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

2020-12-23 山溝兒農村小王

觀農村,思民情,聊農事,專注三農,歡迎關注「山溝兒農村小王」,每天更新三農信息!

#農村留守婦女#

在農村,有一類人群備受關注,那就是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我們都在呼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殊不知,在農村還有一類人群更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留守婦女」,她們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備受關注的今天也許被人們忽視了!

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

為什麼要寫這個話題?昨天在村裡親眼目睹了一位留守婦女的無奈和辛酸!

張雲(化名)是一位典型的留守婦女,丈夫常年在外幹苦力(具體什麼活兒不知道),一年回一次就算不錯了,有時候好幾年都回不去,家裡養孩子、種地、贍養老人、各種雜活兒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張雲(化名)的肩上!

就在昨天,張雲的婆婆突然得病痛苦難耐,一個6歲的兒子和哇哇哭鬧的剛滿月的女兒纏著她不知所措,村裡人見狀後幫忙把婆婆送往醫院,各位好心人幫她度過了這一次難關!據了解,婆婆犯病不是一次兩次了,村民多次的幫助讓她很不好意思,有幾次甚至都要給一些好心人跪下了!

被忽視的農村留守婦女

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是我們農村人形成的固有思想,再加上近年來城鎮化地發展形勢,外出務工成為農村青壯年勞力的主要賺錢方式。

隨著大量青壯年男勞力的外出,不僅在農村形成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群體,更形成了被人忽視的「留守婦女」群體。

丈夫外出,家裡所有的重擔都落在婦女們的肩上。

贍養老人、撫養孩子、下地幹活等等,所有的大小事務都得她們去處理,從以前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到如今她們實則成為真正意義上家裡的「頂梁柱」!

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如今被稱為「農村三留」人士!

她們是一個特殊而不能被遺漏的人群!她們是農村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她們同樣也是值得我們關注和需要給予更多關愛的群體!

農村留守婦女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1、贍養老人

婆媳自古不兩立,能處成母女關係般的婆媳少之又少,然而面對生活壓迫、丈夫常年外出的現狀,留守家中的妻子不得不擔負起自己贍養老人的重任!沒有男人在家,若遇到一些突發的狀況還是很讓婦女們力不從心!

即使再有孝心的兒媳有時候也會覺得有心無力,遠在千裡的丈夫關鍵時刻也不能趕回來,有時候真是欲哭無淚!

2、下地幹活

男人在外,家裡的土地怎麼辦?總不能荒廢了吧,老人已拿不起鋤頭,那所有的農活還是落在了留守婦女的肩上!

在印象中掄起鋤頭幹得滿身大汗的都是大老爺們,然而現實的殘酷讓留守家中的婦女們都成為了硬槓槓的「女漢子」!

繁重的農活本不該女人去承擔,然而現實中農村婦女們個個都是「幹將」!

為了不讓遠在他鄉的男人擔心,春種秋收獨自承擔也無怨無悔,但也永遠無法逃避女人會有筋疲力盡的現實!

3、心理問題

農村留守婦女不可逃避的一個現實就是「獨守空房」,一個個孤獨寂寞的夜晚她們總會在想:「這種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兒」!

處於對婚姻的忠貞,大部分婦女不會胡來,但內心的苦楚也不便向他人傾述,長此以往會造成她們心理上的一些問題!

但也不乏一些無法克制自己的人,出軌問題在農村留守婦女身上也比比皆是!然而只要你是一個留守婦女,都避免不了遭受村裡的風言風語。

長期的留守對婦女心理上造成的傷害,又有誰懂呢?

4、教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重視,除了母親的關愛之外也需要父親的陪伴,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叛逆,有時候在教育上獨身在家的母親們也是顯得力不從心!

孩子遭受的欺凌,母親遭受的風言風語,讓留守婦女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無比艱辛!卻又無可奈何!

勞動強度高、精神負擔重、缺乏安全感的農村留守婦女,是否更需要陪伴?是否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與關愛呢?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還有她們!

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備受社會關注之時,我們往往忽視了「農村留守婦女」這一弱視群體!

相比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可能她們承受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創傷更大,我們是否應該給予她們更多的關愛和支持呢?

