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有什麼悲劇呢?在沒有讀芥川龍之介的語錄前,我認為天才的悲劇,莫過於他們都把一生的時間都用在了一門技術上,導致他們其他地方嚴重不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學生考試能拿雙百分,卻為何連洗衣做飯都不會?
這不僅是天才的悲劇,也是父母的悲劇,因為父母想讓孩子考雙百分,就會把孩子一切都做好,只想讓孩子更多時間去學習,去考試。這樣看似對孩子有利,實則也有害。有利無非是孩子很會讀書,不利則是孩子沒有生活能力,不能獨立自主。
想要成功,是可以的,但其他事情,也要兼併一點是最好,不要把其他事情都放在一邊,一天到晚只知道研究這個,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個悲劇的天才。人不是機器,很多時候,都需要休息,能勞逸結合,路才能走得更遠。不知道勞逸結合,每天只知道如機器一樣工作,遲早會猝死,不猝死,身體某些地方也會壞死。
記得列寧就說過,「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縱觀我們現代很多人,都是不會工作的。更何況我們先點很多人成天到晚都只知道賺錢,也未必能成為一個會賺錢的天才。因為天才,不光是把時間花在上面就夠了,更重要的是興趣愛好以及靈感。
如果你對這件事沒有興趣,完全是為了錢,為了生活在強迫自己去做,那麼這件事,你肯定是做不好,至少你不會做得比那些感興趣的人做得好。因為興趣使然,感興趣的人他比你有動力,比你有靈感,這一點,是你達不到的。
我們不管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不要培養成悲劇的天才,也不要去羨慕悲劇的天才,他們短暫的一生,可能也能贏得很大的成就,但真的不值得去效仿,人還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活得好的同時成為天才,是最好不過了。
你看很多天才活得時候,並沒有人承認他是天才,他的一生可謂是害苦了自己的家人,沒有給家人帶來任何改變,但死後,卻成了大家認可的天才,就好比梵谷。真的沒必要這樣,我們真的不要成為這樣悲劇的天才,也不要羨慕。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芥川龍之介振聾發聵的語錄,揭露了很多天才的悲劇,警醒世人!文字如下:
天才和我們相距僅僅一步。同時代者往往不理解這一步就是千裡,後代又盲目相信這千裡就是一步。同時代為此而殺了天才,後代又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語錄#
讀完芥川龍之介的這段語錄,可以說,真的,這才是天才的悲劇,很多天才活得時候,不被世人認可,甚至還封殺了天才,認為他是瘋子,他死後幾百年後才被後世人認可,又把他扶到天才的位置,這真是一種悲劇,後世人為此在天才面前焚香,這真是對天才莫大的諷刺。
今天有幸個大家一起讀到了芥川龍之介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張愛玲說過,「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
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別無生存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的缺點。世人原諒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
從張愛玲這段語錄中,可以看出我們現代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問題,想把孩子培養成明星、網紅,說白了就是想把自己孩子打造成天才,把孩子從小打扮的很耀眼,從小給孩子化妝,讓孩子擺拍一些視頻。
甚至有些父母為了賺錢,不惜讓孩子靠吃播來賺錢,把孩子吃成幾百斤的大胖子。孩子長大後肯定會恨父母,因為這是不正常的發育,會讓孩子身體跟普通人身體沒法比,抵抗力方面,甚至因胖還會多病。
相信這樣的視頻,很多人都看過,簡直就是虐待自己家的孩子,
把孩子當成賺錢的工具。每一位想把孩子打造成天才的父母,多少有一些利益心,想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然後自己好享福,這樣的思想是醜陋的。
作為父母,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遵紀守法,不去做壞事,成為一個人,這才是最重要的。很多父母都沒有教孩子成為人,卻教孩子成為天才,那麼最後就如張愛玲所言一樣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的缺點。
就如我們現代不理解那些被稱之為神童的孩子,被稱之為天才的孩子,我們看到的只是很同情。很多家長自己有功夫夢想沒有能實現,就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從小開始練肌肉,想成為第二個李小龍、釋小龍。
可多少父母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孩子是不是自願的,開不開心?快不快樂?這些很多父母都沒有想過。那麼即便培養出來的天才,也是不開心的,痛苦的,悲劇的。甚至很多小天才得憂鬱症,其實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所以說芥川龍之介振聾發聵的語錄,揭露了很多天才的悲劇,警醒世人!
蔣方舟很經典的語錄,揭露了很多人的煩惱都莫過如此,富有哲理!
江南《龍族》很刺耳的語錄,道出了人都會死三次,知道的人卻不多
簡媜《水問》中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很多人的無奈,警醒世人!
賈平凹富有哲理的語錄,一直鼓勵了多少人走向成功,讓人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