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再別康橋》的人,一定知道徐志摩,但是你知道在他的生命中有過愛恨糾葛的那三個女子嗎?
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髮妻張幼儀、愛而不得的林徽因以及彼此傷害又彼此深愛的陸小曼。這三個女人在民國時期可謂都是響噹噹的女子,在徐志摩短暫的生命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徐志摩對這三個女人的愛與不愛,都表現得很明顯,一切都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徐志摩早早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自由思想的薰陶,他不顧一切,即使拋妻棄子也要捨命追求他的理想人生和婚姻戀愛自由,只是唯愛至上的浪漫詩人,最終也抵不過柴米油鹽的世俗生活。
與張幼儀
娶張幼儀對於徐志摩來說只能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傳統、守舊的張幼儀並不符合徐志摩的要求,他愛詩、愛浪漫,而張幼儀不僅沒有才情,也不善溝通,她是個好妻子、好兒媳,但終究不能獲得他的欣賞,所以,在外待人和藹、談笑風生的徐志摩將所有的冷淡、冷漠和尖酸刻薄都給了這位髮妻,他不愛她,所以他冷漠的理直氣壯。
張幼儀生下第一個兒子後,徐志摩便出國求學,後來在父母的安排下,妻子也去國外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而也是這段日子,張幼儀受盡了徐志摩的冷眼相對和置之不理,在人生地不熟又語言不通的國外,張幼儀不知道流了多少淚,吃了多少苦,而此時的徐志摩正和林徽因在熱戀之中,在林徽因美麗、活潑、浪漫和才情的相較下,家裡這位髮妻更顯得「土裡土氣」,於是即使張幼儀懷了身孕,徐志摩也要和她離婚,因為他要給林徽因一個交代,他對張幼儀說:「對於我們來說,這孩子根本就是多餘的,這婚姻也是多餘的,我是一定要跟你離婚的。」
他鐵了心要向張幼儀要回「自由」,而即使被傷透了心的張幼儀依然不想、不敢、不願離婚,因為彼時的她是個守舊、傳統甚至有點懦弱的女人,她想要依附著他,她說:「你向一個沒有半點自由的人要自由,很抱歉,我無能為力。」可是她又能怎樣?他不回家,也不和她見面,最終她還是妥協了,籤下了離婚協議書,開始自己一個人在國外學習、生活、帶孩子。你看,浪漫才子在面對自己愛的人時有多溫柔,對自己不愛的人就有多冷酷和殘忍。他不是不懂愛,只是愛的那個人不是你而已。
與林徽因
可以說林徽因是徐志摩最愛的女人,為了和她在一起,他無論如何也要和髮妻離婚,他給林徽因寫詩,讀詩,帶她划船,遊玩……他把自己所有的溫柔、浪漫都給了這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他說:「我的詩只讀給你一個人聽,如果這個人離開了我的生命,我的詩就沉默了。」他愛她愛到了骨子裡,但是林徽因卻終究不想也不願背上讓他拋妻棄子的罪名,在知道他髮妻懷孕以後,就提前回國,不辭而別了。但毫無疑問,林徽因是深愛徐志摩的,她曾對徐志摩說:「你擁有我的靈魂,就擁有了一切,我再沒有別的可以給出去了。」可是再愛也抵不過世俗,徐志摩畢竟是有妻子的人,就算離婚了,也成為了一個二婚的男人,驕傲如林徽因,她從小看慣了母親所受的待遇,不願再見到那樣的傷害,她說:「我不能讓另外一個女人因為我失去了丈夫,我至少要活的光明磊落、心安理得,我不要在良心的譴責裡活一輩子。」她是理智的、果敢的,她不願被愛情迷惑,只求心靈的平靜。
回國後林徽因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與梁思成定了親,即使這樣,徐志摩依然不放棄,苦苦追求他的愛情,可是唯愛至上的終究只有徐志摩一人,林徽因最終還是嫁給了梁思成,此後二人雖然已成好朋友、好知己,但是那份愛,不是沒有了、消逝了,只不過是被埋藏在某一個地方了。而對於徐志摩,或許就如他所言:「我愛,我在,至於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我都不能怨。」
多年之後,徐志摩與林徽因相見,依然會淚眼婆娑,相顧無言,他們愛的熱烈,愛的坦蕩,也愛的無聲。
與陸小曼
遇上陸小曼的時候,她是有家室的,而且她的丈夫還是徐志摩的好友——王庚。都說「朋友妻,不可欺」,但是徐志摩就是愛了,愛上了就要追求,要得到,在所不惜。
其實陸小曼在遇上徐志摩之前,似乎是沒有靈魂的,她作為北京有名的交際花,美麗、大方,畫畫、跳舞、唱戲、打麻將填滿了她的生活,說是紙醉金迷一點不為過,而她的丈夫王庚除了不能經常陪她,給了她一切她想要的,當然,他也不懂浪漫。所以遇上徐志摩的時候,她的靈魂被喚醒了,她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心碎,她陷進去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她愛他的浪漫和懂得,他愛她的風流和美麗,兩個人在一起風花雪月,談情說愛,書來書往,世俗的眼光和批判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了,她哭死哭活要離婚,他鬧天鬧地要娶她,終於,她離婚成功,他說服父母,將陸小曼娶進了家門。
婚後,曾經的激情和浪漫在陸小曼的揮霍無度和不自知、不自重下很快消逝殆盡,她每日依舊打牌、跳舞、購物,與翁瑞午共躺一榻抽大煙,她不懂得討好、照顧公婆,不懂得節約養家,曾經戀愛中那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再也沒了蹤影,而徐志摩為了滿足陸小曼的揮霍無度,只能忙於奔波掙錢,補貼家用,時不時還要前妻張幼儀來接濟,於是她們之間開始了爭吵,詩人的深情和浪漫最終也抵不過柴米油鹽。
直到徐志摩在一次飛機事故中不幸離世,陸小曼自此再也無心交際,從此一心整理徐志摩遺作。
徐志摩的一生短暫而燦爛,他愛他所愛,不受任何的拘束,他和張幼儀是封建枷鎖下的悲哀,與林徽因是世俗之坎的遺憾,而與陸小曼則是衝破封建和世俗的自由結合,但是最終卻也彼此傷害又彼此深愛。這三個女人,在徐志摩的一生中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的諸多佳作都是在此期間創作而成,或許唯有至深至純的愛情才能給予詩人無限的靈感,但詩人的世界我們終究不能用這世俗之眼去解讀,但又有多少人還是被這自由、浪漫和唯愛至上而感動和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