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俠電影兩大導演正面硬懟,恩怨糾葛,堪比DC大戰漫威

2020-12-23 電影大菠蘿

上世紀60年代。

金庸、梁羽生,打開武俠世界大門後,華語影壇也迎來了真正的武俠時代。

當時長城電影,鳳凰影業,新聯影業等所產出代表作品,彩色寬銀幕武俠片《雲海玉弓緣》《碧水寒山奪命金》等,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之後受內地大環境影響,幾大根正苗紅的影業公司被市場所淘汰,才讓邵氏趁虛而入,一家獨大。

1966年《大醉俠》1967年上映的《獨臂刀》一系列新風格武俠上乘佳作,讓邵氏站穩了腳跟。

香港電影在武俠片領域無人能出其右。

而邵氏能取得如此驕人戰績,多年來穩坐香港電影頭把交椅。

這裡離不開百萬導演張徹的功勞。

從倪匡曾經為自己寫的對聯中,就能看出張徹導演在香港武俠電影圈的影響力。

「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

隻言片語,已足夠說明,當時張徹在市場價值上,是完全可以與金庸比肩的。

張徹能夠成功,除了極具天賦的導演才華外,特殊官員背景也給予了他許多助力。

曾任職於政治部,軍階上校,與蔣經國是多年好友。

這些都能夠幫助他在職業生涯中可以順流直上。

在成為一代武俠宗師的道路上,張徹雖然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順風順水,但也偶有艱難險阻的時期,這些不是來自於作品與外界輿論,而是來自同行赤裸裸的競爭。

張徹先生在回憶錄中曾提到:要說在武俠電影領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胡金銓。兩人雖然是競爭關係,但卻是英雄相惜,彼此敬重,哪怕是專為古龍代言的楚原導演也只能排在他們兩人後面,除了這兩位外,其他同期導演自然也就入不了張徹的法眼了。

在這裡,他唯獨少提了一個人,一個與之亦敵亦友,恩怨糾葛交織不清的人。

——他就是徐增宏導演。

張徹剛入邵氏時,並不是第一導演,而是一名編劇,初期沒有任何話語權。

他雖然有野心,有想法,有背景,但對於邵氏來說,對於那個電影資源相對匱乏的年代來說,提拔新人還是要慎之又慎的,凡事都要一個腳印一個腳印來,最起碼也要渡過公司的考驗期。

