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靜 十點人物誌
領讀 | 小靜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獨自上場》。昨天我們讀到李娜深受病痛折磨,尤其膝蓋積水最是難治,需要做手術,但因臨近奧運,怕術後不能及時恢復,影響比賽。
面對保守治療與立刻手術,李娜會如何選擇呢?之後能好好參加奧運會麼?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決定手術
既然是讓我自己拿主意,我就得把情況問清楚了,但專家組給我的答案很模糊,沒人可提出一個準確的說法。
相比之下,德國大夫那份有著準確數據的手術計劃顯得可靠多了,與其提心弔膽地煎熬5個月去等待一個未知的結果,還不如痛快給自己一個了斷。
我決定放手一搏,自己給自己做一回主。我告訴領導:我決定了,接受手術。
我訂好機票,辦好籤證,和等待我的醫生通了消息。3月30日,我再次飛回慕尼黑的醫院。
31日早上8點,手術開始。這場延遲了10天的手術,終於可以進行了。
這件事讓我多少有些寒心。在我牛脾氣發作,再次出國時,並沒人硬生生攔我,可能也是沒人敢擔這個責任。
出國治療是我自己做的選擇。萬一德國那邊手術失敗,或康復出了問題,他們可推到我頭上——「我們建議保守治療,是李娜自己不願接受」。
更可氣的是奧運會期間我的成績還可以,當時開會的人中還有人表態,說是他鼓勵李娜做的手術。唉,怎麼說呢?要是我成績不好,您肯定也會說是「李娜一意孤行,做的手術」吧?
給我做手術的德國大夫叫艾瑞克·倫貝克,他以前曾擔任過慕尼黑1860隊的隊醫、網球戴維斯杯德國隊的隊醫。
我們的外籍教練託馬斯向我推薦了他。艾瑞克又給我介紹了一位優秀的體能教練——哈納斯·韋伯。
他們兩位都是我的老熟人了,2007年我肋骨受傷時,曾來慕尼黑做過兩周左右的訓練,在那時我們便認識了。
2008年這次慕尼黑之行是我印象中最為艱苦和寂寞的日子。手術全程只有姜山陪著我,從安排住院,到康復、訓練,都是我們兩人一起挺過來的。
哈納斯給我排的訓練時間表很滿,每天上午下午的課都排得滿滿的。我像個小跛子一樣,每天跛著去訓練場,再跛著回來。
自己的腿到底能恢復成什麼樣?我心裡也沒底,這件事就像巨石一樣,沉重地壓在我心上。
在訓練中,哈納斯不時要求我「蹲低點」,「再低點」,可我右半邊身子無論如何都低不下去,感覺上,那好像不是我的腿,而是另外一個什麼人的。
在那時,我根本不知道會有今天的成績,腿不能動,我就像掉進萬丈深淵一樣,只覺得前面黑壓壓一片,一個跛腳的退役網球運動員能做什麼呢?
做手術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再好的醫生也有百分之幾的失誤率,我這條路真的選對了嗎?還是該像別人建議的那樣選擇保守治療,然後聽天由命呢?
