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每年3月中旬至5月,是杭州的「春茶季」。
明前茶結束之後,龍井茶大批量上市,茶企紛紛展開更大範圍的春茶銷售。今年一場疫情,給龍井茶企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記者探訪了西湖龍井核心產區「貢牌」「獅牌」「盧正浩」「龍冠」四大西湖龍井茶品牌,與掌門人聊了聊今年的春茶行情。
作為西湖龍井核心產區茶企,本就位於產業頭部,他們積極應對,危中尋機,為今年的春茶季增添了不少亮色。
專車接送茶工 建「方艙宿舍」
深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腹地,可見茶樹在蒼翠的山巔和碧綠的溪邊遍地生根,生機盎然。也只有在此地生長出的龍井茶,方可冠名為「西湖龍井」。
前身為地方國營杭州龍井茶場的龍冠茶業,現在是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資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專注於龍井茶的生產加工,在核心產區建有5000多畝優質茶園基地。
龍冠副總經理陳瑞鴻告訴記者:「受去年冬季的氣候影響,今年新茶芽葉偏小,產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好在今年春季高溫期短,有利於茶葉品質提升,中高端新茶的比例反倒有所提升。」
前期龍冠不計成本的投入在疫情期間發揮了作用,田埂地頭安裝著各式物聯網設備,有的能除霜凍、防旱害,有的能自動監測土壤數據,精準施肥、噴灌,有的能測報病蟲害,「依靠數位化管理能夠減少人力,同時也不影響茶葉品質。」陳瑞鴻說。
疫情來襲後,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龍冠面對的最大難題是工人的住宿問題。往年一到春茶開採季,龍冠需僱用500多位採茶工、炒茶工與包裝工。而根據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規定,員工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於2.5平方米,龍冠原有的住宿空間無法滿足這麼多工人。
為此,龍冠通過加大本地用工比例,研發、管理人員齊上陣,削減了三分之一的用工量;同時,在政府部門的支持協調下,龍冠效仿雷神山醫院,用10天時間臨時搭建起一座「方艙宿舍」,解決了300多名工人的住宿問題。陳瑞鴻表示,雖然人手減少了,但是大家的效率與幹勁反而提升了,短短20多天就完成了本來要持續一個多月的春茶採摘工作。
為幫助茶企解決復工復產用工緊缺的難題,今年3月中下旬,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街道所屬的翁家山村、龍井村、楊梅嶺村、滿覺隴村、梅家塢村、雙峰村等均組織包車前往諸暨、安徽、江西等地,約有6300餘名工人通過「點對點」專車接送的方式陸續進入各茶村。
也因此,四家茶企均反饋,在茶葉採摘與生產方面並沒有因疫情延誤。其中,杭州正浩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正浩茶莊創始人盧江梅還多次表態,自家的收茶量與收購價至少與去年持平,給茶農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線下銷量跳水 線上一片繁榮
西湖龍井茶的產量與品質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那麼新茶的銷量如何?記者多方了解到,各線下渠道的銷量下降明顯,茶企紛紛轉戰電商,實現了線下損失線上補。
杭州獅峰茶葉有限公司旗下的「獅牌」龍井,在杭州東站、杭州蕭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等交通樞紐開了幾十家店,年前按照常規,為這些門店備了大量的貨。但董事長餘偉永透露,今年春節各門店茶葉銷量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其餘的茶葉均被退回,這對「獅牌」龍井的經銷商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針對這種態勢,他向所有經銷商表態,被退回的茶葉由公司承擔65%的損失,經銷商只承擔35%,而且這批茶葉一律交給公司處理,絕不能拼配到新茶中去。同時,「獅牌」積極開拓線上渠道,計劃將10位明星茶藝師聘為品牌形象大使,並將她們培養成茶藝主播。
