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析人類腎臟纖維化中的成纖維細胞起源

2020-12-18 科學網

研究解析人類腎臟纖維化中的成纖維細胞起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5 0:57:54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Rafael Kramann小組解析人類腎臟纖維化中的成纖維細胞起源。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1月11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使用單細胞RNA序列分析了健康和纖維化人類腎臟中近端腎小管和非近端腎小管細胞的轉錄組,從而以無偏倚方式繪製了整個人體腎臟。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以高解析度對所有產生基質的細胞進行定位,從而揭示出周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不同亞群,這是人類腎纖維化過程中形成成纖維細胞疤痕的主要來源。

 

研究人員在小鼠中使用了遺傳譜系追蹤、時序性單細胞RNA-seq和ATAC-seq實驗以及人類腎臟纖維化中的空間轉錄組學來功能性地研究這些發現,為人類腎臟成肌纖維細胞以及它們的成纖維細胞和周細胞前體的起源、異質性和分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後,研究人員使用這種策略來促進了靶標的發現,將Nkd2鑑定為人腎纖維化中成肌纖維細胞特異性靶標。

 

據介紹,腎臟纖維化是慢性腎臟疾病進展的標誌,但是,目前還沒有抗纖維化療法。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類腎臟纖維化過程中瘢痕形成細胞的起源、功能異質性和調節尚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Decoding myofibroblast origins in human kidney fibrosis

Author: Christoph Kuppe, Mahmoud M. Ibrahim, Jennifer Kranz, Xiaoting Zhang, Susanne Ziegler, Javier Perales-Patn, Jitske Jansen, Katharina C. Reimer, James R. Smith, Ross Dobie, John R. Wilson-Kanamari, Maurice Halder, Yaoxian Xu, Nazanin Kabgani, Nadine Kaesler, Martin Klaus, Lukas Gernhold, Victor G. Puelles, Tobias B. Huber, Peter Boor, Sylvia Menzel, Remco M. Hoogenboezem, Eric M. J. Bindels, Joachim Steffens, Jrgen Floege, Rebekka K. Schneider, Julio Saez-Rodriguez, Neil C. Henderson, Rafael Kramann

Issue&Volume: 2020-11-11

Abstract: Kidney fibrosis is the hallmar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ession, however, currently no antifibrotic therapies exist.1–3 This is largely because the origin,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and regulation of scar-forming cells during human kidney fibro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1,2,4 Here, using single cell RNA-seq, we profiled the transcriptomes of proximal tubule and non-proximal tubule cells in healthy and fibrotic human kidneys to map the entire human kidney in an unbiased approach. This enabled mapping of all matrix-producing cells at high resolution, revealing distinct subpopulations of pericytes and fibroblasts as the major cellular sources of scar forming myofibroblasts during human kidney fibrosis. We used genetic fate-tracing, time-course single cell RNA-seq and ATAC-seq experiments in mice,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in human kidney fibrosis to functionally interrogate these findings, shedding new light on the origin, heterogene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kidney myofibroblasts and their fibroblast and pericyte precursors at unprecedented resolution. Finally, we used this strategy to facilitate target discovery, identifying Nkd2 as a myofibroblast-specific target in human kidney fibrosis.

DOI: 10.1038/s41586-020-2941-1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41-1

