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
最近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迪士尼集團近期通過發行新債籌資近110億美元,總金額相當於北美電影市場一年的票房收入。
而這距離迪士尼上次與花旗銀行的50億信貸協議,僅僅才過去了不到一個月。
於是又一次,「迪士尼是不是不行了」、「中國公司趕快過去收購迪士尼」的言論又出現了。事實上,作為好萊塢五大之首,迪士尼在疫情之下的生存狀況也被廣泛關心。「迪士尼股價再次被Netflix超過」、「迪士尼市值三個月內蒸發近5000億人民幣」等消息早已傳遍全網。
事實上,這次所謂的「舉債110億」只是一次正常的資金運作罷了,並且並不是銀行貸款,而是企業債券,期限從6年一直到40年。有能力發行如此長期限的債券,就說明了承銷商並不擔心公司在近期的乃至遠期的生存問題。實際上,如果一家公司快要活不下去準備申請破產保護了,那麼它是沒辦法借到錢的,無論是從銀行還是發放企業債券。
此外,評級機構也在本周一對迪士尼發行的這個債權給出了A2的較優評級,指出目前迪士尼公司現階段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傳播而造成的。
事實上,作為主打影視與文旅的媒體集團,在新冠疫情近半年的影響下,迪士尼依舊能夠保持如此運營狀況,已經十分不易,無論是迪士尼電影業務還是樂園服務、線下商店以及ESPN體育頻道,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而上線尚不足一年的流媒體平臺Disney+,還遠遠不及運營多年的Netflix那樣憑藉雄厚的片庫繼續營收。
另外,債務情況確實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商業決策,或者說是反映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商業需求。從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報告來看,迪士尼目前依舊擁有著143億美元的現金,其實現金流還算充裕。因此這次舉債的,或許也代表著流媒方面繼續會有動作拓展。從剛剛官宣花費7500萬美元的《漢密爾頓》即將在7月3日上線Disney+也能看出這一決策的持續。
迪士尼的確很難,但絕對比99%的中國電影(600977,股吧)公司要更經得起肺炎疫情的考驗。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