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處城中村,十年前破爛不堪,外地人匯集,如今的它高樓林立

2020-12-16 筆尖旅遊

提起深圳,想必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有錢。深圳有錢人是多,不過更多的打工仔。作為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打工者來深圳追夢,這裡曾出現過許多名人。他們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才走到人生贏家的。可有成功就有失敗,在深圳每年也有許多放棄追夢的人。不管成功與否,最起碼這段經歷讓他們終身懷念。

而許多打工者的第一站,都是城中村。深圳城中村眾多,今天來給大家回憶一個早已經不存在的城中村——水圍村。水圍村在十年以前,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城中村,這裡匯聚了無數打工者。他們有的歷盡千辛,終於掙脫牢籠,走向了更高的起點。而有的人,至今還在過著漂泊流浪的打工生涯。以前的水圍村全是低矮的平房,雖然不如現在那麼繁華,但是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下,才更讓人覺得活著。下了班之後的擁擠跟現在是不能比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主街上尋找今日的晚餐,那樣的煙火氣是高檔餐廳裡找不到的。

如今的水圍村一片繁華,高樓立起,商店超市都有了,但沒變的還是各種美食,就是比之前更規整了。之前的小吃都是路邊攤,現在的小吃都是有店鋪的。我想,這也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吧。之前的水圍村是打工者夢想的開始,可現在這裡的打工者們就很少了,畢竟變成了小區樓房,高昂的房租已經不再是打工者們的首選了。可能對這裡有感情的人,或者在附近上班的人,他們捨不得走,還堅持住在這裡。有些房東也特別好,對之前的個別住戶降價出租,或者免水電費。這也是對這些租客的支持的一點回報。畢竟拆了遷,房東們都有了一大筆錢,這點小錢他們也看不上了。

每一次城中村拆遷,對外來人口都是一種打擊。他們早已厭倦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只是心中的信念在讓他們堅持。等到城中村拆遷那天,所有的外地人都慌了手腳。這是他們第二個家,如今這個異鄉的家也沒了,難道再去找新的地方,再等待拆遷的命運嗎?這種想法很多,畢竟誰也不想來回漂泊,居無定所的。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大城市雖好,但是競爭壓力也太大了。你有去外面打工的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底下留言。