於是張徹被分到了徐增宏導演旗下,擔任影片策劃工作。

徐增宏那時候可是邵氏紅人,是掌舵邵逸夫親自提拔上來的天之驕子。

張徹縱然有情緒,也不會表露出來。

之後兩人合作了神怪武俠系列《火燒紅蓮寺之江湖奇俠》經徐增宏授意對此作品進行了大篇幅改編,結果上映後反響平平。

張徹因為該片,對徐增宏的執導能力產生了質疑,與此同時他動用官方關係不斷遊說邵逸夫,以爭取自己做導演的機會。

1966年,由張徹執導的實驗武俠片《虎俠殲仇》應運而生。

而這時,張徹與徐增宏在邵氏的位置已經發生了微妙變化。

當年擔任《虎俠殲仇》攝影的正是徐增宏。

兩人因為這部影片,產生了隔閡,甚至是敵視。

直到張徹執導的《獨臂刀》以破紀錄形式開創武俠新風潮,為香港電影打開了全新篇章那一刻,兩人這種微妙關係才算是徹底瓦解了。

張徹成為了邵氏首席導演,而徐增宏這時也已遠走嘉禾。

兩人正式確立了競爭關係,不管是明也好,還是暗也罷,處處是針尖對麥芒啊。

1971年,徐增宏執導的《盲俠大戰獨臂刀》上映。

這部影片擺明了是要與邵氏對著幹,也算是由他打響了與張徹之間爭鬥的第一槍。

《獨臂刀》這部電影是張徹成名之作。

鄒文懷成立嘉禾後竟然無視版權,直接拿來就用,意欲何為,可想而知。

更有趣的是,這部影片還劍走偏鋒,請來了1970年日本經典IP裡的主角盲俠,上演了一場無差別大亂鬥,在當時的確是吸睛無數。

《獨臂刀》與《盲俠》原班人馬強勢回歸。

故事線,時間軸,演員陣容全部不變。

唯一變的就是中方導演,由張徹變成了徐增宏。

該片上映後,為了照顧雙方影迷的情緒。

在影片拍攝期間分別製作了兩個不同版本,兩種不同結局。

港版結局是獨臂刀擊敗了盲俠,而日版則是座頭市殺掉了獨臂俠王剛。

從這部電影背後,影迷們不難看出兩大公司的你爭我奪。

還有兩大導演之間的針鋒相對。

不管是戲裡還是戲外,硝煙瀰漫,火藥味十足。

雙方多次拿對方作品裡的橋段開涮,用鏡頭語言相互攻擊。

場面火爆程度,堪比復聯大戰正義者聯盟。

徐增宏與張徹的恩怨對決,一直持續到了70年代中期,才漸漸宣告結束。

張徹依然是業內公認的知名導演,而徐增宏也許是因為打得累了,疲倦了,看淡了,在70年代末退出了香港影壇。

張徹之所以不願提及他的名字,或許是覺得徐增宏根本就沒有威脅到自己的能力,作為競爭對手他還差一些,即使兩人曾並駕齊驅過,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歲月境遷,時代更迭。

曾一家獨大的邵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與之抗衡多年的嘉禾卻並沒有迎來屬於它的天下。

隨著永盛、金公主、新藝城等影視公司陸續崛起。

群雄爭霸的80年代,競爭更為慘烈。

不知那時嘉禾是否會懷念曾經的老對手?老朋友呢?

邵氏: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嘉禾: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相關焦點

