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孩子吃了會性早熟?

2021-01-10 超哥話食

本期作者:趙力超 廖鈺櫻 | 美編:蔡惠敏

最近,南方都市報的一則新聞引起了超哥的注意。文章題目是「深圳5歲女娃來月經,一查竟是患上這種病!別給孩子吃這些了」。

文章稱:深圳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接診了一名5歲來月經的小患者,經診斷是患上一種叫「兒童性早熟」的病。文章還說,類似「性早熟」的案例還有很多:深圳市5歲女娃乳房發育還來月經;雙胞胎姐妹9歲來月經,身高定格1米5等等。

確實,「兒童性早熟」作為兒童內分泌科最常見的疾病,目前發病率逐年上升。2017年最新資料顯示,我國兒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約為0.43%,但各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大。在深圳市兒童醫院內分泌門診,每個月有7000名左右的患兒來就診,其中六成以上是性早熟患兒。而在五年前,這個比例還不到四成。(人民網數據)

南都前面的新聞還算是中規中矩,但是突然話鋒一變,開始教大家如何預防性早熟。結果看得超哥是老血一口,差點沒噴出來。

來源:南都該新聞原文

其中南都認為與食物有關的點為:

1. 保健品如蜂王漿、花粉製劑、雞胚等「補藥」;

2. 反季節蔬果;

3. 長期大量食用快速生長的肉類;

4. 煎炸食品;

5. 方便麵;

6. 在微波爐中加熱過的聚氯乙烯包裝食品。

超哥非常嚴肅地告訴大家,這些都和「兒童性早熟」沒有必然聯繫!!!南都這篇報導中的建議有誇大其詞的嫌疑。為什麼這麼說呢?

闢謠一:蜂王漿和花粉製劑

我們先來看看蜂王漿和花粉製劑中新激素檢測數據:1984年,美國科學家首先在蜂王漿中發現了性激素睪酮[1],1988年,中國科學家對蜂王漿中的性激素含量測定發現,每100克蜂王漿中含有雌二醇416.7納克,孕酮116.7納克,睪酮108.2納克[2]。上海同濟大學王開發教授檢測[3],向日葵花粉中雌二醇的含量為24.8皮克/克,玉米花粉含量為73皮克/克,紫雲英花粉為8.80皮克/克,板慄花粉為144.40皮克/克;花粉中睪酮含量經楊中漢檢測[4]:油菜花粉為0,松花粉為27.37納克/克,銀杏花粉為86.88納克/克,蘭州百合花粉為243.55納克/克。其他文獻不再累述。

這些量是什麼水平呢?先看看單位換算,1克=1000毫克,1毫克=1000微克,1微克=1000納克,1納克=1000皮克。北京市衛生防疫站曾對市場上銷售的一般動物性食品進行了性激素含量檢測,和上面檢測結果對比,牛、羊肉中的雌二醇含量是蜂王漿的10~400倍,羊肉中孕酮含量是蜂王漿的500多倍,牛奶的睪酮含量也是蜂王漿睪酮含量的20~150倍[5]。

所以說,蜂王漿和花粉製劑中的性激素類物質比很多動物性食物中正常存在(而且安全)的激素含量還要低得多。肉蛋奶中的這些微量激素殘留尚且被認為是安全的,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認為蜂王漿和花粉製劑中含量更少的激素會導致性早熟呢?

那為什麼工蜂喝了蜂王漿就可以成為蜂王呢?其實,蜂王漿「催熟」蜜蜂的成分並不是性激素,而是一種名叫「Royalactin」的活性蛋白質。2011年,日本科學家發現,新鮮的蜂王漿中的這種蛋白質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調控一些基因的表達[6]。而人們口服蜂王漿的時候,這種蛋白質會被消化,無法保持活性,因此不必擔心它對人體產生影響。

闢謠二:雞胚

雞胚是雞的胚胎的簡稱,就是在蛋殼中還沒有完全成型的小雞胚胎。因為雞胚蛋也算是動物性食品,所以其確實含有一些性激素,並且在整個孵化過程中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和孕酮在孵化中後期出現並逐漸增加。

