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人手下的38軍、39軍、40軍、42軍,提出嚴厲批評

2020-12-16 這才是戰爭

有讀者問我問題,那我寫一篇短文。

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志願軍15軍打了芝浦裡地區阻擊戰。芝浦裡地區阻擊戰由兩部分組成,一是29師的角屹峰阻擊戰,二是45師的樸達峰阻擊戰。在樸達峰阻擊戰中,15軍45師誕生了著名戰鬥英雄柴雲振,當時的職務是124團8連8班班長。

《志願軍15軍抗美援朝戰爭戰史》記載:45師在樸達峰阻擊戰中的對手是美軍第25師,5月30日激戰至6月7日,基本勝利完成阻擊任務,一共殲敵2878人。其中柴雲振在6月4日的戰鬥中率全班5人20分鐘內連續攻克美軍3個山頭,殲敵200餘人,該班沒有傷亡,柴雲振本人就殲敵100餘人,見上圖。創造了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奇蹟。要知道軍事醫學出版社出版的《美軍韓戰衛生統計》28頁指出:1951年5月20日至6月8日,這是美軍戰史所稱的「引爆行動」。這一期間,美國陸軍陣亡530人,受傷3195人,總計3725人,見上圖。也就是說柴雲振一個人就幹掉了美國陸軍這一期間總傷亡的2.7%,而45師一個師就幹掉了這一期間美國陸軍總傷亡的77.26%。實在太了不起了。

45師以一師之力,在一次戰鬥中就超越了志願軍其他同時在進行戰鬥的所有部隊。這讓同時在進行戰鬥的12軍、20軍、27軍、60軍、63軍、64軍、65軍情何以堪。一個在第二野戰軍序列中排不上號的部隊,根本不是主力的部隊,打出這樣的戰績,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

說到這裡我就要「批評」39軍了,39軍號稱常勝軍,其雲山戰鬥暴揍美軍騎兵第1師被世界各國列為經典戰例。1977年版本的《陸軍第三十九軍抗美援朝戰爭戰史》稱雲山戰鬥一共殲敵2046人(包括美軍和韓軍),見上圖。1988年版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三十九集團軍軍史》也採用這一數據。

根據美軍戰史和韓軍戰史記載,特別是美國陸軍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第3卷)》第797頁和801頁記載,見上圖:第8騎兵團損失了55%的戰鬥力,美軍一個團3700餘人,那就是2035人以上;而騎兵5團損失350人,這還不包括騎兵7團以及坦克、炮兵部隊的損失。韓軍有1000多人的損失。所以要批評39軍了,赫赫有名的雲山大捷只殲敵2046人。這也罷了。39軍號稱「常勝軍」,居然連敵軍損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統計戰果比敵軍的統計少了1000多人,光美軍自己統計的損失就比你們39軍統計的總戰績多了。真是太粗心大意了。

既然批評了39軍,那38軍一起批評吧。《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戰例選編》第334頁是38軍第二次戰役德川、鳳鳴裡戰鬥戰績統計表,見上圖。該表中,38軍自己統計殲敵11101人,其中韓軍5311人,土耳其旅559人,美軍4731人。

而美軍第2師指揮報告(1950年12月)見上圖,卻說11月底的時候第2師的實力數下降為10269人。美軍第2師原有實力數18991人,到逃跑時還剩10269人,一個非常簡單的減法,損失8722人。看看你們38軍,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萬歲軍,統計戰績都統計不對,自己的統計比美軍的統計少多了。馬虎,太馬虎了。

我們共產黨人向來講究實事求是,自己統計的戰果低於敵軍統計的損失,這同樣不是實事求是。40軍,42軍你們兩個別笑,你們兩個也要批評。真不知道說你們什麼好,還笑。第一批入朝的38軍、39軍、40軍、42軍都是林彪的手下,都有同樣的問題,都要下大力氣做好實事求是工作。

