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堅不可摧的宇宙飛船,進入黑洞會發現什麼?一個神奇的地方

2020-12-26 李論科學

「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廣義相對論

黑洞是整個宇宙中最令人費解的物體之一,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奇異天體。它的密度如此之大,引力如此之強,以至於落入其中的任何東西,甚至光都無法逃脫。那麼如果我們決定從很遠的地方開始靠近黑洞,並越過視界面進入黑洞,這一路上我們會看到什麼?

一個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黑洞,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自從黑洞在理論上被提出以來,我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物理黑洞,從質量較小的恆星黑洞到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也從太陽質量的數十倍到數百萬倍甚至數十億倍不等。在銀河系的中心,我們已經觀察到了大量的恆星圍繞著一個質量約為400萬個太陽質量的中心點在運動,而且這個中心點完全不發光。

這隻有一種解釋,這個中心質點就是一個黑洞。

銀河系中心的這個黑洞稱為人馬座A*,是一個確定的黑洞候選者,由於它的質量相對來說並不是很大(M87星系中心黑洞65億個太陽質量),因此它並不活躍,沒有發出可觀測的X射線或者物質噴流。我們僅可以通過測量圍繞它運行的恆星來推斷出它的存在以及質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公布的黑洞照片是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的M87黑洞,而不是我們自己銀河系的黑洞。

當我們乘坐宇宙飛船接近黑洞的視界面時,會發生一些非常違反直覺的事情,而且一旦穿過視界面,將永遠無法逃離黑洞!即使我們有一艘能夠以任意大的速度向任何方向加速的宇宙飛船,也無濟於事。

原因與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有關,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質量/能量的存在會使時空發生彎曲,而黑洞的密度和質量可以使其附近的時空發生最強烈的扭曲。

但離黑洞越遠,空間結構就越平坦,也就是說黑洞雖然引力大,但作用範圍也是有限的。事實上,當我們離黑洞很遠的時候,它的引力和其他質量(中子星,普通恆星還是瀰漫的氣體雲)產生的引力並沒有什麼區別。

只有我們觀察引力源的時候,才會發現它並不像我們熟知的氣體雲,不像恆星,也像不中子星,而是一個完全黑色的球體,從中看不到任何光線,因此就有了「黑洞」這個綽號。

這個球形區域被稱為事件視界,它不是一個物理實體,而是一個有一定的大小的空間區域,沒有光可以從中逃逸。

當我們接近一個黑洞的時候,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完全漆黑的空洞,在空間背景下,周圍環境的光線會被嚴重的扭曲。

對於質量相當於地球的黑洞來說,這個黑色的球體半徑很小,大約為1釐米,而對於質量相當於太陽的黑洞來說,這個球體的半徑將接近3公裡。如果我們把黑洞的質量一直放大到超大質量黑洞,例如我們星系中心的那個黑洞,那麼它的大小將比木星到太陽軌道的距離還要大,或跟紅巨星參宿四的大小一樣!

這就是我們遠距離看黑洞時候的樣子,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那麼當我們接近並最終進入一個黑洞時會發生什麼?

從很遠的地方看,我們所看到的黑洞幾何結構與計算相匹配。但是當我們乘坐裝備精良、堅不可摧的宇宙飛船旅行並開始接近黑洞時,會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根據我們常識,如果我們和一顆恆星之間的距離減半,那麼這顆恆星的角大小就會是原來的兩倍。如果距離縮短到四分之一,它看起來會是原來的四倍大。但是黑洞不是這樣的。

黑洞大小的增長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假如黑洞本身是滿月的大小,但因為空間曲率的影響我們看到的黑洞將是四倍於滿月的大小!

當我們靠近黑洞時,時空會彎曲的越來越嚴重,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背景星光看到時空的曲率。

確切地說,黑洞的表觀面積增大的非常快,當我們離它只有大約10個史瓦西半徑時,黑洞的大小就已經發展到幾乎可以擋住宇宙飛船的整個前景視野。

如果我們繼續前進接近視界半徑的150%時,就會注意到飛船的前景視野完全變成黑色,一旦我們穿過這個點,即使是背對著黑洞的方向,也開始被黑暗籠罩。這也是由於來自不同光源的光線在這個高度彎曲的時空中的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這些光線已經不能沿直線傳播到達我們的眼睛了。例如,當我們把一個電荷放到一個導電球體附近時,下圖中的電場線看起來就像光線在黑洞周圍的傳播方式。

這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越過事件視界,仍然可以逃離黑洞。飛船上的重力傳感器可以告訴我們,在黑暗的中心有一個明顯的重力梯度,這時只要讓飛船掉頭向相反的方向提供足夠的加速度,就可以逃離黑洞的引力,回到安全,平坦的時空。

但如果一意孤行,繼續向視界下降,最終會看到星光在我們身後壓縮成一個小點,由於重力藍移,那個點會先變成紅色,白色,然後是藍色,這是因為宇宙微波和無線電背景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轉移到光譜的可見部分,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光線,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外面的宇宙!