  • 高分電影推薦!十部一氣呵成的香港武俠電影,最後三部熱門!
    提到香港電影,你會想到什麼呢?香港那時真的是百花齊放業績輝煌啊,不僅武俠,暴力美學的槍戰片也槓槓的,文藝片也很有深度。可惜,現在無論內地還是香港的影視產業都在沒落。提起,香港十大最佳武俠電影推薦,那個數量太多了,例舉不完,小編就找來大家公認的最有含金量的十部大片,大家不要錯過!
  • 漫威VS DC,淺談兩大美漫巨頭之間的差距!
    作為美漫的兩大巨頭,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在特效技術發達的今天,漫畫中的超級英雄紛紛被搬上大熒幕,帶來了無數的視覺盛宴,那麼這兩家動漫巨頭都有什麼亮眼的表現與不足的?總覽漫威工作室(Marvel Studio)是漫威娛樂旗下的子公司。
  •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香港電影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港片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年,引領這波武俠風潮的李連杰在這一年出品了6部武俠電影,如《方世玉》《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等,部部都是經典。這一年,香港的一線明星,如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關之琳邱淑貞等等,幾乎個個都拍了武俠片,人人都成了武林高手;只有成龍周潤發劉德華少數幾位沒拍武俠,但都有主演動作片,整個香港電影都瀰漫在一片刀光劍影的江湖中。作為香港影壇當年的第一動作女明星,楊紫瓊在這一年做了什麼,主演了哪些電影呢?
  • 為何DC沒有讓反派「黑面具」在電影中存活?——《猛禽小隊》
    在《猛禽小隊》這部電影中,哈莉·奎茵遇到了DC漫畫中的經典反派——黑面具。黑面具又名羅曼·西恩尼斯,他是《蝙蝠俠》漫畫中的一大經典反派。在《猛禽小隊》這部電影中也有提到,黑面具是哥譚市令人害怕的黑幫老大。考慮到DC日後還會繼續製作《蝙蝠俠》電影,再加上在漫畫中,黑面具和蝙蝠俠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恩怨,這也讓人好奇,為何DC不將黑面具留到日後的電影中呢?
  • 【昆汀影評】我最喜歡的中國武俠電影導演
    回到王羽,王羽離開邵氏兄弟的同時,他也開始自己執導拍電影了。作為導演,王羽是武俠電影歷史上最偉大、最具創新精神的電影人之一。他為邵氏兄弟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他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  事實證明,在這一類型的發展中,這部影片甚至比《獨臂刀》更具歷史意義。
  • 放棄這部電影後,斯科特·德瑞克森表明了感興趣的DC角色
    漫威和DC是一對鬥爭了多年的競爭對手,在這兩家電影公司的旗下,都有著許多出色的導演人才,其中就包括詹姆斯·古恩。詹姆斯·古恩原本是漫威《銀河護衛隊》的導演,不過在被迪士尼開除的那段期間,他被DC聘請,成為了《自殺小隊2》的導演。
  • 為何說巨石強森和範·迪塞爾的恩怨在未來會變成DCVS漫威?
    巨石強森和範·迪塞爾都是好萊塢非常著名的動作明星,他們兩個人不僅都出現在《速度與激情》的系列電影中,他們還分別加入了漫威和DC宇宙。雖然巨石強森和範·迪塞爾都是《速度與激情》的重要演員,但是他們兩個人的恩怨也持續了許久,從2016年開始,他們之間的恩怨就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許多粉絲都認為,他們的恩怨是從《速度與激情》這部電影而來,但是這兩位演員一直都未對他們之間的恩怨做出任何的解釋。
  • 十大香港經典武俠電影,沒有看過十遍,至少也有九遍
    金庸的原著,徐克的改編,胡金銓的武俠意蘊,程小東的武術指導,許冠傑的喜劇性的武俠演出,黃沾的音樂,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了經典。該片中,甄子丹騰空踢出連環三腿的無影腳,和于榮光聯手在梅花樁上大戰任世官,精彩武打讓觀眾目不暇接。五、《中南海保鏢》1994年元奎導演,李連杰、鍾麗緹、鄭則仕等主演的槍戰動作片,影片講述中南海保鏢許正陽被派往香港保護一名富商兇殺案唯一證人楊倩兒的故事。
  • 90年代最經典的10部武俠電視劇,80年代的兄弟姐你們看過多少部
    一、《甘十九妹》是山東省三冠電影電視實業公司聯合山東省影視製作中心與香港藝聯影視劇集團根據美籍華人武俠作家蕭逸先生的同名作著作改編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由導演王文杰執導,該劇由張子健、楊潞、顏丙燕等主演。
  • 同樣是內戰,DC《蝙蝠俠大戰超人》為何不如漫威的《美隊3》好看
    漫威電影宇宙近十年來的表現確實非常亮眼,作為老對手的DC電影看著漫威一步步的壯大心裡怎麼可能會不著急,只是漫威已經鋪墊了十年,DC想要靠幾部電影就想「彎道超車」確實急於求成了,所以同樣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美國隊長3:內戰》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口碑自然就不一樣,說白了,還是DC太急了。
