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劉德厚:戰場上只有一個念頭,為了新中國的勝利,向前衝!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冒著濛濛細雨,記者來到了吉林省通化市,探訪了參加遼瀋戰役、四平戰役等著名戰役的戰鬥英雄劉德厚。他穿著筆挺的軍裝,伸出因受傷而略顯扭曲的雙手,還給記者展示了腿上的子彈痕跡,這是他的紅色記憶,也是保家衛國的勳章。

劉德厚1926年出生,1945年8月參軍,他的妻子至今仍然珍藏著他年輕時穿軍裝的照片,俊俏剛毅,朝氣蓬勃。劉德厚在東北解放戰場上參加過秀水河子殲滅戰、三下江南、四戰四平、圍困長春、解放新站、遼瀋戰役……1948年11月東北解放以後,他所在部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先後參加了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剿匪等數百次戰鬥。1950年韓戰爆發後,劉德厚隨軍經集安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軍旅生涯中劉德厚榮立軍功四次,在遼瀋戰役中榮立大功一次;1947年4月解放四平榮立大功一次;抗美援朝第二保衛戰榮立大功一次、江南580高地守備戰榮立大功一次。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回想當年在戰場上的點點滴滴,劉德厚仍然記憶猶新,他說:「打從建立了四野,我就一直打仗,沒慫過!」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役發生在1950年的戰場上,「當時我們面對的敵人碉堡內猛烈的火力壓制,全連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敵人的重機槍火力確實很猛,當時的條件來說,正面沒辦法打的,一直在那裡僵持著,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劉德厚當時身為排長,他想著不能這麼挨打,得做點兒事,至少不讓戰友白白犧牲。在千鈞一髮之際,劉德厚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我用我的帽子當誘餌,機槍掃過一輪就前進一點,一步一步潛到了碉堡下面。在碉堡炸毀的時候,我想著,我這次要立大功了!」憑藉豐富的作戰經驗,成功炸毀了敵人的碉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戰友的犧牲,將我軍的步伐,又向勝利推進了一步。而劉德厚腿上的彈痕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我軍被敵方搶佔先機,處於戰略被動的下坡,部隊在敵方的窮追猛打下傷亡慘重,被激發出血性的劉德厚頑強戰鬥,率隊打垮敵人六次衝鋒。身邊的戰友都傷亡了,他一個人依然堅守在陣地上。團長從指揮所裡看到劉德厚雙手打槍,大喊為他記大功。

談起這些往事,劉德厚雲淡風輕地笑了,他爽朗地說:「當時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為了新中國的勝利,向前衝!」

1958年劉德厚從38軍112師335團工兵營4連連長崗位上轉業到通化市民政局工作,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他在轉業後的工作中依然有責任、有擔當,兢兢業業一輩子,並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從通化市水泥廠離休。

參加過慘烈的戰役,也見證了新中國的曙光,大部分時候劉德厚都是開朗、善談的。但當談到過去的戰友時,他撫摸著胸前的勳章,沉默了許久:「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的戰友們,說不想他們是假的,我這些年讓自己活得通透快樂,也是在替他們快樂。」言罷,老人輕輕地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我們當年這些老人們,都是想用我們這些人的犧牲換來下一代、以後每一代中國年輕人好的生活,希望孩子們不要忘本,勿忘國恥,時刻牢記愛祖國、愛人民,奮勇向前。」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攝影 郭亮 攝像 馬瑞

(來源:中國吉林網)

