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的最高軍銜為何只相當於中校?

2021-02-28 評論古今

宋江徵方臘得勝還朝,雖然死傷失散了不少好兄弟,但想到回去後朝廷一定會大加封賞,一路上心情估計還是不錯的,春風得意馬蹄疾嘛。那麼,最終朝廷給他封了什麼官呢?水滸結尾的時候,是這樣寫的:「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看到這個官名的時候,我不禁樂了:完全驢頭不對馬嘴,整個兒一個四不像。不知道是朝廷跟他開了玩笑,還是原作者跟他開了玩笑,反正這個玩笑讓宋江很難看。

按照宋代官制,職與銜是分開封的,文官武將一個樣,但有原則,即職與銜必須做到大致上的對應。比如文官,同樣是縣令,有的大縣長官可能是正七品,而比較小的縣只能享受從七品、正八品甚至更低的待遇,這個「品」就是文官的「銜」,相當於如今的行政級別。大家所熟悉的包拯,有個稱謂叫「包龍圖」,即包拯做過龍圖閣大學士,也是他的「銜」,正二品,其實際職位則是開封府尹(首都市長),後來當御史,也是官職。武將也一樣,軍銜和官職也得分開和基本對應。比如名將狄青曾任「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擢樞密副使」,他的軍銜是「節度使」,從二品,而「擢樞密副使」就是軍職了,相當於國家軍委副主席,「知延州」是他的行政職位。那麼,宋江的職銜是什麼呢?軍銜是武德大夫,對應軍職是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先來說說武德大夫是個多大的軍銜。宋代的軍銜制分得非常細,重重疊疊,五花八門,如果仔細研究,可以寫一本書的。我就撿重點的說。士兵一般分為兵、勇、散直等,好比今天的下士、中士和上士。軍官的軍銜比較複雜,差使、殿侍、指使、義副尉、勇副尉等屬於尉官,沒有品級,最多算個少尉。殿直、都監、承節郎等屬於八九品軍銜,算中尉或上尉。副使、武節郎、武節大夫、武功大夫、武德大夫、左武大夫等,是從七品到正六品系列,和今天的校官差不多。在《水滸傳》裡,盧俊義的軍銜「武功大夫」是從七品,比宋江的「武德大夫」要低一點。也就是說,如果盧俊義是少校的話,那宋江最多就是一個中校,上校都算不上。有人要問了,既然是中校軍銜了,相應地做個營長或團長,也不錯啊。問題就出在這,宋江的軍職和軍銜嚴重的不相符,而且軍職本身也荒謬得不行,趙炎再來仔細分析分析。

在宋代,武將能混到安撫使這個軍職,那可不得了,嶽飛、韓世忠等名將都曾當過安撫使或安撫副使,正二品,相當於大軍區的正副司令,軍銜起碼得在中將以上。《宋史職官七》記載:「舊制,安撫(使)總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或曾歷侍從乃得之,品卑者止稱主管某路安撫司公事。」像宋江如此低的軍銜,只能在安撫使手下當差。另外,安撫使主管一路(大軍區),而不是主管一個州,宋江的「楚州安撫使」本身就是個玩笑。如果說「兵馬都總管」一職還算正確的話,那也需要正五品或從五品的軍銜來搭配,起碼得大校或少將軍銜才行,如觀察使、團練使、防禦使等等,即便是這樣,也最多說明宋江只是楚州小軍區的司令兼地方行政長官而已,又怎能稱為安撫使?如果不開玩笑,朝廷應該給宋江的正確軍職是「知楚州,淮南東路經略安撫使」,約正二品,這就符合他在軍隊的地位和實際功勞了,軍銜和軍職才能對應起來。

和宋江一起被玩笑的,還有盧俊義和花容。盧俊義是「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一個小少校被弄到安徽去做個不倫不類的「官」,好像韋小寶在通吃島上做通吃侯,齊天大聖當弼馬溫,想想也好笑。花榮「授應天府兵馬都統制」,沒有軍銜,委屈「小李廣」了,這還不算,那個「都統制」的軍職,在宋代一般只有在實際軍事行動中才設置的,常備軍不可能有。倒是關勝和吳用這兩個人,朝廷的封官看起來比較嚴肅。關勝「授大名府正兵馬總管」,軍銜不明,但軍職是一個小軍區司令,夠正五品(相當於少將軍銜)來搭配;吳用「授武勝軍承宣使」,沒有軍職,但軍銜不低,承宣使是正四品,在梁山諸人中居首。原著作者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心態,對這兩個人另眼相看。

