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球處於宜居帶之中,不過,生命能夠出現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意外,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大約40多億年之前,因為木星更換軌道,所以導致地球迎來了一場壯觀的彗星雨,這些彗星不僅為地球注入了大量的液態水,也為地球帶來了生命的種子。不過,如果不是20多億年前線粒體的出現,地球上或許至今仍然是非常原始的生命結構,也不可能存在人類這種高等生命,可以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任何環節出現了一點的差池,人類也都會不復存在。
那麼,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成立的(其實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一種假說,存在著很多不合理之處,並不是100%的可以當做是地球生命進化史的依據),人類未來最終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未來會變成「超級人類」嗎?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一點是,進化本身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比方說,從55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出現,一直到5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出現,這其中就渡過了5000萬年的時間,而一直到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的出現,又過了400多萬年的時間,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未來人類如果會進化出其它的形態,或許都是幾十萬年,甚至是幾百萬年之後的事情。
而且,除了人類自身的原因之外,人類想要持續發展,還有很多其它外界因素的幹擾。比方說,人類多年來一直都在尋找地外文明,可是發射的信號卻都猶如石沉大海一般,那麼,宇宙中既然擁有無數的恆星,按理說本應該生命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太陽系已經是宇宙中的第三代恆星,為何一直都沒有超級文明來地球找我們呢?
科學家表示,或許文明的進化並不會一直延續下去,而是每當達到一定的高度後,就會被淘汰,然後再經過漫長的演化,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文明。這個理論被科學家們稱作「宇宙過濾」理論,簡單來說,即使在宇宙之中,文明應該是非常普遍的,不過都在各自的母星上自生自滅了,都沒有進化到飛出母星,進行星際移民的這一部分。
這是因為宇宙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小行星的撞擊,周圍星系的超新星爆炸等等,都可以將一個文明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基業毀於一旦,所以,未來如果人類還想要繼續在地球上生存,就需要提前為自己做好準備,當然,也不能太依賴地球,需要為自己找到第二家園。不過,如果「宇宙過濾」的理論是成立的,人類或許根本就沒有辦法飛離地球,未來或許也不會進化成超級人類,或者是科學家們預言的「人機智能形態」,可能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一點點的被宇宙給淘汰掉了,當然,當人類淘汰掉之後,地球上或許也有機會誕生出新的智慧文明,不過那也需要非常漫長的時間,而且概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