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植物新物種「戟葉風毛菊」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成都12月1日消息(記者賈宜超)記者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四川在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物種——戟葉風毛菊。

  今年8月,在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調查過程中,來自三峽醫專的易思榮教授團隊在巴中市發現了菊科風毛菊屬一奇特的野生植物。隨即,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陳又生研究員和徐連生博士加入了對該植物的野外調查研究。

  據介紹,戟葉風毛菊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到60釐米。基生葉三角狀戟形,正面深綠色,背面紫紅色,葉緣側具8到15枚尖齒;莖上部葉片漸短小,直至線狀披針形,邊緣淺波狀或具疏齒。花序長20釐米到40釐米,上部具少數分支和4到8個頭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具小花8到15枚;花冠淺粉紅色至粉白色,花葯藍紫色;瘦果圓筒狀,無毛;冠毛淺棕色。花果期8月到10月。

  戟葉風毛菊與著名的雪兔子、雪蓮花為同一屬植物,但分布極其狹窄。目前僅知其產於南江縣光霧山海拔1300到1800米的林下。戟葉風毛菊的發現豐富了川北野生植物區系成分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植物新物種戟葉風毛菊
    (生境 易思榮攝)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進展,四川省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任務過半。在大巴山區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種戟葉風毛菊。2020年8月,在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調查過程中,來自三峽醫專的易思榮教授團隊在巴中市發現了菊科風毛菊屬一奇特的野生植物。隨即,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陳又生研究員和徐連生博士加入了對該植物的野外調查研究。
  • 四川發現植物新種「戟葉風毛菊」葉子的形狀像一把戟
    四川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進展。11月27日,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四川省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任務過半,且在大巴山區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種戟葉風毛菊。生境(易思榮 攝)今年8月,在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調查過程中,來自三峽醫專的易思榮教授團隊在巴中市發現了菊科風毛菊屬一奇特的野生植物。隨即,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陳又生研究員和徐連生博士加入了對該植物的野外調查研究。
  • 四川發現新物種——戟葉風毛菊,你見過它嗎?
    11月3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進展,四川省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任務過半,在大巴山區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物種——戟葉風毛菊。
  • 雪蓮家族又添三個新成員
    華南植物園植物分類與物種多樣性研究組陳又生團隊通過多年的研究和野外考察,近期發表了三個風毛菊屬新種,分別為北疆風毛菊(Saussurea xinjiangensis)、藝林雪蓮(Saussurea yilingii)、戟葉風毛菊(Saussurea sagittifolia),為雪蓮家族又添三個新成員。每一個物種都是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傳奇,每一個新物種的發現都有一段故事。
  • 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植物考察(下)
    (接上篇)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植物考察(上)四川阿壩州若爾蓋縣植物考察(中)70、花葉海棠(Malus transitoria)71、二葉兜被蘭(Neottianthe cucullata)95、利馬川風毛菊(Saussurea leclerei)
  • 廣東潮州發現唇形科植物新種「互葉蕕」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在廣東潮州發現一種植物,並將其引種到華南植物園栽培,經過培育得以開花和結果。通過綜合形態特徵,結合分子實驗證據,確定這是唇形科蕕屬的新種,並命名為「互葉蕕」。蕕屬植物全世界目前有7種,我國均有分布。根據資料記載,廣東分部蕕屬僅一個種。互葉蕕在廣東的發現,使得廣東蕕屬植物達到2種,世界上蕕屬物種達到8種。我國唇形科葉互生的種類此前僅一個種,即海南的保亭花,互葉蕕是我國唇形科第二種具有互生葉的種類,較為獨特,目前僅在廣東潮州發現有分布。互葉蕕形態獨特,生長環境和花期也較為特殊。
  • 【新物種第11期】2020年04月發的新物種