相關焦點

  • 閔娃致敬抗美援朝老兵
    閔娃致敬抗美援朝老兵 2020-10-25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敬老兵,老兵永遠不會凋零,再回首,古戰場怎麼開戰?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致敬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致敬老兵 民族記憶絕對不能忘在我們的歷史中有過多少次的朝代更迭,有過多少次的兵荒馬亂,又有過多少次的倆軍對壘?那麼在古代,倆軍交戰是一個怎樣的場景?是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混成一團嗎?
  • 抗戰老兵:當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我們都只有一個名字!
    9月3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將首次組織共產黨抗戰老兵和國民黨抗戰老兵一起接受檢閱,以體現全民族抗戰的偉大精神。受閱的「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中尉裴冬冶說:「當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的時候,不論哪個黨派,他們都只有一個名字,就是中國人!團結起來,同仇敵愾的歷史永遠值得我們紀念。」  「抗日戰爭是全中華民族的抗戰,是中國軍隊在敵後、正面兩個戰場共御外敵的偉大戰鬥。他們的功績永遠彪炳史冊。」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冰雕連」,敵軍主動脫帽致敬,司令也落淚
    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而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次戰爭中,中國更是打敗了美國,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能夠勝利,離不開各位英勇的志願軍們為國奮鬥,為國捐軀。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冰雕連」,敵軍主動脫帽致敬,司令也落淚。一、嚴寒下的冰雕志願軍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 金家嶺街道石老人社區老兵曲銀本的戰爭回憶錄
    今年61歲的石老人社區退伍老兵曲銀本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回憶起那場戰爭,他不無感慨,在他看來,能完完整整地從戰場上活著回來,就已經很幸運了。   或許,遠離戰場的人才能冷靜地看待戰爭,我們能有現在的和平環境,不用擔驚受怕、不用流離失所,最應該感謝的就是那些為祖國英勇作戰的軍人們,更應該向那些埋骨他鄉的英雄們致敬!
  • 戰場上為什麼不能裝死?聽完老兵的話,嚇一跳!
    戰場上為什麼不能裝死?聽完老兵的話,嚇一跳! 很多朋友在看戰爭片的時候,都會看到有人會通過裝死來逃命。大家都會感嘆,這逃命也太容易了吧,往地上一躺就可以輕鬆躲過子彈。其實真正的戰爭中,裝死是最危險的,想要通過裝死逃命更不可能。
  • 國軍老兵回憶淮海戰役:解放軍不要命的衝,不打是因為我們心軟了
    他認為,解放軍雖然表面上只有60萬的一線作戰部隊,但是在其背後卻有無數的群眾來幫他們運送物資和給養,幫助他們解決一切的後顧之憂。這也與我軍在平時的一些惠民政策有關,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使得很多農民都分到了土地,從心底裡對我軍也是十分的感激,因此出現這麼多群眾幫助我們送給養也是十分正常的。
  • 梧州,14位抗日老兵聚會!致敬梧州人身邊的八佰英雄!
    9月20日上午,梧州市星卓酒店(原五豐酒店)20樓宴會大廳裡傳來陣陣掌聲和歡聲笑語,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中秋圓夢梧州抗戰老兵茶話會在這裡隆重舉行,14位平均年齡96歲的抗日老英雄歡聚一堂,共憶烽火青春、共話家國情懷,接受晚輩致敬,感受英雄榮耀。
  • 致敬老兵|「有時,我覺得活著回來是一種愧疚」
    當時因為走的路多,所有的行軍戰士都備有一個針線包。這個針線包並不是用來縫紉衣服褲子,而是需要用來挑開腳上的水泡。「每天早上到達防空洞的時候,把腳上的水泡挑開,用熱水燙一燙,然後晚上繼續向前趕路。」安發 / 88歲抗美援朝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安發安發也是一名在抗戰中倖存下來的老兵——八年工程兵經歷,在戰場上奮勇抗擊敵人,直面生死,榮獲三等功兩次。回憶起軍旅生涯,安爺爺言語中滿是驕傲。
  • 【新聞天台】致敬!抗戰老兵
    98歲的陳金茂老人參加過華山戰役、渡江戰役,抗戰時期擔任重機槍手,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身體有四處被子彈擊中,天熱時還會時不時發炎發癢,現臥病在床。  楊勝傑感謝老兵們為人民幸福作出了貢獻,仔細地詢問了他們的身體狀況,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親切慰問。
  • 向老兵致敬!張慶鵬!
