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簡介︱潮州木雕博物館第46期

2021-02-19 潮州木雕博物館

潮州木雕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木雕流派之一,流行於古潮州府所屬地區。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稱中國四大木雕。

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並譽於世。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

2006年5月20日,潮州木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歷史悠久的潮州木雕,始於唐,興於宋,至明清兩代 ,潮州木雕技藝臻於完美,現潮州開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草尾"裝飾的鬥拱為唐代遺物,而懸掛銅鐘的木龍則為宋代遺物。潮州許駙馬府建於北宋治平年間,其建築裝飾木雕亦以"草尾"為主。由此可知潮州木雕唐宋時期即已存在,公元1054年,潮州郡守鄭仲重做計時器"漏"時已有"指工繩木,卯金塗漆"的記載。

▲潮州開元寺

潮州木雕的成熟期在明代。建於明初洪武二年的潮州府衙譙樓(鎮海樓),其外走廊108個柱頭雕飾有108隻神態各異的木猴,是潮州木雕走向成熟期的標誌。該樓在辛亥革命時毀於炮火,但保留下來的三隻圓雕木猴(又稱府樓猴),其狀物傳神之功,可見一斑。

▲明代府樓猴/廣東省博物館藏

(圖片來源網絡)

明末出現,現仍保存於開元寺2.58米高的六角形七層千佛塔,該塔每層每面刻拱門,內供佛像,門口左右各刻金剛護法神,其塔基刻有唐僧取經故事,塔頂又另置一五層小塔。又因金塔聚漆貼金,故稱金千佛塔。

▲明代七層千佛塔

(圖片來源網絡)

清代是潮州木雕的完美和全盛期,到清代末期的光緒年間,為今代馳名於世的多層鏤通的木雕龍蝦蟹簍的罕世精品奠下基礎的半片蟹簍面世了。它是被譽為「木雕狀元」的黃開賢的創作,黃開賢與謝國強等人合作製作的揭西棉湖鳳湖祠堂的木雕「七賢上京」等作品,人物生動,栩栩如生,牡丹多層鏤面,玲瓏剔透,俱稱精品。上述諸人,是當時潮州木雕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使潮州木雕藝術走向完美境界。

▲潮州青龍古廟通雕蟹簍梁託

▲通雕蟹簍梁託

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代中後期,潮州府所屬各邑陸續興建許多高牆大屋。乾隆府志載:「望族營造屋廬,必建立家廟,尤為壯麗。……家有千金,必構書齋,雕梁畫棟,綴以池臺竹樹。」嘉慶澄海縣誌載:「望族喜營屋宇,雕梁畫棟,池臺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

▲從熙公祠

▲石雕「漁僬耕讀」

▲石雕「士農工商」

▲己略黃公祠

▲己略黃公祠梁架上的木雕

▲己略黃公祠木雕

興建於清同治至光緒初年曆十四年始完成的從熙公祠和建於光緒年間的己略黃公祠,其木、石雕刻的精緻,手法的多種多樣,可謂是潮州木、石雕刻的集大成者。

民國時期,也還有此類建築,如潮陽深洋村的梅祖家祠等。這些建築物的木雕,真教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而村村競建祠堂、書齋以及廟宇的結果,又使潮汕處處都有建築藝術之鄉。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在考察潮汕農村民居後,著文說:「在一些木雕比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藝術博物館,家家都像雕刻陳列室。」 (見《美術》1960年12月號《潮州木雕》)。

民國時期,由於戰亂頻仍,經濟衰落,民間建造祠堂廟宇減少,木雕用場不如清代廣泛,木雕藝人生活困難,木雕藝術沒有多大發展。

在經歷了「文革」一段時間的禁錮之後,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國際市場的需要和接著而來的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旅遊事業的發展,酒樓賓館的裝飾,文物古蹟和宗祠寺廟的修復,個人欣賞與收藏的需求,又為木雕的生產和藝術的進展造成契機。木雕擺件,尤其是仿古作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港澳和國內各省市。不少原來沒有潮州木雕裝飾的文物古蹟,如佛山祖廟,廣州六榕寺等,也求之潮州木雕作裝飾。新建築物,如廣州東方賓館、白天鵝賓館、港、澳的一些酒店等等也以配套潮州木雕裝飾為貴。