廣州一處城中村,耗資百億建設,富人聚集,被稱為廣州第一村

山東一處城中村,房東巧妙漲房租,租客無奈之下紛紛離開

北京三環內的城中村,旁邊是高樓大廈,它卻破舊的心安理得

煙臺一處城中村,這裡曾抵禦外敵,曾是煙臺的雛形,無數人的回憶

濟南一處城中村,昔日被打工者稱為聖地,如今的悽涼讓人感慨

相關焦點

  • 深圳「未拆先富」城中村,手握350億資產,未來房價直逼20萬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與發展,「城中村」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它們」夾雜在高樓林立之間,與現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在北上廣深的「城中村」也不在少數,很多城中村像是給外地人準備的客棧,城中村的村民們因此也過上了收租的日子,未拆遷時當房東,拆遷後當「暴發戶」,大部分城中村村民都抱著這樣的心態生活的
  • 深圳這處城中村:雖紅男綠女雲集,卻被稱為是「成年人的世界」
    不僅有著大量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而且可以在這裡掙到屬於自己的第1桶金,面對這樣的誘惑,絕大部分年輕人都難以拒絕,但是相信很多朋友也知道,在深圳普通人只能先從城中村開始奮鬥,一開始就想出入豪華的公寓,小區是並不現實的。
  • 實拍深圳:公明街道上村和下村,村裡樓房林立,這兩個城中村真大
    實拍深圳:公明街道上村和下村,村裡樓房林立,這兩個城中村真大深圳光明新區公明街道的上村下村,毗鄰洋湧河,洋湧河是東寶河的支流,最後流入珠江,是深圳與東莞的分界河。兩個村實際上連在一起,在原寶安區算得上很大的城中村,估計可以與福田的上沙下沙村有得一比。村內農民房高樓林立,街道很窄,是典型的城中村,目前還沒有改造計劃。
  • 深圳市資訊|深圳一處無奈的城中村:務工者數量不斷下降,房租價格卻...
    深圳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深圳一處無奈的城中村:務工者數量不斷下降,房租價格卻高懸不跌在深圳的城中村素來都是外來務工者的聚集地,其中「三沙一水」遠近聞名,下沙村就是這三沙城中村之一,下沙村與全國各地的城中村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說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深圳這個城中村:被稱為湖北人云集地,街上到處可聽到湖北話
    深圳這座城市無疑是最適合外地人創業的城市了,拋開城市的實力不談,深圳大部分人口都是外地人,在這裡生活的外地人大多沒有見過被本地人歧視的事情,所以這片土壤非常適合外地人發展。來自湖北的人們是深圳佔比較大的一個地域,從20多年前就有很多湖北人來到深圳闖蕩打拼,他們其中也有很多都賺到了大錢,如今也變成了新深圳人,住到了富人區之中,自己的小孩也成了深圳的戶口。
  • 無錫一處難忘的城中村:曾是「紅男綠女」的聚集地,如今只剩回憶
    上馬墩本身是一座非常老舊的城中村,多少年來上馬墩一直扮演著外來者的聚集地這一角色,這裡曾經匯聚了無數的紅男綠女,在這個地方曾經有著無數人的追憶和青春。但奇特的是每至入夜上馬敦仿佛變了另外的樣子,年輕人們紛紛走上了街頭,夜色仿佛是某種信號一般讓人們匯集起來。
  •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20萬人都難忘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20萬人都難忘在福建廈門問城中村感受,不同的人會作出不一樣的回答,當地人吐槽城中村裡的髒亂差和魚龍混雜,外地人卻會感念正是那裡讓他們擁有了來到廈門的第一個家。作為一座城中村,它的無奈不僅在於它存在於城市的夾縫中,在城市改造的步伐中難慮朝夕,同樣在存在於它已經這麼堅強的存在著了,卻還要受到人們的毀譽參半。要說廈門城中村哪座最大,對它們了解最深的「廈漂」們最有發言權,而這個號稱有20萬人聚集的城中村,也最多的被人們提起。
  • 廣州一個城中村:曾被稱為廣西人聚集地,如今已大不如從前
    深圳一處城中村:三教九流雲集,許多人在此「躺」過人生溫州一處城中村:被稱為是房東雲集處,許多人「癱瘓」在此地廣州一處城中村:車位收費高昂,卻車滿為患,如今已成過去西安一處被「遺忘」的城中村:鄰村都已開發,它卻在苦等拆遷
  •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還讓20萬人都難忘!
    在福建廈門詢問城中村的感受,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回答,當地人會抱怨城中村髒亂差,魚龍混雜,外地人卻會覺得正是這裡讓他們有了來到廈門的第一個家。就像城中村一樣,它的無奈不僅僅是它存在於城市的夾縫中,在城市改造的步履中憂心忡忡,同樣在它存在的時候也是如此的堅強,卻又如此的被人所輕視。
  • 邯鄲一處無奈的城中村:租客逐年減少,卻遲遲等不到拆遷
    但是邯鄲雖然城市化推進迅速,但仍需按照計劃進行改造,如今邯鄲市內也偶爾可見城中村的存在。 令人無奈的是邯鄲三堤村本身租客數量較少,近年來的邯鄲又呈現人才外流的趨勢,如今的三堤村租客不斷減少,很少能看到外地人的身影。
  • 河南霸氣城中村,曾經人山人海頗為震撼,現如今是:鄭州曼哈頓
