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叔。
我一直認為,當代年輕人都是又喪又燃的。
像我身邊不少熟人經常在凌晨三點發票圈:「有富婆在嗎?我不想努力了。」
嘴上說著求包養,但學習工作起來又異常拼命。
但是,在這個老賴之子C位出道,凡爾賽文學衝上熱搜的社會環境下,對「躺贏土豪」的渴求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不要接受被包養,甚至已經成了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困惑的話題。(困惑意味著糾結,糾結意味著動搖,而這個動搖很大可能是傾向於同意的。)
前幾天有人在後臺留言:
我是表演系的一個大二女生,今天參加一個飯局後,和一個中年男人聊上了。 他有家室。 但止不住每天都想見我,如果我願意的話可以在市中心給我租個房子,費用全部由他承擔,還會給我很可觀的零花錢,其實就是包養吧...... 我有點猶豫,你別噴我,就想問問你怎麼想的。
哎,我怎麼想的,我還能怎麼想?
講那些道德審判恐怕沒必要,你應該早就對自己說過無數次。
我只想和你嘮嘮,從長遠來看,被包養不是一樁划算的投資。
「被包養4年,我曾自殺7次」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報導:
小倩在大學時是街舞社的社長,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在男生當中的人氣一直都很高。
直到大四在杭州一家公司實習的時候,小倩遇到了包養自己的老闆,一個改變了她人生軌跡的男人。
他三十來歲,談吐幽默,處事穩重,一言一行都散發著成熟男人的魅力。
他對小倩也格外照顧,不僅在工作上親自指點,而且每次應酬都會帶上她,說是讓她多見見世面,並且時常送一些不算貴重,但是非常有心意的禮物給她。
在這輪番的情感攻勢下,小倩最終淪陷了,並在生日那天晚上水到渠成地發生了關係。
自那以後,二人一直保持著曖昧的關係,他出手也更加大方,名牌包化妝品什麼的絲毫不吝嗇。
而小倩也成為了一個雖然被包養,但是依然沉浸在戀愛美夢中的幸福小女生。
但這個美夢,卻在她某次無意中翻到他的手機時被打破。
小倩在一個他手機的一個群聊裡,發現了自己和他的親熱視頻,並且群裡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汙言穢語:
「可以啊,又被你搞上手一個,爽嗎?」 「你看這女的表情,太yindang了,不行了,我要去卸卸火。」 「現在的女大學生都太容易蒙了,想不被人玩都難啊。」
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小倩拿著手機去質問他。
而這個時候,男人也終於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你真的以為我會喜歡你嗎,別做夢了,我不過是想嘗一下女大學生是什麼味道,不想被那些朋友取笑罷了。」
有時候你以為的愛情,只不過是一個早就設計好的圈套。
在被戳穿之後,他非但沒有道歉,反而用這些私密視頻來威脅小倩,讓她去陪自己的客戶。
「你不去,我就把這些照片視頻發給你爸媽還有同學們,自己掂量著辦吧!」
被逼無奈的小倩,只能在這種無恥脅迫下妥協。從此,她的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
在接下來的4年裡,他徹底淪為了那些老男人的玩物,只要他們有需要,她就得隨時隨地趕到。
在這期間,不堪忍受屈辱的小倩曾經7次嘗試吞服安眠藥自殺,但是都被救了回來。
用男人的話講就是:你還有利用價值,現在不能死。
而小倩只能在這種噩夢般的日子煎熬下去,直到他們找到新歡,然後將她像垃圾一樣丟掉。
有時候,你以為老天爺會眷顧你,卻不知,這只是誘騙你的開始而已。
姑娘們,清醒一點,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好。
一見鍾情,大多都只存在於童話故事裡。
到最後,你可能被人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被拐賣、墮胎、被感染疾病,都有可能」
有一些「乾爹」,為了更好地控制,直接將女生牽扯到有關毒品的案件當中。
2018年,一名澳大利亞糖寶幫糖爹護送毒品走私,行李箱裡93公斤的古柯鹼,價值可能超過2100萬美元。
澳大利亞警方稱,這是近年來所破獲的最大的一樁走私毒品案。
而這女孩的最終結局呢?獲刑8年。
以及還有拐賣、做人販子的種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人是鬼,處於弱勢的一方很容易掉入對方設置的圈套。
即便沒有這些風險,最現實的問題就是「性關係」的處理。
如果對方不願戴套怎麼辦?如果懷孕了怎麼辦?如果對方有愛滋甚至其他的疾病,怎麼處理???
所有所得之物,都有代價。
當你著眼於眼前巨大的物質誘惑,卻有沒有想過背後的風險和代價?
