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丶濟南祭典開源始祖養浩公紀實

2021-02-07 張得穩公書院


 

           中華張氏丹山得穩世家宗親理事會
       首次組團參加5.28河北清河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             暨赴山東濟南拜祭開源始祖養浩公的活動記實

經中華張氏丹山得穩世家宗親理事會常務工作會議商定:首次組團參加2018年5月28日河北清河華夏張氏揮公祖庭祭祖大典暨赴山東濟南拜祭開源始祖養浩公。

會議決定由常務副會長兼秘書張潤生領隊組成代表團。張潤生任團長,副團長,張武成,張建明(深圳),張祝明。聯絡員張廣明 張紅開 會計張燦 出納張慶強。進行分工合作,統一行動,精誠協作,確保這次活動有序進行,打造團隊精神,為得穩世家爭光。

2018年5月24日晩各地養浩公後裔,先期抵達濟南龍都國際大酒店。當晚觀瞻養浩公講堂,九皋公亭,雲錦池,養浩公石像,翠蔭亭,麒麟石,龜石,養浩公園墓地。感悟到了養浩公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全國各地代表25日上午陸續抵達。

25日上午,在濟南天橋區柳雲社區居委會召開歡迎座談會,會議由濟南張宗旺宗長主持區委魏書記致歡迎詞並介紹講解養浩文化和生平功德。張宗舉宗長介紹了養浩公祖居地的現狀。

中華張氏丹山得穩世家宗親理事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代表團,團長張潤生致答謝詞。副團長張武成,張建明,張祝明等宗親激情慷慨的發言。

會上觀看影視作品,"名士故裡,養浩雲莊"張養浩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宣傳片。各地代表們,如何保護養浩公故居遺址雲錦池,保護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傳承養浩公精神文化,積極湧躍發言。會上擬草了一份致山東省委丶省政府關於對張養浩故居遺址保護性復建的一封公開信全體代表聯名籤字蓋章,下午由代表團成員送呈山東省省委省政府信訪辦公室。

25下午全體代表帶著崇拜敬仰的心情觀瞻了養浩講堂,九皋亭(正在復建)雲錦池,養浩公石像,翠蔭亭,養浩公園墓地,麒麟,龜石。代表們通過參觀親身體驗到了養浩公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養浩公的精神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寶,是張氏家族的文化傳承一大亮點,是留給中華民族及我們養浩公裔孫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完。我們以養浩公裔孫為榮。


26日上午,養浩公玄孫明代韶州知事張得穩公裔孫及養浩公全國各地裔孫23個代表團,新聞媒體,養浩公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各界人士,以及周邊友鄰等等。100多人匯集山東濟南天橋區柳雲社區,養浩公公園開源始祖養浩公墓前。

整齊安靜,莊嚴肅立。上午9時祭典儀式開始,祭典儀式由濟南宗長張宗來主持:
尊敬的各位宗親們、來賓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18年5月26日是天降吉祥的好日子來自全國各地各的親人們相聚在風景秀麗濟南,枊雲公園,在我們敬仰的開源始祖——養浩公的墓地,聚集祭拜開源始祖養浩公,表達裔孫對開源始祖的孝思之情,緬懷先祖的豐功偉績。


我們敬愛的養浩公,字希孟,號雲莊,系揮公132世裔孫,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傑出文學家。生於宋朝鹹淳六年(1270年)318日,卒於元朝天曆二年(1329年)214日。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有助於民風淳厚。祭典先祖具有「報本、追遠、崇德」傳教的意義。祭者,教之本也。百善孝為先

 祭祀是緬懷先祖功德、弘揚宗族良好家風的極好機會,是維持倫理教化、培植孝道的重要手段。

下面有請, 濟南張宗旺宗長宣讀祭文, 大家鼓掌歡迎!
祝文公元二零一八年,歲次戊戌,孟夏月丁未朔越祭戊午日。陽上嗣孫代表張潤生、張建明、張廣明、張武成、張祝明、張紅開、張慶強、張燦、張南清、張展福、張環遠、張德鋒、張武祥、張新、張秉榮、張廣洪、張志標、張德文、張合元、張建明、張展南夫婦、張展強夫婦、張創、張家業、張建成、張建芬、張周舉、張金清、張添慶夫婦、張成權、張龍英夫婦、張金華夫婦、張國華夫婦、張井源夫婦、張煥強夫婦、張宗旺、張宗舉、張宗來等濟南裔孫……