相關焦點

  • 宋江為何不推翻宋朝統治?再讀《水滸傳》,終於懂了宋江
    看過很多古裝劇,最喜歡的還是《水滸傳》,堪稱無法超越的經典。書啃過幾遍,老版電視劇和新版電視劇都看過,看一次慨嘆一次,看一次淚目一次…… 第一次看《水滸傳》,那時還小,不懂家國大義,只喜故事跌宕起伏,只看情節峰迴路轉,只愛英雄梁山聚義。
  • 《水滸傳》中,宋江回鄉開支十萬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梁山大軍在損失了大半兄弟後,終於擒了方臘,平了大亂。宋江帶著梁山大軍凱旋班師,皇帝論功行賞。梁山將士們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進爵,總算是入了朝堂,摘去了賊寇的帽子。一心為兄弟謀個好歸宿的宋江自此算是了卻心中所願。
  • 方臘起義規模更大,為何《水滸傳》卻選「宋江起義」為故事原型?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上文學成就最高的小說之一,他即能詳細體現出中國宋元社會的具體風貌,也能體現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深度極高。不過《水滸傳》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他選用的原型故事是一場非常小的農民起義——宋江起義。
  • 《水滸傳》中的宋江原為押司,押司是個什麼職務?
    《水滸傳》中的宋江原為鄆城縣衙的一名押司,他仗義疏財,出手闊綽,人送「及時雨」美名。宋江在當地頗有人望,能量極大,幾乎人人都敬他幾分。那麼他所擔任的押司究竟是個什麼職務呢?在宋朝的縣衙裡,除了朝廷任命的為數不多的幾名地方官外,其餘的就是地方長官任命的吏,縣衙中大量的日常政務都是由他們完成的。吏的種類很繁雜。在縣衙裡,就有押司、貼司等之分,他們主要從事徵收賦稅、管理戶籍、處理獄訟等工作。《水滸傳》中的宋江所擔任的押司一職,就是縣衙中從事獄訟事務的吏。
  • 《水滸傳》看到最後還是被宋江感動了
    說起《水滸傳》兒時看電視劇影響最深的就是武松替他大哥武大郎報仇那一段,其實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解恨」。網絡圖片作為中國文學價值最高的四大名著,只看了電視劇沒看書我覺得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為了填平這些遺憾我才去一本一本開始翻的,再一個就是看看兒時影響最深刻的那些畫面用文字是怎樣的描述的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這一系列動作描寫,從叫苦到捶胸到自罵再到撞壁大哭,把一個喪父之痛的孝子寫活了,一個大孝的宋江出現在我們面前。哭完了還沒完,宋江想要立刻回家。眾人力勸宋江引領大家上山後再回家,宋江此時早已方寸大亂,只匆忙寫了一封給晁蓋的推薦信留給眾人,自己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小說中描寫「飛也似獨自一個去了。」一個「飛」字體現了宋江急迫的心情,為父主喪這是一個盡孝道兒子的責任,宋江急於回家正反映了他的大孝。
  • 看白了宋江?公孫勝為何在宋江上山以後,找個藉口離開了梁山
    此處先解讀一番公孫勝為何是張天師的徒孫,又為何是梁山「替天行道」的總監軍、引領者。洪太尉在龍虎山上遇到的張天師,其實是從宋徽宗時期穿越過去的虛靖先生。這個虛靖先生,是第三十代張天師,他是道家最高法術「雷法」的發明者。
  • 《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被賜死,為何還不後悔?
    在《水滸傳》中,晁蓋在當梁山當首領的時候,他非常的重義氣,並且收攏各路人才和好漢,那時候梁山泊的好漢們都在大碗喝,大口吃肉,是何等的快活、瀟灑。而自從宋江當上梁山首領之後,一心想著招安,希望能投靠朝廷。
  • 《水滸傳》中宋江在陳橋驛斬殺梁山兄弟,背後有何隱喻?
    而在《水滸傳》中,宋江在招安後,在陳橋驛斬殺了一個梁山兄弟。作為梁山好漢的領袖,宋江為何要對自己人下手?作者這麼寫,到底想表達什麼? 陳橋兵變 眾所周知,宋江一直心心念念想被宋朝廷招安。通過李師師的枕邊風,宋徽宗終於答應招安梁山。
  • 《水滸傳》中宋江兩次見到的九天玄女是什麼「鳥」?
    作者:陳二虎(九天玄女)一、《水滸傳》中的九天玄女《水滸傳》中,宋江兩次見到九天玄女,一次是第四十二回,從梁山辭別晁蓋後回鄆城縣宋家莊,其弟宋清告訴他說:宋江大鬧江州的事已經驚動官府,鄆城縣的兩個姓趙的都頭已經把宋家莊監視起來,只等江州的批捕公文
  • 《水滸傳》宋江:歷史人物與文學人物的形象辨析