中國農業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萬留守婦女。調查中發現,留守婦女隱諱地表達了她們的性壓抑問題,「她們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這也導致了連鎖的負面情緒。」69.8%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煩躁,50.6%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焦慮,39.0%的婦女經常感到壓抑。丈夫外出打工,與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沒人看管,怕荒廢了孩子未來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長期的性壓抑,讓她們煩躁而焦慮。她們就是這樣艱難地選擇著這種痛苦的生活,忍受著與分居的孤寂。繁重的體力勞動似乎還不難承受,讓她們更加難以忍受的是長期的性壓抑。

需要陪伴的不只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村留守婦女是否被忽視?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山溝兒農村小王」作品,歡迎個人分享,禁止平臺轉載,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樂齡陪伴 關愛農村留守老人
    2020年12月10日下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向媒體公布,其主辦的「樂齡陪伴——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優秀案例展示活動推薦出可供全國各級政府及各類組織學習的樣板。這些案例找到了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困難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蘊藏著有關政府機關和基層組織高昂的工作熱情和敢為人先的聰明才智,為創造性地開展中國老齡事業提供了新鮮的經驗。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牢記使命,深刻認識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突出,滿足數量龐大的農村老年人口特別是留守老年人口多方面需求,已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 農村留守婦女亟待解決的這幾個問題,每一個都關係她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說到留守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人自然的就會想到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很少把目光放在留守婦女這個群體身上,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現在農村地區仍然有一部分婦女雖然在村裡面好像沒什麼事情的樣子,但是她們付出的卻是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以及充當辛苦操持家庭的後備軍,她們也害怕一些問題的出現,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她們所面臨的幾個難題
  • 「警示」農村「活寡女」和「留守男」增多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近年,我國農村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現象,就是「活寡女」和「留守男」越來越多,幾乎成了農村的一種普遍現象,這是繼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現象之後出現的又一社會新問題;原本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就讓農村苦不堪言,而「活寡女」和「留守男」出現則讓農村陷入了更加苦難的境地,似乎成了農村經濟社會不和諧的
  • 農村留守婦女最擔心這幾件事,個個難以開口,老人:心痛
    雖然隨著城鄉結合進程的推進,農村的就業情況有了明顯的改觀,但依舊有很多農村人為了養活一家子選擇了離開農村進城市打工,其中有的是一些年輕人,也有很多已經娶妻生子的人,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先離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到外地掙錢,而這些婦女也就成為了我們口中說的「留守婦女」,
  • 「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全國學習樣板公布
    12月10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布,其主辦的「樂齡陪伴——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優秀案例展示活動推薦出可供全國各級政府及各類組織學習的樣板。活動本著為基層組織服務的宗旨,意在突出農村各級各類基層組織提升凝聚力、組織力,推動建立健全關愛農村留守老人服務體系,悉心營造關愛農村留守老人濃厚氛圍,推出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成果,宣傳在工作中敢於擔當、默默奉獻、成績突出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人員的典型事跡。
  • 農村留守婦女:在本性與道德枷鎖間苦苦掙扎
    農村留守婦女,一群在太平年代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群體,她們身負家庭重擔,同時兼併精神上的摧殘,放縱和忍耐讓她們在本性與道德枷鎖間苦苦掙扎。城裡的勞動力絕大多數來自於農村,他們為了生計不得已拋家棄子外出務工。
  • 「樂齡陪伴工程」在皋蘭等4縣擴大試點範圍 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
    「樂齡陪伴工程」在我省皋蘭等4縣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等服務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3日,省老年基金會在蘭舉行實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推出的「樂齡陪伴工程」籤約儀式。