謹以香花,葷素席筵,三牲果品之儀祭於濟南開源始祖養浩之墓前祝曰:

恭維 
吾祖浩公,封濱國公,故諡文忠。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勵志典範、品行楷模。忠君愛國、勤政為民、廉潔自律、盡職盡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私無畏,懲處強盜,保境安民。堂邑百姓、感恩戴德,為您立碑,歌功頌德;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敢言直諫、宮中罷燈、御賜幣帛、以宣其直;開科取士,救續文脈;八朝元老,七聘不就;關中大旱,饑民相食,慘不忍睹,嗚呼哀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災情緊急,夜禱於天,晝出賑災,終日無怠,憂國憂民,操勞過度,卒於任上,因公殉職。關中之民,如喪考妣,感恩戴德,立祠紀念,皇恩浩蕩,世襲其職。

吾祖浩公,萬世楷模,《潼關懷古》,千古傳唱,《三事忠告》,中外皆立,捨身為民,古今敬仰,以民為本,言行一致,道之所在,死生以之,言傳身教,秉公取士,風高倬致,節全始終,為官典範,從政楷模,文之高山,人之極品,益及當時,傳及後世,浩公精神,我輩難忘,發揚光大,永垂不朽!吾祖養浩公的精神令人敬佩,美名天下傳頌。為官典範、廉政楷模。樸實無華,別無長物,連平章政事不忽木都讚嘆說「此真臺掾也!」這期間曾上過一封萬言書,直陳時政「十害」,「言皆切直」,為「當國者不能容」;太子文學,禮部侍郎、禮部尚書時,養浩公遵循儒家學說,言行一致,言傳身教,秉公取士不徇私情。以身殉職。吾祖聖德,千載流芳。祖源清河,北遷南方,皋公北上,浩公濟南,支派分房,遍布各洲,立業開基,枝繁葉茂,房房興旺。更創輝煌。孟夏時節,吉日良時,登山掃墓,感懷先祖為官廉潔自律,鞠躬盡瘁的亮節;敬仰先祖保境安民,堂邑百姓的拳拳之心。今天,各地裔孫齊聚孟希公墳前,整理墳地,焚香稟燭,酌酒薦申,先靈鑑賞,庇佑後人,無分遠近,一視同仁,勳名榮貴,福祿壽臻。
欽哉  尚饗

焚燒祭文
感謝宗舉宗長宣讀的祭文。養浩是勵志典範、品行楷模:他自幼勤奮讀書,天資聰穎,十九歲時,他登覽濟南的白雲樓並作了《白雲樓賦》詩文並茂,使他名聲大振,並受到山東按察使焦遂賞識被薦為東平學正,從此,養浩公開始踏入仕途。他從最低級別東平學正(教育局長)做到最高級別的中書省參政知事(宰相)。

  養浩公為官典範、廉政楷模:養浩公為官近四十年,歷代八朝君主,是一位資深位高的元老重臣。從政期間,他勤政愛民、清廉公正,廉潔自律、有膽有識,直言敢諫,盡職盡責、鞠躬盡瘁、直至為賑災獻出生命,卒於任所,的確實難能可貴的。

養浩公以他為官四十的經驗寫出了《為政忠告》他做地方官,總結出了以民為天的經驗《牧民忠告》公眾於世。他很明白告訴人們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地方官員。他當監察御史,是非清濁,涇渭分明,將為官心得編撰成《風憲忠告》明確了監察官員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他進入樞紐機構,又寫出了《廟堂忠告》,告誡位居高官者要為政清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萬不可為蠅頭小利而迷失方向。

養浩的《三事忠告》,完全出自其為官心得,使有志於治國平天下者惕然自醒,案頭必讀。這是張養浩留給從政者的箴言,也是其對中國古代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貢獻。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完全符合曆代反腐倡廉的執政理念。在今天很多國家都將《三事忠告》作為官員的行為規範推廣,為我國政壇留下一份寶貴的執政資料。養浩公在做縣官時,無私無畏,懲處強盜,保境安民,堂邑百姓感恩戴德,為他立碑頌德;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讓我們一起來,共同緬懷養浩公的豐功偉業,緬懷先祖,拜祭我們的養浩公請全體莊嚴肅立。(請工作人員發香),獻花。開源始祖養浩公三鞠躬/:一鞠躬,祝張氏養浩公裔孫,房房昌盛,枝繁葉茂。二鞠躬,祝張氏養浩公裔孫,平安如意,人興財旺。三鞠躬,祝張氏養浩裔孫,各行各業,興旺發達,前程似錦!下面有請代表團依次上香拜祭