    文/嚮導小螞(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不必羨慕任何人,自己亦是風景說起鄭州的城中村,相信很多鄭漂對這裡懷念依舊。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的城中村可謂是非常多。這可以算得上是當地的高樓。生活在燕莊的人,居住的樓房,都被當地的年輕人親切地稱為」親嘴樓「。這樣的樓房其實對採光與通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遇到火災等情況也是比較麻煩的。根本沒有辦法去救,假如發生火災,消防隊員根本無從下手。索性這種情況還是沒有發生,當時差不多所有的鄭漂第一站直接回來到這裡。
  • 難捨難分城中村
    龔 漪 說 「可以說,深圳原始村落的宏觀數量與空間分布,奠定了如今深圳城中村的整體空間結構布局。如此眾多的鄉村,一夜之間邁入城市化的門檻,這給城市提出了空前的難題。
  • 城中村變「城中景」,深圳南頭古城如今成為文化打卡地
    這也是南頭古城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為特區呈上的一個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思路的優秀答卷。提到城中村,一般人想的可能是狹窄的街道,低廉的房租,擁擠的人群,南頭古城的過去也是如此。街道兩邊的房屋有以前的古建築,也有新蓋的平房,各種違章搭建的建築讓本就不寬敞的街道更加狹窄,巨大的流動人口,缺乏專業的管理,讓這裡顯得異常混亂。
  • 再論西安漢長安遺址近況:城中村數量多,而且外地人對其毫無認知
    西安市對漢長安遺址本身保護比較好,但在這片地區裡面,城中村很多,因此開發非常困難:不僅需要保護遺址的東西,還要讓村民離開此處。西安漢長安遺址近況也是「毫無動靜」,這個地方只有「茫茫多」的城中村,而外地人對此處卻基本沒有認知,一個常見的說法就是:西安市內還有一個漢長安遺址?賣票嗎?
  • 深圳這處城中村讓人無奈,曾經受眾人歡迎,如今租客都去哪了?
    ,在這裡,除了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旅遊景點之外,經濟發展也吸引很多人來到這裡找工作,可能剛到這座城市的人都不太了解,這裡最開始還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如今在不斷的發展,成為現在這個繁華的城市。在深圳多年的發展中,很多老舊的村莊,小區已經被改造規劃,但是也有一些留了下來,為遠在異鄉漂泊的人們提供合適的住所,這些大部分都是環境不好,但是價格優惠的地方,所以深受打工者的喜愛。
  • 深圳福田CBD城中村舊改拆遷,又要造就一批億萬富翁?
    出品 / 深圳樂居 ID: szhouse作者:塞兌「憑藉福田CBD中心區域的配套,附屬區域像崗廈村這樣獲利最大,一拆遷建高樓,當時拆遷一下子拆出了100多戶億萬富翁,所有人都希望拆遷,但打工的人希望能留一絲生存空間。
  • 深圳中心區又一摩天樓即將落成,平安國際金融中心不再孤單
    深圳已經建成的300+摩天樓數量位居全國第1,但在深圳CBD,目前只有平安國際金融中心(592.5米)一棟超高層摩天樓,現在另一棟超高層摩天樓即將落成。這棟停工了一段時間的摩天樓叫深圳天元中心,預計高度380+米 ,建成之後將是深圳CBD第二高摩一樓,和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相呼應,提升深圳中心區的天際線。圖為修建中的深圳天元中心,也叫深圳大百匯。這片城區原來是深圳CBD最大的城中村崗廈村,舊改之後成為高樓林立的城區。深圳CBD是中國綠地率最高的CBD之一,綠化水準一流。這是中心城和皇庭廣場頂部花園。
  • 廣西連五線城市都高樓林立,廣西真有外地人說的那麼落後嗎?
    網絡上,一但看到有人這麼說廣西的時候,不少廣西老鄉經常這麼自嘲,比如:廣西人還住茅草屋、廣西人穿芭蕉葉、廣西人騎牛上街……如果你要拿廣西和北上廣比,差距確實很大;但在全國範圍內,又有多少個城市是可以和北上廣比的?
  • 深圳「落寞」的城中村,曾是有名的「不夜城」,如今卻人走茶涼!
    城中村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存在形式,它既不是城市,也不是農村,城中村介於兩者之間的存在形式,是在城市化過程中失去耕地但仍保留村民所有制的村;城內村在中國是常見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在國外的城市改革中,一次也沒有出現,因此,城內村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新生物的,中國的歷史留下的問題,也是城內村的改造也凹凸不平的道路
  • 「箭廠」深圳最大的城中村,離別沒有歸期
    白石洲是深圳中心城區內最大的城中村。從九十年代開始,數千棟的自建農民房,迎來送往了超過三百萬外地人。因為房租低廉,生活便利,各地的務工者,藝術家,青年白領不斷湧入,混居在這片擁擠錯落的建築群中。這裡與周邊的繁華區別,是自成一派的生活體系,有時候訪客恍惚,會在信號微弱的窄道迷失,但只要認準目光所及的任一高樓,就能找到出村的路。我們來到白石洲的時候,支架鋼板已經沿路搭成了好幾堵牆,「退租清貨「標語醒目,街上貨拉拉、拖板車來往。這跟想像的搬遷場景沒有太大出入,一切匆忙但又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