而以上我所提到這些下場,任何一種,都是我們後半輩子承受不來的。
「我打胎三次,再也無法生育」
很多女生以為包養,是一場用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利益的划算交易。
但其實,這是世界上最為虧本的買賣。
我大學時候的班長冰冰,可以說被包養毀了一生。
她剛畢業時在北京一家公司當文員,工資只有2000塊,生活十分拮据。
再加上新人沒經驗,工作也沒有什麼起色,雙方的壓力讓她一度感到自卑和絕望。
對於那段時間的感受,她說道:「那個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能賺到更多錢,只要能有錢,不再過這種窮日子,讓我幹什麼都行。」
上帝似乎聽到了她內心的吶喊,於是給了她一個機會。
但卻是一個讓她後悔終生的機會。
那時,另一家投資公司的老闆來談合作,而她則負責接待。
獨處時,這個老闆看上了她的容貌和身材,於是直言不諱說要包養她,問她同不同意。
冰冰一開始聽到包養二字的時候,氣得直發抖,想把手中的熱茶直接潑到臉上,然後摔門而去。
但是當聽到條件的時候,她猶豫了,心動了,她的內心開始在自尊與現實之間徘徊。
終於,她的驕傲和自尊在金錢面前被徹底打碎,她同意了。
在這之後,冰冰時常和他進行幽會,至於具體是做什麼,相信不用我贅述了。
而包養冰冰的人在和她做的時候,從來不願意戴套,為此冰冰意外懷孕三次,也打胎三次。
到最後一次,醫生告訴她,她的子宮壁已經太薄了,這輩子無法再生育。
到那一刻,冰冰終於後悔了。
她後悔用自己為人母的權利,去換那些看似華麗,但是卻毫無意義的奢侈品。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寫道:「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就像冰冰,她用自己的身體作為交易籌碼,以為沒有任何代價,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忍受陪一個老男人的噁心感罷了。
然而老天爺是公平的,你要拿走一樣東西,就必須付出對應的代價,從來沒有不勞而獲這種事情。
你得到什麼,就會失去什麼,從古至今,無一例外。
「沒錢,只能跟狗一樣求他原諒」
有人說,像上面的幾個女生都太傻了。
她們只知道拿包養的錢去揮霍,卻不知道用這些錢來做一些別的事情。
讓利益最大化,到最後再成功抽身,這才應該是最明智的做法。
照這樣看來的話,他們好像說的也有一點道理,包養似乎可以成為一個成本極低的投資機會。
但是這種話,就像浪子回頭,妓女從良一樣,多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意淫罷了。
小涵是從江西一個農村出來的姑娘,從小到大生活都很清苦。
所以她奮發圖強,希望可以改變貧窮的現狀,讓自己和父母都能過上好日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終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學,邁出了新生活的第一步。
但是,上海的消費水平有多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即便勤工儉學,省吃儉用,她在大學裡的生活也十分難以維持下去。
就在讀到大三,她實在無法堅持下去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看上了她,並提出了包養的條件。
儘管多年來的教育和道德在不停地告訴她,自己絕不能答應這件事,但最終,她還是屈從於現實的殘酷,同意了男人的要求。
這一包養,就是兩年時間。
在那兩年裡,她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開豪車,住別墅,各種奢侈品更是從來不缺。
但不得不說,她還算有上進心,儘管生活奢侈,但是工作也沒有拉下,也算的上兢兢業業。
兩年之後,老闆對小涵已經玩膩了,所以毫不留情地讓她走人。
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小涵也只能在商場大鬧一次後選擇離開。
畢竟,他們這種關係可沒有籤合同。
離開之後,小涵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她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可以開始新的人生。
但是最後卻發現,她早已無法適應現在的生活了。
在脫離包養之後,沒有了豪車,沒有了別墅,沒有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拿來炫耀的奢侈品,工作也比以前更辛苦。
到這時她才察覺到,原來自己早已經習慣了那種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日子,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
最終,她受不了這樣窘迫的日子,於是又去找那個男人,像條狗一樣地求他原諒。
對於她來說,反正人已經髒了,再破罐破摔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是很可惜,她希望能夠回去,那個男人卻不會,她的身邊早就有了更年輕漂亮的女孩。
欲望就像毒品,只要嘗試過一次,即便你戒掉了,但是只需要一個引子,就會重新把你拉入深淵。
察·高吉迪曾說過:人一旦成為欲望的奴隸,就永遠也解脫不了。
在包養交易中,你的欲望被無限滿足,但同時你的意志也被慢慢侵蝕。
最終,你成為了一隻金絲雀,縱然打開籠門,你最終也會選擇飛回來。
「我被他包養了,卻沒有發生過性關係」
其實,「包養」這種狀態主要是在90年代後半段開始猛烈增長的。
那時候流行來大陸做生意,很多香港人、臺灣人就來到大陸,最初是在廣東一帶流行。
但除了工作,也需要填補生活,於是,就像《三十而已》中的海王梁正賢一樣,在那邊一個女友/老婆,在這邊又一個。
根據人類學家估算,20年代末,每6個在大陸工作的香港男人中,就有一個在大陸包養二奶。
但在一些學者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性」並不是這段特殊關係中的唯一關鍵詞。
一些男性和他們的二奶沒有固定的性生活,甚至在個別案例中,雙方完全沒有性交行為。
在《欲望與尊嚴》這本專門研究「婚外戀」的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真實事例。
阿英在深圳認識了一個在香港做花甲生意的老頭,但老頭能力不行,做不了,性生活並不和諧。
兩個人睡在一起,老頭能做的最多就是摟一摟親一親,她問:
「你又沒這功能,為什麼還要花這個錢。」
老頭回答是找「心理平衡」,他那個圈子的朋友,個個都在外面養一個,他為什麼不能也養一個?