祭拜禮畢!謝謝大家
各位宗親、來賓朋友們,參加這次祭祖活動有來自全國各地養浩公裔孫,山東濟南宗親代表、新聞媒體養浩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及周邊友鄰等等。在此,對各位在百忙中來參加養浩公的祭典活動表示熱列歡迎和衷心感謝!向致力於張氏家族發展的宗親們表示崇高的敬意!謝謝你們在這裡凝聚了尊宗敬祖的真誠和情懷,共同分享氏宗親的親情厚誼!紀念追思我們的養浩公養浩公的功德,傳遞養浩公的豐功偉績

今天我們懷著純淨的赤子之心,坦誠相對,我們暢談氏宗族的文化,養浩公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共商興宗旺族的宏圖大業。再次感謝各位嘉賓的光臨!也感謝各位宗親的參與、支持與配合,並祝各位嘉賓、各位宗親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祝願天下氏子孫同脈同心,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與時代同進步,與國運共昌隆。讓我們攜起手來,增進友誼,增進族情,共創美好未來!

祖德有靈,荷花綻放。

走過往昔,奮鬥的汗水擦去!回首旅途,幸福的笑容正在蔓延!攜手今天,高歌這一路家族的榮耀!展望明天,我敬愛的親人們!讓我們挽臂前行,共擔風雨,讓我們共同用心燃香:感念祖功德,祈禱氏族人,一脈傳承,世輝煌!
紀念開源始袓養浩公慶典活動圓滿結束,謝謝大家!

26日下午27日上午沿首養浩公足跡三遊覽了黃河,天下第一泉趵突公園 等名勝景點,養浩公題詩:趵突泉(張養浩)

繞欄驚視重徘徊,流水緣何自作堆。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時常吼半空雷。深通滄海愁波盡,怒憾秋風恐岸摧。每過塵懐為瀟灑,斜陽欲沒未回。遊華不注(張養浩)

蒼煙萬頃插孤岑,未許君山冠古今。
翠刃剚雲天倚劍,白頭歸第日揮金。攀援直欲窮危頂,散舞休教阻盛心。星月滿湖歸路晚,不妨吟棹碎淸隂。大明湖泛舟(張養浩)

浮空汎景泝流光,箕踞船頭倒羽觴。
喚出湘靈歌一曲,水雲搖蕩暮山蒼。各地宗親代表通過遊覽活動,領略了養浩公精神文化。

26下午4時,在濟南天橋區柳雲社區居委會召開宗親聯誼交流會,會上代表們暢所欲言。我們養浩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是濟南名士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浩公的精神文化。一致認為養浩公作為一位在政治丶文學領域均卓有建樹的名家,蘊含著豐富的名士文化,廉政文化,散曲文化內涵,是柳雲區以及全濟南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是張氏文化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養浩公裔的神財富。我要以養浩公文化資源為依託,打造養浩公文化研究平臺,傳承養浩公文化。如何去保護傳承養浩公,我們呼籲山東省,濟南市領導支持。哷籲張氏各級組織機構,哷籲各地張氏領導,張氏宗親支持。使養浩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會上由張潤生提議擬寫一份關於保護元代名臣張養浩遺址的請求參加河北清河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時,送呈中華張氏清河宗親會,送呈世界張氏總會,請求各地張氏宗親組織,張氏宗親紿於哷籲,全體與會宗親代表一致贊同。


27日下午1時由河北清河華夏張氏祖庭祭祖節,會務車按至河北清河,晚7時在世界張氏會展中心參加歡迎晩會。

由宗親代表提議將得穩宗祠所補紿會務費,全以得穩公宗祠名義捐款一萬元給華夏張氏統譜辦公室,歡迎晚會上養浩公,得穩公裔孫個人捐款近二萬元,共計捐款近三萬元。

中華張氏清河宗親會會長張憲庭,親自上臺給代表團團長張潤生頒獎(為得穩宗祠頒發揮公銅像獎)