眾多的品類

潮州木雕的傳統作品中,完全獨立的案頭擺設是罕見的,通常是同建築物、家具及祭祀器具結合在一起而作為它們的裝飾或構件的。按照用項區分,大致可以分為建築裝飾、祭祀器具、家具裝飾和案頭擺設四類。

建築裝飾: ,包括梁託、穿插枋、進屏、屐頭、簷角、垂頭柱、橫梁、門楣、屏風、門飾、  窗格、欄杆及梁上梁下的雕飾等等。

▲梁託

▲穿插枋

▲雀替

▲金漆木雕荷花鷺鷥梁下橫楣

長151釐米、寬24釐米、厚10釐米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 金漆木雕荷花鷺鷥梁下橫楣

⤵️請 翻 轉 手 機 橫 向 欣 賞⤵️

祭祀器具,  以歷史遺存來看,可分五類:  龕櫝類、饌盒類、宣爐罩類、神轎神亭類、遊神配套類、品種繁多,是雕刻史上的精品。

▲群獅、金漆畫人物圖菱形饌盒

高29釐米、寬22釐米、厚14釐米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金漆木雕人物故事神櫝

▲潮州木雕《封神榜》大神亭

家具裝飾,包括床、幾、桌、椅、茶櫥、衣櫃、梳妝檯、燈芯筒等等。

▲金漆山水人物燈芯筒

清代

廣東省博物館藏

▲圓雕佛手枕

清代

潮州市博物館藏

案頭擺設,是純粹欣賞的小型木雕,  有桌上小屏風、鏡屏以及新發展的供四面欣賞的圓雕獅子與鏤通花籃蟹簍、花鳥蟲魚、獅象、龍、虎掛屏等等。

藝術特色

潮州木雕以精雕細刻著稱,在其製作過程中,首先要擬好圖稿,即做好設計,然後根據雕刻對象的實際需要選好木材,其工藝流程大體要經過鑿粗坯、細雕刻、髹漆貼金三道工序,有些木雕還要繪上金漆畫,髹漆貼金和金漆畫工藝是其突出特點,金漆畫寫意、工精細,由較高水平的工匠製作。潮州木雕藝人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藝術處理手法,其雕刻技巧有浮雕、沉雕、鋸通雕、通雕、圓雕五種工藝形式。

潮州木雕題材豐富,從花鳥蟲魚、四季果品、江海水族、珍禽瑞獸到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歷史典故,古代戲曲,帝王將相,英雄人物無所不有。

潮州木雕多以堅韌度適中的樟木為材質,鏤刻形式豐富多樣,有浮雕、沉雕、圓雕、鏤雕、通雕等多種手法,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瓏,層次豐富。

傳承意義

潮州木雕,是中國的一項寶貴的藝術遺產,對於建築、工藝、雕刻、繪畫的發展,都將提供出許多有益的經驗。

由於現代居住環境的改變,潮州木雕失去了原先的依存條件,加之傳統民俗日益淡化,神龕、神亭等物品淡出日常生活,所以潮州木雕的用武之地日漸減少。另一方面,潮州木雕工藝精細,創作難度大,加工程序多,且多手工操作,既辛苦又無法形成規模化生產,經濟效益差,因此從事木雕加工生產的人愈來愈少,青年一代尤其不願從事這項工作,這導致潮州木雕陷入後繼乏人的境地,亟待搶救、扶持。