但外部的觀察者看來,在我們的宇宙飛船穿越視界面的那一刻,一切都好像靜止了,我們發出的光會紅移到光譜的紅端,我們會在視界面處緩慢的下降知道消失,但我們這時早已經進入了黑洞。

在越過視界面以後,沒有來自外部宇宙的光子會到達我們眼睛,剩下的只是黑暗,什麼都沒有。如果我們這時後悔了,覺得黑洞裡也沒什麼意思,決定出去!因為我們有堅不可摧的宇宙飛船,還有可以提供無限動力的引擎。你可能認為出去並不是難事。

首先我們要找到出去的方向才能加速,但是這時的重力傳感器會告訴我們在各個方向上都有一個重力梯度,甚至是你認為的與奇點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在視界面內已經沒有方向可言,奇點好像無處不在。我們不管朝哪個方向走,都會靠近奇點。

那麼這個過程會持續多久?假如我們穿過位於銀河系中心40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視界時,儘管這個黑洞的視界直徑為大約1光時,我們只需要大約20秒左右的時間就能到達奇點。

任何加速度,都會使我們以更快的速度接近奇點!因此生存時間最大化的方法就是不要試圖逃跑!聽天由命,因為奇點在各個方向上,不管我們朝哪裡看,都有一個向下的重力梯度。

這就是當我們落入黑洞時,所發生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黑洞就是宇宙?研究發現黑洞演化和宇宙誕生相似,或顛覆認知
    黑洞,是人類天文觀測歷史中的一項重大發現。要知道黑洞可以吞噬一切,通過常規手段根本無法發現黑洞的存在,但是還好黑洞因為有巨大的引力,其周圍會形成吸積盤。而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吸積盤來發現黑洞的存在,隨著人類對黑洞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他們發現黑洞的某些特徵和宇宙誕生時的情況非常類似。
  • 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
  • 人類掉入黑洞中,會一直在裡面生活,還是會有別的情況出現呢?
    人類不小心掉入黑洞中,會面臨什麼?我們是否可以安然無恙?黑洞最早進入大眾的視野,大體是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之後。早在19世紀,有不少天文學家就已經發現宇宙中可能存在黑洞。對於黑洞的存在,有人不禁疑惑,地球是否也會被吞噬呢?人可能會變成「麵條人」對此,科學家認為有這樣的可能,黑洞強大的吸引力,足以讓地球無處可逃。在未來,地球一旦進入黑洞之中,就會發生變形扭曲。在地球生存的人類,有可能也會被拉伸,變成像麵條一樣的形狀。
  • 如果中子星碰撞變黑洞,地球讓黑洞吃了,人類會進入另一個空間?
    在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擁有相對更柔軟、或更具彈性內部結構的中子星,它們更有可能因為碰撞而發生合併,然後形成一定質量大小的黑洞。反之,如果兩個中子星的內部物質並不柔軟,也沒有什麼彈性,反而比較堅硬,那麼這兩個中子星在碰撞之後更有可能形成旋轉速度更快、質量更大的中子星,這個能夠抵擋重力崩潰的中子星並沒有形成黑洞。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2019年,一張形似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公布,引發公眾關注。日前,又有一張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刷屏:一顆恆星被一個有數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撕碎,場面瑰麗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迷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有「蟲洞」?人類有沒有可能乘宇宙飛船抵達黑洞進行探索?
  • 黑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一)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什麼?簡單來說,黑洞是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求出的一個解:在宇宙中存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天體,它的質量密度極大,就算光都無法脫離它的引力。在靠近黑洞時, 時間將會停滯甚至倒流。而在黑洞中央,會有一個任何物理規律都無法解釋的「奇點」。
  • 為什麼說黑洞是宇宙最可怕的天體?人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一是黑洞是黑色的,不能直接被觀測到,科學家只能通過吸積盤來判斷黑洞的存在;二是黑洞有強大的引力,黑洞是由超大質量恆星坍塌所形成的,因此萬事萬物一旦被黑洞盯上就無所遁形了。那麼黑洞究竟有多可怕呢?如果人進入了黑洞會發生什麼事呢?
  • 如果進入黑洞會怎樣?會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嗎?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場方程中的一個特解,支持這種特殊天體的存在,當然我們也不負愛因斯坦的預言,已經在深空中發現了黑洞的存在。2.白洞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的性質是和黑洞完全相反的,黑洞就先是一個貪婪的吞噬者,只會吞噬物質能量,但從來不向外釋放(霍金輻射尚未證實),而白洞就是一直在向外噴發高能粒子,這也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特殊天體或者說時空結構。
  • 黑洞前的縱身一躍,是夢醒,還是破碎?
    如果你能夠將空間可視化,會發現它不僅僅是一個平坦的網格,它會在各種質量的作用下變形。當你僅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穿越宇宙的時候,扭曲的網格將會決定你怎樣移動。一個物質的下降將會導致直線而非空白、漆黑、3D的網格彎曲一定的程度。
