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們能夠待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支從一而終,在金元氣息濃厚的足壇非常少見,大多可以算做是佳偶天成的足球童話。然而,在生涯中不斷地轉隊再轉隊、踏遍大江南北、效力過多支知名球隊的浪人球星,其實同樣也算得上是足壇裡的異類。
需要事先說明的事情是,如果只是光論效力過的不同球隊為首要標準的話,不知名的浪人球員以及不知名的小球隊將會充斥整份榜單。所以,筆者將會綜合綜合效力球隊的數量與質量、球員積累的名氣、成為浪人的原因與類型,來盤點出較有代表性的TOP10之選。當然,篇幅所限,如有遺珠之選或商榷之處,亦歡迎諸位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十、彼得·克勞奇
「高佬」克勞奇,是託特納姆熱刺出品的青訓球員。算上合同所屬東家&外加租借歲月中的主隊,生涯之中,克勞奇曾身披過十一家俱樂部的球衣出戰賽場(熱刺、杜爾維奇、希斯利哥爾摩、女王共公園巡遊者、樸茨茅斯、阿斯頓維拉、諾維奇、南安普頓、利物浦、斯託克城、伯恩利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俱樂部階段,要數到效力紅軍利物浦的時期。
過往,在每一份合同到期結束之後,克勞奇基本上都不會獲得原東家的續留。不過,他很快有能另覓到下家。在流浪的無奈之中,又凸顯了其特有的吃飯本事。得分能力常年處於穩定到高效之間,增高版技術流中鋒的功能性定位亦在作為戰術補丁上比較特別,自然也就造就了球隊經理們不願意視其為未來的要角培養,但又會在過渡時期找幫手的時候想到他的局面了。
九、安迪·科爾緊跟阿蘭·希勒(260球)、韋恩·魯尼(208球)兩大英格蘭足球旗幟人物之後,高居英超歷史射手榜第三位之人,依舊是來自英格蘭的一位經典鋒線——安迪·科爾(187球)。
1989年在阿森納出道,2008年在諾丁漢森林掛靴,安迪·科爾擁有十九年的漫長生涯。在此期間,此人共效力過阿森納、富勒姆、布裡斯託城、紐卡斯爾、曼聯、布萊克本流浪、曼城、樸茨茅斯、伯明罕、桑德蘭、伯恩利、諾丁漢森林等十二支馳名球隊。
1993-2001年,乃安迪·科爾的巔峰歲月。1993-1995年,安迪·科爾為紐卡斯爾出場70次,轟入55球。在此期間,安迪·科爾與搭檔約克一起贏下了「黑風雙煞」的美譽。1995年1月,科爾以700萬英鎊轉會曼聯,並在往後的六年間為曼聯出場275次,合計打入121球。
在187粒英超進球匯總,科爾僅有一粒點球。除了187粒英超入球之外,安迪·科爾還在英超賽場上留下了不俗的73次助攻,足見他在場上製造威脅的本事。對於足球的熱愛,加之對處理球的能力和意識的了得,造就了安迪·科爾在離開曼聯之後仍可保有一段漫長的流浪生涯。
八、羅比·基恩
—連滾翻,再接機關槍掃射模擬動作,這是屬於熱刺名宿羅比·基恩的標誌性入球慶祝動作。在長達23年的漫長歲月中,羅比·基恩亦把這一動作帶到了大江南北。
自在狼隊成名以後,這一位以「足壇浪子」著稱的球員,輾轉效力於考文垂、國際米蘭、利茲聯、熱刺、利物浦、凱爾特人、西漢姆聯、洛杉磯銀河、阿斯頓維拉、加爾各答等多支俱樂部。當中,羅比·基恩相對輝煌的自然是在熱刺度過的數個漫長賽季。
七、伊布
眾所周知,伊布能被球迷以「奉先」相稱的原因嘛,吹黑各半。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伊布在場內外展現出的驍勇與狂傲,確實與呂布予以書迷的武勇之感有相近之處。另外,伊布作為綠茵勢力的生涯軌跡,亦與呂布在歷史上的軌跡有某種程度上的接近之處。
從效力的俱樂部數量來說,馬爾默、阿賈克斯、尤文圖斯、國際米蘭、巴薩羅那、AC米蘭、巴黎聖日耳曼、曼聯、洛杉磯銀河合計九家,並不算十分誇張。只是,伊布所效力過的球隊,基本上都是各自聯賽中的大佬代表,質量十分誇張。2004-2011的七年黃金期內,在巴薩踢了兩年之外,伊布先後在意甲三雄各跑完了一份合同,「三姓家奴」的調侃亦因此而來。
得伊布者得聯賽,失伊布者得歐冠。除了火爆的性格易導致與管理層失和外,再從這一句流行極廣的評價中,或許可以看出伊布成為足壇「豪門浪子」的端倪。說白了,以伊布為頭號核心的球隊,下限很高。但是,要持續突破上限站到歐洲之巔,那還是讓伊布在合同期滿之後走人吧。
六、克裡斯蒂安·維埃裡
