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王敵報導 北京時間前天下午,亞足聯公布了2020賽季亞冠聯賽的賽程。調整後的亞冠定於11月15日開打,決賽於12月19日結束。對參加亞冠的中超BIG4(恆大、國安、上港和申花)來說,如此安排不僅意味著中超和亞冠的賽程幾乎連在了一起,更意味著中超球隊可能要放棄足協杯,因為兩邊賽程完全撞期。
此前,亞冠東亞區賽事原計劃在10月開戰,比賽地點為馬來西亞和泰國。由於泰國方面對承辦亞冠並不積極,找不到比賽地的亞足聯只好再度推遲亞冠比賽。北京時間9月10日,亞足聯執委會召開會議,決定進一步延期亞冠聯賽東亞大區的比賽,將原定的10月16日開始比賽的時間延後一個月至11月15日才開始。比賽地點雖然尚未公布,但據悉是全部放在西亞進行,暫定是卡達首都多哈。
儘管賽事進一步延期,可以使得國內聯賽在亞冠開賽前全部完成,但在中超第二階段直到11月12日才結束的情況下,即便比賽結束後就馬不停蹄地飛去參加亞冠,想趕上11月15日的比賽都十分勉強。而且,只有國安踢過一輪小組賽,恆大、申花和上港都要面對11月15日就打響亞冠的現實。另外,如果有中超球隊打進亞冠決賽,那麼這支球隊需要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踢9到10場比賽。
理論上,不排除中國足協會調整第二階段的賽程,把原定一個月的賽程壓縮一周,爭取在三個星期裡完賽,這樣就可以讓中超球隊早一點奔赴亞冠賽場。只是,即便調整中超賽程,亞冠也會和足協杯「撞車」。從足協杯第2輪(11月26日~29日)到決賽(12月19日),都和亞冠有時間衝突。就算中超球隊都是亞冠小組賽打完就出局,也沒法立即回國參加足協杯,畢竟入境之後還有14天的隔離期。所以,中超BIG4是全力以赴打亞冠,還是留力打足協杯,這是必須做的選擇題。
9月18日,足協杯第一輪就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