相關焦點

  • FASEB J:新研究有望扭轉肌肉纖維化
    在美國,尤其是在年輕運動員中,過度運動產生的損傷(例如,肌肉拉傷,網球肘和肩袖撕裂)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此外,過度運動損傷也會影響大量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高強度,高重複性的運動(例如與舉重有關的運動)會在肌肉纖維中造成微損傷。肌肉組織的反應是對受損的纖維進行少量修復。
  • 腎臟纖維化原因被找到,有助開發新治療方法
    據科技日報消息,9月22日,中南大學稱該校張東山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有望揭示近曲小管致腎臟纖維化的分子機制,並為腎臟纖維化防治提供新靶點。日前,該成果發布於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腎臟纖維化慢性腎臟疾病最終導致終末腎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是腎臟的功能由健康到損傷,再到損壞,直至功能喪失的漸進過程。
  • 「珍藏版」Nature綜述|纖維化:從發生機制到藥物研發
    此外,作者在文章的這一部分也詳細闡明了scRNA-seq在結腸炎,關節炎以及腎臟損傷和纖維化方面的研究進展。2 成纖維細胞的異質性和可塑性2.1功能性成纖維細胞的異質性在器官纖維化過程中,成纖維細胞群內部存在明顯功能異質性。
  • 清華大學醫學院杜亞楠課題組報導纖維化擴展中「旁張力信號」介導...
    該研究應用單細胞力學刺激和體外仿生模型結合數學模型計算,系統探究了基質材料介導的力學信號在細胞間通訊的時空作用模式、分子基礎,及其在纖維化發展蔓延過程中的作用,為細胞間力學信號介導的成纖維細胞(FB)-肌成纖維細胞(MF)互作提供了直接證據,並將這種纖維化發展進程中基質纖維介導的新型細胞間通訊模式命名為「旁張力信號」(Paratensile
  • 【腎世圖卷】淋巴管和腎臟
    ,周細胞或成纖維細胞。👉 炎性環境中的許多細胞,包括受損的腎小管上皮、活化的T和B淋巴細胞、嗜中性粒細胞、DC和活化的成纖維細胞通過分泌生長因子(VEGF-C,VEGF-D,CTGF)和炎性介質(lymphotoxin-α[LT- α],TNF-α,TGF-β),直接或間接作用於淋巴管內皮細胞以促進淋巴管生成👉 上圖右上方框表示其他可能的因素。
  • 【重磅綜述】Nature | 衰老腎臟的免疫學變化
    例如,對來自移植腎臟的第三系淋巴組織的分析確定了與外周血中存在的有所不同的B細胞群,它們來自克隆擴增。第三系淋巴組織的發育受與淋巴結發育相關的因素調控,但其作用可能取決於組織的微環境和發育階段。例如,神經元來源的視黃酸會啟動鼠胎兒淋巴結的發育,但是在衰老腎臟中,駐留的成纖維細胞產生的視黃酸會誘導成纖維細胞轉分化和穩態趨化因子的分泌。
  • 【學術前沿】高棟/陳洛南等首次識別出前列腺癌的潛在細胞起源
    Dist-Luminal-C細胞中Pten的缺失導致前列腺上皮內瘤變。該研究進一步表徵了11374個人的前列腺細胞,並證實了h-Luminal-C細胞的存在。該研究提供了對前列腺譜系層次的見解,將Dist-Luminal-C細胞鑑定為腔祖細胞群,並提出了前列腺癌的潛在細胞起源之一。前列腺上皮由腔細胞,基底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組成。
  •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51:39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Rebekka K.
  • 一字之差,肺纖維灶與肺纖維化有區別,一個可不治一個難治
    在許多肺部疾病中,有一種病情醫生遇見會感到棘手,病人聽見了會色變,此病就是肺纖維化。但是對它稍有了解的人們往往將肺纖維化和肺纖維灶混淆。事實上雖僅僅一字之差,但它們的「威力」卻大不相同。下面就來講講二者的區別吧!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
    這群來源於腎小管上皮層的SOX9+細胞能夠從健康人和慢性腎病患者的尿液中分離並擴增,並可被移植到小鼠腎內,具有重建腎小管結構、修復腎臟損傷的作用。急慢性腎臟疾病導致的腎功能衰竭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困擾著全國近1.5億腎病患者。傳統的藥物治療和透析治療難以逆轉腎臟結構的損傷和腎功能的持續下降。
  • ...成果轉化公示(對「成纖維細胞誘導退變髓核分化治療椎間盤退行...
    非專利技術一技術名稱:成纖維細胞的製備技術;非專利技術二技術名稱:成纖維細胞誘導髓核纖維化的方法;(三)轉化形式:排他許可許可期限與專利有效期一致。二.協議許可權利「一種皮膚成纖維細胞轉變為人工椎間盤的系統及其使用方法(201810902378.9)」以及「用於誘導髓核細胞纖維化的物質在製備藥物中的用途(201911121290.4)」的專利技術;「成纖維細胞的製備技術」以及「成纖維細胞誘導髓核纖維化的方法」的非專利技術。四.
