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6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100%復工,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22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江蘇省工信廳27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4.4萬家,復工面98%;復工人數569萬人,佔復工企業所需用工數70%。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宿遷6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100%復工。

  各地多措並舉推動復工——

  從嚴防控抗擊疫情的同時,無錫爭分奪秒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把被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20日首批規上工業企業復工,之後全力支持企業復工、有序組織返崗,在更大範圍內行動起來,以包車、包機的方式幫助外地員工返錫復工。截至21日,除個別企業因安全環保整治等原因處於停工外,全市61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全部復工。

  宿遷啟動「四幫四送」助企活動,安排全市所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不含醫院、學校)及國有企業(均含垂直管理單位),掛鈎幫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重點物流和商貿企業、縣以上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以及其他涉及「三必需一重要」企業。截至24日,該市172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已全部復工。

  蘇州市各級黨組織迅速行動,建立400多個復工服務行動支部,匯聚戰「疫」紅色力量,傾力助企復工復產,從數據到網格,打好「聯動精準戰」;從道口到企業,打好「陣地保衛戰」;從網辦到代辦,打好「審批閃電戰」;從復工到惠企,打好「問題殲滅戰」。

  鎮江在新冠肺炎患者人數較低的情況下,按照分區分級的原則,從延遲復工到快速實現企業「應開盡開」,服務不斷「加碼」。為確保工業企業安全有序復工,鎮江市工信、衛健、人社等部門,廣泛調研收集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僅市級層面就收集問題150個,涉及上下遊配套、貨物運輸、員工返鎮、防疫物資、資金緊張等多個領域。

  截至2月26日,除部分納入年度整治、搬遷計劃的企業外,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工職工39.8萬人,職工返崗率達70%。工業用電量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工業復工企業用電量恢復佔比超過80%,位列全省第一。

  南京市工信局相關人士表示,接下來,該市工信部門將圍繞產業鏈條的銜接貫通,繼續加強對復工企業的協調保障,對所有規上工業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督促企業落實防疫措施,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配套企業復工、物流運輸、員工招聘等具體問題,推動產業鏈條上下遊循環暢通。並積極做好中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組織工作,進一步擴大工業企業復工面,提升產能利用率。

  交匯點記者 付奇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綿陽市涪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全面復工
    四川新聞網綿陽3月2日訊(熊嘉莉  王敬堯 記者 楊全春)記者從綿陽市涪城區工信局獲悉,截止2月28日,涪城區8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達到100%,企業在崗人數11883人,佔員工總數的82.4%。
  • 天津近9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復工
    新華社天津3月3日電(記者慄雅婷)記者3日從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截至3月2日16時,天津全市46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合計復工4118家,復工率達到88.9%,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總體向好。目前在天津,汽車、石化、電子信息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達到100%;生物醫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89家,復工率達到93%;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1445家,復工率達到91.1%;新材料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1067家,復工率達到84%。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這家產業園區靠啥做到的?
    公司從2月4日開始有序復工,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與生產運營兩不誤。中糧可口可樂華北飲料有限公司位於香河經開區環保產業園,他們嚴把員工入廠關,建立返崗人員健康信息檔案,員工每日出入公司測量體溫,並對重點場所每天至少消毒兩次。中糧可口可樂華北飲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 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9.9%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林苗苗)在4月11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紹,北京市30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3007家已經開復工,復工率達99.9%。
  • 山東青島:全市35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全市三千五百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青島:防疫不放鬆 生產加速跑3月以來,在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動車小鎮」,一列列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動車組,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生產車間下線,如期出廠交付。
  • 湖南齊心協力穩生產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滿崗復工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滿崗復工、規模以上農業企業復工率98%、5700家規模以上服務企業復工,復工率近九成……3月上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走進三湘大地一個個園區、工廠,看到的是生產忙而有序、機器轟鳴運轉、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加緊趕工,感受到的是經濟脈動活力十足,經濟運行勢頭穩中向好。
  • 較早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成都咋做到?
    的確,說起成都工業,很難忽略全球70%的iPad是成都造,全球一半的筆記本電腦晶片產自成都。而在此次疫情中,成都工業展現了相當的韌性——2月26日,成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實際復工率就達100%,是全國較早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的副省級城市。
  • 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為100%【清遠抗疫】
    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為100%【清遠抗疫】 2020-04-01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漯河持續11天無新增病例,全市累計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5家,復工...
    在做好疫情防控做工作的同時,漯河市各部門全力推進復工復產,截止到3月1日,全市累計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65家,復工率99.6%;納入監測的35家現代物流企業復工率達到100%;全市375家貨運企業復工率達46.7%;重點項目復工開工97個,復工率達64.7%,預計今年將免徵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7.25億元。
  • 解局丨規上工業企業復工數位居全國之首,江蘇如何做到?
    截至2月16日,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達29230家,復工面達65%;復工人數324萬人,是正常用工數的57%。從全國來看,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佔全國17%,位列各省份首位。江蘇如何做到的?
  • 珠海鬥門區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
    鬥門率先在全市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早在疫情發生初期,鬥門區就對681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全面摸查,所屬的268家農業企業、18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4家家庭農場、158家農資經營門店沒有出現一例感染病例。」
  • 溫州規上工業企業100%開復工,他們是這樣做到的
    初春的溫州乍暖,  整座城市仿佛上足了發條,  5657家規上工業企業  開復工率已經達到100%,  其他中小企業和物流運輸等企業  也迅速投入復工大潮。  在惠企政策激勵和系列助企舉措推動下,甌海區2月底企業產能將恢復到75%以上。
  • 國家統計局: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利潤43665.0億元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0億元,同比下降2.4%(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03.1億元,同比下降14.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681.1億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43.0億元,增長2.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748.3億元,下降0.5%。
  •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 重點項目實現領導包聯全覆蓋
    5月20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通報全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有關情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市按照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要求,全面落實國家、省政策措施。截至3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員工基本全部到崗。
  • 上海復工率70%以上,重點企業實施 「白名單」制
    2月21日,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透露,2月10日到19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從40.2%提高到72.6%,平均每天提高4.1個百分點。其中,央企復工率95%,國企復工率約80%。經調查,全市5.1萬家外資企業,復工率近70%;其中,21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復工率93%。
  • 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 同比下降0.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
  • 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達100%
    都勻勻酒廠1950年4月1日成立,曾是一家年產6000噸白酒生產能力的國家中一型企業。70年來,勻酒以其獨特的傳統釀造工藝和優秀品質,鑄就了勻酒輝煌的歷史,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據了解,勻酒集團於2月24日復產,截至目前,已經生產酒2000件。
  • 江蘇各地多「戰術」助力企業復工
    當城市開始甦醒,企業逐漸穩步復工。如何讓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規上企業儘量復工?如何使得已復工的企業在嚴防疫情蔓延擴散的前提下儘量提升產能?江蘇各市嚴陣以待,實現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兩不誤,共同期待人來車往,萬物煥新。
  • 我市逾九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三大改造」
    近日,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縱深推進「三大改造」,加快打造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迄今已累計有163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三大改造」,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比例約為90.8%。實施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技術改造「三大改造」,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我市新實施「三大改造」企業649家,「三大改造」完成投資同比增長34.3%,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 2020年1-10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簡況
    1-10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51萬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