但是吃雞胚蛋對性早熟有沒有影響呢?有實驗針對食用雞胚蛋對母鼠生長發育和生理的影響開展了研究[7],每天人工灌胃18胚齡的雞胚混懸液0.3ml,連續灌胃14天,結果表明母鼠發情期較對照組提前1天多;卵巢及子宮重量顯著高於對照組,說明長期大量食用雞胚蛋有可能導致雌鼠的性早熟。

那雞胚蛋對人體有沒有同樣誘發性早熟的作用呢?目前還沒有文獻和臨床證實有作用,但根據動物實驗結果,要想達到導致人體性早熟的計量,雞胚蛋是要當飯吃的。所以,偶爾吃一點,是不會出現兒童性早熟現象。

超哥順便提一下,經常有傳言雞胚蛋具有什麼補氣、壯陽、抗衰老等功效,但其實並沒有,營養價值也比雞蛋高不了多少,所以吃雞蛋就好了。詳細原因其他文章再討論。

闢謠三:反季節蔬果

在反季節蔬果的培育中的確常用到植物生長激素,專業說法叫「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一般反季節蔬果使用的植物生長激素是吲哚乙酸(生長素),二萜類酸(赤黴素),脫落酸和乙烯等等,而動物激素大部分是多肽、蛋白質類,還有胺基酸衍生物(甲狀腺激素)和固醇類(性激素),兩者結構上差距很大,所以植物激素並不會像動物激素一樣在人體內發生作用,也不會使兒童性早熟。

對於反季節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導致「兒童性早熟」這一說法,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表明有相關性。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杜鴻禕等人2011年發表在《中國婦幼保健》期刊上的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中[8],收集了105名性早熟女童病例和反季節水果攝入量,最後並未發現反季節水果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

而且要說明的是,允許使用的植物激素都經過了長時間毒理實驗才進入到實用階段,幾乎都無毒或低毒,而且國家允許使用的劑量很低,比如水果乙烯利的殘留量不能超過2毫克/千克,一般進入人體後都會發生降解。

闢謠四:煎炸食品

吃油炸食品和導致兒童性早熟也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間接關係是有的,聯繫點在於肥胖。吃油炸食品導致兒童肥胖,從而導致兒童性早熟[9]。但目前兒童肥胖和性早熟之間更詳細作用機制還不清楚。

所以,平時吃煎炸食品並一定會導致肥胖,因此也不能說吃煎炸食品會導致兒童性早熟。多說一句,兒童營養過剩是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的一個原因。

闢謠五:方便麵和在微波爐中加熱過的聚氯乙烯包裝食品

到目前為止,已經列入「環境激素」的化學物質有22種,其中就包括苯乙烯和雙酚A,這些環境激素的結構類似雌性激素,可能影響內分泌和生殖系統[10]。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遺傳學家帕特麗夏·亨特於1998年的研究顯示,注射了雙酚A的小白鼠有一些生殖問題,其中就包括分泌有缺陷的卵子,但人群研究中還沒有非常強的證據,無法對它的危害下定論。

基於目前對人體的危害還缺乏相關研究,而且平時吃的量並不是很多,所以不必擔心吃一點方便麵就一定會導致性早熟。如果實在很擔心,就買袋裝泡麵吧,自己找安全的容器泡或者煮。

而對於聚氯乙烯在微波爐裡加熱會導致兒童性早熟這個問題,又涉及到一個常識問題,聚氯乙烯保鮮膜只能用來包裝低溫或常溫、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雞蛋,但是絕對不能進微波爐,因為高溫會使其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市面上常見的塑料器皿只有標誌「PP」的才可以用於微波爐加熱。

所以不是吃在微波爐中加熱過的聚氯乙烯包裝的食品就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而是根本不能將聚氯乙烯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半謠言:長期大量食用快速生長的肉類

速生動物並不完全是有害的,由於現代選育技術的進步,我們完全可以得到養殖周期一般為150-180天的生豬。生豬品種好、飼料營養安全、養殖環境改善,在這樣的環境中,速生豬肉非常安全。速生雞也是同樣的道理,快大型白羽雞就是一種速生雞,40天左右出欄。該結果是良種選育和科學飼餵的結果。