展現了養浩公,得穩公裔孫愛祖敬宗的團隊精神。


五月的清河,陽光普照,晴空萬裡,綠樹繁花,鮮花簇擁,繁華似錦。氣球高懸,龍飛鳳舞,秧歌翩翩,鑼鼓陣陣。

來自美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緬旬等國家32個省份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178個代表團30佘個宗親組織,約4000人

聚集清河共同祭奠始祖揮公。28日上午9時華夏張氏祖庭內彩旗飄飄,鼓號齊嗚,19響禮炮響徹雲霄。

慶典正式開幕,啟戶、起供布供、在向揮公敬獻花籃、鮮花、獻爵敬酒、淨手上香,恭讀拜祖祭文,全體宗親齊讀拜祖祭文:
中華張氏祭祖節祭祖文天地悠悠 乾坤朗朗 泱泱中華 浩浩吾張遙想上古 文明初創 軒轅蚩尤 涿鹿爭強黃帝五子 揮者軒昂 智勇聰慧 夜觀天象始制弓矢 萬箭齊放 大敗蚩尤 趨寇安邦官封弓正 封國青陽 主祀弧星 賜姓為張一族肇始 大脈靈壤 德澤萬世 延續綿長源起清河 遷播四疆 歷代先賢 譜寫華章張仲孝友 戰國名揚 良公輔弼 家聲漢唐金鑑百忍 齊攜共襄 輔理社稷 良將賢相科技醫文 功業煌煌 文採風流 萬古流芳今逢盛世 裔孫熙攘 逐流清河 懇親探訪祖庭巍峨 莊嚴氣象 共認家山 而今尤彰敦親睦族 手足依傍 萬人朝拜 得姓郡望揮公端坐 寶像慈祥 當庭聆訓 虔誠景仰中華張氏 燦若星光 本固枝榮 樹高千丈敬祖賜福 子孫安康 祈禱我族 家運隆昌和睦和諧 凝心守望 共進共勉 再創輝煌


全體張氏宗親向中華張姓始祖揮公三鞠躬。緊接著,神弓被護送上祭壇,中華張氏清河宗親會會長張憲庭「三開神弓」,一開弓,風調雨順、二開弓,國泰民安、三開弓,張氏興旺。隨後,護弓手將神弓護送至揮公堂內,安放於揮公像前。樂舞《長弓舞》祭祀後,祭祖大典在高唱《揮公頌》中禮成結束。合影留念之後,瞻仰了華夏張氏祖庭,祭拜了揮公墓,並踴躍向祖源地捐贈族譜、款物等,表達了我張氏族人緬懷先祖功德、對張姓始祖揮公的無比懷念和敬仰之情。

據了解, 24日至29日舉辦的2018張氏文化周,以其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群眾參觀體驗。5月24日、25日的祖庭廟會;5月25日至29日有祖庭族譜展、書畫展、珍品展等;5月26日、27日將舉行射箭比賽預選賽、決賽,射箭比賽是一項以娛樂為主競技為輔的民間傳統弓箭體驗賽,吸引了800餘名前來祭祖的海內外張氏後人積極參與;5月27日將舉辦首屆中華張氏文化論壇暨中華文化促進會張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和第三屆中華姓氏文化論壇。5月28日在祭祖大典之前將進行舞龍舞獅表演及世界張氏總會接管祖庭儀式和張載雕像落成揭幕儀式等。

2009年,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清河縣「中國張姓文化之鄉」、「中國張姓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張氏總會把每年的四月、五月設立為「中華張氏祭祖月」,每年的5月28日為「中華張氏祭祖節」,兩項活動地點均定在河北清河。

28日下午3.30分在清河清城酒店三樓清城廳召開《華夏張氏統譜》工作會議 。

會議由中華張氏清河宗親會會長張憲廷主持,參加人員:世畀張氏總會領導,清河縣領導 《華夏張氏統譜》編委會成員,特邀專家,全國各地宗親代表。清河縣政協主席牛洪奎致歡迎詞。簡要通報統譜工作情況,典型發言。專家上課,電子網枝術指導13億網電子網負責人張廣明講解網譜功能與操作。世界張氏總會暑理會長張遠謨,清河縣領導發表重要講話。這次統譜工作會議對推動《華夏張氏統譜》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得穩公裔孫張潤生,張燦,張廣明,張德鋒,張宏遠參加了統譜工作會議。會後張潤生,張燦親手將關於保護元代名臣張養浩遺址的請求送呈給世界張氏總會暑理會長張遠謨,中華張氏清河宗親會會長張憲廷。向兩領導匯報情況後併合影留念。