  • 如果你突然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黑洞中是否會有一個新的世界?
    如果你突然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在掉進黑洞前1小時,你可能還沒有感覺到周圍的異樣 ,但卻發現身體正在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在掉進黑洞前30分鐘,你已經成功接近了黑洞的邊緣,隨後會看到一層光子正沿黑洞表面緩緩移動,並在外圍形成了一個球狀殼層,這就是黑洞的光層。在穿過刺眼的光層後,你將完全置身於黑洞之中。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的黑洞,3位得主分享760萬...
    因新冠肺炎疫情,本次活動諾貝爾委員會對進入瑞典皇家科學院會場的人數進行了嚴格控制,全場人數不超過30人。並且進場時發給每個人一個口罩,對於沒有戴口罩要求的瑞典來說,這已經是瑞典要求最嚴格的地方。神奇的黑洞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面世,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 如果你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假設我擁有一個合適的宇宙飛船和一種自我毀滅的衝動,我決定去進入黑洞,去一個不帶電的、不旋轉的黑洞(史瓦西黑洞)。在我掉進這個或是其他類型的黑洞裡之前,我將無法看到事件視界內的任何東西。但是,當我到達那裡時,它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只是我會看到周圍天空因光線的彎曲而出現奇怪的扭曲。但一旦我失敗,我就註定完蛋了。
  • 假如一個黑洞進入了太陽系範圍,將會發生什麼?質量不同結果不同
    如此可怕的黑洞,讓人們談之色變,很多人都擔心如果未來有一天有一個黑洞進入了太陽系範圍,那對於整個太陽系不是一場大災難嗎?黑洞的可怕深入人心,它走到哪裡,哪裡都不會平靜,尤其是對於一個恆星系來說,黑洞的光臨是非常可怕的。那麼假如黑洞進入了太陽系範圍,地球以及太陽系真的會完蛋嗎?不一定,這要看黑洞的級別以及它所處的位置。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如何看待黑洞?
    黑洞只是視界內引力的密度大,引力本身不會變大,太陽突然變成黑洞,八大行星也只會繼續正常運轉,不會向太陽墜落。 黑洞只是科學家通過計算理論上存在的天體,但是至今都沒有觀測到黑洞或證明黑洞的存在,所以文中所提的發現最小的黑洞質量是3.2個太陽質量上不嚴謹的,我們連銀河系中心的都還沒發現,因為銀心很亮,完全觀測不到所謂的黑洞。
  • 這是關於黑洞的一個重要發現,當黑洞旋轉足夠快時,它們會獲得新的...
    廣義相對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理論,但它對黑洞的描述卻異常簡單。現在,一個穩定的黑洞可以用三個性質來描述:它的質量,它的電荷和它的旋轉速度。由於黑洞不太可能有太多電荷,實際上只需要兩種性質就可以描述黑洞,也就是說如果你知道一個黑洞的質量和自旋,你就知道關於這個黑洞的一切。由此可以推測,一旦物質落入黑洞,剩下的唯一特徵就是質量。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之王 黑洞白洞都是啥?
    我國天文學家利用LAMOST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我國天文學家利用LAMOST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LB-1的藝術想像圖。喻京川/繪(新華社發)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其遺作《十問》中寫道:「事實有時候比小說更奇妙,黑洞最能真實地體現這一點,它比科幻作家想像的任何東西都更奇妙。」如今,一個恆星級黑洞被我國天文學家發現。
  • 如果一個人進入黑洞,他會看到啥?一定會死?
    黑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天體,提起它人們不禁感到恐懼,因為黑洞裡面的世界還是未知的,連光都無法逃逸黑洞,所以我們一直看不見黑洞裡面,今天我就來談談假如一個人進入黑洞,他會看見啥?是不是一定會死?
  • 如果有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靠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1立方釐米黑洞有多大。黑洞本身實質在奇點,而奇點是沒有體積的,或者說無限小體積的。理論上認為,在宇宙大爆炸時,會產生很多原初黑洞,很小很小,但迄今沒有發現。而現在發現的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爆發後形成的,形成這些黑洞的原恆星一般要在40倍太陽質量以上,或者中子星達到了奧本海默極限,也就是約3個左右的太陽質量,才會坍縮成一個黑洞。因此現在發現宇宙黑洞最小的也在3倍太陽質量以上。
  • 太空人如果被跌入黑洞,對時間的感覺如何
    太空人如果被跌入黑洞,對時間的感覺如何你感覺太空人跌入黑洞,感覺會如何呢?我之前看到過有人寫過類似的內容,忘記了內容。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相對論探討太空人跌入黑洞的情況。黑洞的引力巨大,進入黑洞史瓦西界限的物體或宇宙飛船會被加速到半個光速附近,就是按照狹義相對論已經具有明顯的時間效應了,但是這個時間效應還不大。只能按照廣義相對論來想像了,黑洞附近的巨大引力場或所謂的巨大的空間扭曲,已經對時間產生極大影響了,或者說已經有極大的時間效應了。強引力場的空間,具有極大的時間延遲效應,也就是那裡的時間運行的很慢很慢的,幾乎接近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