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科比的故事,訓練狂魔如何煉成》
譯:周長四英寸
科比又來華了,如果前幾次一樣,科比的來到又引得所到城市萬人空巷,許多人苦等一天,可能就是為了能看科比一眼,為什麼這些球迷會為了科比如此痴狂?有的人或許是被科比的場上表現所折服,但或許更多的人是欣賞科比的態度:場下努力訓練、場上全力爭勝,且無論何時都毫無保留。
ESPN的作家Ramona Shelburne曾分享過一篇快船布雷克-格裡芬的報導:
「去年夏天,當我到達美國拉斯維加斯籃球夏令營第一個晚上,我聽說科比每天晚上要在沙漠騎上40英裡(64.4公裡)的自行車。」格裡芬說,「40英裡?晚上?你確定是真的?如果我確認這個事情是真的話,我得去問問科比下次能否加我一個。」
事實如你所想,確有其事,實情是: 科比告訴他的訓練師蒂姆-格羅弗。他想在夏天的健身計劃中增加些自行車的體能訓練。格羅弗在拉斯維加斯研究了一條行車路線,租了三輛自行車——一輛給科比、一輛給他自己,還有一輛給科比的保鏢——在騎行修行的前一晚準備好自行車前燈,準備出發。
「我們在凌晨2點結束整個行程」 格羅弗說道 ,「然後早上的七點半的時候,就又在體育館集合開始進行我們的健身計劃。」
恩,對於布雷克-格裡芬,和聯盟的大多數球員來講,這只是故事。
但對於科比-布萊恩特,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周四夜晚罷了。
而科比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在科比讀高中的時候,他曾和一位替補球員多次進行100分制的單挑,在科比發揮最差的一場比賽中,他以100-12贏下了比賽。
ESPN的Rick Reilly曾說:」在幾十次的訓練的間隙間,科比常會做「自殺性」的伏地挺身:在伏地挺身撐起的最高處,他用力的程度以至於身體甚至雙腳都離開了墊子和地面,並在騰空時拍打自己的胸肌,他每七次伏地挺身就做三次這樣的動作。 有時候我都不忍心看到這殘忍的一幕。
卡隆-巴特勒說,他非常珍惜以隊友和訓練同伴的身份和科比在一起的那一年時光。「就我個人來講,我敢說那是對我職業生涯最有裨益的一件事。」巴特勒說道,「你和那樣的人在一起打球,看他的態度和他的付出,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是讓我在華盛頓大放異彩的真正原因。」
巴特勒在04-05賽季,為湖人隊在聯盟中徵戰了77場比賽。他在當時達到了自己的生涯場均15.5分的新高(雖然是很短的一段時間)與生涯最高場均5.8籃板。 他的罰籃命中率也有提高。
「職業態度。」巴特勒說道,「科比通常是每天早上6:30就到體育館開始練習投籃,這是他的節奏。然後,轉戰健身房,夏天也不例外,研究錄像,糾正隊友,關注他們每天的進展,注重一切細節。在和他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我領悟到很多東西。」
巴特勒和科比每半個月都會聊聊,當巴特勒被交易至達拉斯小牛時,科比及時的打了一通電話,「他說自己為我感到高興,而且很欣慰的看到我有機會去幫助球隊衝擊總冠軍。」巴特勒說道。
凱文-杜蘭特也講了一個故事。
「那天我們正在休息,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如果想的話可以去球館投投籃什麼的,所以我決定和傑夫-格林去體育館運動下。
「除了我們之外,科比是唯一一個去球館的球員。這讓我意識到,他是聯盟中最牛逼的人物,但他依舊願意繼續付出來獲得提高。這的確是挺激勵我和傑夫的。他隻身一人,做了大量的投籃練習,在他完成訓練的時候你可以看出他比之前更好了。就像我說的,這的確很是激勵我和傑夫。」
潘大福(也就是慈世平,也就是阿泰)也說過一個故事,他周四一大早就到達了館內準備進行高強度的訓練。結果當他踏入館內時,赫然發現他並不是一個人。
「讓我告訴你我為什麼這麼待見科比,我是早上6:45到達的體育館,但黑曼巴早上5:30就已經在了!」
前湖人隊球員約翰-塞萊斯坦德(John Celestand)的故事是這樣的: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為什麼科比那麼棒是在一場季前賽中。在一場和奇才隊的季前賽中,科比扭傷了自己的投籃手。通常來說,他總是第一個來訓練的人,他每天都要早到至少一個半小時。這讓我覺得很不爽,因為我也想做那個第一位去練習的球員,就像我一直在新澤西的維拉諾瓦和皮斯卡塔韋高中打球時那樣。更讓我覺得恥辱的是,我住的地方距練習場地只有不到10分鐘車程,而科比要至少開上35分鐘才能到。
話說現在想想挺是羞愧,在科比受傷後,我還有點小激動,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小八」(前湖人球員控衛泰倫·盧給科比起的暱稱)今天絕對不可能第一個到達訓練館,妥妥的沒可能。
但是,當我穿過訓練房時,我聽到了令我驚訝,甚至有一點驚恐的籃球撞擊球場的聲音……不……不!這怎麼可能! 但這一切真的發生了:科比右臂打著固定架,滿身大汗的用左手在運球,在投籃。
前湖人隊球員拉龍-普羅菲特 (Laron Profit)也對科比的瘋狂深有體會,「挺好玩的是,我第一次來洛杉磯時,是和誇梅-布朗在2005年夏一起被交易至湖人的,我們在賽季前經常組織一起玩三對三,我記得當時還是一局球的賽點。
「科比持球,然後誇梅拍掉了他的球。」