這次祭祖活動意義深遠,我們緬懷先祖,慎終追遠、弘揚祖德、感恩知報、團結互助、尊宗睦族、傳承孝道文化。祖先是我們生命的根本,猶如河流有源頭,而樹木有根系,根深則葉茂,源遠而流長,我們盡孝道,敬祖先,對父母恭敬,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更加壯大,人生才能更加幸福。

通過這次祭祖活動,學習家族歷史,宣傳張氏文化,弘揚家族文化,增進宗親感情,促進事業發展, 推進族務管理,展望家族未來。 讓得穩公後裔更多的了解始祖揮公及其家族歷史,拜祭開基始祖養浩公。更深入了解養浩公對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繁榮所做的貢獻。 讓宗親們了解始祖揮公和開源祖養浩公歷史文化,是為了激力後人不斷進取,發奮圖強, 傳承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推進家族亊業發展。我族歷史文化悠久,史料豐富,組織宗親們參加各項聯誼活動,通過參加交流去吸收新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學到好的經驗,學到優秀的文化內涵。


祭祖不單是祭祀文化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一種宗族精神聯繫的韌帶。通過祭祖活動,加深了血濃於水的宗族情懷的血緣關係,加強之間的聯繫與交流,強化了家族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傳承開源祖養浩公文化精神。進行張氏文化研究,收集,挖掘,整理張氏歷代先祖文化。打造張氏得穩世家宗親聯誼平臺。

中華張氏丹山得穩世家宗親理事會

濟南祭養浩公有感時光流轉,盛世如約,浩公後裔,齊聚雲莊。陽光普照,天降吉祥,祖訓家規,輝映四方。清掃墓地,祭拜先祖,庇佑顯靈,荷花綻放。皋公亭復,翠亭風光,雲錦泉湧,輝映光芒。養公講堂,祖像莊嚴,歷史文獻,世人閱覽。龜石瑰寶,麒麟鎮園,蒼雲振玉,歷代傳揚。浩公元曲,詩詞文章,趵突題詩,千古流芳。三事忠告,為官典範,潼關懷古,萬世傳唱。歷經八君,直言敢諫,辭官歸隱,七聘不就。關中大旱,我公復出,散盡家產,救災任上。捨身救民,祖德綿長,故居遺址,你我護場。黃河波濤,源遠流長,浩公精神,代代傳揚。祭祖代表團養浩公24世傳得穩公20世傳裔孫張潤生敬作 

養浩公禮讚(一)

泉城多君子,錦池蓮花開,

遙思希孟公,治世三俊才,

素有鴻鵠志,胸懷白雲外,

位高憂其民,清廉終未改!

驚聞關中旱,寢食亦難安,

饑民易子食,良田變墳場,

雖己花甲翁,抱病急入陝,

行吟山坡羊,揮淚過潼關。

西嶽跪求雨,仗義散家財,

忠心昭日月,秦關滿遺愛。

仲夏祭先祖,後裔以榮哉!

盛世繪宏圖,清河入夢來。

 

養浩公禮讚(二)

芳草萋萋,歲月悠悠

相約秀水,北上齊州

且歌且行,故地神遊,

幾世輪迴,與君守候。

 

歲在戊戌,祭拜先祖,

遙想當年,名士輩出,

張公養浩,治世奇才

兩䄂清風,名冠大都,

關中大旱,狼嚎鬼哭,

位尊憂民,淚灑岐路,

先祖之風,雨露甘霖,

先祖之德,慈航普渡!

思我先祖,唯才唯德,

觀湖驚雷,錦池疾書,

祭我先祖,佑國佑民,

盛世繁華,眾生萬福!