    導語:《水滸傳》中的宋公明宋江是梁山泊的頂梁柱,學術界對他對眾說紛紜,研究頗豐,如僅僅對他的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等四個綽號就有多種版本的解讀。但如此細緻入微的研究,針對的只是文學作品《水滸傳》中作為文學人物的宋江形象,本文則側重於探討歷史人物宋江的其人其事。
  • 水滸傳:宋江為何逼扈三娘嫁給王英?潘金蓮:原因和我的婚姻一樣
    然而,對於宋江個人而言,他最大的收穫是活捉了美女扈三娘。當初宋江一打祝家莊的時候,扈三娘的名號讓宋江心之所向,如今活捉了扈三娘,宋江有心想娶了扈三娘。宋江的做法,沒有瞞得了讀者,也沒有瞞得了其他眾頭領。
  • 《水滸傳》:祝家莊佔盡天時地利,為何還是敗給了梁山宋江?
    《水滸傳》:祝家莊佔盡天時地利,為何還是敗給了梁山宋江? 在《水滸傳》裡,祝家莊是梁山好漢成長路上很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先後三次攻打祝家莊,前兩次可以說是損兵折將,直到第三次才拿下。
  • 宋江被封為「楚州安撫使」,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的官職,讓人羨慕
    導言《水滸傳》同回中還提到了「義節郎」和「宋江是安撫使,相當於一省最高軍事長官,這個省的治所(省會)在楚州,所以也可以說是楚州安撫使。宋江萬萬沒有預料到,自己的前程會被一個姑娘給攪黃了。閻婆惜,鄆城縣最有名的歌伎,掛著天香樓的「頭牌」,歌舞辭賦琴棋書畫可謂樣樣精通,尤其寫得一手好文章。閻婆惜本名閻惜嬌,因為母親叫閻婆,其字為惜,便稱閻婆惜。
  • 宮崎市定:《水滸傳》所見歷史上的兩個「宋江」
    據宮崎市定回憶,他初三時讀了數遍帶有北齋插畫的高井蘭山譯百二十回本《水滸傳》,對書中一百零八名好漢的名號可倒背如流,於是決心大學進修東洋史學,而他最初研究宋史,也是受到了少年時代閱讀《水滸傳》的影響。又在自己逾越古稀之年,抱著小說和史實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的疑問,對水滸中諸人物做了考證,形成系列文章。
  • 水滸傳:別拿宋江比楊雄!對待愛情,宋江的做法為世人所不齒
    不知從何時開始,《水滸傳》中的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和盧俊義的妻子賈氏成為了《水滸傳》中聲名遠播的yin婦。因為她們的不守婦道,紅杏出牆,才有了武松、宋江、楊雄和盧俊義等人的【逼】上梁山,一幕幕殊途同歸的故事,演繹了【殺】的後續情節。
  • 日軍「大佐」指揮多少兵,相當於什麼軍銜?
    但許多人也感到好奇,這個大佐相當於我軍的什麼軍銜?又可以指揮多少兵力呢? 軍銜 軍銜制度其實很早就有,只不過以前稱之為軍官,比如中國古代的十夫長、百夫長等,就相當於如今的班長以及連長,但真正將軍銜制度發揚光大的,
  • 水滸傳中,害慘梁山108將的人不是宋江,而是道貌岸然的這位好漢
    看過《水滸傳》的人,恐怕都會對宋江推行招安,意見非常大。尤其是當最後,看到梁山好漢們的慘烈結局時,幾乎都恨透了宋江——本來好好的,你搞哪門子招安?可謂,宋江一個招安,就害慘了梁山108將!但只要稍微細讀一下便會發現,宋江其實是替一人,背了黑鍋!而這個人,卻還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他就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
  • 華夏早報首席顧問、編委李凌獲授預備役中校軍銜
    華夏新聞-華夏早報訊 (首席記者 董哲)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衡某預備役部隊獲悉,華夏早報社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編輯委員會編委李凌獲授該部預備役中校軍銜。圖為被授予預備役中校軍銜的華夏早報首席顧問、編委李凌。2003年「11.3」衡陽大火,時任衡陽晚報攝影記者的李凌前往現場採訪在樓頂拍照時,被爆炸後的氣浪衝下樓埋進廢墟,雖然整個人已失去了知覺,但他的雙手依然緊緊抱著相機。2004年11月8日,第五個中國記者節,李凌因此被評上「全國十大風雲記者」。
  • 有人問,沒宋江,梁山好漢前程如何?《水滸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同理,《水滸傳》沒有了男一號宋江,就沒有跌宕起伏的《水滸傳》了,中華文化中就缺少了一顆璀璨的明星;《水滸傳》中宋江的作用無可替代,沒有宋江,智取生辰綱的那幾位早被官府給逮了,一百零八將聚義是不可能的事了,梁山泊還是王倫的天下,好漢各自為戰,佔山為王的佔山為王,偷雞摸狗的繼續偷雞摸狗,前程還能怎樣?!一部《水滸傳》問世,最引人關注的人物非宋江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