「接著,九月的時候,一樣的三對三, 球直接滾到了半場附近」
「只見科比衝向半場,從誇梅-布朗的兩腿間魚躍救球,然後他運球重新投入進攻,做了幾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動作,然後投中了制勝球。」
「我當時就走向場邊,我對我媽媽說:我想我見識到了除喬丹外最好的籃球運動員。」
「但如果你和他做過隊友,你就會知道,他的成就絕對不是偶然,那是之前怎樣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雕琢技藝!? 見識之後,你才懂得他在比賽中,季後賽中,總決賽中的那些氣定神閒,唯我獨尊的表現,全都得益於大量的訓練。
「他曾在某場比賽的中場休息時告訴我,他感覺自己打的不太好,那好像是和西雅圖超音速的比賽,我當時問他,「你感覺怎樣?」 他回答道:「我感覺很好啊!下半場……下半場繼續搞起啊!嘿,夥計,我大量的訓練只為比賽,球最終會老老實實的進入籃筐,因為我已經練過無數次了,那些球我已經投過很多很多次了!」
「他就是這麼的自信,當然我們當時是覺得自大,有些人覺得他的自信心有點太過強烈了。但這其實是大量的訓練給他帶來的信心。一旦上場,他會無所畏懼,信心爆表。那就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你對於自己的信心,來源於自己為比賽所付出的準備。」
美國國家隊訓練師羅伯特和科比也有羈絆:在第一次訓練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我剛在家裡看完《卡薩布蘭卡》。那時是凌晨的3:30,我正準備躺下好好睡一覺,突然有人打來電話。是科比,我惶恐的接了。
「嘿,哥們,我沒打擾你吧?」
「沒吧,咋啦哥?」
「你能不能現在來幫我搞下練習呢?」
我看了下表 ,早上4:15。
「成,咱倆練習場見吧。」
收拾好運動裝備,下了賓館差不多花了我20分鐘。當我打開通往主練習室的大門時我看到了科比一個人,渾身溼透就像是剛剛從水裡爬出來一樣。這時,還不到早上5點。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零十五分鐘內。我們做了健身訓練。隨後我們來到了力量練習室,做了四十五分鐘的力量訓練。最後,我們分開了,他跑回球館做投籃訓練,我跑回賓館然後躺下就著了。
我原本計劃著中午11點再回訓練館,醒來的我精神很差,差不多身體的每個零件上都寫著睡眠不足的字樣。我謝你啊,科比。我買了個麵包,然後去了練習館。
接下來的事情我記得非常清楚。所有的美國球員都在那,為第一場的練習賽躍躍欲試。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勒布朗當時正在和甜瓜說著話,K教練則在給杜蘭特解釋著什麼。在練習場地的右邊,科比正在練習跳投。我走過去,拍了拍他後背,然後發生了下述的對話……
「今早的練習很爽啊。」
「你說啥」
「我說,今早我們的練習很帶勁」
「恩,對,謝啦,哥們,多虧你了」
「你啥時候結束的呢?」
「結束什麼?」
「你當時不是去練投籃了麼?你什麼時候結束的呢?」
「沒啊,就剛剛,我想投進八百次投籃。然後剛剛搞完」
然後,我的下巴就掉在了地上,我的天啊。在當時我頓時明白了為什麼他能展現出和上賽季一樣的競技水平。所有關於他的故事,每一次他複述關於「努力訓練」的話令我恍然大悟。我不再驚訝為什麼他能在比他年輕十歲的球員上騎扣,也不再驚訝在今年賽季初他為什麼領跑聯盟得分榜。
當然,也有對科比不利的故事,比如這個,沙克-奧尼爾的自傳裡寫的:「科比就站在那和我對峙。『你老是說你是我大哥,你能為我做任何事情,但在鷹郡那事兒之後你甚至沒給我一通電話。』其實,我給他打過電話……事已至此,我看的出他因我們沒有給予支持,心很受傷。
「我覺得你至少也應該公開聲援我一下啊。』科比說道,『你在這時候應該站在我這邊啊。」
布萊恩-肖站了出來:『科比,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Shaq一直都在組織派對,但你從未出席,我們邀請你來一起吃晚飯你也不來,Shaq還邀請你參加他的婚禮,你又沒有去。然後你結婚了,你又沒有邀請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現在,你遇到這個麻煩了,你希望我們為你挺身而出,但我們甚至一點都不了解你。』」
最後,用潘大福的話結尾吧,問題是你怎麼看科比?
「我想這你根本就用不著問,我們這些人在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的時候,會一起玩玩牌什麼的。這時,科比會走過來,打斷我們的遊戲,對我說『恩,你過來一下』,然後,他會給我看點錄像帶 『你看看這個,這是你需要提高的地方』,說完後,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又朝香農-布朗走去,叫停遊戲,說同樣的事情。而且,他才不管你是不是在睡覺,他會把你叫醒,和你說一些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他在比賽中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和激情,我會追隨一個我值得追隨的人,一個努力去做事的人,我會追隨科比到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