「貢牌」龍井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杭州西湖龍井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戚英傑告訴記者,公司各經銷商受到疫情影響,進貨量減少了50%。此外,公司在去年年底儲備的禮盒包裝,截至今年3月底已經銷售一空,而上遊的包裝廠家由於此前復工延遲,訂單堆積,無法及時為企業供貨。
但所謂「禍兮福所倚」,此前一直將重心放在線下的「貢牌」龍井,今年開始在線上發起攻勢,其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銷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150%,填補了線下的銷量缺口。「我們早在2013年就開通了電商渠道,但公司並沒有投入太多精力,今年完善了電商運營團隊,還專門招聘了一位網紅主播,每天在淘寶直播兩個小時。」戚英傑介紹說。
3月15日,「貢牌」參加了天貓「頭鍋茶」秒殺活動,吸引了數萬名茶客蹲守搶拍。4個小時的直播時間裡,共有6萬多位觀眾湧入直播間,觀看了青葉變成成品的過程。最終,4份頭鍋龍井茶在1秒內被搶光,還有1200斤龍井茶被預訂。此外,「貢牌」還在4月2日參與了「抖音有好貨 縣長來直播」龍井茶專場直播活動,單場銷量達到200萬元。
在電商渠道一直領跑行業的盧正浩茶莊,今年也在直播上重點發力。盧正浩茶三代傳人胡璧如請來「網紅一哥」李佳琦為盧正浩直播帶貨,前後兩次直播,分別銷售258元/200g的明前龍井與339元/200g的明前西湖龍井,5分鐘就達到7000單,單次銷量均過萬單。
自2016年起,胡璧如與父親胡明一直嘗試在淘寶直播間「正浩茶人說」自己出鏡帶貨,今年終於登頂「村播」頻道第一名,當天日銷量達到300萬元。目前,盧正浩在淘寶、京東、網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均開設了店鋪,今年3月線上銷售額約3000萬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龍冠茶業則以產地體驗為切入點,直播「一杯好龍井是如何誕生的」,內容以科普茶知識和茶文化為主,邀請中茶所的研究員、博士採茶團現身說法,點播量非常可觀。「我們三月份的市場銷售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是有增長的,最高端的玉蓮心系列,上市五天就售罄了。」陳瑞鴻認為,當下高端龍井茶的消費需求依然旺盛,疫情過後消費者會更加關注自身健康,整個茶葉市場也會長期向好。
拍賣茶地 創新推廣玩法
除了瞄準線上、緊跟直播潮流,各家茶企還結合自身特色創新玩法,一方面在更大範圍內推廣自身的品牌,另一方面也在傳承與發揚龍井茶文化。
自2016年起,「貢牌」龍井每年3月開茶前,都會在「中茶拍」平臺上拍賣10多塊茶地,買受人可以得到該茶地當年的所有產出。這些茶地面積從0.5畝-0.8畝不等,每塊地的茶葉年產量在15斤左右,成交價在2萬元上下。「買受人可以隨時來景區看看他們的茶地,體驗採茶、炒茶,也能確保所有茶葉均是出自西湖龍井茶的核心原產地。」總經理戚英傑表示,這種形式深受老茶客的歡迎,甚至有人一次性拍下幾塊地。
他告訴記者,「貢牌」在龍塢茶產業小鎮打造了一個西湖龍井茶博物館,並在公司總部所在的龍井路15號重新設計、改造西湖龍井茶展廳,為遊客深入了解龍井茶文化提供窗口,打造為茶文化體驗空間。
在傳播茶文化方面,「獅牌」龍井也花了不少心思。據董事長餘偉永介紹,公司投資拍攝的電影《龍井》,由13位老藝術家參演,旨在呈現西湖龍井深厚的文化底蘊。餘偉永表示,該電影將全程在西湖景區內完成拍攝,未來企業計劃將拍攝基地改造為茶文化體驗旅遊基地。同時,「獅牌」還成立了「獅峰茶學院」,與高校開啟產學研合作。疫情期間,「獅峰茶學院」推出的名師線上公益課,有近6萬茶學愛好者在線收看。
此外,盧正浩還玩起了妙趣十足的跨界合作,與奶茶界「網紅」樂樂茶聯名發布了兩款產品——領鮮龍井茶與明前龍井茶,在年輕人中間刷了一把存在感。「年輕消費群體是傳統龍井茶產業的未來,與樂樂茶的合作是一次試水,希望能吸引更多90後、00後喝龍井茶。」胡璧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