  • B肝抗纖維化新藥,日本科學家開發,miR-6133-5p機制
    慢性B肝病毒感染通常導致活躍的肝炎相關肝纖維化,日本科學家鑑定了39種人的microRNAs,它們能有效地抑制B肝病毒在肝細胞中的複製,並評估了這些microRNAs是否具有抗纖維化潛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 揭示腎上腺素能嗜鉻細胞的一種新的細胞起源
    在比較極端的戰鬥或逃跑反應中,腎上腺素飆升,對器官和組織施加影響,包括增加的心率和血糖水平、將氧氣和葡萄糖重新引導到四肢肌肉中。位於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chromaffin cell)構成自主神經系統的主要激素組分,是釋放到血液循環中的兒茶酚胺類激素(包括腎上腺素)的主要來源。
  • 近期腎臟健康相關研究進展
    果蠅具有專門的濾過細胞(腎臟細胞),這種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都與人類的podocytes(一種與腎病症候群相關的腎臟細胞)非常相似。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手段,對果蠅進行了基因篩選,並分別確定了腎小球細胞正常運作所需的8個外濾細胞基因。 沉默果蠅腎臟細胞中的果蠅外囊體基因導致一種被稱為腎臟細胞裂隙膜的過濾所必需的結構被破壞。
  • 人類腎臟的免疫分區圖譜問世
    人類腎臟的免疫分區圖譜問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7 15:59:11 英國劍橋大學和威康桑格研究所的Menna R. Clatworthy、Sam Behjati、Sarah A.
  • 如何早期發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隨著B肝病毒的不斷複製,肝炎反覆發作,在肝組織反覆修復的過程中肝細胞外基質會不斷累積,纖維組織不斷增生,肝臟會逐漸由輕度肝纖維化、中度肝纖維化發展至重度肝纖維化,一旦假小葉形成(肝臟網狀蛋白支撐結構發生塌陷、殘存再生的肝細胞被過度增生的纖維組織分隔包繞成為再生結節)即正式宣告患者進入肝硬化階段。
  • 【腎世圖卷】血管內皮細胞和腎臟疾病
    用於評估人類內皮功能的所有可用標記均反映系統性內皮功能障礙,而並非器官特異性內皮功能障礙???? 對於腎臟內皮細胞而言,可行腎臟的組織學檢查,評估內皮損傷。在ANCA相關的血管炎中①蛋白酶3(PR3)或髓過氧化物酶(MPO)遷移至細胞表面,激活中性粒細胞②中性粒細胞的活化誘導NETs的形成,並刺激氧化應激,產生ROS,共同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和纖維蛋白樣壞死③中性粒細胞與活化內皮細胞表達的粘附分子結合促進中性粒細胞的募集,進一步加劇組織損傷
  • Nature子刊:武大梁毅團隊等首次解析朊病毒蛋白纖維高解析度結構
    首次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全長朊病毒蛋白纖維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2.70 Å)。人類朊病毒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現為快速展行性痴呆。不管病因是散發性的、遺傳性的還是獲得性的,也不管臨床名稱是克雅氏病、致命性家族性失眠、或者GSS症候群,所有的朊病毒病均由一個單一的分子機制導致。
  • 2019年3月14日世界腎臟日,腎臟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些年來隨著幹細胞研究的飛速發展,如今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就能培育出迷你腸道組織、肝臟、肺臟和胰腺組織,最近研究人員能夠通過所謂的多能幹細胞製造出迷你腎臟組織,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利用來自患者機體的成體幹細胞尋找治療腎臟疾病的新療法。
  • 新型傳感器能提早發現纖維化
    而在這4億多中國患者中,又有近半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可能導致肝臟纖維化,最終導致肝衰竭。一直以來,沒有簡便的方法用於診斷脂肪肝或肝纖維化。  據麻省理工學院官網近日消息,該校工程師現開發出一種基於核磁共振(NMR)技術的診斷工具,可用於檢測這兩種情況。這種設備小到能放在桌子上,使用NMR技術來測量水是如何在組織中擴散的,從而揭示組織中存在多少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