養浩公傳24世、得穩公傳20世裔孫張慎敬作養浩公傳24世、

謁祖陵

凜然肅穆文忠園,

月下追思雲錦泉,

九曲黃河澤萬裡,

千古絕唱山坡羊。

養浩公傳24世、得穩公傳20世裔孫張慎敬作。

 
 


相關焦點

  • 河北清河舉辦庚子年張氏祭祖大典 70萬海內外宗親網上祭祖
    中新社邢臺5月28日電 (張鵬翔 李曉偉)河北清河縣28日舉辦「庚子年華夏張氏祖庭(網絡)祭祖大典」,海內外70餘萬名張氏宗親通過網絡收看現場直播,並通過網絡與活動主會場進行交流互動,拜謁張姓共同的始祖——揮公。
  • 華夏張氏祖庭——清河縣
    清河縣還有一個知名之處就是張氏的發源地就在這裡,天下張氏出清河。張姓是天下三大姓氏之一,張氏的始祖是黃帝的兒子,原本叫姬揮。因為發明了弓箭所以被黃帝賜姓張,改名叫張揮,後世人尊稱為揮公,封地就在清河縣。當時黃帝正和蚩尤打仗,揮公發明的弓箭在戰場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所以被黃帝以弓為姓,賜姓張。
  • 臺灣榴陽王郭氏宗親祭祖大典
    今年(2020年)爐主是郭國清宗親,榴陽王祭祖大典的時間訂為11月15日上午10:20開始,地點為臺南市歸仁區七甲裡南丁路585號,中午有福壽平安宴,筆者有幸獲邀參加祭祖大典。「榴陽王世界郭氏宗親會」主要是南臺灣的郭氏宗親所組織起來的宗親會,是一個藉由共同信仰所號召起來的組織,而其所重視之神靈全名為榴陽王三聖始祖,其包含三元真君、十二使祖、和李老先生三位。
  • 【特別報導】天下趙姓是一家,全球趙姓子孫將齊聚甘肅天水參加祭祖大典!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
  • 【律動三陽川】天下趙姓是一家,全球趙姓子孫將齊聚甘肅天水參加祭祖大典!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
  • 神崗張氏始祖小八郎公世系探究
    蕉嶺張氏有……一支也是宋元之際遷入的,始祖小八郎公,由福建汀外寧化縣中琴堡遷入神岡社,生子十九郎公,號積慶,積慶生念二郎、念八郎二子。自小八郎六世孫中有張文德率家小遷梅縣石扇, 神岡社張氏到清代還有遷居臺灣屏東縣的,今屏東《清河百忍族譜》記載了這一情況。http://www.et126.com/cgi-bin/index.dll?index6?
  • 央上徐氏舉行祭祖大典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姓氏文化作為華夏文明很重要的符號,承載了文化的傳承!中國人的信仰,不是神不是仙不是佛,而是「祖」,中國人到了哪裡都不忘「根」,外出要為祖爭光,做事不能給祖宗抹黑,老了要落葉歸根……中國人的「祖宗」情節讓中華文明無間斷的流傳下來。2018年清明節,央上徐氏為了緬懷先人、感恩先祖,舉行了祭祖大典!
  • 江氏宗親聯誼總會執行會長江元明在2019年祭祖大典上的講話
    江氏宗親聯誼總會執行會長江元明在2019年祭祖大典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江氏宗親:在這春暖花開、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我們團聚在元仲公始祖像前,隆重舉行2019年華夏江氏祭祖大典暨華夏江氏文化廣場竣工慶典這都得益於始祖元仲公傳承的「敦親和睦、開拓進取」的文化精神,因此,江氏後代人有責任、有義務為他建設一個紀念廣場。但因種種原因,千百年來一直未能實現。恰逢我們這代江氏人,喜逢中華盛世,在廣大宗親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於實現了100多世代江氏人的夙願。
  • 天下張氏出清河。記五一假期尋根之路,河北邢臺清河張氏發源地
    爭得老人同意,我們駕車出發趕往河北邢臺清河張氏祖庭。天下張氏出清河。居史料記載,兩種說法,張姓揮公始祖是軒轅黃帝之子。另一種說是黃帝長子青陽少昊帝之五子(即黃帝之孫)。後經《元和姓纂》《古今姓氏辯證》等史籍記載;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使造弓矢,官位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 寫在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舉辦30年之際
    2005年7月3日,經天水市人民政府申請,甘肅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將公祭伏羲大典升格為省級祭祀,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甘肅省文化廳和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2006年5月20日,經天水市博物館申報,「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三月初三 佰脈通中醫館登始祖山舉行黃帝祭祖大典