  •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方世玉2》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1993年是香港電影最輝煌最巔峰的一年,全年電影產量近300部,達歷史之最。同時,這一年也是香港電影開始失去臺灣市場的第一年,臺灣省年度票房冠軍從港片變成了好萊塢大片。
  • 海王最後的彩蛋是什麼 dc超級英雄電影都有哪些
    昨日2018年12月6日,電影《海王》提前上映。作為造勢已久的超級英雄,海王的先導版預告,找已經引發了觀眾的心中的熱血好戰。雖然從故事梗概來看,《海王》這部電影走向劇情比較老套,可豪華的演員陣容以及特效保障,都令人無比期待。許多觀眾從電影院出來以後,紛紛直呼過癮,特效場景堪比《阿凡達》般經典炫彩。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從某種意義上,《火燒紅蓮寺》是記錄武俠電影上最早的作品,也代表著中國武俠早期的巔峰。除了《火燒紅蓮寺》,在香港武俠電影史上,另一個深受觀眾喜愛的武俠大IP非黃飛鴻系列莫屬。70年代李小龍成為幾代人偶像,真功夫電影揚名國際進入70年代,邵氏武俠電影延續著兩大做派:一是張徹突出的男性為主角的陽剛美學,另一個是楚原、狄龍和古龍形成的黃金鐵三角,楚原將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等代表武俠小說搬上銀幕,狄龍也成了這些小說中大俠的最好代言人。
  • 為什麼DC超級英雄電影在票房上遠落後於漫威呢
    那會兒除了蜘蛛俠,大眾對於漫威的超級英雄根本不了解,更別提什麼鋼鐵俠、黑寡婦等等一系列漫畫二線角色了 。鋼鐵俠1大賺之後,漫威就有了崛起的資本,而且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創造前所未有的超級英雄宇宙,所以,之後拍的每一部影片,都是這盤大棋的一顆棋子,慢慢的積累人氣,最終在復聯3和4大爆發,而在那之後的蜘蛛俠英雄遠徵,更是創造了超級英雄個人電影票房記錄。
  • 這兩部香港武俠電影,《生死決》、《豪俠》,有多少觀眾看過?
    但在80年代末,徐少強就開始出演反派,逐漸成為了反派專業戶,如今香港電影沒落,混跡於各種抗日神劇和網絡電影中。一、徐少強、劉松仁主演的《生死決》這部電影《生死決》就是由徐少強和劉松仁所主演,70年代末80年代初,鄭少秋、徐少強、劉松仁是當時最有知名度的武俠影視劇小生,那個時期的三位明星,都是處於最年輕的時期。
  • 漫威 X DC!2015 ~ 2020 超級英雄電影大全
    《神奇女俠》將在《正義聯盟》前率先獨立出場,這也將是這波英雄電影大亂鬥中首部以女性英雄角色為主的超級英雄電影。導演人選原定由《絕命毒師》女導演米歇爾·麥克拉倫(Michelle MacLaren)執導,但因意見分歧退出,隨後由《女魔頭》女導演派蒂·傑金斯(Patty Jenkins)接替。
  •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最輝煌的一年,至今難以超越
    說起港片,武俠電影永遠是抹不掉的一環,僅1949年到1959年十年間,香港就有297部武俠電影上市,而1993年更是號稱「香港武俠電影年」。 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三位大咖,周星馳、周潤發、成龍分別開創了自己的電影時代,更是被稱之為雙周一成。
  • 香港演藝圈「四小龍」之梁小龍,傾情加盟武俠電影《天下無敵》
    比如提起星爺電影—《功夫》「火雲邪神」。人們想到的一定是香港著名武打演員梁小龍。這部電影拿到了當年最高的一個票房,可以說是當時人們茶餘飯後最愛討論的一部電影。其中梁小龍飾演的是大反派,可是他在劇中的各種絕技的展示,給影迷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視覺感受。
  • 漫威與DC的下一個大動作是聯動?漫威影業總裁親臨DC片場
    詹姆斯·古恩導演是為數不多能夠有幸與漫威與DC兩大傳奇漫畫公司合作的導演,相同的,他的實力也處於一流陣營。在漫威,詹姆斯·古恩執導了此前即便在漫威內部起初也並沒有得到太高預期的《銀河護衛隊》,在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成績後,開創了《銀河護衛隊》這個新的人氣影片系列,雖然此後由於一些原因而離開了漫威並且加入了DC陣營負責《自殺小隊》影片項目,但是漫威粉絲對於古恩導演執導《銀河護衛隊3》的期望從未降低熱度。
  • 為什麼DC羅伯特·帕丁森版蝙蝠俠造型會像漫威的超膽俠?
    自從DC宣布羅伯特·帕丁森加入《蝙蝠俠》電影,並擔任主角的時候,許多觀眾就開始對這部電影抱有很大的期待。指導這部《蝙蝠俠》電影的導演是馬特·裡夫斯。這位導演分享了羅伯特·帕丁森在《蝙蝠俠》電影中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