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本教研,我們一直在路上
定興縣實驗幼兒園 王美麗
園本教研是園所發展缺之不可的必需品,是園所教育質量的助推器。園本教研就像一個活力場,讓教師思維碰撞、腦力激蕩,是教師主動發展、專業發展的牽引機。
多年來,縣幼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園所建設的突出位置,改善園本教研的思路,聚焦幼兒發展,針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區角活動、一日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生成教研主題,充分發揮教研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化學習與成長,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一、保證教研時間
每周一次小教研:備課組長帶領本組教研,副班老師集中統一備課、研討。
隔周一次大教研:利用幼兒離園後的時間教研組長帶領分組教研。
二、角色定位準確
園本教研活動自上而下。
園長,是教研活動的規劃者、支持者、引領者,是園所發展的掌舵手(把握園所的發展方向、課程理念、教師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
教研組長,是園本教研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支持者(自我反思,還要幫助和促進教師不斷地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養成研究反思的習慣)。
教師,是積極的參與者、互動者、分享者(研究自己的教學活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研活動中積極分享困惑、亮點、經驗,促進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三、孕育園所文化
常態化的教研活動,分享中的共同成長,我們看到了老師們忙碌的身影,孕育出我園獨有的教研文化。
1.平等對話:教師、教研組長、園長平等對話,暢所欲言,儘可能拋出有關某一話題的所有觀點和論據。
2.敢於質疑:敢於向已有經驗質疑,敢於向同事的分享內容發起質疑,進而優化園本課程內容,提高教研效率。
3.言之有物:藉助圖片或者實物的展示輔助講解和描述,幫助大家準確理解案例產生的根本原因。
4.研之有效:聚焦實踐,拒絕人云亦云,拒絕紙上談兵,在每次研討後形成解決方案和策略,提高每一項舉措的可行性。
四、教研關注要點
營造寬鬆氛圍;細化研究問題(如:語言領域教學的有效策略vs小班幼兒聽從指令的有效策略);再現真實情景;總結提升經驗(反思隨筆、教學案例、學習故事、微格觀察記錄等)。
五、搭建交流平臺
(一)集體備課:以「課例」為依託的教學型教研
每周一次集體備課 有利於發揮群體的智慧,有效地彌補教師個人備課的不足,在學習研討中更新教學理念,在交流碰撞中端正教學行為,在實踐反思中提升教學水平。每周一或二下午3:00副班老師統一備課、研討,認真研讀教材,熟悉教材,不是拿來主義,而是結合本地、本園、本班實際情況,使課程園本化、班本化,重點關注的是每一個活動內容下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讓園本教研生成的智慧,指導並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真正促進幼兒發展。
(二)三課活動:以「教」為著眼點的研究型教研
1.推門聽課。園本教研不僅是研究園本課程,更是研究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我園執行隨機推門聽課教研製度,重點發現教學中亮點,解決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疏漏,通過面對面反饋、指導,真正調動起每位教師認真備課、用心教學、潛心反思的能力,快速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提高全園保教質量奠定了基礎。
2.同課異構。我園開展了以「相同舞臺,別樣精彩」為主題的「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全園教師參與,重點在備課前研教、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環節設計、幼兒最近發展區等方面,結合不同幼兒年齡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秉承課程遊戲化的理念,尊重幼兒在操作中學習、在表達中發展,在活動中關注導入、提問、幼兒參與互動等方面,幫助教師從熟悉教材、掌握教法、熟練技能,到解讀幼兒、跟隨幼兒、發現幼兒、促進幼兒,幫助教師走向專業發展。
3.仿名師練優質課。為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有效地發揮名師錄像課的作用,推送名師(應彩雲、蔣靜、何潔、吳振龍等)供青年教師借鑑學習,理清名師上課的思路,找出名師上課的優點,領悟名課的精髓所在。幫助青年教師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研究對策,從教師原有經驗出發,藉助名師的方法、教學理念尋找新經驗與原有經驗的連接點,指導青年教師把新經驗納入新的認知,建構新的知識網絡結構。根據自身特色、優勢,量體裁衣設計活動,探尋適合於自己教學風格的方法技巧,提升自己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園本教研通過「三課」教學型教研活動,促使教師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尤其探究「教什麼」「教誰」「怎樣教」,真正理解「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等來改變教育行為,提升教師的教育智慧。
4.以課題為統領的參與式教研。園本教研是教師改善自身行為的反思性實踐和專業成長的過程。以課題《語言領域教師如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為依託開展的教研活動有計劃、有步驟逐步實施。從組織語言領域教學活動、語言區角活動、一日活動師幼溝通及各環節入手,關注教師在活動中分析本年齡段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了解幼兒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和水平,關注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語言的規範性、邏輯性,在提問時的針對性、啟發性;在故事講述時語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在教學評價時客觀性、激勵性;在幼兒閱讀時幼兒的能力水平及習慣等方面進行研討。
依託課題,不同年級組針對不同幼兒年齡特點,個別幼兒問題,個別典型案例入手「集體會診」,疑難問題諮詢、商討;學習心得分享;對焦點問題自由討論、提煉方法、總結經驗、及時收集整理案例,形成物化材料,所有保教老師進行共享、共鳴式教研。
5.以微格觀察為基點的體驗式教研。依託課題,我園除了從集體教學、日常活動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閱讀能力發展外,結合不同幼兒年齡特點,連結《指南》,基於兒童視角從閱讀區角活動中以微格遊戲觀察模式,關注不同年齡段幼兒語言領域的直接經驗「聽說能力、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閱讀技巧」等方面教研,同時連結其他領域關注幼兒間接經驗的發展水平,觀察幼兒、發現幼兒,從中讀懂幼兒。
園本教研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教研中樂研、會研、享研,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幸福為師!
勤學善思共研,溫暖同行共好!
202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