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行動,很多時候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情緒卻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它會給我們甚至他人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心理學上認為情緒是我們人類整體應激反應,它包含著生理,認知和行為三大部分組成。
情緒是我們人類身上一種強大的本能,一定程度上的情緒釋放能夠緩解我們內心緊張和壓力。但是假如我們不加以控制我們自身的情緒,任情緒主導我們時,往往會造成強大的破壞力,任意的發洩自身的情緒不僅不能釋放自身的情緒,同時還會破壞我們的身體,也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最終讓我們得不償失。
對自身情緒的控制程度可以說是心智成熟和不成熟的典型區別,我們常常說年輕人年輕氣盛,說的就是年輕人對於自身情緒的控制程度的不夠。
在心理學上還指出,情緒平和是決策最有效的時候,而過激的情緒會降低我們自身的判斷能力和理性水平。
我們常常說情緒過激人的難以成大事,這是因為生活中,過激的情緒不禁導致自身的人際關係破壞,也會降低我們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同時還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生活。那麼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變得尤為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學會轉移注意力
情緒的發生都是由原因的,而我們越去關注這件事的緣由我們就越會覺得委屈,所有我們要學會轉移自身的注意力。
2: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情緒過激的時候,往往是我們自身想得太多,擁有一個樂觀的心態的人往往不會在意這些瑣事,也不會產生什麼委屈或者難受的心態。
3:想想後果
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們要想一下後果,想我們在發洩一頓脾氣後會給他人帶來什麼影響,自己能得到什麼,往往人們發洩完脾氣後,自己的情緒也不會直接穩定下來,事後有些人還會產生愧疚心理,這無不是得不償失。
4:情緒管理工具單
建議製作一張自己的「情緒管理單」,在紙上寫下當我發脾氣的時候,我會怎麼做,將工具單貼在顯眼的地方,或是帶在身邊(例如下圖這種)
做一個合理管理自身情緒的人,能讓我們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