從小球會普拉多出道以來,都靈,皮薩,拉維納,威尼斯,亞特蘭大,尤文圖斯,馬競,拉齊奧,國米,AC米蘭,摩納哥、佛羅倫斯,合計14家俱樂部記述著維埃裡的浪人生涯。
除了1999-2005的國米生涯之後,維埃裡沒有在別的球隊待超過一年,乃足壇歷史上不折不扣的「短工皇帝」。
比較特別的事情在於,效力如此多的球隊,大部分時間下維埃裡都得到相當的器重,亦鮮有教練或者經理與他不和的傳聞。
足球圈子裡,總有那麼一些職業選手對於成為某隊的名宿非常看重,只要薪資到位,他無所謂頻繁換隊。反之,這些球員更喜歡在四處「漂」著的感覺。呼吸不停、奔波不止。下一個溫柔鄉的地方,就是新窩之所在。在筆者的認知範圍內,桃色新聞向來不斷的維埃裡,恰恰是這類球員的典型代表。
五、約翰·布裡奇
較長的職業生涯,意味住較有機會效力更多的球隊。在足球場上十一個位置裡面,守門員是平均職業壽命最長的位置。年紀變大之後,看似曾經穩定的守門員能與母隊長廂廝守、一直佔據主力位置的人,終歸是小將布馮之類的少數。
在門將位置上最為著名又極其動人的浪人之選,當屬英格蘭門將約翰·布裡奇。年輕球迷自然是不會熟知此人,因為他根本不屬於這個年代,甚至不屬於英超年代。約翰·布裡奇是1951年生人,1969年出道,活躍於70年代-80年代的英格蘭頂級聯賽,退役於1997年。
在38年的職業生涯之中,約翰·布裡奇效力過28支不同的球隊,並在其中的大多數球隊擔綱過首發門將,當中包括布萊克浦、阿斯頓維拉、紐卡斯爾、水晶宮、女王公園巡遊者、曼城、德比郡等多支英超球迷耳熟能詳的球會。
四、裡瓦爾多秉承著「活到老踢到老」的熱愛宗旨,裡瓦爾多踢了足足26年才選擇掛鞋。除了1997-2002最為輝煌的巴薩歲月當中,瓦刀換隊的頻率非常頻繁,固然也就累積了為十六支不同球隊效力的歲月。
如果說前期的流浪是為了找尋最終合適自己的體系與平臺,那麼在後期的流浪之旅部分,瓦刀就頗有「足球布道者」的意思了。在同期巴西國腳掛靴之後,裡瓦爾多先是把自己的足跡散落在亞洲、非洲,隨後在回到南美的巴乙聯賽。2015年,在巴乙聯賽,莫奇米林俱樂部VS馬卡隊的賽事中,效力於前者的裡瓦爾多與自己的兒子小裡瓦爾多一起完成「父子同場」的壯舉,併合計包辦了球隊的三個入球,幫助球隊3比1獲勝。或許是這一大心願已了,裡瓦爾多亦選擇在同年幸福地金盆洗手、歸隱江湖。
三、塞巴斯蒂安·阿布雷烏
對於塞巴斯蒂安·阿布雷烏的名字或長相,大概只有長年關注FIFA賽事的資深球迷才會有較為深刻的印象。球員的實力而論,自20歲到30歲之間,阿布雷烏是烏拉圭國家隊高中鋒的穩定人選,足見一斑。
十五年的職業生涯不算特別誇張,但是效力過二十多個球隊的履歷相當之豐富。在這些年頭,阿布雷烏僅有一年出現在五大聯賽。1997-1998賽季,阿布雷烏頂著阿甲天才射手的威名,登陸西甲拉克魯尼亞,無奈僅錄得18場4球的尷尬記錄。
隨後,阿布雷烏便返回南美發展。在往後的歲月中, 此子效力過格雷米奧、民族隊、藍十字、老虎隊、河床隊等多支南美知名球隊。在生涯的末期,阿布雷烏在墨西哥聯賽、以色列聯賽輾轉多隊,加刷了一波換隊浪人的職業履歷。
二、穆埃爾·埃託奧
生涯之中,綽號「獵豹」的埃託奧曾披上過包括皇馬、國米、巴塞、埃弗頓、桑普多利亞等知名球隊在內的十二家俱樂部戰袍出賽。
在國米達到個人生涯巔峰之後,埃託奧選擇在尚算當打的年頭遠離主流聯賽加盟俄超安郅足球,為的只是拿到稅後年薪高達每賽季2050萬歐元的世界第一高薪。由此可見,在這個階段的埃託奧已經將金錢作為自己的首要追求。人各有志,君子亦愛財,何況埃託奧是需要一人養全家族大小的典型非洲球員呢,能踢動就會繼續踢。不要忘記,埃託奧的真實年齡可是向來存疑的,
正因如此,2016年,即在生涯的倒數第三年,在索取中超天價合同無果的情況下,埃託奧前往土耳其聯賽撈金,生涯結束前又再輾轉三隊。
一、尼古拉·阿內爾卡
大巴黎出道、阿森納成名、轉會皇馬、外借利物浦、加盟曼城、遠走費內巴切、轉投博爾頓、切爾西回春、轉戰上海申花、奔赴尤文圖斯、加盟西布朗、奔赴巴甲米內羅、最終在印度孟買城FC掛鞋。
曾獲七隊豪門的青睞、職業生涯效力過的俱樂部名單繁冗又複雜,這就是足壇著名「刺頭」交出的生涯履歷。如此多豪門開出過合同,說明了認真踢球下的阿內爾卡有幾道了得的板斧。無論是生涯的哪個階段,阿內爾卡在高速運動中的打門總是精度與力度兼備,難以防守。在柔韌性、靈活性、平衡能力、雙腳均衡、胖球控球方面,阿內爾卡的表現相當全面。
若非孤僻高傲的性格、總是像大小孩一樣的問題心智,阿內爾卡本不該以球迷惋惜又痛恨的「浪人球星」的身份為自己的最大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