但這個話題要兩論,如果快速生長的動物是因為在飼養過程中添加催生長類藥物,其中含有類性激素物質,長期大量食用是會造成兒童性早熟。催生長類藥物(包括性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β-興奮劑)作為畜禽養殖中的生長促進劑,能加快動物的增重速度, 提高飼料的轉化利用率, 改進胴體品質(瘦肉與脂肪的比例)。

劉軍等人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性激素和β-興奮劑中主要品種克倫特羅、多巴胺、己烯雌酚、睪丸素、黃體酮五種激素類藥物成分對快速生長的肉類食品進行檢測[11],結果顯示樣品中五種激素成分檢出限為:多巴胺2.4微克/克,克倫特羅和黃體酮0.4微克/克,己烯雌酚0.3微克/克,睪丸素0.5微克/克。這個含量級別對比肉蛋奶中正常殘留的微量激素還是算很高的。

小 結

食品安全是永恆的話題,但是媒體不能信謠傳謠,也不要誇大其詞,一則新聞讓6種產品都中招,對食品產業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同時對於兒童來說,如果不是必須,就算保健食品不會導致性早熟,也沒有必要吃什麼保健食品。對於反季節蔬菜和油炸食品,想吃就吃,不用擔心。要真正注意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膳食平衡。

參考文獻

[1]J. Vittek, B. L. Slomiany. Tetosterone in royal jelly. Experientia, Volume 40, Issue 1 , pp 104-106.

[2]曹均,史伯倫,張藝圃,杜玉川. 蜂王漿中性激素的研究. 《中國養蜂》 1988年02期.

[3]王開發,支崇遠.花粉中雌二醇和睪酮含量研究[J].養蜂科技,2004(05):2-3.

[4]楊中漢,唐因.用直接競爭ELISA法檢測花粉中的睪酮[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3(04):278-282.

[5]郭子俠等,動物性保健食品性激素含量調查及評價,《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00年3期.

[6]Masaki Kamakura.Royalactin induces queen differentiation in honeybees.Nature 473,478-483.

[7]李美怡. 飼餵雞胚對動物生理及性成熟的影響[D].中國農業大學, 2006.

[8]杜鴻禕,羅飛宏,陳波,代璇,何平,何更生.反季節水果攝入與女童性早熟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1):4896-4899.

[9]王會貞.兒童肥胖與性早熟的關係[D].鄭州大學,2010.

