝著「去中心化」方向發展,這也是直播電商發展的一個驅動力,它將原本存在於在用戶與商品之間的商家都通過去中間化的方式去掉了,最後只剩下工廠和消費者。

從這個角度來看,品牌商家真正在未來要做的,是要適應和依靠直播電商這種全新的銷售、營銷模式,通過「品牌+KOL+直播」方式實現品牌轉型。此外,品牌還需要通過直播電商過程中所收集到的信息,相對應改造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供應方式。

2. 以紅人電商為契機,實現消費品牌的數位化升級

對於大部分品牌商家而言,如果想短期內引爆銷量,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轉化率和復購率,那麼當下尋找頭部紅人主播帶貨依然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不過,在整個過程中,品牌商家要注意不能只將眼光放在一時的帶貨量和成交額上,而是要藉由這個契機,實現消費品牌的數位化升級。

怎麼做呢?有三個關鍵點。

首先是要在整個帶貨過程中多突出產品本身的故事和屬性,實現品牌的紅人種草,而不是「人紅貨不紅」,這一點要體現營銷人員的背後功夫,要讓直播間用戶的關注點聚焦在產品本身上才行。

其次,注重直播帶貨中粉絲的後續積累和互動,重點引導後續復購率的提升。紅人主播、紅人博主的實際價值,就是給你帶來流量,流量即用戶時間,用戶願意花多少時間關注你。

在此之後,品牌商家如果想要提升復購率,就需要在後續粉絲互動中多下功夫,做好私域流量體系內的運營和會員體系納入。

最後就是在整個直播帶貨的過程中,利用好大數據,為品牌升級做好鋪墊。在整個消費品牌的數位化升級過程中,一定需要在紅人契機的基礎上,依靠大數據系統去做數據的採集、發掘以及深耕沉澱的生態運營,最終實現將品牌納入成熟的紅人大數據系統中,進行數位化升級。

3. 大數據+紅人經濟種草,新品牌崛起風口

除了傳統消費品牌的數位化升級,在當下的大數據和紅人經濟中,也面臨著大批新品牌的崛起風口。這一點我們從近年來快速崛起的元気森林、完美日記、鍾薛高、花西子等新國貨品牌便可見一斑。

這些新品牌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被大家熟知,其背後主要的原因就是借用了大數據+紅人經濟種草。

其中,大數據承擔的是「中軍帳」作用,以精準的信息指揮品牌如何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景,選擇正確的紅人主播,以正確的傳播方式(文字、圖片、視頻)出場。

紅人經濟則多數是以內容博主矩陣組成全方位內容平臺的種草+不同層級紅人主播帶貨,短期內促成一個爆款產品以及積累第一批消費者粉絲和測評。

綜上所述,對於很多想在這個階段打造新產品/新品牌的商家而言,也需要充分重視這兩者的組合,實現傳統廣告傳媒技術和數據採集、發掘以及生態化運營的全階段數字廣告融合營銷,提高投放效率和品牌打造成功率。

4. 從網紅直播到商家自播,直播成常態化營銷工具

5G的到來以及直播新科技的不斷普及,勢必會讓直播成為企業營銷的一種常態化工具,即未來商家進行產品推廣的基礎設施。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每個品牌商家都應該快速建立具有品牌宣傳特色的直播間,並且從現在開始經營、沉澱自己的私域流量粉絲體系。最終,品牌商家需要從現在的階段性直播帶貨營銷,逐漸轉變為「自播」,即培養自身運營團隊來做直播帶貨。

此外,商家「自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整個電商行業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因為當電商平臺利用直播帶貨的方式讓F2C不再是一種幻想的時候,也會讓品牌及時接收到直播間用戶的第一手反饋,從而積極促進品牌商家改變上遊的商業端,並最終通過改造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供應方式來實現。

 