    九龍唐松草位於甘孜州境內的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5個毛茛科植物新種,分別是細盔烏頭、疏葉烏頭、細莖唐松草、康定唐松草和九龍唐松草。這是繼1982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劉照光於海螺溝發現並命名「垂莖異黃精」這一新種以來,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大家庭又一次增添新成員。
  • 伊犁發現我國尚未記載植物新物種 這些物種你見過沒有?
    (以下簡稱「種質庫」)了解到,採集人員在赴新疆開展種子採集時,發現新的植物,收集到數顆鑑定困難的種子,經最新確認,屬我國尚未記載的物種。十字花科天山糖芥  據了解,經過形態解剖,查閱相關植物志及國內外相關標本及諮詢類群專家後,研究人員確認新發現的物種分別是紫草科土庫曼狼紫草、十字花科天山糖芥、菊科犁形棘頭花、茜草科盾苞茜和輪葉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屬和棘頭花屬為我國新記錄屬。
  • 發現天牛新物種 他不是科班的
    新物種的發表,也是「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多樣性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世界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日前在中國四川被發現。發現者稱,該物種至今才被發現,是因其與屬內其他種類區別不明顯,易混淆。2016年7月、8月及2017年6、7月,經保護區批准,劉彬與中科院昆蟲博士王成斌及多名捷克甲蟲研究人員,在四川綿陽北川縣小寨子溝保護區採集了8794號天牛標本,分屬180多個種,較《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中的12種天牛科昆蟲多了170餘種。後期研究發現新物種法制晚報(以下簡稱「法晚」):你們是怎麼發現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的?
  • 植物獵人 走遍全世界尋找珍貴物種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隨著近代交通逐漸便利,尤其在大英帝國不斷對外擴張的18世紀和19世紀,植物獵人的腳步遍及地球遙遠角落,為科學家、植物園和政府機構收集植物標本。縱觀歷史,「植物狩獵」多次成為重大歷史事件背後的動機之一。1770年,英國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在隨詹姆斯·庫克船長探險遠徵時,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發現了很多新物種。
  •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醜的蘭花……今年發現的植物新物種長這樣
    但它確實是蘭花,在馬達加斯加剛被發現的新物種,被譽為世界上最醜的蘭花,也是 2020年發現的最奇特、最令人好奇的植物物種之一。儘管人類對地球一直在進行環境與生物上的虐待,但全世界每年仍然可以發現數十種新植物。
  • 雲南又雙叒叕發現新物種!這次是…
    擁有脊椎動物2242種,佔全國的51.4%特有動物物種351種。目前全省已知高等植物19365種(包括亞變種),佔全國的50.2%。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所列的246種8類中,雲南有114種8類,總種數達146種,佔全國的47.2%。其中,雲南特有物種43種,主要分布區在雲南的有32種。按照保護級別劃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8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78種。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前不久有花友諮詢,松葉蕨屬不屬於瀕危物種?有何價值?以及如何栽培養護等問題,為此,筆者查找了一些資料,發現有的百科介紹和新聞報導還是不甚準確,感覺有必要給諸位科普一下。松葉蕨(Psilotum nudum (L.) Beauv.)
  • 新物種!雲南發現野牡丹科金平異藥花
    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
  • 新植物來了!新平發現植物新種紫唇姜,還有……
    又又又又又是植物新種 雲南發現植物新種紫唇姜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在雲南新平發現一種姜屬植物新種:紫唇姜。
  • 四川文旅新發現④|活了300000000年!宜賓發現上萬株這種植物,見證...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郭靜雯)活300000000年是一種什麼體驗?就連恐龍的誕生和滅絕都只是它們生命中的一小段插曲。在最近的全省文旅資源普查中,宜賓興文發現了這樣一種木本蕨類植物——桫欏。這種植物堪稱植物界的鼻祖。它起源古老的冰川時代,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親眼見證了恐龍從食物鏈頂端到滅絕的全過程。
  • 國家一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
    全屬,而在1984年作為8種Ⅰ級(瀕危)珍稀物種之一的蕨類植物中的桫欏,退居成Ⅱ級保護。光葉蕨(學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為我國特有物種,屬於蹄蓋蕨科、光葉蕨屬常綠蕨類植物。
  • 海南發現11個特有新物種,還有這些野果千萬不能吃!
    兩人事後鬧到了派出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14日公布,該院在海南發現並命名了尖峰薹草等11個特有新物種。目前,新物種信息已經收入《國際植物名稱索引》(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