相關焦點

  • 警惕性早熟謹記「女八男九」 這些食物孩子最好不要吃
    作為家長,在眾多兒童健康問題中,最揪心的莫過於性早熟。中國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已經達到1%,男女比例大約為1∶5。它給孩子帶來的最直接傷害是「高小孩矮成人」。國際上診斷性早熟以男孩在9歲前、女孩在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為標準。具體來說就是女孩在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發育、長出陰毛,或在9.5-10歲前月經來潮,屬於性早熟;男孩在9歲前出現性發育徵象,如睪丸增大、陰莖增粗,長出陰毛、屬於性早熟。馬華梅教授建議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性發育,特別是在診斷標準年齡前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孩子才7歲胸部就開始發育!孩子出現性早熟,誰是罪魁禍首
    性早熟,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危害很大1、影響孩子未來的身高正常來說,女孩在初潮後、男孩在首次遺精後的3年內平均只能長約5釐米左右。而性早熟會促使孩子受性激素影響,身體提前發育,體格增長過快,骨骺過早閉合,不但導致生長期縮短,而且會提前出現初潮和遺精的情況,從而迫使生長早期提前停止。
  • 孩子8歲前身高體重猛漲,家長別大意,也許是性早熟的標誌
    醫生發現這名男童的性發育也已經提前,睪丸發育已有6毫升。根據醫學判定,睪丸發育超過4毫升,就屬於性早熟。本以為孩子肥胖是因為胃口好吃得多,肥胖造成的肝臟問題還能理解,可是為什麼會性早熟呢?性早熟三大的危害性早熟雖然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它的危害卻不容忽視。第一,身高不正常的猛漲會引起性早熟,但是性早熟卻又會抑制孩子的身高增長。有的家長發現孩子長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長了,也許就是這個原因。
  • 9歲女孩來月經,身高停滯一米四,醫生:這些食物別再給孩子吃了
    比方說正常情況下,女孩子到了十一到十六歲,就會來月經,但是如果這個時間提早到了十歲之前,就代表孩子"性早熟"了。"性早熟"會讓孩子骨齡發育早,結束的也早,以後可能很難再長高了。有很多原因會導致"性早熟"的出現,尤其是飲食,是影響較大的一個因素。
  • 炸雞,肥胖,塑料玩具……誰是性早熟的罪魁禍首?
    近年來,隨便在網上搜索,就能看到各種有關性早熟的報導,很多人質疑這是由食物引起。中槍最多的食物莫過於:反季節蔬果、豆漿、洋快餐、蜂蜜、鴨脖……它們真是性早熟的罪魁禍首嗎? 1、反季蔬果: 大眾經常說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這個說法其實很不嚴謹。
  • 性早熟的「元兇」終於找到了,竟然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性早熟發病率在我國也是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這個大家提心弔膽養孩子的年代,我們竭盡全力地幫助孩子規避一切可能存在的風險。但是關於「吃」的問題,卻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規避不了的。畢竟,民以食為天。所以,一些傳說吃了會讓孩子「性早熟」的食物就開始讓大家心驚肉跳了。「速生雞」→性早熟?直接看答案:速生雞表示我是無辜的~大家理解的「速生」,就是給雞使用了激素,讓雞快速生長。
  •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 性早熟的症狀和危害
    最新數據  兒童性發育時間提前了  「我女兒才9歲半多一點,乳房就變大了,是不是性早熟?」「我女兒十二歲就初潮了,是不是因為食物的問題?」對照自己那代人的青春發育進程,許多家長看到孩子身體上的變化,都有點擔心,但是去醫院諮詢後才發現,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 中國有上53萬孩子「性早熟」?專家直言:都是父母給慣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家經過研究結果得知,我國當代的孩子有53萬的孩子都已經「性早熟」了,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父母們給孩子吃的東西導致了孩子的性早熟,並且在這些東西當中,罪魁禍首的就是保健品了。我們現在有53萬的孩子已經性早熟了,專家直言:都是父母給慣的,父母總是怕自己的孩子會缺乏營養,於是就給孩子買非常多的保健品。
  • 甲減孩子為什麼會性早熟而又發育遲緩?
    患者諮詢:生日:2010年8月9日 性別: 女體重:28kg 當時身高:123釐米父親:170釐米母親:160釐米,醫院做了個b超,顯示孩子已經發育一年了諮詢:求問孩子未來身高,做為家長很焦慮,孩子最近幾年不見長。其他能否徐所長語音溝通?
  • 回力童鞋會導致性早熟?給孩子買衣服一定要看這個標識
    鞋子裡所含的鄰苯二甲酸酯會導致性早熟嗎? 年底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寶寶置辦新衣物,今天嘟媽就和大家說說這些問題以及在給寶寶買衣服鞋子時需要注意什麼。 1 鄰苯二甲酸酯有什麼危害?
  • 大草莓打了激素不能給孩子吃?這些兒童食物的說法,到底能不能信