好好跟人家45師,跟人家15軍的宣傳部門學習學習。

最後順便說一句,很多人說美軍統計傷亡撒謊。美軍統計傷亡撒謊,所以美軍統計的損失比38軍、39軍統計的戰果還高。說這些話的人,邏輯真是感人。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軍事觀察員,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東北三隻虎」,38軍、39軍和40軍,誰是真正虎王?
    四野參戰的梁興初38軍,吳信泉39軍,溫玉成40軍,吳瑞林42軍,蕭全夫46軍,曹裡懷47軍,曾澤生50軍,丁盛54軍。其中46軍、47軍實力稍差,50軍是長春起義部隊,42軍和54軍是後起之秀,實力最強的還是東北「三隻虎」。
  • 雲山戰役39軍主打,40軍頭功,38軍再次錯失立功的機會
    從1951年10月25日誌願軍40軍118師在溫井打響第一槍到開始醞釀雲山戰役之前,彭德懷總司令的心一直在懸著。聯合國軍過快的北進速度讓原本的殲滅戰打成了遭遇戰,38軍和39軍還沒有全部抵達戰場,好在40軍的118師和120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39軍在朝鮮一敗難求,官兵笑言:38軍是萬歲軍,咱就是常勝軍
    首批入朝的軍隊,以熟悉東北亞地情、民情和軍情的第四野戰軍為主,他們分別是38軍、39軍、40軍和43軍。這四支部隊都是四野老牌部隊,能徵慣戰,是從東北一直殺到南方的勁旅。在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38軍和39軍基本打滿全場,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但如果硬要比較38軍和39軍的戰功,從名氣上看,38軍恐怕要更勝一籌。
  • 韓戰,42軍和38軍為何先後兵敗白馬山?一個小人物影響了戰局
    在此之前,白馬山曾被志願軍攻取,為志願軍第42軍駐守,但是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聯合國軍」從第42軍手中又奪回了白馬山,並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坑道和鋼筋混凝土地堡群,還埋設了地雷、拉起了一道道鐵絲網。丟失白馬山陣地的42軍又發動了反擊準備奪回白馬山,但是因為白馬山堅固的工事,加之美軍飛機、坦克和後方的強大炮火支援,使第42軍在反擊時吃了大虧。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志願軍首長根據目前戰場最新態勢決定集中38軍和40軍兩個師,再加上42軍一個師,共六個師的兵力全殲熙川之敵。同時派39軍至雲山西北地區阻擊南朝鮮第一師的支援,命志願軍66軍阻擊美英軍隊的支援。彭老總要用其最為器重的38軍做拳頭,一舉捶垮敵人右翼,打開缺口後將西線敵軍消滅在清川江以北,這場戰役的成敗關鍵就要看38軍的了。
  • 第38軍別稱「萬歲軍」,還有哪些軍有別稱?
    38軍第一任軍長是開國上將李天佑,抗美援朝戰爭中,38軍軍長為梁興初,在他的帶領下,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勇敢作戰,被稱為「萬歲軍」。 「勇士部隊」:第16軍 16軍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昌起義、平江起義及湘南暴動和閩西暴動等時期,這個時期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剛剛萌芽。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序戰打響,利用「聯合國軍」(含南朝鮮軍)不意不備,彭德懷精心運籌:西線(狼林山脈以西)集中志願軍第40、第39、第38軍(附第42軍第125師)在溫井、雲山、熙川以北地區,分別求殲南朝鮮軍第6、第1、第8師;東線(狼林山脈以東)布置第42軍主力(欠第125師)在黃草嶺、赴戰嶺一帶,阻擊美第
  • 38軍為什麼是第一王牌部隊?看完你就服氣了
    一說起解放軍第一王牌部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38軍。也有很多人會說應該是39軍。不錯,39軍對38軍向來不服氣,這是人所皆知的事實。解放戰爭的戰績,39軍比38軍更強。但解放戰爭的對手,畢竟只是國民黨軍,雖然有所謂「五大主力」,有所謂的「美械軍」,但戰鬥力畢竟有限。要檢驗一支部隊的成色,解放戰爭是遠遠不夠的。一支部隊是不是王牌,得看對手是誰。
  • 志願軍第38軍揚眉吐氣,精彩故事拍成了電影,「38軍萬歲!」
    當鄧華副司令講到第38軍的戰鬥情況時,彭老總一拍桌子,怒氣衝衝地站了起來: 「梁興初!你38軍膽大包天,為什麼不敢大膽攻擊敵人?你38軍就是個『豆腐軍」,算什麼鳥主力?」