    昨晚一個cba淘汰賽結束了,青島戰勝了山東西王,但我認為山東西王隊的老隊員張慶鵬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勝利者!此役,老將張慶鵬瘋狂轟下37分,但也沒有為山東換來一勝!一個39歲的老將,拼下37分,戰鬥至最後一刻,打光最後一顆子彈,卻沒有以勝利來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遺憾!賽後,易建聯和翟曉川都發信息,向張慶鵬致敬!
  • 懷化鐵路公安處開展慰問抗戰老兵活動
    原標題:懷化鐵路公安處開展慰問抗戰老兵活動在國慶、中秋節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強化政治建警,錘鍊民警政治品格,近日,懷化鐵路公安處松桃站派出所來到松桃縣寨英鎮開展「銘記光輝歷史 致敬英雄老兵」慰問活動。當天,松桃所民警購買了水果、牛奶等慰問品看望9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肖應賢,雖然已是垂暮之年,但肖老的精神狀態還是很不錯,由於年紀大了,肖老的耳朵並不是特別靈敏,如今跟著他的兒子一起生活。肖老看到民警來慰問他,不斷同民警握手表示感激之情。
  • 9月3日,我們的勝利日!
    回首14年的殊死搏鬥、不屈抗爭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勝利的得來是多麼不易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八路軍出師時每支槍平均只有30發子彈槍枝彈藥來源主要靠戰場繳獲是名副其實的「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 這裡只有3個字:​向前衝!
    這裡只有3個字:​向前衝!這裡只有3個字:向前衝!▲黃俊穎每天查房及時了解留觀的發熱患者病情變化。堅守一線,與醫護人員並肩作戰,是黃俊穎疫情期間的工作常態。她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到發熱門診查房,給留院觀察的患者會診……她一邊應戰,一邊思考,尋求最有效的應對措施,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 被雪藏的抗日老兵
    李建華是「貴州關注黔籍抗戰老兵志願者慰問團」的「團長」。文化大革命時期,他還是個孩子,因為家庭原因隨父親居住在一個關押「地富反壞右」的湖中島上。一次他在湖邊遊泳,遇見一群被管制的國民黨老兵在洗澡,他們赤裸的身體大多傷痕累累。他從那些人吐露的隻言片語中了解到:這些傷痕是在同日本人的血戰中留下的。這讓他很吃驚,他沒法想像這些被批鬥的「國民黨壞分子」也打過日本鬼子。
  • 「九三」勝利日紀念大會的精神遺產
    「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九三勝利日」紀念大會講話「今天,是我96歲生日,曾經的戰友,一個都不剩了。」9月3日,在家中觀看紀念大會直播時聽到《太行山上》的旋律,抗日老兵尤廣才老淚縱橫。
  • 91歲老兵:全班只剩一個人活著
    91歲老兵:全班只剩一個人活著文/號外軍粉 圖/網絡中國軍人大概是世界上最勇敢的軍人,連同被洗腦的日本人都感覺到後怕不已。中國軍人不僅在戰場上不怕犧牲,就算是被俘虜接受虐待也寧死不屈,不過除了奮勇殺敵和被俘不屈之外中國軍人還給自己留了第三條路,那就是拉響胸前的光榮彈。
  • 今天,向抗戰老兵致敬!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102歲的陳廷儒因年齡最長,被安排在老兵方陣第一車首排首座,他舉起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陳明奶9月3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芷江受降視頻(部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提供那些曾浴血奮戰過的老兵們,或許我們無法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但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不能被忘卻的英勇。
  • [城市印象]致敬,海安抗戰老兵!
    如今,站在這片繁榮的土地上,我們不禁想問:海安境內,那些從神聖抗戰中一路走來的老兵呢?他們在哪裡? 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我們驅車出海安縣城,來到了墩頭鎮。抗戰勝利後,湯志發參加過淮海、渡江、抗美援朝等戰役,1953年轉業回鄉。先後在鋼鐵廠、糖廠工作,後來在白甸、新海擔任治保主任。無論在什麼崗位,他都保持一名軍人的優良作風。
  • 四川各地組織收看紀念大會直播 老兵激動感言:堅定信念,敢於勝利
    「作為一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我通過電視觀看了紀念大會直播,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觸很深,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耳邊又響起了振奮軍心士氣的衝鋒號、隆隆作響的槍炮聲、志願軍戰友們震天動地的喊殺聲。」