這是我人生路上第一次豪賭,我忐忑不安地等著結果。萬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腿漸漸呈現出好起來的趨勢,哈納斯給我定的指標我也慢慢能完成了。
備戰奧運
由於我在德國的籤證只有三個月,6月30日前我必須離開德國。我對自己不是很有把握,覺得還沒有恢復到百分之百的健康狀態,但醫生說,可以去打球了,讓我相信自己,打打試試看。
於是,我參加了2008年的溫網,甚至還贏了首輪對手。儘管第二場我就輸給了一個很年輕的姑娘,但這珍貴的勝利卻是「競技狀態正在回升」的鐵證。
我興奮得幾乎要哭出來。輸完球後,我和姜山就收拾行裝,高高興興地回國備戰奧運去了。
此時奧運會似乎已近在咫尺。「鳥巢」和「水立方」場館都已收拾齊備,倒計時每天都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我和國家隊的隊員一起來到薊縣的基地,在此地集中訓練。由於訓練強度陡然增大,我的膝蓋比預想中磨損得要嚴重。
有一次訓練後腫得很厲害,醫生得先把裡面的積水抽出來,再往裡打藥。注射進膝蓋的藥劑相當於機械使用的潤滑劑,對軟骨能起到保護的作用。
8月8日,奧運會開幕了。儘管有著種種傷痛和擔憂,但當奧運會真正到來時,我仍然感到興奮異常。這是我們國家舉辦的奧運會,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盛會。
很難形容那種歡欣鼓舞的心情。我想在當時,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普通觀眾,是在北京開幕式現場還是在家裡的電視機前,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
不過與奧運會帶來的歡樂相反,網球隊裡一片愁雲慘霧,那次比賽的開局形勢對中國隊很不利,幾乎所有中國隊選手都在第一輪就遭遇了種子選手。
我的籤運是所有人裡最差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威名在外的庫茲涅佐娃。
這正是庫茲涅佐娃的狀態巔峰期,進入奧運會前她的排名是世界第三。這是場一邊倒的戰役,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庫娃一定能夠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儘管如此,我還是盡己所能,認真地訓練、備賽。我調了些庫娃的比賽錄像,反覆觀看,有一股好勝的小火苗在我心裡偷偷地燃燒。
我和庫茲涅佐娃也算老相識了,還曾在溫網贏過庫茲涅佐娃一次,之後打比賽我倆相遇時,比分大多也比較接近。
雖然嘴上說可能完了,但在我內心深處,庫茲涅佐娃並非不可戰勝,我還是有機會的。
止步四強
事實證明我想得沒錯,那場比賽的開局不算順利,我仍有點擔心自己的傷腿,庫娃則先聲奪人地連破了我的前三個發球局,早早確立了領先優勢。
她的發球威力強大,正手也很出色。但這期間的對抗讓我找到了自信,我不去考慮輸贏的事,專心致志地攻擊她的正手,成功完成了多次破發。
這場比賽結束後我回奧運村吃飯,還在餐廳遇到了湖北籍的小運動員,她們跑來問我打得怎麼樣,我說剛拿下第一輪,她們說她們進前四了,大家心照不宣地用力握了握手,叮囑對方:「加油!」
第二輪比賽有驚無險,我順利衝入1/4決賽。
進入八強後,我遇上了一位威風凜凜的對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威廉士!
那場比賽場邊座無虛席,儘管賽前已有工作人員向觀眾們宣讀了賽場紀律,但我一進場就聽到有觀眾大叫我的名字。
那次比賽,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騎虎難下」。主場這事,確實非常微妙。看臺上傳來的助威聲可能會給你帶來動力,也可能會給你帶來壓力。
但無論如何,我對自己說,不要擔心,你是在自己家門口打球,這是你的主場,放下包袱專心打球吧。
在經歷開局不利後,我儘量將比賽的節奏控制在自己這邊,這一手果然見效,我連續保發成功,比分被我慢慢扳了回來。
最後,我以7∶5的比分贏得比賽。瞬間全場掌聲雷動,大家齊聲高喊:「李娜!李娜!」
那一刻,我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響,那吼聲綿延不斷,一直到我離開場地,走進休息室,還能聽到大家在場外高喊我的名字。
後來記者告訴我,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女子網球選手在奧運會上打出的最好成績。
接下來的一場,我要與俄羅斯的薩芬娜對陣。這盤比賽打得比意想中要艱難。我曾兩度與薩芬娜交手,都取得了勝利。這一次,我認為自己獲勝的概率很大。
但事實證明,薩芬娜不但有豐富的比賽經驗,還擁有和哥哥「網球沙皇」薩芬一樣的體能和爆發力,而我前一季度的缺賽使得我在賽場上的感覺變差了。
第一盤我就感到吃力,我加大了網前攻勢來和對手周旋,但在薩芬娜強有力的發球包圍下,我的進攻顯得有些拖泥帶水。
該死的膝蓋也來湊熱鬧,我感到力不從心,最終丟掉了關鍵的搶七局。
打敗大威後,我的心理狀態產生了變化,之前我的想法是:盡力而為就好,但現在,我對自己的期望變高了,我急於獲得對薩芬娜的勝利,結果欲速則不達。
此刻的我如同逆水行舟般,在疲憊、煩躁的夾擊下精疲力竭,最終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止步於四強,不得不說,還是很遺憾的。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李娜雖打敗了大威,但因傷病與心態的浮躁,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止步四強,對奧運留下了遺憾。
這個遺憾是否還能彌補呢?又會對李娜之後的職業生涯產生怎樣的影響呢?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圖片源於東方IC
原標題:《李娜《獨自上場》⑦ | 成長比成功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