所以,對於一些商人來說,「包養」的作用並不在於滿足生理需求,而是將她當做一種「陳列品」,做給別人看。
因為漂亮女人象徵著男人的實力和魅力,這種包養和嫖娼不同。
如果你還找了個大學生,不僅證明你經濟實力,更是像圈子人炫耀「自身魅力」的一種手段。
這些場所被視為聲色場所,是欲望流動的地方,妻子不能出現在這些聲色場合,妻子的身份與家庭相關,意味著道德和責任。
因此,很多二奶會被要求頻繁參加應酬活動,什麼愛不愛的,就是掙面子。
「姑娘,被包養不划算啊」
不得不說,靠著包養,有些女大學生確實早早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也比同齡人的起點更高。
但是女人這一輩子可以做任何投資,唯獨不能用自己的青春與身體做交易。
不僅僅是因為代價太大,更是因為不值當。
有些路,不能走;有些錢,賺不得。
所有輕而易舉能夠獲得的東西,必然隱藏著你選擇自動忽視的危險。
人一旦打開了欲望,人性中的骯髒醜陋就會湧現並野蠻生長,當你想收回時,卻發現在已無能為力。
青春年華,正是應該去拼搏的時候。
或許這個過程會很艱辛,但是努力幾年以後大家就會明白,那些見過世面的靠真正努力打拼的女孩有多恐怖和招人喜歡。
而被包養的,卻只能剩下那些洗不掉的汙點,被人唾罵。
同時,一旦你陷入到這樣的關係中,就意味著你會逐漸成為社會圈子的「孤島」。
一些女性會覺得這段關係「不光彩」,不想讓別人知道,於是漸漸也就斷掉了和朋友、家人之前的聯繫。
但長此以往,你沒有工作、沒有朋友、家裡聯絡得也不多,社會資源終將流失殆盡。
社會技能退化為0的你,毫無攻擊性,只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
喜歡你的時候摸兩把,不喜歡的時候,隨時可以一腳踢走。
捷徑,永遠是行不通的。
當你擁有時,你將會是高貴的獲得,而不是卑微的求人施捨。
「畸形關係的改變」
所以,要不要接受包養?寫到這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而我也懶得再去譴責那些做二奶的姑娘,我覺得再去譴責個體沒有太大意義。
我想,它是一個頗具規模的社會議題。
如果我們仍在不停強化「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的性別觀念不改變;
那麼男性會一直認為他最大的家庭責任是養家,而不是婚姻忠誠。
如果妻子在離婚後,生活質量會嚴重下降,甚至遭受來自整個家庭、社會的唾棄和非議;
那麼已經進入圍城的原配妻子寧願死守這一段虛有其名的婚姻外殼,也不願選擇結束。
所以,社會學博士肖索未提出這樣一個觀點:
與其說去防止男性發生婚外戀,不如事實上保障原配退出婚姻的權利。 當原配妻子真正有了退出的權利和可能,同樣是增加了男性婚外戀的成本,或許才會構成事實上的約束。
而那些選擇「被包養」的姑娘,我相信終會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變得越來越少吧。
最後,南叔想問問你們
#這些「被包養」的姑娘後來都會怎樣呢?#
可能會被南叔翻牌子哦
編輯|南叔
整自|網絡,僅做交流學習,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本號轉載此圖文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刻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