    (佰脈通中醫館4點16分到達始祖山)      根據史書記載,農曆三月三時,統治者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具茨山黃帝故裡,舉辦了祭祖大典,以示炎黃子孫對黃帝精神的繼承。到了唐代後期,每到盛世時,統治者都會在黃帝誕辰日舉辦拜祖大典。如今,這一規制在民間廣為流傳,每年農曆三月三時,民間都會發起對黃帝的祭祖活動,以示炎黃子孫精神的薪火相傳。
  • 天水堂第六屆世界趙姓祭祖大典成功舉行
    第六屆天水堂世界趙姓祭祖大典於11月9日(即農曆十月初十)在天水市隆重舉行。
  • 2020潮汕謝氏大宗祠祭祖大典,中央電視臺到現場拍攝非遺記錄片
    農曆十一月初八,潮汕謝氏大宗祠舉行了2020年庚子年祭祖大典活動,來自潮汕各地、山東、黑龍江,中華謝氏聯誼總會等到場參加。謝氏文化2020年12月22日,潮汕謝氏大宗祠祭祖大典,中央臺到場拍攝非遺紀錄片
  • 重磅|鹽鴻鎮鴻溝鄉九牧世家林氏懇親團應邀赴福建莆田參加祭祖大典
    2019年4月30日,「2019年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九牧林氏懇親祭祖大典」在福建莆田隆重舉行,現場人山人海。
  • 2018華藏衛視 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冬至祭祖大典
    祭祖大典以擊鼓、叩鐘和奏樂來體現出對於善德的稱讚。祭典開始時有鼓初嚴、鼓再嚴和鼓三嚴,由樂生敲擊晉鼓,節奏由慢轉快、由強轉弱,接著再重擊鏞鐘結束。祭祖大典自始至終是孝敬精神的體現,《菩薩戒經》說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藉由祭祖大典莊嚴隆重的儀式把孝敬的心行擴大到無量無邊,以孝敬父母的心來孝敬一切眾生,以此端正世道民風,使社會風俗歸於淳厚,從而召感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 【趙氏盛會】2018年10月27日 去天水尋根祭祖!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
  • 視頻新聞 | 2018年日本東京「孝親報恩祭祖大典」 新聞報導
    祭祖的意義,在於提倡孝悌之道,教導人們不忘根本、知恩報恩。二〇一八年五月十四日,一場大規模的全球各族萬姓先祖祭祀大典,在日本千葉縣的浦安市文化會館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名與會者共襄盛舉。這場名為「孝親報恩祭祖大典」的文化盛宴,由東京華助中心、日本太和淨宗學會、日本華藏淨宗學會及中國吉林省國信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
  • 頭條 | 10月27日天水又一盛會舉辦:世界趙姓子孫天水尋根祭祖!
    天之水網訊: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趙姓天水堂第八屆祭祖大典組委會獲悉,今年趙姓祭祀大典10月27日上午將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解放路天水堂隆重舉行。中國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伏羲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世界趙姓人尋根祭祖要到天水來,是因為趙姓郡望在天水。追根溯源,秦趙本是一家,而天水又是秦人的發源地和發祥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天水又名龍城,伏羲文化和秦文化均以龍為圖騰和象徵,而趙姓郡望文化在龍的傳人的基礎上又側重以鳳凰作為圖騰和象徵,這就使得天水成了真正的龍鳳呈祥和龍飛鳳舞之地,既是中國龍的故鄉,也是中國鳳的故鄉。
  • 漫談張氏祖根與祖庭
    張姓始祖揮公因發明弓箭被顓頊帝賜姓為張,這是不爭的事實。到舜禹時代遍地洪水泛濫,人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就遷移到了山西、陝西等地勢高的地方。由於種種原因,直到夏代這段歷史沒有張姓名人的記載。到西周出現了張仲,他是周宣王的大臣,其後裔事晉為大夫。歐陽修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云:「張姓原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為張氏。
  • 臺灣雲林濟陽柯蔡宗親會秋季祭祖
    除了早晚上相香,每年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宗親會必定準備牲禮、四果等祭品祭拜。在9月的秋季祭祖日甚至更擴大祭祀,除了祭品品項更為豐富,前一日子時起便開始祭祀玉皇大帝,當日清晨更集體誦經禮讚,為接下來的祭祖典禮做準備。9月27日,是該會2020年秋季祭祖大典,來自臺灣各縣市及本會宗親族人一早便齊聚一堂,祭祖典禮由該會理事長蔡明宏主祭,世界柯蔡宗親總會執行副理事長率領全體裔孫一同陪祭。祭典遵循古禮,儀生男著長袍馬褂,女著婉約漢服,祭祖儀式莊嚴且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