本文由 @集客魔方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而快手某網紅主播創下單場帶貨上億元的戰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直播購物並不陌生。自2016年「直播元年」起,直播電商產業不斷蓄力,並隨著「帶貨一哥」李佳琦的一句「OMG!我的天吶!買它!」而在全國爆紅。「相較於傳統電商和實體商鋪,直播帶貨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娛樂性。」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一同湧入直播帶貨行業,直播帶貨非常熱鬧,在"熱鬧"的背後出現了眾多亂象。品質控制不嚴格,誇大宣傳,數據造假,售後無法更上等情況。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佔據絕對地位的直播帶貨被虛假數據的陰霾覆蓋,頭部帶貨主播、明星直播帶貨頻頻翻車,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已將成為行業常態。
  • 「美食帶貨一姐」貓妹妹戰報4.6億、實際帶貨900萬,蜂擁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便是如此,我們還未看見,便如潮水般湧來成為了當前最火的風口。 近來,有關直播帶貨的數據是這樣的: 由WeMedia、鳳凰娛樂聯合發布的直播電商主播GMV月榜top100數據顯示,2020年5月份三大直播平臺TOP100主播帶貨數據:快手:100億,淘寶:67.5億,抖音:15億。
  • 直播帶貨頻翻車,莫讓帶貨變「帶禍」
    而佔到快手電商直播交易額大半個江山的辛巴,在燕窩上也翻了車,其直播間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賣了1549.57萬元,但自身也退賠了超過6000萬元。而楊坤帶貨13.5萬元的坑位費,只銷售了3萬元,商家不滿楊坤直播帶貨刷單,直接選擇報警。
  • 李佳琦被罰、辛巴道歉:直播帶貨虛假宣傳有多嚴重?
    李佳琦被罰1萬元,罰金數目不多,但行政處罰帶來警示意義,證明監管部門在不斷收緊對直播帶貨的約束。最近,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紛紛出手整頓虛假宣傳、售後不力等直播亂象,直播帶貨即將邁入一個新時代。1虛假宣傳有多少花樣?
  • 直播帶貨中虛假宣傳誘導交易問題亟待解決
    主播代言、優惠促銷、限時「秒殺」……目前,各類直播帶貨激起人們消費熱情,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網絡直播銷售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分析,歸納出虛假宣傳、退換貨難、誘導交易等七大類問題,建議相關部門不斷淨化直播帶貨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直播帶貨激活了零售業一池春水,但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難保證...
    疫情影響下,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異常火爆,激活了零售業一池春水,但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難保證、售後服務少保障等亂象突出。7月1日起,《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實施,這將對行業從業者形成一定約束。業內人士認為,在加強主播、商家等行業主體合規管理的同時,直播帶貨還要走出低價銷售的簡單邏輯,真正推動國產品牌成長,拉動消費。
  • 直播帶貨刷單成風!這些套路,讓你哭訴無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吳濤)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4338億元。有機構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規模或將超過9000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近萬億元的直播帶貨大市場中,不乏有物美價廉的好商品。但也有些直播帶貨依靠不正當手段營造虛假繁榮,暗藏刷單、商品以次充好等貓膩。
  • 直播帶貨風涼了?
    最近備受關注的「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事件,是發生在三周前的直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費達10萬,但ROI(投資回報率)僅為0.3。隨後,其背後直播機構進行否認,事件陷入「羅生門」,但影響還在發酵。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的事件才剛剛平息。
  • 微信直播選愛逛,私域流量帶貨才是商家大勢所趨
    和市面上其他平臺帶貨活動不同的是,愛逛是一個真正的私域流量直播帶貨,是企業真正可以通過積累實現盈利的地方,也是微信直播帶貨的第一甚至唯一平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出行不便的同時,也愛上了直播這種接觸世界的全新方式,對於商家來說,直播則成為特殊時期下的救命稻草,很多產品和服務希望通過直播來進行銷售,從而保障經濟運行能夠不間斷。不過大熱之下,自然也是魍魎叢生,現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揭秘,告訴大家直播帶貨似乎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那麼盛名之下,直播帶貨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到底是真火還是虛火呢?
  • 直播帶貨:罡風吹散了熱愛
    汪涵直播「翻車」了,ROI僅為0.3;李雪琴直播帶貨造假,在直播間和300多萬被製造出來的「機器人粉絲」親密互動;楊坤直播也「翻車」了,直播帶貨120萬,真實成交僅有4萬,商家和直播公司協商不成,乾脆報警,拉開一場魔幻現實主義大戲。
  •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本報記者 柳姍姍閱讀提示疫情帶火直播購物、網路遊戲、在線教育等「宅經濟」,然而,消費糾紛也隨之而來——直播帶貨貨不對板、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涉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消費者想維權,又面臨難題。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直播帶貨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行業如何長足發展?
    到了2020年,遇到疫情「黑天鵝」,線下實體經濟受到擠壓,許多商家和品牌都選擇轉戰線上,消費者也因為無法出門而有了觀看直播的時間,疫情作為催化劑促使人們開始嘗試這種新的消費模式。線上直播帶貨成為緩解商家壓力、拯救線下經濟的新渠道。由此,直播帶貨在2020年爆火。
  • 網紅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如何投訴?
    網紅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如何投訴?時間:2020-04-02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紅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如何投訴? 網紅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如何投訴?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4月2日每日一題題目,那麼4月2日支付寶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燕窩門」反思:萬億直播帶貨市場需完善標準
    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了知名主播在帶貨期間存在的問題。
  • 直播帶貨的未來在哪裡?做內容,堅持這個方向才有變現價值
    直播行業現狀近日,直播行業被上級點名批評,並要求加以整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出臺呢?直播帶貨是一個新興行業,沒有行業標準可以參考規範,各種亂象叢生,給消費者和不少的商家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目前,比較大的主播們常見的直播帶貨模式基本都是演戲耍猴,誇張的表演,強烈的衝突,各種套路層出不窮。比如:「原價1980元的實體店專供化妝品,現在只要1折!什麼?買一送一?不要讓我虧太多!想要的打'1'!」
  • 辛巴辛選事件的正面價值:推動直播帶貨行業標準完善
    在道歉信中,辛巴表示,他自己也是按照商家提供的商品介紹進行的直播,並不知道產品是假的。辛選團隊在選品、質檢方面因為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將深刻反省內部管理,嚴抓品控,啟動內部整改升級、影響越大責任越大2020年,直播帶貨儼然成了全民追捧的熱門行當。包括快手、抖音等各大直播平臺都已經涉足直播帶貨。
  • 辛巴辛有志事件反思:萬億直播帶貨市場亟需完善標準
    在道歉信中,辛巴表示,他自己也是按照商家提供的商品介紹進行的直播,並不知道產品是假的。辛選團隊在選品、質檢方面因為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 , 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將深刻反省內部管理,嚴抓品控,啟動內部整改升級、影響越大 責任越大2020年,直播帶貨儼然成了全民追捧的熱門行當。
  • 辛巴辛選事件背後:或推動直播帶貨先行賠付標準落
    在道歉信中,辛巴表示,他自己也是按照商家提供的商品介紹進行的直播,並不知道產品是假的。辛選團隊在選品、質檢方面因為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將深刻反省內部管理,嚴抓品控,啟動內部整改升級、影響越大責任越大2020年,直播帶貨儼然成了全民追捧的熱門行當。包括快手、抖音等各大直播平臺都已經涉足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