  • 遼寧省民政廳出臺《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婦女 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根據民政部等13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民發〔2019〕86號)要求,2020年9月23日,遼寧省民政廳會同省直13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 關於留守兒童和老人想到的生命中光陰的故事
    說起留守兒童,可能我們想起的就是父母在外,留在農村的兒童,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現在城市裡和農村都存在這種現象,在城市裡,可能因為工作原因,距離家比較遠,父母雙方或者一方要一周或者一月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回來家裡,孩子由老人看管的,這也算是新時代的留守兒童了吧!比如說我,我是周末才回家的,也算是父愛缺失的留守了吧!
  • 農村有那麼多留守婦女,不外出打工,大多在家幹什麼?
    最近幾年,農村留守婦女逐漸增多,以前都在外打工漂泊的婦女,現在很多都留在了家裡帶小孩和照顧老人。農村人就要幹農活,男人外出打工後,留守婦女家裡家外都得一肩挑,男人在外掙錢很辛苦,女人在家也不輕鬆,上有老下有小都得照顧,外加地頭田間的農活也不怠慢,種多種少都得種點,農村人最好是不要去買糧食吃。年青婦女留守在家主要是帶自己的小孩,一般莊稼做的少。
  • 農村留守婦女為何執意要跟丈夫一起去外面打工?有哪些難言之隱?
    農村留守婦女為何執意要跟丈夫一起去外面打工?有哪些難言之隱?留守婦女門前是非多這個毋容置疑,隨著農村單身光棍漢的越來越多,再加上現在的男人骨子裡面的那種劣質本質,在吃飽喝足了之後,花花腸子也是越來越多越沒用下限,再加上農村的老娘們那一個個的都是捕風捉影的好手,不管你做得再好,只要你一個不順她們的眼,都能把沒影子的事情給你說的有模有樣天花亂墜。
  • 和留守兒童一起畫畫,給打工子弟上課,她相信藝術的力量
    農民工、留守兒童、農村婦女、臨終兒童,這些常被忽視的群體,似乎與藝術並不沾邊。但在留法藝術家文芳多年的創作中,這些人群卻是核心母題。幹練與粗獷,敏感與細膩,在文芳身上有著奇妙的交融。她的父親是來自四川山區的農民,因為家境貧寒,她在兒時曾因兩塊錢遭遇歧視。
  • 220名留守婦女就業創業
    馬家村留守婦女周立華說。  今年以來,胡家街道黨工委按照「365暖留工程」的總體要求,多措並舉探尋新路,為農村留守人員創業就業提供有力的支撐。針對農村留守婦女文化程度偏低、缺乏一技之長、競爭力較弱等問題,胡家街道一方面通過集中開辦培訓班,提高農村留守婦女就業能力;另一方面積極聯繫企業實施結對幫扶,提供對口崗位,擴大就業渠道,實現就業。
  • 永平縣:千餘黨員「牽手」留守群眾
    2019年以來,永平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黨員幹部與農村留守人員「牽手」行動,著力解決「留守老人」無人照料、「留守婦女」無人幫扶、「留守兒童」無人關愛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問題,助推基層黨建創新提質。
  • 農村留守婦女的苦與痛——不是勞累和孤寂,而是……
    北方冬季的農村,不僅冷,還冷清。我的家鄉就在北方的農村。前幾天,因為有點事,回了趟老家。除了冷清,讓我難以釋然的是,村裡又有三對夫妻離婚了。原因很簡單,丈夫外出打工有了新歡。是的,現在的農村,離婚率正逐漸攀升。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丈夫外出打工,妻子留守種田。為生計所迫,這是當下廣大農村家庭的分工組合。由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婦女。
  • 泗陽古稀患癌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故事
    暑假對於大部分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快樂的,不過對於一些留守兒童來說,由於缺少父母的陪伴,難免會有點孤單。為了能讓留守兒童們過一個七彩暑假,退休老教師李其生便把孩子們都召集起來,讓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玩耍,熱鬧極了。
  • 豆瓣9.4《遙望南方的童年》:被遺忘的農村留守兒童,請赤腳奔跑
    01人物結構:立體不扁平的結構讓更多的人能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以及農村幼兒教育現狀進行思考,是導演升華影片的功力所在。3.砣砣和秀秀是留守兒童的代表,而砣砣的婆婆是留守老人的代表坨坨的父母在外打工,奶奶雙眼失明,照顧坨坨的是大齡單身的鄰居,相親的女的一看見坨坨就以為是他的孩子,轉身就走。
  • 邵陽市 | 「藝術扶貧」打通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最後「一公裡」
    12月9日,由湖南省婦聯、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主辦,邵陽市婦聯、北塔區婦聯、北塔區教育共同承辦的湖南省第四屆「溫暖微行動·舞蹈公益百校行」啟動儀式(邵陽站)在北塔小學舉行,邵陽市婦聯、北塔區婦聯、北塔區教育局、北塔小學高年級師生共計
  • 浠水:三部門聯動,維護「三留守」人員合法權益
    要求各鄉鎮(區、處)和村(居)委員會以農村留守老年人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為出發點,定期組織排查,核准留守老年人數量,結合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臺帳,及時完成全國「三留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錄入和動態管理工作。最後,縣民政局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建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補貼等項目和救助政策做了進一步宣講,確保特殊困難群體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 看望空巢老人,安慰孤單心靈
    看望空巢老人,安慰孤單心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美麗鄉村,你我同行」鄉村調研實踐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村種地逐步機械化,村民們不需要再付出人力勞動,人們都開始去大城市打工來補貼家用,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