  • 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6個軍首批入朝,哪個軍兵力最盛?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後視察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初期,由解放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共有6個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18個師,炮兵3個師(炮兵第志願軍官兵志願軍第38軍(軍長梁興初,政治委員劉西元),轄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兵力4.45萬餘人;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轄第115師、第116
  • 新中國成立,我軍70個軍,參加抗美援朝的27個軍?都是何時入朝?
    這還不算,我認為,真正脫去「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真正有了話語權,讓有些國家懼怕,讓世界刮目相看,也是抗美援朝,我們打勝、打贏了以美國為首的所謂16國聯合國軍後,一些鄙視黃皮膚人的西方國家才睜大了眼睛,重新認識了這個具有5000年文明的東方大國。我國何時提出抗美援朝,我志願軍何時入朝?什麼時候打了第一仗?
  • 駐印軍-新1軍,新6軍
    而羅卓英卻完全聽信於史迪威,釀成了第一次入緬戰役的失敗的苦果;史迪威一到緬甸後,便擅自改變與蔣介石已制定的戰略;完全犧牲中國軍隊的利益,以保全英軍;提出所謂「同古會戰,收復仰光」計劃。然而滿納會戰卻告破產,隨後史迪威與羅卓英共同提出曼德勒會戰計劃;卻因調動東線兵力,造成臘戍空虛。 3月29日,日軍第56師團主力快速穿插到臘戍;粵軍第66軍僅兩個師(新38師趕赴仁安羌,解救英軍)一戰即潰;導致臘戍淪陷,中國遠徵軍被包圍。而此時英軍早已全線撤往印度。
  • 志願軍50軍,起義部隊不受重用,最後38軍都佩服這支滇軍部隊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建立之後的第一次對外戰爭,在此次戰爭中,湧現出了38軍,39軍,40軍,15軍等眾多戰功赫赫的部隊。但是在這場戰爭中,有一支國民黨軍起義部隊也表現出色,成為解放軍主力部隊,這支部隊就是由滇軍60軍改編而來的四野50軍。
  • 為了贏得戰爭,彭元帥要求調賀東生任38軍軍長,為何遭到拒絕
    在一次與「聯合國軍」交手對戰後,中朝軍隊取得了較客觀的戰績,但總將領彭司令對這次的戰果仍舊不滿意。除了表揚了擔任主攻的第39、40軍,還嚴厲批評了第38軍,原因是對敵人判斷失誤,導致整個計劃未能完成。因為第38軍是彭帶領的老隊伍,因此要求格外嚴格。經過這次交手,彭總表示了從國內調一員猛將的請求,以來擔任38軍軍長。這位任選,彭司令首先考慮的就是賀東生。
  • 媒體披露陸軍番號演變史 38軍被譽「萬歲軍」
    從公布的資料看,18個集團軍分屬七大軍區,即北京軍區(27、38、65),瀋陽軍區(16、39、40),濟南軍區(20、26、54),南京軍區(1、12、31),廣州軍區(41、42),成都軍區(13、14),蘭州軍區(21、47)。18個集團軍是怎樣來的?為什麼他們的番號不連續?我國的集團軍制度與其他國家有何差異?
  • 38軍贏得「萬歲軍」稱號之由來
    東部戰線由20、26、27軍反攻;西部戰線由38軍進攻德川方向打的是南朝鮮第7師,39軍向寧邊進攻美軍第25師,40軍攻擊球場對陣美軍第2師,42軍也向寧遠針對南朝鮮的第6師、第8師,第50軍向博川攻擊英軍第27旅,第66軍向泰川攻擊南朝鮮第1師;這是清川江以北的整體作戰布局。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先說大名鼎鼎的38軍。38軍前身是東野一縱隊,王牌縱隊,曾經在解放戰爭中首創運動戰一個師殲滅新一軍主力團的記錄。可惜的是,在陣地戰階段,由於叛徒出賣,38軍對白馬山高地的進攻功敗垂成。 再說說旋風縱隊40軍。40軍以運動戰出名,一次戰役三個師一周殲滅韓軍六師團三個聯隊+八師團一個聯隊。二次戰役迂迴軍隅裡,突擊安州,痛打美第九軍。四次戰役以兩翼迂迴,正面強攻的戰法殲滅了韓軍第八師。
  • 38軍抗美援朝唯一敗仗,王近山批軍長江擁輝:牛刀殺雞還哆嗦?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38軍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雖然第一次戰役因為「黑人團」事件沒能完成穿插迂迴的任務,但這並算一次敗仗,如果單論殲敵人數的話,38軍的戰果並不比兄弟部隊差。但戰後梁興初仍然受到了彭總的嚴厲批評,還差點被「斬馬謖」。
  • 泰山軍-第十軍
    第8軍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特別是武漢會戰武寧戰役中表現優異,與川軍第20軍血拼日軍第27師團25天;而獲得嘉獎。誰也沒想到,這會成為泰山軍第10軍知恥後勇的開始。
  • 三野有6個軍入朝作戰,哪個軍戰績最佳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1950年10月19日晚,彭總率領第38、第39、第40、第42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跨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