    如果買的草莓個頭大又紅,不用太擔心,清洗乾淨後就可以吃了。除了草莓,相信大家和Dr.X一樣,經常在家庭群收到長輩們發的各種「健康養生」文章,哪些食物要多給孩子吃,又有哪些食物吃了會中毒。有哪些食物本來很健康,卻「夭折「於長輩們的朋友圈呢?
  • 吃燕窩雌激素會不會升高,小孩吃了不會性早熟吧
    最近有很多人詢問燕窩中含不含有雌激素,擔心吃燕窩後導致雌激素升高,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更是擔心孩子吃燕窩後會性早熟,關於這個問題小編上網上查詢了多資料也諮詢了醫生,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解惑。燕窩中的成分有:少量的水分,蛋白質約60%,其成分包括微量脂肪、纖維質等。
  • 兒科專家親自叮囑:這些物品易讓孩子性早熟,最後一種媽媽最喜歡
    寶媽們沒有別的希望,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但是孩子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特別是性早熟的情況,越來越明顯,這一現象讓很多家長都開始焦慮和心急,後來隨著孩子的這些情況的發展,營養專家希望,雖然現在孩子的營養跟上來了,但是這些物品一定要遠離。
  • 開始以為性早熟,可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醫生初步診斷為性早熟,建議給孩子做個頭顱核磁檢查。結果出來,嚇了家長一跳,10歲的孩子腦袋裡長了腫瘤,如果不加以幹預治療,孩子生命危在旦夕。 原來腦袋裡長腫瘤,會刺激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引起睪丸發育增大分泌雄性激素,導致孩子性早熟。 幸虧家長及時發現,經過治療,男孩命是保住了。 那麼孩子出現什麼情況才算性早熟呢?性早熟的原因有哪些呢?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性早熟?
  • 日本的孩子有多「早熟」?看完這套照片,中國父母們不淡定了
    其實在我國也有很多孩子出現了早熟現象,如果家長沒有了解早熟的原因,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日本小孩早熟的原因有哪些?,會使用含有激素的材料,小孩吃多了垃圾食品,也會導致體內生長激素過多。
  • 10歲女孩骨齡達14歲,身高停滯不前,醫生:這四種食物少給娃吃
    醫生說孩子的骨齡已經到達十四歲,身高可能不會再長了,原因可能是孩子平時吃了過多含激素的食物。這讓歡歡瞬間覺得「五雷轟頂」。其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面臨「性早熟」的危險。有兒科醫生表示:「性早熟」不僅會導致孩子的身高停滯不前,還會使他們的生殖系統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導致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入口的東西,特別是一些看似「平平無奇」的食物。
  • 這個東西會致癌、性早熟、不育,還會傳給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在...
    致癌、性早熟、發育異常,甚至傳給下一代,什麼東西危害這麼大,這個東西就是——塑化劑。是的,這個名字你一定在新聞裡看過或者聽過,但是你卻不一定知道它到底有多恐怖。注意:這些常用物品都含塑化劑華南師範大學生物與化學系黃儒強說,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熱、包裝、盛裝的過程裡可能會造成塑化劑的溶出且滲入食物中。
  • 不長個 宅家肥 性早熟!專家:及早關注兒童生長發育的問題
    江麗波 蘇航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 隨著「神獸」的開學,家長們也鬆了口氣,但由於疫情期間,缺乏運動,飲食過量,讓很多孩子呈現出不同情況的「宅家肥」,而這很可能是兒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同時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身材矮小,未引起足夠重視,這些是兒童生長發育的問題,應及早關注!
  • 7歲女孩每天看帥哥,卻導致「性早熟」,有多少家長忽略了?
    現在有一大半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裡老人和父母對孩子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尤其是在吃食上面,從來不虧欠孩子。日常餐桌上基本上每餐都有肉,大人們還都緊著孩子吃。然而正是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導致現在的孩子普遍出現了性早熟。對於自己的"傑作",很多家長沾沾自喜還不自知。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53萬兒童患性早熟,患病概率高達0.43%,並且發病率正逐年攀升。
  • 新學期身高差距拉大、性早熟比例上升 專家建議:少吃多動 及早就診
    不少媽媽為此著急:聽說孩子長太胖,會影響長高,該怎麼辦?更有不少媽媽發現:孩子不僅變胖,才八九歲居然已經開始發育了,小小年紀就要變「熟」,這可如何是好?近日,記者走訪了華山醫院北院兒科,發現整個暑期,性早熟、兒童肥胖等接診量明顯上升,其中,專家門診接診的性早熟兒童超過五成。「以往我們的兒科門診接診的病人五花八門,有看感冒發燒咳嗽,有看哮喘過敏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