相關焦點

  • 國博展訊|「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開展
    「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攝影 | 餘冠辰)【走近展覽】2020年7月15日,「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物局和廣東省博物館主辦,廣東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協辦,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潮州市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160餘件(套)展品,包括明清及近現代的潮州木雕精品、當代著名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以及部分反映潮汕文化的文物。
  • 潮州廣濟橋修復工程木雕負責人李中慶:貫通潮州、東陽兩大木雕流派...
    在中國四大木雕流派裡,東陽木雕以細膩浮雕聞名,潮州木雕以立體通雕奪目。將以上二者特色技藝相結合,獨創出三維立體的「東潮木雕」,是本次展覽藝術家李中慶十年如一日的事業。
  • 高考成績公布 國博潮州木雕裡的「花甲傳臚」
    這天早上,中國國家博物館「雕繪乾坤——潮州木雕展」向媒體開放,這個展示潮汕獨特文化的展覽,最後一部分是一件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辜柳希創作的「金漆通雕龍蝦蟹簍」 ,這是潮州木雕最具特色的題材之一。辜柳希創作的「金漆通雕龍蝦蟹簍」潮汕地區靠海,生活在這兒的人們多數以捕魚為生,所以人們對於蝦、蟹、魚的喜愛就像是農民對於糧食的喜愛,而蝦蟹簍代表的就是漁民喜獲豐收。
  • 周末深閱讀|潮州木雕神龕的藝術特色和題材內容考察(下)
    潮州木雕的潮劇題材主要來自古典劇目、地方傳奇和一般傳統戲等劇類。比如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神龕就涵蓋《王茂生敬酒》《楊家將》《比武定帥》《彩樓記》《遊園驚夢》《薛仁貴徵東》《郭子儀拜壽》等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潮劇題材。對潮州木雕而言,潮劇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而且其舞臺和人物造型也被木雕藝人運用於各種木雕作品中。
  • 這才是國風:「以木為紙,化木成金」的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為我國民間木雕四大流派,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因潮州木雕多髹漆飾金,亦稱「金漆木雕」,獨特之處尤在於出神入化的鏤通雕技藝,常常可以將複雜的故事情節,透過前後左右,上下重疊,在有限的空間裡,排列出山巒曲徑、亭臺樓閣遠近的合理布局。 它以木為紙,化木成金,其上人物如生,密而不亂。
  • 潮州文園木雕藝術館館長:一把鑿刀雕出30年匠心
    16歲學藝,30年堅守,憑著一把鑿刀,他苦修一門技藝,在潮州木雕中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嶄新天地,作品在國內大型展覽中屢創佳績,獲得木雕收藏愛好者的好評和青睞。他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湘橋區文園木雕藝術館館長盧進文,近期,他獲評第二屆潮州市「最美工匠」榮譽稱號。日前,記者專程來到文園木雕藝術館採訪他。  灰磚青瓦、綠蔭遮掩,清晨的市區中山路顯得幽深寂靜,盧進文的木雕藝術館就坐落在這裡。穿著休閒裝,臉上有著憨厚的笑容,46歲的盧進文將我們引進屋內,泡上一壺潮州工夫茶。
  • 記非遺傳承人木雕大師賴沛鈿
    與浙江的東陽木雕、福建的莆田木雕和江西的婺源木雕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雕。由於潮州木雕主要用途是用於建築、家具、禮儀性器物的裝飾,通常都是髹漆貼金,所以也稱為「金漆木雕」。 賴沛鈿大師作品欣賞潮州木雕產地主要分布於粵東地區,梅州的五華、大埔、興寧以及閩南一帶的木雕也與潮州木雕的技法、藝術特點同出一源,通稱為潮州木雕。
  • 被習大大點讚的潮州傳統文化怎少得了金漆木雕? | 崇正2020秋拍
    潮州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雕刻形式有浮雕、立體雕和通雕等。金漆木雕是木雕藝術的一種形式,它以木雕為基礎,髹之以金,自明代開始逐漸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為平面雕飾,至萬曆年間始向單層鏤通發展。清代是這一藝術形式發展的鼎盛時期,不少達官貴人對「金碧輝煌」情有獨鍾,於是,所營建的祠堂和豪宅,無不以金漆木雕裝飾。潮州地區的金漆木雕是由粗獷的建築木雕發展而為精細的日用木雕,如掛屏、座屏、神龕、茶櫃、香櫃、案桌、屏風等。
  • 中國四大木雕
    這些木雕流派在全國或者當地都極具影響力,而最為著名的是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四大流派被稱為「中國四大木雕」。 一、東陽木雕被譽為我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千餘年的木雕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 潮州擬建「博物館之城」 新增六家系列館
    關注新華網   近日,潮州市「博物館之城」系列館專家組5名專家對第四批「博物館之城」創建工作六家申報單位的基本情況、藏品介紹和軟硬體設施進行考核,同意六家申報單位成為潮州市「博物館之城」系列館。  據了解,根據「博物館之城」創建工作部署,潮州市擬用四年的時間建成各類博物館60座,截至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三批創建並授牌54家。
  • 雕木成金,流光四溢——記非遺傳承人木雕大師賴沛鈿
    賴沛鈿大師工作照潮州木雕藝術起源據考最晚可追朔至唐代。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藝術表現體系的雕刻藝術形式。與浙江的東陽木雕、福建的莆田木雕和江西的婺源木雕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雕。由於潮州木雕主要用途是用於建築、家具、禮儀性器物的裝飾,通常都是髹漆貼金,所以也稱為「金漆木雕」。
  • 換個角度看潮州,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潮州古城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內,是廣東省第一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曾經是「十相留聲」之地,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美譽!潮州有馳名中外的「潮州八景」,有「三山一水繞城廓」的自然景觀,更有以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藝、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等為代表的自成體系、獨具一格的旅遊文化。
  • 木雕師傅鬥技藝 木上花開競芬芳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近日,2020年廣東省工藝美術行業職工職業木雕創作技能大賽決賽在潮州舉辦,選手們鬥技能、展創意,賽出自己的創作風格和水平。
  • 驚絕:金漆木雕——中國木雕史上的絕唱,獲國際大獎無數!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木雕:東陽木雕、黃楊木雕、潮州木雕(金漆木雕)、龍眼木雕。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歷史上有名,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木雕藝術性強,它以浮雕技藝為主,設計上採取散點透視、鳥瞰式透視等構圖,布局豐滿,散而不松,多而不亂,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故事情節性強,因而深受收藏家喜愛。黃楊木雕黃楊木雕以用黃楊木雕刻用材而得名。
  • 木雕佛像的歷史
    唐代木雕佛像體量碩大,如上海博物館珍藏的唐代迦葉菩薩頭像,刻劃得大氣磅礴,慈祥寬厚,高鼻深目,寬額長眉,是唐代木雕珍品(如圖2)。入唐後的佛像雕刻,除了藝術風格大有變異外,材質的選用亦愈益豐富,大型木雕佛像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隨著木雕技術與工藝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在唐宋,木雕已是發展水平很高的時期。木雕工藝與建築緊密結合,不僅出現在殿堂樓閣,廟宇民居,而且還走向日常用品。
  •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
    潮州,你為什麼這麼「潮」?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潮州木雕——又稱金漆木雕以多層次的鏤通雕技法和金漆裝飾手法著稱作品題材豐富,主要用於建築物、家具裝飾、佛器、擺件等
  • 編號2:無處不在、與眾不同——潮州特產
    金漆木雕 gold andlacquer wood carving廟宇建築中,隨處可見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藝,往往帶有故事性,蘊含發人省思的意義;而供人祭拜的神像,也常是木頭雕刻,甚至貼上金箔以顯示尊貴以樟木為主要原料進行雕刻,並在其上髹漆、貼金的木雕。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華清盧亞畢兩件木雕作品,榮獲金獎!
    1989年,初中畢業後,經親戚的介紹並引薦,到陸豐甲子鎮師從民間木雕師丁英平學習木雕藝術。從學習繪圖、磨刀、刀功,到執刀雕刻等流程一步一步按順序學習,得到了師傅的言傳身教,在刻苦鑽研中逐步堅實了技藝,3年後,技藝得到了師傅的肯定。1993年8月,經師傅丁英平的推薦,到潮安縣潮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賴沛鈿的木雕工藝作坊工作,一邊賺取工錢,一邊在新環境中繼續學習木雕創作。
  •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
    中國四大木雕介紹,四大木雕有哪些特點?大家好,我是嘉匠根藝,崖柏根雕知識系列傳播者,與您分享崖柏根雕知識中國作為有名的四大傳統木雕有:東陽建築木雕、黃楊木雕、潮州一個木雕(金漆木雕)、龍眼木雕首先,木雕木雕歷史,位居中國四大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